文·段宏剛
婚姻是實實在在地過日子,不是花前月下的浪漫,經濟基礎決定幸福指數。同時,婚姻把兩個大家庭關聯起來了。因此,人們在談婚論嫁時,有很多講究和規矩,不僅看重門當戶對,是指男女雙方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甚至才華、相貌等條件都要大致相當,否則,條件差的一方始終會處於弱勢,在家庭中的地位難以提高起來,甚至還會影響原生家庭在親家心裡的地位。
並且,人們還非常重視天作之合,天作之合是指從兩人的年齡、屬相、秉性、趣味、心理層面、身體狀況等方方面面來綜合評定,越沒有差別或衝突,就認為兩人越般配。
民間俗語「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磚」是古代流傳下來的,實際上就是古人從門當戶對和天作之合的角度來分析婚嫁的,意思是說,一對新人結婚時,女方比男方大一歲的話,這種結合併不被看好,如果女方大男方三歲,則認為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這句俗語有一定道理,現代人談婚論嫁時可以參考,保持半信半疑比較好。
從秉性、身體狀況和心理層面來看,男女雙方之間的差異確實較大。
女性在少年時期,身體發育往往比男性早幾年,比如在小學階段,同齡的女學生看起來明顯要比同齡的男學生長得高大,不論是體質還是體力,都要優於男生。
女性長到22歲左右時,身體和骨骼就會停止生長,身體素質也完全定型。而男性不一樣,男性比女性的生長發育晚了3年,直到25歲左右才完全停止生長。
青少年時期的同齡男女,在心理年齡上,女性往往要比男性成熟一些,考慮事情也要比男性周到一些。而這時期的大多數男性,如同還沒有斷奶的大孩子,依賴心理比較強。
如果女性僅僅比男性大一歲的話,兩人在身體、心理、秉性等層面有差距,但不是那麼明顯。
家庭優越的大多數女性常常患有「公主病」,小女人特性明顯,若是小女人對上巨嬰,婚後的家庭生活哪有安寧?
男人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女性的包容和寬慰,他才能成長得更快一些,否則,需要經歷許多挫折後,心智才會變得健全。
許多青年男性在隱性性格中,多多少少都有些「俄狄浦斯情結」,也就是通常所講的「戀母情結」,當男性結婚後,俄狄浦斯情結的對象會從母親轉移到妻子身上,如果妻子不是秀外慧中的類型,為一些家庭瑣事,容易跟男方激發一些矛盾。
如果女方比男性大三歲的話,身上女強人的特質就會顯現出來,她的包容心就會更強,心智會更加成熟,考慮事情也會更加周全,懂得如何更好地經營家庭生活,能把家庭瑣事打理得井井有條,讓男人沒有後顧之憂,一心打拼自己的事業。
面對男人在生活中遭遇的喜怒哀樂,心智成熟的女人會懂得如何讚揚和安慰,把男人的心理按摩得怡然自得,無疑增加了男人的自信心。
人們常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實際上指的就是這種情況,女性的氣質如水,能包容萬物,更能化解男人所有的疲憊,是男人身心休憩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