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我的祖國——獻禮新中國70周年徵文」活動開展,為百姓書寫家鄉變遷、生活新顏提供平臺;
6月,「感恩奮進 德耀貴州」全省道德模範故事匯巡演活動到湄潭,走進城鎮、單位、校園、移民搬遷安置點,將道德模範的動人事跡通過說唱、快板書、評書、花燈、相聲等小製作作品,「送」到百姓身邊;
7月,2019「多彩貴州山地文藝輕騎兵」走基層活動到岑鞏,以天為幕、以地為臺,把精彩演出送進社區、送進村寨、送進企業,讓百姓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到優秀節目;
8月,「新中國華誕70周年——少年中國說」校園大型誦讀活動到盤州,百姓將經典名篇傳誦四方;
9月,2019多彩貴州非遺周末聚中秋專場引人入勝,採取非遺展演與節日節慶相結合的模式,還打造了非遺周末聚線上平臺,開通非遺周末聚5G網絡直播、圖片直播等,讓百姓的周末更加歡樂;
還有「我的祖國」2019貴州省山歌民謠演唱活動、多彩貴州電影電視展映展播活動等,都覆蓋全省各地,讓百姓生活充滿陽光……
劍河非遺周末聚 銀飾 聞雙
5月至10月,類別豐富、內容充實的2019多彩貴州百姓大舞臺在全省各地火熱展開,為百姓定製「幸福月曆」。
該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文化和旅遊廳、省廣播電視局、省文聯、省作協等單位主辦,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民宗委協辦。貴州廣播電視臺、多彩貴州文化產業集團、貴州文化演藝集團、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以及各市(州)黨委宣傳部、各市(州)文旅局、省各高校和中小學等承辦單位在各自領域精心謀劃,重點圍繞「百姓」二字,面向基層、服務群眾,真真切切地提升著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通過同學習、共參與的活動形式,提升了百姓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群眾文化創新創造的活力從中被激發。
「獨唱」變身「合唱」 讓百姓歡樂同行
今年5月起,在貴陽、遵義、畢節、黔西南、黔南等地,來自各省直院團和省文聯各協會組織的「多彩貴州文藝輕騎兵」走到當地廣場、社區、工業園區、易地扶貧搬遷點,聯動當地文藝團體和文藝愛好者,共同演出。
這是由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民宗委、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文聯共同主辦的「多彩貴州文藝輕騎兵」走基層活動。
在遵義市新蒲新區新蒲街道六角井社區,儘管天空下著小雨,卻絲毫不影響觀眾的熱情,他們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片、拍小視頻,傳到朋友圈,讓更多的人分享。
劍河非遺周末聚 侗家姑娘愛自拍 廖桂清
在晴隆縣,演出前,省文聯將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精神帶到當地,省文聯相關領導和黨支部分別向三寶彝族鄉現場捐贈了扶貧專項資金。演出期間,省文聯還調研了該縣的整體移民搬遷點——阿妹戚託小鎮,走訪慰問三寶彝族鄉結對幫扶群眾。
在甕安,文藝志願服務小分隊還走進渡江小學舉辦「2018年鄉村學校少年宮藝術輔導員書法美術攝影作品展」,圍繞上好藝術課、建好少年宮等議題開展交流,並趕到猴場會議紀念館採風調研。
6月1日,在貴陽多彩貴州風景眼文創園內,2019多彩貴州非遺周末聚啟動儀式正在舉行,直至10月27日,8場集中展演和10個縣(市、區)的專場展演共計80場活動,每個周六、周日免費開放,不僅有非遺展演,還增加了非遺研學項目、「非遺節目,傳承人技藝」「『非遺周末聚』10佳公眾號、10佳微博、10佳朋友圈、10家抖音號」等評選活動,讓觀眾以多種方式參與到周末聚活動中。
非遺周末聚活動從2016年開始舉辦,今年已是第四屆,旅遊推介會、節目演出、技藝活態展示、美食和特產是這個大型文化惠民活動的標準配置,而今年在深度和廣度上更添特色,不僅會針對「六一」兒童節、國際奧林匹克日、中秋節等特殊節點專門設計集中展演內容,在覆蓋面上更進一步擴大,從多彩貴州風景眼和機場等地,擴展到各縣(市、區)。
用全民「大合唱」取代過去的文藝院團「獨唱」,幾個月來,20多場「多彩貴州文藝輕騎兵」走基層展演,以及2019非遺周末聚活動,可謂笑點與淚點齊飛,通俗易懂,深入人心,將文藝界獨特的視角融入脫貧攻堅,讓廣大文藝工作者充分發揮文藝在「扶志」與「扶智」方面的積極作用,極大地豐富了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傾情講述心靈故事 讓百姓積極參與
5月31日,天眼新聞APP上一則「我的祖國——獻禮新中國70周年徵文」啟事在全省文學愛好者群體中掀起波瀾。
4個月裡,編輯手機和電腦從早到晚都會響起收件提醒的鈴聲,500多篇稿件如雪片飛來。
公務員、企業員工、教師、學生、城鄉居民、退休職工、文藝工作者、在外地工作的貴州籍人士、外地在貴州工作的人士……
六七十歲的老人通過文章回憶半生徵程,在校大學生藉手中的筆記錄幸福生活。
散文多,詩歌也不少,還有部分報告文學,不同體裁、不同側面,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幹部講述心得感悟;從大山走出的人們寫出新生活的喜悅。
70多件作品在貴州日報《27°黔地標》文化周刊刊發,260多件作品在天眼新聞文化頻道推出,一篇篇情感真摯、畫面生動的文章,像一塊塊拼圖,拼湊出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家與國的美好變遷。
同樣吸引人們廣泛參與的,還有「我的祖國」2019貴州省山歌民謠演唱活動,以及「新中國華誕70周年——少年中國說」校園大型誦讀活動。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6月1日,由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貴州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的「2019多彩貴州百姓大舞臺 少年中國說·感恩新時代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貴州省校園大型誦讀活動」第一站在晴隆縣三寶學校拉開帷幕;
「我們都是追夢人,千山萬水奔向天地跑道,你追我趕風起雲湧春潮,海闊天空敞開溫暖懷抱……」9月,以「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為主題的誦讀活動走進盤州,活動攝製組深入學生生活,展示孩子們的奮鬥生活;
「我是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員。我在隊旗下宣誓……」10月,該誦讀活動在遵義收官,來自長徵路上第一所紅軍小學——遵義市匯川區婁山關紅軍小學,以及遵義市匯川區板橋鎮板橋小學的400多名少先隊員在活動現場重溫入隊誓詞。
幾次誦讀活動,上千名學生參與,展示的不僅是孩子們的精神面貌,更是貴州少年奮發圖強的精氣神。
主題教育文藝助力 讓百姓愛上學習
15天,走遍9個市州,展開31場活動,平均每天至少2場,數萬人觀看演出!
由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精神文明辦、省文聯主辦的「感恩奮進 德耀貴州」全省道德模範故事匯巡演活動,緊鑼密鼓在全省群眾中,掀起一輪又一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高潮。
沒有主講人,不需要文稿和講臺,而是由省曲藝家協會、省文聯文藝志願服務中心、各市(州)黨委宣傳部、精神文明辦和文聯等單位組織的文藝志願者們,將道德模範的故事創作成舞臺作品,通過歌舞、小品等方式,生動而傳神地把宣講內容帶到人們身邊。
在遵義市播州區南白影劇院,以「時代楷模」榮譽稱號獲得者、貴州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黃大發的感人事跡改編而成的小品《一泓清泉》精彩上演。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找出差距、抓好落實。」作品的原型黃大發被邀請上舞臺時,如此告訴大家。
此外,多彩貴州電影電視展映展播活動通過全省城市數字影院推出優秀作品,農村公益電影也走進學校、機關、社區、軍營、產業園以及易地扶貧搬遷社區等,同時,貴州廣播電視臺相關頻道也持續推出推薦劇目,滿足不同群體需要。
5個多月,無數場活動精彩迭出,連接起全省人民的熱情。
作為貴州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中的一股強大力量,文藝黔軍通過自己擅長的方式,調動一切資源,做出一臺全民共享的文化大餐,一次全民參與的文化盛宴。
文/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彭芳蓉
圖/ 廖桂清 聞雙
文字編輯/王琳
視覺編輯/實習生 王西
編審/李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