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規自遠——南京博物館館藏四老書法特展——林散之

2020-08-14 張彪書法工作室

林散之(1898年11月20日—1989年12月6日),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號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生於江蘇南京市江浦縣(今南京市浦口區),祖籍安徽省和縣烏江鎮七顆松村莊,詩人、書畫家,尤擅草書

1972年中日書法交流選拔時一舉成名,其書法作品《中日友誼詩》被譽為「林散之第一草書」。趙樸初、啟功等稱之詩、書、畫「當代三絕」,與李志敏並稱「南林北李」 [3] ,被譽為「草聖」 [1] ,林散之草書被稱之為「林體」。如果說在當代草書實踐中,林散之為飄逸之美,那李志敏則為蒼茫之美,兩者風格迥異、剛柔互補,凸顯「南林北李」的雙峰對弈

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為其出大名很晚,數十年寒燈苦學,滋養了其書之氣、韻、意、趣,使之能上達超凡的極高境界,對現代中國書法藝術事業的貢獻,真可謂「功莫大焉」

林散之書法代表作有《許瑤詩論懷素草書》《自作詩論書一首》《李白草書歌行》等

林散之師從中國畫大師黃賓虹,黃賓虹反對逼肖古人敬古而不泥古併力求自新,黃賓虹對中國書畫藝術傳統的這種態度,對其書法風格的形成與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人們對書法傳統的認識,大都不是來自於對原初文本的閱讀,而是被歷史性地遮蔽在權威化的界定中,黃賓虹引導林散之不固執於舊論,直入原初書法文本,並授以用筆用墨之法,這對林散之最終成為中國草書大家有其至關重要的意義

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為其出大名很晚,數十年積學厚,涵養富,不僅其書法功底至深,而且,又因其做人之真誠和在詩主義辭及繪畫等多方面的成就,滋養了其書之氣、韻、意、趣,使之能上達超凡的極高境界。也正因為其書具有超凡脫俗的境界、深邃雋永的意韻,才能使書界中人對之品賞愈久,得益愈多,感受愈深,認識愈深。而認識愈深,也就更增敬仰嘆服之情,可以說,他的書法藝術中蘊涵著其人之真、詩之韻、畫之意。

林散之是詩、書、畫三絕的藝壇大家。 [18] 其書震撼中外後不幾年,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書法藝術的發展很快出現了全面興盛的局面。林散之的書法,從其審美觀到形式技巧都對國內外書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江蘇及南京地區的中青年受益尤多。

林散之草書以王羲之為宗,以釋懷素為體,以王覺斯為友,以董其昌、祝允明為賓。林散之將繪畫中的墨法運用於書法,開創了草書藝術的新天地。「瘦勁飄逸」的「林體」反映了近300年來中國草書藝術的最高成就,捍衛了中國書法在國際上的中心地位

林散之治學有一往無前的鑽研書法,他十七歲即以範仲淹名言「不及,非人也」為座右銘,並取號「三痴生」。

林散之牢記黃賓虹「師古人,更要師造化」的教導,通過幾年節衣縮食,積累了一些旅費,便於1934年三十七歲時決然打點行裝,告別老母妻兒,孤身出遊。費時八個月,歷經蘇、皖、魯、晉、豫、陝、川、鄂九省,遊嵩山、華山、終南山、太白山、峨嵋山、廬山、混江、三峽等名山大川,行程一萬六千餘裡,歷盡艱難險阻,得畫稿八百餘幅,詩近二百首,並觀摩沿途歷代刻石書法,胸襟與眼界大開。此舉亦少有人實行,可見他追求理想的執著與堅毅。後又兩遊黃山,在名山大川中體驗方法,尋覓新意,尤對山川景色風雲氣象變化之靈韻深得感情。

郭沫若來南京,有請賜墨寶,郭沫若答曰:「有林散之在南京,我豈敢在南京寫字。」

相關焦點

  • 展訊丨「風規自遠——館藏金陵四家書法作品特展」10月18日開展!
    由江蘇省美術館精心策劃舉辦的「風規自遠——館藏金陵四家(胡小石、林散之、蕭嫻、高二適)書法作品特展」,是一次不同尋常的學術性展覽。江蘇省美術館重視收藏、研究20世紀江蘇地域在藝術史上的大師大家的經典作品,這是我們的責任與使命。江蘇書家尤其是「四家」的作品,是館藏書法的重點,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均可體現,這是江蘇近現代對書法史的突出貢獻。
  • 風規自遠——江蘇省美術館四老書法特展——林散之
    趙樸初、啟功等稱之詩、書、畫「當代三絕」,與李志敏並稱「南林北李」 [3] ,被譽為「草聖」 [1] ,林散之草書被稱之為「林體」。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林散之的書法,從其審美觀到形式技巧都對國內外書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江蘇及南京地區的中青年受益尤多。林散之草書以王羲之為宗,以釋懷素為體,以王覺斯為友,以董其昌、祝允明為賓。
  • 不激不勵 風規自遠——林散之草書欣賞
    林散之草書《自作論書絕句十三首長卷》1林散之草書《自作論書絕句十三首長卷》2林散之草書《自作論書絕句十三首長卷》4唐代孫過庭在其《書譜》中講到王羲之書法時說:「是以右軍之書,末年多妙,當緣思慮通審,志氣和平,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
  • 礦物晶體特展首秀南京博物館
    2020年11月27日開始,為期四個月,南京博物院與中國觀賞石協會共同主辦、中國觀賞石協會礦物晶體專業委員會承辦的「晶華——礦物之至善至美」特展在南京博物院絢爛綻放,這是南京博物館首次引入的礦物晶體專場特展。
  • 風規自遠——白謙慎作品與他繼承與期許的與古為徒的世界
    風規自遠——白謙慎作品與他繼承與期許的與古為徒的世界 顧默修 2017-09-09 09:07 來源:澎湃新聞
  • 湖南省博物館「館藏古琴特展」開展
    「高山流水遇知音----館藏古琴特展湖南省博物館 「高山流水遇知音----館藏古琴特展」 開展隨著演奏者撥動琴弦,身後的影像屏幕隨琴音幻化出水墨般流動的動畫,觀眾仿若穿越時空置身於高山流水般的幽遠古境。
  • 林散之書法、《千字文》作品精品展在馬鞍山舉行
    10月8日上午,作為第31屆馬鞍山李白詩歌節的重要活動內容,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局、採石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當塗縣委縣政府主辦的林散之書法、《千字文》作品精品展在市博物館和圖書館分別開展。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夏勁松,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章正,市政協副主席宋金虎,安徽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吳禮奇,安徽省書畫院院長劉廷龍及我市和周邊城市的書法愛好者等出席了開展儀式並觀展。
  • 格調如斯 風規自遠 張勇書法作品賞析
    原標題:【回瀾閣】格調如斯 風規自遠——張勇書法作品賞析張勇,字瀚方,齋號墨雨樓。格調如斯,風規自遠張勇的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書展,先後入展全國首屆冊頁書法展、全國首屆行書大展、首屆當代中國書畫名家小品展等,面對越來越多榮譽,張勇淡然置之。「法無定法,道非常道」,藝無止境,張勇在這喧囂的世界裡繼續淡定著書法教學和學習,堅守著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方淨土。返回半島網首頁>>
  • 湖北省博物館館藏商周青銅器特展在莫斯科開幕
    3月3日,由湖北省博物館、國立普希金造型藝術博物館主辦,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協辦的「禮樂中國——湖北省博物館館藏商周青銅器特展」在普希金造型藝術博物館拉開帷幕。展覽開幕式由普希金造型藝術博物館館長瑪琳娜·洛莎克主持,俄羅斯文化部長弗拉基米爾·梅津斯基,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公使銜文化參贊、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張中華,俄中友好協會主席、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米哈伊爾·季塔連科,湖北省博物館常務副館長萬全文,湖北省博物館陳列部主任、研究員王紀潮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林散之行書《古銀杏行》過眼錄
    林散之祖籍安徽和縣,生於南京江浦。曾任江浦縣副縣長、南京市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國畫院一級美術師、南京書畫院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江蘇分會名譽主席等。林散之3歲學書,32歲師從黃賓虹,37歲隻身萬裡行,60歲開始專攻草書。林散之的草書瘦勁圓澀,璀璨華滋,偏正相依,飄逸天成。1972年,中日書法交流選拔,林散之一舉成名。
  • 南京科舉博物館四周年,「會說話的」展覽背後有一群努力講好故事的人
    2017年1月28日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正式開館。經過5年精心策展,常設展展覽內容豐富且有深度,形式設計獨樹一幟,從制度、空間、文化、遺址四個方面切入,力求千年科舉制度「會說話」,雅俗共賞,寓教於樂,全面論述科舉文化及其現代影響。
  • 林散之草書《自作詩 昔遊十八首之一》過眼錄
    草聖林散之 林散之(1898-1989),字散之,號三痴,別號散耳、江上老人。有「詩書畫三絕」之譽,尤其草書,被稱為「草聖」。林散之祖籍安徽和縣,生於南京江浦。1980年7月,魏之禎帶著學生熊勁松從揚州來到南京中央路117號,拜見林散之。魏之禎(1916-1992) ,南京人,揚州市廣陵區政協副主席、著名書法家。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與林散之交往較多。魏之禎告訴林散之,熊勁松對書法十分痴迷。已耳聾的林散之一看紙條,得知喜歡隸書,便問姓名,熊勁松在紙上寫道:原名叫「人爵」,「文革」中因破「四舊」改為「熊勁松」。
  • 館藏天津丨 天津博物館安第斯文明特展——探尋印加帝國的起源
    館藏天津丨 天津博物館安第斯文明特展——探尋印加帝國的起源 2019-12-15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金陵四家」館藏書畫精品全國巡迴展在陝西鎮安開展
    >begin--> 11月18日,「『金陵四家』館藏書畫精品全國巡迴展(鎮安站)」在陝西省鎮安縣文化館開幕。本次展覽由南京市浦口區文化和旅遊局、商洛市鎮安縣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商洛市鎮安縣文化館承辦,展期四天。此次展覽共展出「金陵四家」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書畫精品力作共60件,全方位展現了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適、蕭嫻四位大師高超的書道技藝和高尚的德藝精神。
  • 《我是潛江人》杜鳴心:風規自遠大音希聲
    3月25日20:20在潛江市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首播杜鳴心:風規自遠 大音希聲「萬泉河水清又清,我編鬥笠送紅軍」,每當這首熟悉的旋律響起,您可能都會不由自主的跟著哼唱
  • 故宮博物館趙孟頫書畫特展開幕 這個浙江名家你不可錯過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主任何慕文曾在一次採訪中說:「最想與趙孟頫徹夜長談。」這個技能滿點的人物,是元代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還是文物鑑賞家。他出生宋室皇族,後卻入仕元朝,特殊的時代與出身,造就了「有元一人」,獨一無二——9月6日,讓我們走進故宮博物院,去看今年的重磅大展「趙孟頫書畫特展」。
  • 「海上絲綢之路特展」落幕 揚州文物還原盛唐之景(組圖)
    」在首都博物館落下帷幕,來自全國51家博物館的350件館藏文物薈萃一堂,3個月的展期吸引了超過20萬遊客前來參觀。在該特展中,揚州博物館15件(組)唐代精品文物參展,同時出土於揚州的廣陵王璽等「揚州元素」也一併亮相,再現了唐代揚州盛景。  全國文博聯動,將赴十國巡展  「直掛雲帆濟滄海—海上絲綢之路特展」於4月25日在北京首都博物館開幕,原定兩個月的展期由於人氣爆棚,延期一個月至昨日落幕。
  • 「文物裡的中國」特展在天水民俗博物館(北宅子)開展
    2020(庚子)年公祭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之際,由天水市文化旅遊局主辦,天水市博物館和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聯合承辦的文物裡的中國特展,於2020年6月18日在天水市民俗博物館(北宅子)展廳開展,向觀眾免費開放。
  • 風華正茂·林散之作品展|——林散之|草書|啟功|水墨|趙樸初|林散之
    《百年巨匠——林散之》開機儀式暨學術研討會2015年4月16日在南京林散之紀念館舉行。《百年巨匠——林散之》片段由北京榮寶拍賣主辦的「風華正茂一林散之作品展」將於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上午9:00在榮寶齋開幕,展出作品分為行旅贊景、毛主席詩詞和自作詩三個專題,收錄了林散之先生自1973-1987年即75-89歲,共29件晚年書畫精品。林散之一生治學嚴謹、臨池不輟。
  • 廣東省博物館特展策展人招募計劃舉行終評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楊逸 李細華)12月21日上午,「青花之約--廣東省博物館特展策展人招募計劃」終評評審在粵博學術報告廳舉行。自粵博於7月12日發布「青花之約--廣東省博物館特展策展人招募計劃」,首次對外公開招募展覽策展人以來,得到了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和熱情參與。經粵博陳展委員會綜合初評,從諸多參選者中篩選出五名進入策展人終評評審。評審現場參選者將以抽籤順序進行現場陳述,並有專家提問等環節。評審專家將審閱參選者提交的展覽內容和策劃方案,並根據詳細的評分標準進行實名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