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通建築業、裝飾業均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壓力,走民族、創新、特色之路是唯一解決方案。自2016年5月26日中國民族建築裝飾專委會和中國民族建築裝飾研究院成立以來立足南通,為建築裝飾領域的產業發展研究、建築裝飾領域的企業資源整合以及國家層面的民族建築裝飾領域的理論體系研究和新產品創新研發提供了驅動力,為南通地區引進國家千人計劃人才,並帶來十三五國家重點課題,和海門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共同成立了綠色建築產業研究院。基於成立以來的市場調研,國家提出的關於保護和開發」民宿特色小鎮」以及發展鄉村文化旅遊的號召,南通作為「建築之鄉」、「裝飾之鄉」有很好的產業基礎,故提出建設「中國南通民族建築裝飾文化產業基地」的提議,主要包含以下幾點內容:
(一)、依託南通建築、裝飾裝修兩大產業,結合家紡等特色產業,建立民族建築裝飾創意設計研發分支機構和產業園區,財政部門應制定政策給予補貼,。
(二)、創建「中國民族建築裝飾文化產品」網際網路+線上線下網絡營銷平臺。
(三)、打造中國南通國家級建築裝飾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
(四)、住建部門、市場管理部門應打造國內一流的中國南通民族建築裝飾材料,室內軟裝配套產品,網際網路+、物流配送一站式商品交易市場。
(五)、智慧財產權部門應建立建築裝飾,科研成果產品專利應用轉化和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
(六)、協調江蘇工院等南通高職院校,建立「中國民族建築裝飾裝修工程技術培訓中心」,
(七)、以市政府名義舉辦「中國民族建築裝飾文化產業高峰論壇」。
(八)、以市政府名義舉辦「中國民族建築裝飾文化產品博覽會」,帶動南通的會展產業;
(九)、以市政府名義舉辦 「中國民族建築裝飾創意設計大賽」。
作用:
1. 以這一產業基地為核心,依託中國民族建築裝飾專業委員會和中國民族建築裝飾研究院整合南通本區域的產業資源,形成『建築企業-裝飾企業-建材企業-家居內飾-工藝品』一個完整的產業鏈的互動和推廣,促進地方經濟整體發展,研究院通過對行業的分析、預測與展望,對傳統文化產品的設計和運用,具備了風向標的引領作用,文化產業基地的集聚效應,必然帶動了信息流,資金流。同時也帶動了勞動力的大力需求。本區域的產業聯動將在3年內形成超百億市場效應。
2. 基於這一產業基地,通過研究院強大的聯盟和集聚中心平臺,引入外省市相關產業及40多個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並組織在南通舉辦行業性的博覽會,以展會經濟吸引外省市產業納入文化產業基地的範疇,奠定在國內的主導地位。集群效應不僅僅為南通區域的服務,更重要的是為全國服務,展示文化,銷售國內外。不斷的推進和整合,文化產業基地將在5年-8年內形成超千億的市場效應。
3. 國際產業交流,平臺搭建,一方面研究院對接住建部研究會其他並行的專委會,在研究會內部就進行產業鏈式的溝通與推廣;另一方面藉助『一帶一路『的平臺,將文化產業基地的龐大的傳統產業的產品與國際對接,與海外華僑交流,將文化產業基地的產品向國外輸送。形成國外的』中國風『熱潮。這不僅僅提升了中國民族文化的國際的影響力,也可以對南通區域的國外貿易輸出起到推動作用。文化產業基地的集群經濟將超越義烏效應。
2017 年 2 月 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