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潘妤
滑稽戲《陳奐生的吃飯問題》海報。
9月13日,「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將於上海拉開帷幕,持續至11月。
展演期間,來自北京、江蘇、廣東、廣西、四川、陝西、上海等地的14臺劇目,將集結亮相申城舞臺,所有參演劇目均為國內原創。
常州市滑稽劇團《陳奐生的吃飯問題》作為其中一部參演劇目,9月17日起將在上海大劇院亮相。
2018年,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常州市滑稽劇團根據常州籍著名作家高曉聲小說《陳奐生上城》中的人物原型「陳奐生」新編創作了滑稽戲《陳奐生的吃飯問題》。整齣劇主創陣容十分強大,集聚了戲劇界最優秀的團隊來打造這臺滑稽戲。原總政話劇團團長王宏擔任編劇,與常州市文化藝術研究所青年編劇張軍聯合創作劇本。總政歌劇團一級導演胡宗琪擔綱導演,國內著名舞臺美術設計師黃海威擔任舞美。
《陳奐生的吃飯問題》劇照。
2019年4月,滑稽戲《陳奐生的吃飯問題》在常州完成了首演,此後在各地都引發了觀演熱潮,專家們無不對這部作為此次「當代戲劇與文學的合流之作」給予了高度評價,觀眾們也無不被這部「笑中帶淚」喜劇深深打動。
劇照
《陳奐生的吃飯問題》劇照。
目前,該劇已相繼獲得2019年第十五屆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2019年10月26日應邀參加中國戲劇節並作為開幕式劇目展演並獲得優秀劇目獎等眾多榮譽。9月17-18日,作為「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首部亮相的戲劇作品,《陳奐生的吃飯問題》將在上海大劇院演出兩場。
《陳奐生的吃飯問題》劇照。
《陳奐生的吃飯問題》以獨特的喜劇思維改寫了高曉聲在上世紀80年代所塑造的著名文學形象陳奐生,以「漏鬥戶」陳奐生和他的三個子女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直至今天,在各個重要歷史時期圍繞土地、糧食、吃飯問題發生的令人捧腹又心酸的故事。
陳奐生一家關於「吃飯」的歡笑和淚水,經驗和教訓,正是改革開放40年中國農村、農民以及社會歷史進程的縮影。
《陳奐生的吃飯問題》劇照。
中國作協名譽主席廖奔表示,「這部劇抓住了文學史上耳熟能詳的『陳奐生系列』進行了新的延伸、發展,關注農民的命運,抓住了新時期農村變革的根本:從正面回答了農民和土地的關係,農民和土地的情感聯繫寫得絲絲入扣,全部融到了劇作中。」
戲劇評論家歐陽逸冰認為,這部劇是四十年改革開放當代文學的一次極大張揚,「這是一次接受了陳奐生系列的影響但另闢蹊徑,在滑稽戲劇的園地裡自成一個格局的創造,不是簡單地照搬陳奐生上城,而是主創人員藉助這個文學形象為『陳奐生』創作的一個別傳,與高曉聲的『陳奐生』相似而不同,它是相連而獨立,相互襯應而自成的。」
《陳奐生的吃飯問題》劇照。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認為,這個戲對於當下戲劇創作中的獨特地位、啟示意義和普遍的借鑑價值。
劇中陳奐生的扮演者是常州市滑稽劇團團長張怡,在他看來,《陳奐生的吃飯問題》能夠廣受歡迎,並在年輕觀眾中人氣很高,是因為滑稽戲一直以來有笑有噱、雅俗共賞、老少鹹宜,而通過這部劇,年輕人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老一輩中國人歷經的生命境遇以及其無與倫比的堅韌精神。
責任編輯:梁佳
校對:張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