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漫遊景德鎮之一(夜市 陶溪川 三寶村)

2020-12-19 四時雜畫

一個需要導遊的城市----景德鎮。

最近去了景德鎮,在向朋友描敘時幾次聽到朋友那邊響亮的笑聲,哈哈哈哈哈,我不明白有什麼好笑的,我見到的景德鎮確實如此。

到了景德市幾天之後,看到煙囪,腦子裡浮出一幅模糊的圖畫,遠近都是幾米高的煙囪,紅磚牆、泥地,身邊是一溜的地攤,攤上是各種各樣的瓷器小擺件。這是小時侯景德鎮給我留下的模糊印像。現在的景德鎮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陶吧

我們住在陶藝街邊的小巷裡。整條陶藝街每個店面都很有看頭,不用進去看,在外面看看店頭就夠了。所有店面概括起來就是「古、舊、破」----古磚、破木板、泥牆、青藤、風景竹、舊瓦,偽裝成它們並非鋼筋混凝土搭建,並非處在鬧市。

暮色裡的陶藝街

如果你看見一個樓梯囗,用碎瓷片嵌成壁飾,頂上木匾上書「壹步知窯」,那你會以為這是什麼場所?會不會止步不前,以為真是個古窯口。

視界一步知窯餐廳入口

收銀臺 窗臺 餐廳小間

座位 景德鎮拌粉 糖醋裡脊肉

環境風雅,份量優雅,價格高雅,口味一般,拌冷粉魔鬼辣。這種辣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到了我是江西人,回到了嗜辣的大江西。我是一個能嚼兩根泡椒當零食的人,仍然覺得這拌粉有點難以消受。

晚飯後,陶藝街亮起了燈,在精心設計的燈光下,更顯藝術風格。

陽光下華麗的店頭

景德鎮無疑想成為一個賺外地人大錢的旅遊城市,在一個個充滿藝術格調的店鋪裡,人們靜靜等著出售的一件瓷器成交額就上千上萬。陶藝街、三寶村、陶溪川……一個個姜太公沉默垂釣地方。我很窮,已被如此有格調的店頭嚇到,所以只在門外欣賞欣賞就好。

搜景德鎮景點,看到一篇網文,抱怨說遊景德鎮需要導遊,否則景點不準確、小店門不開,遊一天連碗牛骨粉都吃不上,餓死累死。親身體驗有同感。

第一天(星期二)有人告之哪有夜市,去之,無,以後未再去。同住者說抖音上說星期六晚有,看下今天就是,逐約再去。到陶藝街邊的新廠村,果然一條直街夜市。小美說抖音上說的不是這個地方,在陶溪川,於是前往。

步行2公裡到(不要妄想打的,堵得厲害),發現進不到對面入囗,整條街中間用柵欄隔住,只有折回有紅綠燈處路口右轉進入。雖累得不願再走,總不能到了對面不進,只能咬牙堅持。

及至陶溪川創意文化廣場,好一個燈火通明,人影幢幢,瓷器比人多的瓷器夜市,不虛此行。

陶溪川夜景

瓷器比人多

同為瓷,風格不同

可愛的小動物

破枯葉子也是瓷做的

小鳥把手很特別

第二天想再去,得知,每個星期六晚才有,老廠也有夜市,每星期五、六。換句話來說,就是:歇著吧,下周再去。

要離開景德鎮了(星期二),想買點東西走,記得有的商鋪不是流動攤位,應當還會開,我處理完手上事打的前往。

下車後大驚,晚上來的是個燈火通亮瓷光閃耀的大集市,白天看來竟是煙囪猶在的紅磚廠房。

陶溪川的下午四點

集市攤位全不見,只餘廠房。

廠房裡有個博物館

以為是煙囪,竟是個除塵器

走進大廠房,直奔一個固定攤位,卻被攔住了,告之5:30以後開市。在附近吃了個晚餐過來,別的攤位開始了,我們想光顧的一個攤位還是無人,第一次來的時候沒有買,也是因為看不見攤主。逛了二圈,反覆打聽,仍是攤位在,貨在,人不在,很想直接拿走掃碼付款卻無標價。向周圍人詢問,說去賣奶茶的地方問一下,賣奶茶的隨近果然有個類似的攤位,但一問才知道此攤位和彼攤位無關。.

[後續:一個月後再去陶溪川,攤位猶在,主人依然不在,但我們想要買的衣服已不在。]

始終不見主人的攤位

各款手工蠟染藍色印花布、包、衣裙

走到賣陶笛的店鋪,這是家獨立的店鋪,店內燈光亮起,門口開始播放陶笛樂,就是不見主人。冶陶人何處在,望門嘆而返。

新廠西路這一段堵的實在是太厲害,電瓶車規定只能上人行道走,要一直走出與陶溪川南路的交匯口才會好一點。我們回到陶藝街,卻意外的發現陶藝街旁的新廠陶陽路直街夜市開始了。

這裡有許多有趣的商品。有一個老婆婆說她的瓷器用開水衝泡之後會變紅。我相信了,買了,果然沒有變紅,到網上查了查卻是有這種瓷器。沒有拍照的原因是這裡擺攤位的人明顯多過看攤位的,在攤主的注視下 實在不好意思亂拍。這裡面有些是老產品,有些是學生原創----跳脫新穎看著會讓人微笑。原創的最艱難之處就是你剛剛做出來還沒賣紅的時候,它已經被人翻制了無數,而且比你賣的便宜的多。當你做一個原創的時候,你需要才氣+手藝+構思和捏坯、塑模、修模,這些都將計入成本,而抄襲者只需要一個翻模就夠了。陶溪川的夜市多稱賣的是創意原創,是否原創不知,但起碼是看起來是整整齊齊的漂亮商品。新廠村直街夜市裡有很多攤位賣老瓷和瓷器碎片,有些稱是老瓷廠的作品,做功粗糙,帶著滿滿的那個年代的氣息,直白而咄咄逼人。寫文時翻了翻手機,發現自己真是好定力,兩次這個夜市,一張照片都沒留。我們在這裡買了三個陶笛,價格比陶溪川要友好的多。

這段時間裡吃的比較滿意的是陶陽新村後面的百味廚房。偶然走到那裡,看見幾個碩大發光的幾個字頂在那裡,以為是大店,走進去才發現三四張桌子而已。點的菜說不放辣椒,真的沒有放辣椒,而且裹滿好吃的醬汁,這真是太讓人感動了。在江西吃飯最容易遇到的問題就是:你說不要放辣椒,他說只加了點紅辣椒。(意思是這個辣椒是新鮮的辣椒,菜椒不會辣,他並沒有給你丟朝天椒或者辣椒幹撒辣椒粉只是弄了點甜椒做裝飾點綴起好看作用,這怎麼能算放辣椒。)還有的師傅理直氣壯的說:「我只是加了點紅油,不加怎麼好吃呢?」在景德鎮一家的牛骨粉,店主人信誓旦旦地說不辣,然後辣的無法下嘴。所以在江西你千萬選擇什麼微辣,說吃一點辣,只能幹脆地的說不吃辣,但這樣的結果是:別人吃的是拌粉你可能是光粉,蘿蔔乾丶醃菜等拌份小菜都會有辣味。

藕丸和紅糖發糕。

拿手機搜,發現附近有個楊梅亭窯遺址,便趁午飯時間去。因為外賣吃膩了,我們願意走很遠的地方去吃個午餐,哪怕是到河對岸去。

沿著河壩頂的黃泥路,過橋,到達的河對岸,發現:這是三寶村的入口。

在南河壩上遠眺,雲霧裡青山下的就是三寶村。

三寶村入口的瓷片牆

瓷片牆上的凌霄花。

在米堡寶城市食堂吃的午飯,這仿佛是景德鎮特有的連鎖店,在別的城市沒有見過。也許是別的城市不像這個城市擁有眾多不自己開火的手工業者,一個中式快餐店經營的頗有點品味。

米堡寶城市食堂

本來奔著楊梅亭窯遺址去的,卻發現走的三寶路頗為有趣。這是另一個有文藝範的聚集區。

只看門頭,真以為是山居

想來裡面是一窩而不是一群年輕人

放滿壇壇罐的樓梯 擺在窗子裡的蛇

行走在路上,隔窗的能夠看見他們作品。有些很有趣,但光線暗淡 看不真切。

到了遺址,推門而入,一個老庭院,鄴直進側邊更深院落,有人問來做什麼?嚇得她躥回我身邊,以為誤闖私宅。我看問話的是兩個半大孩子,儼然是住在這裡,直說看展,孩子指右側主屋。進屋,黑暗一團,門囗附近有個女子憑桌打盹,看樣子是管理員。孩子跟進,進入更黑的裡屋拉亮了燈。我和鄴走進了隔間,有光仍然是昏暗,依稀是個工作室。再入就是展廳,燈光總算明亮起來。

轉了一圈出來,女子已經醒來,穿一身暗黃綠旗袍領長裙。我向她提了一個疑惑已久的問題,冶煉中怎樣提升溫度。我的本意是問,我國在西周時期冶煉就達到了千度以上的高溫,這麼高的溫度 ,是怎樣達到的?

這個問題像按了一個開關鍵,她滔滔不絕地講起了照子。甚至陪我們重新返回展廳,指給我們看測定溫度的照子長什麼樣的。但當我拍照的瞬間,她制止說這裡不能拍照。

我的理解:照子就是一團和窯裡面燒的瓷器同泥質同釉料的東西,它放在可控處,可以取出來查看或者用眼睛觀測。決定窯是否燒下去,還是加溫,還是降溫。「那怎樣升溫呢?」「加柴啊。」這個回答令我並不滿意。究竟是什麼決定中國人就能燒出高溫,而別的國家就不能呢?陶和瓷的差別就在於溫度。四五百的溫度只能夠燒出陶。燒成瓷必須有1200以上的溫度。為什麼在窯裡燒,溫度就能提高?

測試窯內溫度的照子

陶藝生態脈絡圖

整個遺址的瓷器我只拍了一張胖頭魚瓶。因為它是現代的,也因為它可愛。

就在展廳裡有宋代、明代的魚(不能拍照),形態遠沒它可愛。東西是古的值錢,可是要是真的人人喜歡老東西,那就不會有人挖空心思出新了。古畫雖好,它的技藝肯定沒有現代人成熟。古人不是我們的的長輩,而是我們過去的幼兒期。

沿三寶路返回,聽人說我們還可以深入,三寶村在裡面還有更佳的風景,留待下次了。

三寶村名稱的起由:說五代時期,在這塊地方挖出的瓷泥,每天可賣三個元寶,故名三寶村。

夕陽下的陶溪川

相關焦點

  • 江西景德鎮遊記,陶藝街,三寶村,陶瓷博物館,陶溪川
    沒幾分鐘,電話又來了,說是自駕遊景德鎮,特地對著地圖選的你肯定喜歡。還真確實有幾分誘惑力,於是一拍即合。可半個小時後,說好的自駕遊呢?!所以,駕照的重要性啊。當天夜裡12點,終於到了終點站,出站的時候,冷風不停灌進來,我們卻興奮異常,滿身雞血,而我的病似乎也就在那刻凍好了!第二天晚上12點,我們就離開了景德鎮,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場說走而不想走的旅行,就這樣短暫的結束了。
  • 在景德鎮逛市集:文創、夜市、「鬼市」...
    各種藝術展覽、講座、交流活動在這裡舉行,置身於此,既可以感受到景德鎮的過去,也可以望得見未來。由窯爐車間改造的「邑空間」,是陶溪川為大學生提供的優質創業平臺。這裡有對年輕人免費提供近百個展示鋪位,所有來到景德鎮發展的「景漂」青年,一旦通過陶溪川的考核,就能夠帶著自己的文創作品進駐於此。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景德鎮陶溪川:老瓷廠變身「造夢空間」
    自2016年10月「陶溪川·CHINA坊」國際陶瓷文化產業園正式運營以後,這裡煥發新生,在業界形成了「陶溪川現象」。如今,陶溪川儼然成為了千年瓷都景德鎮的新地標。「造夢空間」記者走進陶溪川時,正值周五夜市開張,各類創意陶瓷、傳統陶瓷、陶藝體驗以及手工藝品琳琅滿目,直到晚上10點,集市上依然燈火璀璨、人氣爆棚,不少遊客在挑選心儀的創意商品,流連忘返。
  • 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鎮民宿上新,如程任享卡會員現可預訂
    大家最期待的上新又雙叒叕來了,這次如程網上新的是一家位於江西景德鎮三寶國際陶藝村的民宿——玖間半。陶瓷藝術是景德鎮永恆的主題,但說起三寶村,很多人最早是在紀錄片北緯30°《遠方的家》裡「古窯新風」所得知,並深深喜歡上了這個沾滿原汁原味藝術氣息的村子。
  • 景德鎮三寶村:從破落村莊到世外「陶」源
    「藝術聚落」:從破落村莊到世外「陶」源作者 李韻涵「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鎮的東南山麓,有一條綿延十公裡的山谷,三寶村便坐落於此。「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鎮的東南山麓,有一條綿延十公裡的山谷,三寶村便坐落於此。曾經閉塞不通、破落的村莊,如今雲集國內外藝術家,儼然一個世外「陶」源。(受訪者供圖)「2015年之前這裡還是泥巴路,路邊的石塊都隨意堆放,房屋破敗不堪。」
  • 景德鎮三寶村:陶瓷古村落煥發「年輕態」
    景德鎮三寶村:陶瓷古村落煥發「年輕態」 2020-11-24 12: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景區的夜景與陶瓷作品夜市
    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景區陶溪川,陶溪川原來是景德鎮宇宙瓷廠,在新中國計劃經濟中做出過重要貢獻。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慢慢被時代所遺忘,隨著中國生活物質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愛好,使得原宇宙瓷廠煥發新的生機。
  • 陶溪川造夢:為什麼有七千年輕人在景德鎮漂泊文創
    很多「景漂」居住在景德鎮陶溪川附近,這個開業僅僅兩年的旅遊文化街區,正在成為景德鎮這座千年瓷都在當今最具代表性的名片。「原來大家來景德鎮都是去看御窯和官窯,那都是4A、5A級景區,現在很多年輕人來景德鎮專門為了看陶溪川。」常年往返南昌和景德鎮之間的旅行車司機胡師傅告訴《三聲》。
  • 景德鎮慢行:淘點器物,尋點好吃的
    不然老闆很可能幾天都不開張…… 地址:三寶路110號 下午:刷三寶陶藝村&陶溪川創意園 三寶陶藝村 三寶村位於景德鎮市郊約14公裡,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小村莊,是由景德鎮本土的陶藝家李見深老師從海外歸來後而創辦的
  • 【中國的脫貧智慧】三寶村的蝶變——解碼獨特的景德鎮「三寶」現象
    江西新聞客戶端訊(江西日報記者王景萍)位於景德鎮市珠山區東南角的三寶村,曾是為景德鎮古代瓷業生產提供主要瓷土原料的重要礦產地。北宋時期,三寶湖田窯創燒出影青瓷,奠定了景德鎮瓷業興盛千年的基礎。然而,隨著近代以來瓷土資源枯竭和制瓷中心的轉移,三寶村逐漸衰落。
  • 中國瓷都之地,被譽為景德鎮瓷谷:三寶村
    三寶村 千色宿民宿 易鄉行會員入住免房費西方人對中國最早的認知,應該就是一個英文單詞「china」,翻譯過來就是陶瓷。而中國古代制瓷業鼎鼎大名的地方,就是咱們江西的景德鎮了。景德鎮制瓷業十分發達,從漢代開始就開始生產陶瓷,一直到清朝末年都是宮廷官窯瓷器的產地,也因此享有了「世界瓷都」的稱號。在距景德鎮市區十餘公裡處,有個叫「三寶」的小山村。而它之所以名「三寶」,則是因為在五代時期每日出產的優質瓷土,要價值三個金元寶而得名。
  • 景德鎮陶瓷文化生態漸入佳境
    清代詩人沈嘉徵以一首通俗易懂的詩句,從資源、人才、技術、市場角度勾勒出景德鎮那時的「陶瓷生態」。▲陶瓷工藝美術師在瓷坯上畫畫。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景德鎮陶瓷受到多種因素的衝擊,一度有些迷茫。數年之前,景德鎮市委、市政府提前布局,以一個全新的政策引導、人才支撐、科技引領、文化滋養來培育景德鎮陶瓷文化生態。
  • 景德鎮陶瓷文化生態漸入佳境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景德鎮陶瓷受到多種因素的衝擊,一度有些迷茫。數年之前,景德鎮市委、市政府提前布局,以一個全新的政策引導、人才支撐、科技引領、文化滋養來培育景德鎮陶瓷文化生態。今年6月,文化和旅遊部同意在景德鎮市設立「景德鎮陶瓷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景德鎮陶瓷文化生態漸入佳境。
  • 景德鎮陶溪川:「景漂」的陶瓷逐夢之旅
    人民網景德鎮4月9日電(吳菁)陶溪川文創街區從開業以來,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品牌商家企業入駐,戶外市集和邑空間創意商城更是聚集了許多年輕創業者在這裡開啟陶瓷逐夢之旅。 創意集市迸發創業活力 每到周末,陶溪川文創街區都會舉辦創意集市,展示、銷售創意和傳統陶瓷、手工皮具、木雕根藝、鐵器銅壺、剪紙藝術、布藝製品、手工食品等。
  • 景德鎮:三寶村和三寶國際陶藝村
    下午的時候,我們車子往景德鎮城東南郊野開去,大概5公裡之後到達的三寶蓬,沿著村裡長長長長的道路一路往裡過去,就是一家挨著一家一戶連著一戶家家戶戶的工作室模樣,有點兒類似我們南石皮弄的玉器作坊。但凡在諸如此類以某一工藝見長的特色地方的城鄉結合部,都有這樣的大規模產業人群的集結。
  • 《知食中國》尋味景德鎮:探尋食物與器皿間的味道美學
    景德鎮是一座獨特的城市,這個地方雖然偏遠但不閉塞,面積狹小卻視野開闊。至少在500年前,西方文藝復興和大航海時代,這裡的陶瓷便開始流向全球各個角落。除了瓷器,景德鎮也有美食,「瓷」讓景德鎮走向世界,那麼「吃」讓景德鎮有了一種獨特的煙火氣。
  • 江西景德鎮三寶村:陶瓷古村落煥發「年輕態」
    來源:光明日報在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鎮市珠山區東南角的丘陵山谷之間,有一個聞名遐邇的陶瓷藝術之村——三寶村。它曾是為景德鎮古代瓷業生產提供主要瓷土原料的重要礦產地,隨著近代以來陶瓷原料配方的改進和制瓷中心的轉移,這個小村落曾一度衰落。
  • 景德鎮:陶瓷文化生態漸入佳境
    清代詩人沈嘉徵以一首通俗易懂的詩句,從資源、人才、技術、市場角度勾勒出景德鎮那時的「陶瓷生態」。▲陶瓷工藝美術師在瓷坯上畫畫。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景德鎮陶瓷受到多種因素的衝擊,一度有些迷茫。數年之前,景德鎮市委、市政府提前布局,以一個全新的政策引導、人才支撐、科技引領、文化滋養來培育景德鎮陶瓷文化生態。
  • 「中國的脫貧智慧」三寶村的蝶變——解碼獨特的景德鎮「三寶」現象
    江西新聞客戶端訊(江西日報記者王景萍)位於景德鎮市珠山區東南角的三寶村,曾是為景德鎮古代瓷業生產提供主要瓷土原料的重要礦產地。北宋時期,三寶湖田窯創燒出影青瓷,奠定了景德鎮瓷業興盛千年的基礎。然而,隨著近代以來瓷土資源枯竭和制瓷中心的轉移,三寶村逐漸衰落。
  • 坐著綠皮火車,尋找世外的「陶」源——景德鎮三寶村
    很快,6091次就停運了,戛然而止,這趟景德鎮與績溪縣的區間火車,就這樣駛入歷史。我很幸運,人生最後做了一次綠皮火車。車上,他問,你去景德鎮幹嘛呢?我一時間回答不出來。或者說,面對一個打工對小孩,我難以複述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