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又一隻「獨角獸」要上市!6家國有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

2020-12-17 東方財富網


  又有一隻中國平安孵化的金融科技「獨角獸」將登陸資本市場。

  美國東部時間2019年11月13日,壹帳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融壹帳通)宣布已經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公開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擬以美國存託股票(ADS)的形式首次公開發行普通股。金融壹帳通將以交易代碼「OCFT」申請ADS,在紐交所或納斯達克全球市場上市。

  作為金融壹帳通的聯營股東,中國平安(601318)北京時間14日也為此發布公告。

  同一天,「平安好醫生」(1833.HK)宣布,公司股票被納入MSCI中國指數(MSCI China Index)。今年8月平安好醫生發布2019年中期財報後,股價持續走高,接連打破52周股價最高紀錄,最高時相比8月低點已經翻倍。

  金融壹帳通、平安好醫生、陸金所控股和平安醫保科技同為中國平安孵化的金融科技企業。中國平安也由此成為國內金融科技行業內最大的孵化器。

  主要面向機構客戶

  金融壹帳通是一家面向金融機構的商業科技雲服務(Technology-as-a-Service)平臺。招股書顯示,平安集團是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最重要的客戶和最大的供應商。公司與平安集團的關係如有任何惡化,可能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業務及增長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金融壹帳通股權結構圖

來源:金融壹帳通招股書

  目前每股ADS所代表的普通股數量、將要發行的ADS和普通股數量以及擬公開發行的價格區間等都尚未確定。

  招股書顯示,摩根史坦利高盛(亞洲)有限責任公司、J.P.Morgan Securities LLC、中國平安證券(香港)將擔任此次股票公開發行的牽頭聯席簿記人;美銀證券及HSBC Securities(USA)Inc。將擔任其他聯席簿記人;中信裡昂證券及美國科本資本市場公司將擔任此次股票公開發行的聯席經辦人。

  招股書顯示,金融壹帳通的業務自2015年12月成立以來高速增長,營收自2017年的5.8億元人民幣(0.8億美元)增至2018年的14.1億元人民幣(約2億美元),增幅達143%。到2019年9月30日,營收為15.5億元人民幣(2.1億美元)。

  截至2019年9月30日,金融壹帳通擁有超3700家客戶,是中國所有科技雲服務平臺中客戶數量最多的企業。金融壹帳通的客戶包括中國6家國有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99%的城商行和46%的保險公司,並以此觸達數以億計的終端用戶。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公司的平臺日均處理超13.5萬次反欺詐審核,420萬次信用風險評估,以及大約1.3萬件車險理賠。

  能否複製平安好醫生走勢

  不過,和中國平安孵化的另一隻「獨角獸」平安好醫生當初赴港上市一樣,業內質疑最多的是金融壹帳通尚未實現盈利。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和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9個月,公司淨虧損分別為6.07億元,11.9億元(1.665億美元)和10.49億元(1.468億美元)。

來源:金融壹帳通招股書

  金融壹帳通表示,公司處於發展初期,將繼續產生大量費用來開發解決方案來實現商業化,促進業務發展。

  2018年4月,平安好醫生登陸港股。隨後就經歷破發、股價腰斬等。不過從今年8月起,平安好醫生股價就開始一路上行,屢創新高,股價已從底部反彈過倍。

  截至11月14日收盤,平安好醫生股價報56.7港元,上漲3.37%。

平安好醫生上市以來周K線

  在金融壹帳通宣布赴美上市的當天,平安好醫生也宣布被納入MSCI中國指數。

  所以,儘管仍處於投入期,金融壹帳通方面表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國金融服務行業擁有約6.2萬家各類機構,中國金融行業資產總值達334.9萬億元人民幣。

  據奧維諮詢估計,中國金融機構2018年在科技領域的開支總計1522億元人民幣,這一數字將以21.4%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2023年將達到4008億元人民幣。

  中國平安三季報顯示,在科技業務方面,包括金融壹帳通在內的科技戰略持續深化,各項業務保持快速發展,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平安科技業務總收入600.40億元,同比增長33.1%。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DF142)

相關焦點

  • ...要上市!6家國有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99%城商行都是它的客戶
    中國平安又一隻「獨角獸」要上市!6家國有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99%城商行都是它的客戶 關注中金在線:
  • 中國一共有多少家不同的銀行,哪些不屬於國有銀行?
    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12月底,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共4549家。好了,現在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些銀行。1、政策性銀行目前國內有3家: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不過近幾年來,隨著市場化發展和網際網路金融的興起,政策性銀行也開始探索創新和謀求商業轉型。2、國有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
  • 36家上市銀行中,哪家銀行對員工「摳門」,6家國有行2家榜上有名
    4月的最後一天,隨著南京銀行的年報「出爐」,我國上市的36家銀行的2019年年報終於「全員到齊」。根據某網站的數據統計:2019年全年36家國內的上市銀行共計獲得50495.28億元的營業收入,淨利潤共計16727.23億元。
  • 銀保監會:招行、平安、中信銀行三季度投訴量居股份制銀行前3名
    原標題:銀保監會:招行、平安、中信銀行三季度投訴量居股份制銀行前3名    12月10日,銀保監會網站披露,銀保監會
  • 國內有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那該類銀行有哪些特點 存款利率如何
    在國內大小銀行總數量高達上千家,而其中包括規模最為龐大的六大國有銀行,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地方性商業銀行、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農商行、城商行、民營銀行以及知名度較低的中小銀行等,總之,在日常生活中,銀行幾乎成為隨處可見的金融機構,從而為廣大客戶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
  • 我國第一家由工業企業興辦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華夏銀行
    1.發卡行概況華夏銀行HUAXIA BANK華夏銀行很好記住,因為我們都是華夏民族。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夏銀行」)成立於1992年10月,總行設在北京,是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主要由國有法人持股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是我國第一家由工業企業興辦的銀行。
  • 主要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股票飄紅
    今天銀行板塊分化劇烈,規模大的銀行股,表現遠強於規模小的銀行股。   盤面顯示,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等國有大行股票,以及浦發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等股份制銀行股票全面飄紅。
  • 德勤2020年上半年上市銀行分析
    引言 本報告涵蓋了2020年上半年經濟及金融形勢概覽、2020 年上半年上市銀行業績綜述、上市銀行財務數據分析、 上市銀行業務觀察、行業熱點話題探討,旨在通過分析 境內6家大型商業銀行及6家股份制銀行2020年上半年財 務業績,梳理並觀察其業務發展情況、經營模式及監管 環境變化,展望中國銀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
  • 六大行VS股份制銀行,應屆生到底選哪個好?
    一、性質對比六大行:國有商業銀行,是指由國家(財政部、中央匯金公司)直接管控的大型商業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國六大行都是綜合性大型商業銀行,業務涵蓋面廣泛且多元,代表著中國金融界最雄厚的資本和實力。
  • 中國四大國有銀行(農工建中)哪個好?各有什麼優缺點?
    這四家國有銀行後來都經過了股份制改造,成為了股份制銀行,但由於是國有控股成為國有控股的股份制銀行,簡稱國有銀行。後來交通銀行的成立標誌著中國的第一家股份制銀行的成立,並成為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老大哥,但最後由於實現了國有控股從股份制銀行的老大哥變成了國有銀行的小老弟。成為第五家國有控股的股份制銀行,即第五家國有銀行。
  • 銀行中國:百年沉浮 改革重生
    之後,中信實業銀行、招商銀行、深圳發展銀行相繼成立。1996年1月12日,我國第一家主要由民營企業投資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成立。「股份制商業銀行實現了快速發展,各項指標佔比不斷提升。此後的2007年9月25日,建設銀行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作為四家國有大行中首家在境外資本市場上市的銀行,建行為之後即將在境內外上市的國有商業銀行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同時對境內外投資者、中國銀行業的發展信心等起到重要的提振作用。2006年6月1日,中國銀行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並先於建行,在該年7月5日於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 46家上市銀行各項指標排名大全(截至2018年底)
    截止目前,我國共有49家上市銀行,其中青島農商行與蘇州銀行尚未正式上市(已獲通過),錦州銀行延遲披露2018年年報,因此我們的統計範圍僅限46家上市銀行,這46家上市銀行包括6家國有大行、9家股份行、22家城商行與9家農商行,其中A股單獨上市21家、港股單獨上市15家、A+H共有10家。
  • 國有大行「A+H」兩地上市收官 郵儲銀行成功回A
    原標題:國有大行「A+H」兩地上市收官 郵儲銀行成功回A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12月10日訊(記者 曾薔)12月10日,A股迎來近十年最大IPO,郵儲銀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鳴鑼上市,證券代碼為「601658」,A股發行價5.50元/股,開盤價
  • 螞蟻暫緩上市或只是開始,100來家銀行正在商討「對策」……
    12月10日,「2020銀行數字生態與普惠金融峰會暨第十六屆中國電子銀行年度盛典」在北京舉行,這是一年一度的「電子銀行俱樂部」,匯集了政策性銀行、國有大型銀行、全國股份制銀行、中小銀行等百餘家機構相關負責人和「大咖」,規格相當高。
  • 上市銀行步入盈利狀態分化期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儘管目前16家上市銀行數據還未出齊,但5大國有行已亮出「成績單」,加上幾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成績,已可窺出端倪:受利率市場化持續推進、經濟下行壓力增加、相關業務監管日趨加強等諸多因素影響,上市銀行的「金飯碗」已逐漸褪色。面對新的市場環境,銀行業有哪些變化?將來的銀行會是什麼樣子?本報記者為您一一解讀。 上市銀行的年度業績集中披露再次引發市場關注。盈利能力哪家強?銀行業發展現狀如何?
  • 2019年A股上市銀行數量創三年來新高 16家排隊候場銀行中近七成姓...
    「農」】截至目前,年內已有6家銀行成功登陸A股市場,創出三年來新高。而除了已過會的郵儲銀行、浙商銀行上市在即外,還有16家銀行也在證監會披露的排隊上市企業名單之中,不出意外,今年上市銀行數量仍將再度增加。
  • 分化的銀行淨息差:國有大行回落,股份行、城商行集體上行
    國有大行淨息差水平總體收窄,股份行、城商行等中小銀行,卻集體大幅提升。剛剛披露完畢的上市銀行半年報顯示,A股上市的五大國有銀行中,除了交行外,工行、建行等四家銀行,淨息差同比全部小幅下降,降幅在0.03至0.22 個百分點之間。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的的淨息差總體來看卻形勢喜人,絕大多數銀行的息差都出現了顯著提升。
  • 銀行資本補充進入快車道 逾10家銀行約5000億永續債蓄勢待發
    與此同時,中信銀行、平安銀行、南粵銀行等多家銀行也發布了二級資本債的發行計劃。中信銀行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為繼續強化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保持合理的資本充足水平,中信銀行需要進行外部資本補充,進行中的事項包括400億元永續債、400億元優先股等。
  • 中農工建四大國有銀行,在哪家存款最有賺頭? - 小白讀財經
    「工、農、中、建」是由國家(財政部、中央匯金公司)直接管控的四大國有銀行,即: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後來再加上兩大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和交通銀行,統稱中國六大銀行。
  • 姜建清談國有銀行40年改革開放體會:要清醒認識金融業的脆弱性
    至2017年底,中國銀行業總資產超過了250萬億人民幣,居全球第一位,盈利水平(ROA約為0.92%,ROE約為12.56%)及資本質量(NPL約為1.74%,撥備率約為181.42%)都居於全球可比同業前列。英國《銀行家》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中,中國有126家銀行入榜,按一級資本排名的前十大銀行中,中國四家大型商業銀行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