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在我國歷史上可謂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國人常自豪的稱呼自己為「炎黃子孫」,其中黃是黃帝,炎則是與黃帝齊名的炎帝。上古曾發生了一場影響後世的大戰--逐鹿之戰,交戰的雙方分別是黃帝、炎帝和對手蚩尤,在神話故事裡交戰的雙方都有強大的天神相助。
蚩尤一方有風伯、雨師等大神,黃帝、炎帝一方則有女魃、應龍等大神,最後應龍斬殺蚩尤、夸父,黃帝一方獲得了最終勝利。並順勢整合中原大地,完成了華夏民族的大融合。
至於炎帝的來歷,歷史是有不同說法。其中在《帝王世紀》裡有交代,說「炎帝神農氏人身牛首」。而我國的道教也把炎帝尊為神農大帝,也稱五榖神農大帝。
在上古神話裡,炎帝不僅是太陽神,還是農業之神和醫藥之神,在他的治理下,人們安居樂業。而炎帝的後人自然也非凡人,今天咱們聊聊炎帝的四個女兒,經歷都不簡單哦。
少女
為啥名字叫少女呢?因為這個女兒沒有名字,只能以「少女」來形容。《列仙傳》記載,炎帝手下有一名官員掌管雨水,名叫赤松子。這赤松子經常服食一種叫「水玉」的水晶,然後跳進大火中煉體,久而久之,竟然脫胎換骨,成就神仙果位。
成仙后的赤松子去了崑崙山,住進西王母曾經住過的石屋子裡。每逢下雨,赤松子的身體可以在大雨裡飄上飄下,世人皆嘖嘖稱奇。少女「心嚮往之」,追隨赤松子來到崑崙山,一番修煉以後,少女也成仙了,跟隨赤松子去了遠方。
赤帝女
赤帝女的故事出現在《太平御覽》裡。炎帝的這個女兒也是喜歡求仙問道,她修仙以後搬到了南陽愕山的一株桑樹上,在正月初一這一天,赤帝女突然銜來很多樹枝,做起巢來,十五天後,巢做好了,赤帝女也變成了白鵲的形狀,只是臉還是人類的模樣。
炎帝見狀,決定幫女兒恢復原貌,可是赤帝女說啥也不願意下來。炎帝便命人在樹下放了一把火,想用煙把她燻下來。不料這一把火卻幫赤帝女脫胎換骨,赤帝女在煙火中竟是得道成仙,飛天而去。赤帝女升仙的這棵桑樹高達百丈,在《山海經》裡也有記載,名為「帝女桑」。
瑤姬
瑤姬的故事在《山海經》裡出現過。這瑤姬的遭遇卻不如前面兩個姐妹,瑤姬尚未到婚配之年就早亡了。但是她生性活潑,精魂化為一棵瑤草,傳說只要吃一顆瑤草上的果子,就能被人喜愛。天帝知道此事後,封瑤姬做了巫山的雲雨之神。戰國時期,楚懷王曾遊覽至此,夢見一神女向他傾訴衷腸。
夢醒後,楚懷王命人在此建了一座神女廟紀念巫山神女。後來楚懷王的兒子楚襄王帶著宋玉也來此一遊,當晚宋玉也做了一個和楚懷王同樣的夢,夢醒後,連做了兩篇賦,後世廣為流傳。這兩篇賦就是《高唐賦》和《神女賦》。
女娃
炎帝的最後一個女兒叫女娃,她的故事記載在《山海經》以及《述異記》裡。女娃大家可能沒啥印象,如果說她另外一個名字,大家一定熟悉,那就是「精衛」。「精衛填海」的故事在民間早已街知巷聞,話說這女娃獨自一人去東海「自由行」,一不小心被海水淹沒,死於非命,女娃再也回不了家了。
她的精魂化作一隻叫「精衛」的小鳥,每天從西山上叼來樹枝和小石子,投入東海之中,想要填平大海。如此堅韌的志氣讓人佩服。因為精衛是炎帝的女兒,所以也叫「帝女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