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黃牛和水牛不能雜交?而不同人種之間卻沒有生殖隔離?

2020-12-17 鍾銘聊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咱們先給出答案,黃牛和水牛雖然都是牛,但它們雜交生出的後代已經沒了繁殖後代的能力,也就是說這兩個物種之間已經產生了生殖隔離。同樣都是牛,為什麼會產生生殖隔離呢?今天我們就好好聊一聊。

生殖隔離的兩個原因

基因變異

物種在進行有性生殖時,親本會產生配子細胞,在母親體內的叫做卵細胞,在父親體內的叫做精子,精子和卵細胞裡均包含著同樣數量的染色體,比如:人類卵細胞和精子中均包含著23條染色體。在這些染色體上,每條都包含著多種不同的基因。

我們知道,物種在進行有性生殖時,並不會完全精確地複製父本以及母本的信息,在每一次自我複製時,會發生個位數的基因變異。

好在,大多數基因對於個體都是無用的,還有一些基因對應的性狀是無害的,比如:一些基因控制的性狀,是身上的一個痣,那麼這個基因對人類的影響是無害的。

只有極個別的基因會對個體產生較大的影響,比如:人類之所以擅長長跑,科學家研究可能是因為CMAH基因的失活(目前這個理論還是假說),這個基因在其他物種體內也有,但由於基因變異,導致人體內的該基因失去活性,從而讓人類跑得更快。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某些關鍵的基因由於發生了變異,如果這個變異能夠適應環境,那麼這個基因就有可能被自然選擇保留下來。再加上地理環境的隔絕,以及其他因素,那麼該物種的後代就有與其他個體產生生殖隔離。

染色體變異

還有一種生殖隔離產生的原因叫做染色體變異,但並不是所有染色體變異都會產生生殖隔離。比如:我們每個人都是有23對染色體,但唐氏患者卻多了一條21號染色體,原本21號染色體應該是兩條,但他們是3條。

而人類與唐氏患者卻不存在生殖隔離。但是唐氏患者具有可遺傳性,因此唐氏患者所生育的後代,21號染色體大概率會擁有3條,如果經歷足夠多的子代累積(時間以百萬年計算),那麼唐氏患者子代,未來很有可能與正常人的子代產生生殖隔離。

學過《進化論》的你一定知道,人類在幾千萬年前與黑猩猩曾擁有共同的祖先,但現在人類和黑猩猩之所以產生生殖隔離,其實就是因為,兩者無論在基因還是染色體上都存在明顯的區別。

比如:黑猩猩擁有24對染色體,而人類擁有23對染色體;黑猩猩有4%左右的基因和人類不同。

黃牛和水牛為什麼會產生生殖隔離?

黃牛和水牛同樣都是牛,之所以會產生生殖隔離,其實就是兩者的基因以及染色體之間存在差異。比如:黃牛擁有60條染色體,而水牛擁有48條染色體。它們雖然交配後可以產生後代,但後代不具備繁衍的能力,因此兩者之間存在著生殖隔離。

再者,按照生物學家的分類方法。

黃牛為: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偶蹄目-牛科-牛屬-黃牛種。

水牛為: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偶蹄目—牛科—水牛屬

也就是說,從屬開始兩者就已經存在明顯差異,而科學家規定,當一個物種之間存在生殖隔離時,會形成種與亞種的區別,比如:智人與尼安德特人存在著部分生殖隔離,那麼在分類時,就不會把尼安德特人歸為智人種,而是尼安德特人種。

智人:人科——人屬——智人種。

尼安德特人:人科——人屬——尼安德特人種。

而黑人和白人以及黃種人之間並不存在生殖隔離,因此統稱為:「智人」。

生殖隔離產生的條件

其實,生殖隔離的產生會經歷3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可遺傳性的變異,如:基因變異、染色體變異、基因重組。

第二個階段:自然選擇會讓某些可遺傳性的變異在種群中傳播,比如:唐氏兒雖然是可遺傳性變異,但由於它不能適應環境,因此這個變異不會在種群中傳播;而有些變異,比如人類的長跑基因變異,可以幫助人類更適應社會,所以自然選擇會讓它在種群中傳播。

第三個階段:地理隔離和生態位隔離導致兩個種群間無法生殖交流,因此兩者在演化時逐漸形成較大的差異,逐漸會形成新的物種。當兩個物種間一旦形成生殖隔離,生物學家則會把它歸為新的種類。

相關焦點

  • 黃牛和水牛不能雜交,為什麼海豚和鯨卻能雜交?
    但有很多聽起來是同一種動物卻是不能雜交的,比如黃牛和水牛都是農村重要的畜力,但兩者根本無法雜交,連受精都困難,或者受精後根本無法發育,有的能雜交後代卻不能生育!物種之間能雜交還是不能雜交,到底是什麼因素決定的!
  • 海豚和鯨能雜交,黃牛和水牛為何卻不能雜交?
    人類的不斷繁衍,使得社會得以延續,但是想要繁衍健康的下一代就不能近親結婚。因為近親結合絕大部分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健康。當然也會有例外,驢和馬的雜交就生出了一個新物種——騾子。但是騾子是不具備生育能力的,這或許就是違背規律所付出的代價吧。很多物種都可以雜交,例如海豚和鯨也能雜交,但是呢,讓人吃驚的是同為牛的黃牛和水牛居然不能雜交。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水牛力氣大幹活好,黃牛肉質嫩價格高,為什麼水牛和黃牛不能雜交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動物的不同品種都可以雜交,比如我們熟知的黃牛和水牛就不可以發生雜交,即使發生了它們的後代也不可以存活。一般來說,成年水牛的體長可達到3米,肩部高度可達到1.8米,尾巴有時可達到1米的長度。雄性的水牛會比雌性水牛的要重,如果一頭成年雄性水牛的體重是1200公斤的話,同年齡的雌性水牛可能只有800公斤。
  • 黃牛和水牛能雜交嗎?
    新物種形成的依據之一就是能否產生生殖隔離,在生物的進化史上,兩個物種雖然最初由同一個物種進化而來,但是在進化的過程中,由於兩個物種一直沒有基因交流,導致後代產生的變異和基因突變隨著一代一代而積累得越來越多,最終過了幾十萬年或者幾百萬年之後,兩個物種之間就形成了生殖隔離。
  • 寵物貓可以和流浪貓雜交,黃牛和水牛都是牛,為何不能雜交?
    引言:一般情況下,同一大種類的動物之間可以進行雜交,例如不同品種的狗可以進行雜交。但是在農村,黃牛和水牛雖然都是牛,但是它們無法雜交。就算強行雜交也無法順利產下後代,這是為什麼呢?但並非任何一種動物在種群內具有這樣的能力,例如黃牛和水牛。這兩種牛都是鄉村常見的動物,兩者無論是在體型上還是外表上都較為相似,但它們就是無法繁殖後代,這是為什麼呢?從根本上來說,任何兩種動物之間是否能夠雜交取決於它們的染色體,染色體對數不同的動物之間往往是無法雜交的,即使能夠雜交產下後代,後代往往是不育或者患有先天性疾病。
  • 水牛和黃牛之間可以進行雜交嗎?
    但如果是不同物種間的雜交尤其是動物很難產生後代,即使產生後代也是不可育的。馬和驢的親緣關係較近,都屬於馬科-馬屬下的物種。而類似的獅子和老虎,它們雜交後也可以生出不可育的後代:獅虎獸或者虎獅獸。老虎和獅子的親緣關係也較近,都屬於貓科-豹亞科-豹屬下的成員。而另外一種比較少見的就是鯨豚,它是寬吻海豚和偽虎鯨交配後生出來的。
  • 同樣是牛,為何黃牛和水牛無法雜交,海豚鯨魚卻可以?
    水牛和黃牛都是農戶家裡的重要勞動力,有些甚至還可以作為食材。那麼它們同樣都是牛,為什麼就不能通過雜交繁殖出後代呢?其中的秘密就藏在兩者的染色體裡。眾所周知,生物體內的遺傳信息基本都儲存在染色體中,而染色體是成為不同物種之間是否能夠成功雜交的關鍵。
  • 馬和驢可以雜交,但黃牛和水牛不可以,這是為什麼?
    眾所周知,馬和驢是可以雜交的,生出來的物種,我們叫它做騾子,可騾子卻不能夠再生育,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在這之間存在有生殖隔離,要知道馬和驢都是屬於馬科,染色體相同的對數並沒有很大的差異,所以我們能夠見到的騾子一看也就能夠發現,它們和馬體的體型相比會有一定的區別。
  • 黃牛與水牛都是牛,為何不能雜交?
    例如生活於農村中的黃牛和水牛。它們同屬牛類生物,卻不能進行雜交育種,孕育出新的物種。對於此種情況,生物學家給出的解釋是,這一切都是由攜帶著遺傳基因的染色體決定的。舉個例子,黃牛的染色體有24對,水牛的染色體有30對,兩者相加起來有27條。
  • 為什麼不同膚色的人種不存在生殖隔離,人類和猩猩卻有生殖隔離?
    在物種分類時,生殖隔離似乎已經成為區分兩個物種最主要的分類標準。除了兩個物種雜交不能產生後代外,後代的不可育也被劃分到這一標準的重要特徵中。比如馬和驢的後代騾子、獅子和老虎的後代獅虎獸,都是由於後代的不可育,被認為物種間存在生殖隔離。
  • 黃牛和水牛有什麼差別,哪一個更好?
    提起來牛就會讓我們想起來勤勞、能幹、任勞任怨等這樣的形容詞,這也能夠看出來牛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尤其是自過去家裡的老牛就像是家裡的家庭成員一樣,沒有它們家裡面的農活兒都是幹不了的。有句話不是說「再餓不殺耕地牛,再窮不殺看門狗」從中我們也能夠看出來牛在家庭當中的重要性。
  • 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明明人種不同,但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導語: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明明人種不同,但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普通人對人種的區分普遍分為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通過皮膚的區別劃分為歐美地區,亞洲地區以及非洲地區。這只是普通人對於人種的最基本的劃分,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方便好認,但在生物學上,嚴格來說是沒有人種之間的劃分的,雖然膚色不一樣,但體內的染色體構成其實都是差不多的。在西方,素有夏娃與亞當的傳說,夏娃與亞當分別代表人類祖先的女性和男性,雖然這只是西方神話,但並不妨礙用在生物學上。
  • 大雁和家鵝有沒有生殖隔離?為什麼?
    家鵝是由大雁馴化而來的,這就好比是狗與狼是一個道理,它們之間從根本上說是同一種動物,所以是不存在生殖隔離的。但是,由於不同地區的家鵝的祖先種類有著較大的區別,所以不同的家鵝間是有生殖隔離約束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大雁和家鵝的生殖隔離問題。什麼是生殖隔離?
  • 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之間,為何沒有生殖隔離呢?
    ,最終只剩下智人一個人種,而智人在向世界各地遷徙過程中,由於環境和生活習性的原因,在人種內部產生了進化差異,其中最明顯的外形差異,這些外形差異就包括膚色差異,經過億萬年的地域隔離,如今形成了三大膚色人種: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這三大人種各自分布在不同的地區生活,比如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和美洲、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按理說長時間的地域隔離,他們之間會產生生殖隔離,可是並沒有產生
  • 動物之間都存在生殖隔離,為何我們人類沒有?
    在幾百年前,科學家就已經把全世界的膚色分為了黑種人、黃種人、棕種人還有白種人,膚色是我們人種之間最明顯的區別了。雖然膚色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人種之間也是有不用的區別的。
  • 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在很早之前,不同的人種之間又是怎麼樣的一個關係呢?在後代的科學研究中,科學家在很多人種當中同時發現了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說明在某個歷史時期這兩個人種進行過聯姻和交配,但是卻從來沒有找到過智人和直立人的共同後代。為什麼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並沒有生殖隔離,但是直立人卻和晚期智人有呢?
  • 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之間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隨之還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混血兒,他們身上流淌著不同膚色人種的血液,不同膚色的人種之間可以進行基因交流。 那麼,為什麼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等不同膚色人種之間沒有生殖隔離呢?另外,有時還會細分出棕色人種。 事實上,以膚色來劃分出不同的人種在科學上是一種十分落後的觀念,這是來自於20世紀之前的認知。隨著現代生物學的發展,這種理論早已在科學界中被淘汰。
  • 黃種人、黑人和白人各自發展了幾萬年,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在一個半世紀前,科學家將人類按膚色分為3個不同的人種(種族):黑種人、黃種人及白種人,細分之下還有棕色人種。這幾大人種之間不僅膚色差異大,而且體格、毛髮和眼睛顏色、某器官長度等等都不一樣。但無論差異有多大,各個人種之間都不存在生殖隔離,可以自由結合併繁育後代,混血兒到處可見。
  • 為什麼黃白黑棕四種人沒有生殖隔離?黑人需要幾代才能「洗白」?
    但無論膚色差異有多大,人與人之間不存在生殖隔離,白人可以和黑人結婚,黃種人也可以和棕色人種結婚,不會出現孕育不了後代或孕育劣質後代這類問題,甚至有人認為,跨人種的結合反而會孕育出更聰明後代。在這一方面,一些野生動物基因就要顯得弱小得多,例如同屬於貓科豹屬的獅子,豹子和老虎就存在著生殖隔離,即便進行人工幹預,強行讓它們雜交,但結果還是無法產生健康後代,要麼是無法懷孕,要麼是孕育出不健康後代。為何白黑棕黃四種人沒有生殖隔離?
  • 動物普遍存在生殖隔離,不能生育後代,人類為何沒有
    生殖隔離是一種生理現象,使兩個物種之間不能生育後代,這在動物之間比較常見。人類還沒有,現在的我們只有膚色差差異。騾子很常見馬和驢生育的後代是騾子,它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雜交生物。但是在自然界中,原本是沒有騾子這種動物的,它是人類幹涉下產生的新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