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行動支付逐漸代替現金成為人們生活的主流支付方式。比傳統的現金支付,行動支付的優勢可謂是多多,除了支付效率更加的快速之外,還客觀的解決了假幣和找零等一系列問題。
得益於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國內兩大巨頭支付寶與微信支付迅速在海內外普及,兩者在支付領域各霸一方,互相較勁。
有趣的是,目前微信用戶量實際上已經超過支付寶。據調查統計,有支付寶的人99%有微信,有微信卻沒有支付寶大概佔比11%左右。
然而,昨日第三方機構艾瑞發布了2019年Q1中國第三方行動支付交易規模市場份額報告,數據顯示,支付寶佔據了中國第三方行動支付市場最大份額。
數據顯示,2019年Q1行動支付市場中,支付寶市場份額為53.8%,第2名財付通(含微信支付)為39.9%,第3名為壹錢包,佔比1.6%。
其次單從交易筆數方面來說,微信支付則相對領先,近期微信支付與支付寶均公布了2018年交易類客戶投訴事件筆數與所佔比例,通過換算可知,微信支付一年交易筆數高達4600億筆,一天約合12億筆左右,而支付寶一年交易筆數為1975億筆,一天約合5.4億筆左右。
從交易筆數和交易金額看,很符合「大錢用支付寶,小錢用微信支付」的說法。
分析師認為,當前,行動支付已經進入下半場,流量紅利見頂,比拼的是「生態」效應,也就是「支付帶來的疊加價值」,包括信用、理財、保險、信貸、營銷等多種服務,這是支付寶的優勢領域。
事實上,從線上支付,到線下商超和一些街邊小店,支付寶和微信的角逐從未停止。對於兩大行動支付巨頭來說,在線上支付市場已經高度飽和的情況下,線下的一些應用場景,將是提升市場份額的機會。
特別對於騰訊來說,線下行動支付場景才是與支付寶競爭的突破口。馬化騰曾言支付寶有先天的電商基因,「因為它有淘寶,但是在線下微信比較強」。
正因於此,在線下應用場景的爭奪方面,經常可以看到支付寶和微信競爭的身影。近年來,微信先後與很多地方的公共運輸系統達成合作,不愛「拋頭露面」的馬化騰也多次親自刷微信乘車,為自家代言,不留餘力。
隨著雙方勢力的不斷壯大,我們很難在一時之間判斷出最後誰會超越誰,而且對大部分用戶來說,雙方的高度競爭絕對比一家壟斷好,消費者才有更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