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欣
此前公布的5月社會零售品消費總額仍呈現回升態勢,同比下降2.8%,降幅比上月收窄4.7個百分點,但總體而言,消費仍未恢復至無疫情的正常水平上,對消費拖累較大的行業包括餐飲和石油及製品類,其實就是因為疫情導致的出行和就餐需求下降所致。
近年來,消費對我國GDP增長的貢獻穩步保持在60%左右,如何穩步促進消費又好又快發展其實一直都是學界關注的重點問題。此前很多專家學者提出發放消費券、給特定耐用消費品補貼(家電下鄉、汽車下鄉)、減稅、給困難群體發放補助甚至放鬆樓市調控等政策建議,其中一些政策確實也被各地方政府所採用,對提振消費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不容忽視的是,如給特定商品補貼等政策更多的是體現在短期對消費的提振上,可當居民這部分耐用消費品需求短期快速釋放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就不會再有此方面消費,消費升級現象不明顯。
其實,真正對良性經濟增長貢獻較大的是隨著居民收入水平增加所反映出的消費升級,可從不同收入階層居民結合不同消費品類型兩個維度進行綜合考慮,再由此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這樣才可做到有的放矢。居民收入是消費的前置條件,不同收入階層居民的消費意願是不同的,中低收入階層存在邊際消費傾向遞增的規律,而高收入階層則存在邊際消費傾向遞減的規律,需分別討論。
對於低收入階層而言,其最大的消費支出在於生活必需品,影響其消費的最大問題是收入如何增加,只要保持收入持續增加,其消費增速會更高。根據《中國統計摘要2020》的住戶收支調查表,中國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家庭戶共有6.1億人,年人均收入為11485元,月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這也是國家近年來為何持續加大扶貧力度的重要原因,未來仍需加大產業發展特別是第三產業發展,因為第三產業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以產業發展帶動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只有居民收入增加了、錢袋子鼓了才能有底氣去消費。至於如何鼓勵這部分居民消費,其實主要應由市場去解決,政府少直接參與,讓企業從如何為其提供物美價廉的生活必需品入手,在這方面「某多多」APP其實就抓住了市場機遇,以此為切入點,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
對於中等收入階層而言,一方面存在其收入隨自身努力不斷增加所帶來的消費升級,體現在日常消費品和耐用消費品的檔次上,比如原先每月賺5000元的居民通過努力幾年後每月賺20000元,其消費升級會體現在所用手機和汽車檔次或者旅遊目的地的變化等多個方面,這方面並不用相關政策進行刺激,是一個再自然不過的過程,通過正常的市場競爭即可充分滿足。真正應做的是消除當前政策對這部分潛在消費的不合理限制,比如幾個大城市對居民購車上牌的限制,未來更應通過市場化行為進行引導,創造公平的市場環境;另一方面則在於不變收入背景下如何給中產階層減負上,畢竟中產階層是消費的主力軍。中產階層雖然表面上收入尚可,但其實背負著子女教育、養老、房貸等諸多負擔,真正能剩下用於消費的並不多,因而給他們減負是刺激中等收入階層消費的重要途徑。在這點上,我國從2018年起就開啟減稅模式,突出代表是個稅改革不僅提高了起徵點,更增加了子女教育、繼續教育、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對增加中等收入階層居民收入、間接鼓勵消費確實起到了一定效果。短期雖然再增加減稅力度難度很大,但未來配合稅制改革仍大有可為,畢竟我國整體收入分配結構中住戶部門可支配收入佔全部收入的比重較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
對於高收入階層而言,必須考慮邊際消費遞減傾向的存在,高收入階層消費是不會隨收入的增加而同步增加的,特別是近些年房地產價格的增長更是使高收入階層的資產成倍增加,招商銀行2019年年報顯示,金葵花及以上客戶(指在該行月日均總資產在5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戶)264.77萬戶,佔全部零售客戶的1.8%,金葵花及以上客戶總資產餘額60852億元,佔全行管理零售客戶總資產餘額的81.2%。高收入階層本身對消費的拉動作用卻十分有限,未來需要通過稅制的改革來調節高收入階層的收入增速,具體而言就是增加對資產收稅的直接稅比重,減少當前對企業收稅為主的間接稅,如此一方面可以加大對中產階層的減稅力度,促進其消費,另一方面還可保證總體稅收不因減稅而減少。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長期影響消費意願的主要因素還是在收入上,而中低收入群體是消費的主力軍。當然這並不是說發放消費券、給困難群體發放補助不必要,相反,在短期消費大幅下滑的情況下通過這些手段是可以達到促進消費、保護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的。
此外,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問題就是房地產,毫無疑問,短期通過房地產刺激政策的確是可以促進房地產上下遊包括水泥、建材、家電等行業的消費,但每次房地產行業短期大漲都會對居民中長期消費形成較大的抑制作用,因為當前居民購房主要是通過貸款加槓桿實現的,2017~2019年每年居民新增貸款都超過7萬億元,這在世界房地產歷史上都是較為罕見的,這些貸款未來都是需要居民逐月進行償還的,房貸的增加勢必會減少居民每月剩餘的資金,尤其是在當前居民負債佔可支配收入比重已超過美國的背景下,未來將導致居民可供消費資金的減少。因而,堅決落實「房住不炒」,形成房地產長效調控機制對保證消費市場平穩是十分必要的。
綜上,提振消費的政策可以分為短期和長期政策,短期政策僅適用於特殊時期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上,長期而言,提高中低收入階層居民收入,增加對高收入階層資產直接稅比重,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才是鼓勵消費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