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6日訊謀發展時不我待,促發展快馬加鞭。11月29日至30日,全市經濟社會事業發展觀摩交流會議召開,以現場觀摩的形式對各鎮街區今年以來新舊動能轉換、「雙招雙引」項目建設、人居環境整治及重點工作攻堅情況進行了點評。兩天時間,行程滿滿,乾貨多多,各鎮街區紛紛「端」出一年來的「亮點」「精品」接受點評。歲末盤點,是對全年工作一次綜合考核,也是各鎮街區比學趕超,全力衝刺四季度各項任務指標的一次再動員。
全市經濟社會事業發展觀摩交流是對全年工作成效的一次檢閱。從觀摩情況看,今年面對疫情防控導致的經濟下行壓力,各鎮街區把重點工作攻堅作為主基調,抓牢抓實「六穩」「六保」工作,全市經濟社會呈現企穩向好、固穩增進的良好態勢,但也存在謀劃發展境界不高,大項目、好項目不多,有些經濟指標落後於濰坊平均水平等問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學趕超,就是要對比差距,學習長處。各鎮街區、各部門單位要在「比」中解放思想,正視問題,取長補短,逐項突破;要在「學」中凝聚共識,激發乾勁,擂響戰鼓,以「敢謀」「敢為」「敢比」之氣勢,激發乾事創業、奮力爭先之激情,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之精神,形成推動高密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決戰決勝「百日攻堅」會戰。
全市經濟社會事業發展觀摩交流是對工作作風和精神狀態的一次檢驗。今年以來,高密市持續整治幹部管理「寬鬆軟」、作風「散厚低」問題,實現以幹部作風轉變推動重點工作任務突破。從省級仁和化工產業園區1300多戶搬遷10天清零,3000畝土地調地8天完成,到泰迅智能建造產業園15天落地開工,臨港經濟區加速起勢,每一次「趕超」的背後都是廣大黨員幹部幹勁十足、「趕」勁十足的見證。「趕」是動力,「超」是目標。比學趕超,就是要縮短差距,趕超先進。當前,高密市各項工作已進入了攻城拔寨、決戰決勝的衝刺階段,全市上下要持續發揚實幹作風,卯足「趕」勁,激發「幹」勁,在措施上下功夫,在執行上比速度,在攻堅上看擔當,在成效上見高低,以不甘落後,爭創一流的意志,進一步找準「趕超」的路徑和突破口,精準發力,在關鍵時刻實現彎道超車,答出最優答卷。
全市經濟社會事業發展觀摩交流也是對融商環境和服務能力的一次考量。觀摩發現,今年各鎮街區在項目建設上都有新亮點新變化,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好、投資規模大的項目紛紛落地;「雙招雙引」捷報頻傳,與多家500強企業達成合作,引進高端技術人才107人;外資外貿穩中向好,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市場進出口實現逆勢增長。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一個城市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的速度和質量是營商環境和政府服務能力的折射,環境好,項目才落地快,發展好。營商環境是檢驗政府行政效能和工作作風的一把尺子,各鎮街區、各部門要立足職能,在改善基礎設施等硬環境的基礎上,對標先進,更大力度提升服務效能,深化「放管服」和「一次辦好」改革,以主動服務、優質服務的意識為企業排憂,為市民解難,營造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為推動高密市經濟社會事業高質量發展增強競爭優勢。
千帆競發逐春潮,百舸爭流正逢時。觀摩點評是盤點,也是起點。全市上下應以本次觀摩點評為契機,振奮精神,精心謀劃,重擂戰鼓,整裝再發,以爭創一流、走在前列的決心和信心,為「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揚帆起航書寫新篇章,再交優答卷。
記者:付蘭玉 編輯: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