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出資66億加倉圓通速遞升級數位化 物流江湖「暗戰」順豐市值...

2020-12-16 金融界

來源: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記者魏度

阿里巴巴再度加倉快遞物流產業布局。

9月1日晚,圓通速遞(600233.SH)拋出大手筆資本運作方案,強化物流產業布局。公司擬定增募資不超過45億元用於多功能網絡樞紐中心建設等項目,同時,控股股東及實控人擬轉讓12%股權。

股權受讓方為阿里巴巴,將出資66億元。

本次交易完成,阿里系將持有圓通速遞22.50%股權,第二大股東地位更為穩固,且阿里將助力圓通速遞布局物流升級。

多年來,通過參與定增、接受股權轉讓、自建物流等途徑,阿里巴巴已經手握「四通一達」(申通、中通、圓通、百世匯通、韻達),加上菜鳥網絡,形成了龐大的阿里系。

在國內快遞江湖中,除了阿里系,京東物流、順豐控股各自佔據重要市場地位,三者形成三足鼎立之勢。近三年來,三方暗戰不斷。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單純從市值方面看,去年以來,順豐控股發展迅猛,其總市值接近4000億元,遠超阿里系及京東物流。

阿里出手再加倉12%股權

半年報披露剛落地,圓通速遞就祭出了大招。

根據公告,圓通速遞控股股東、蛟龍集團及實際控制人喻會蛟、張小娟夫婦與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網絡籤署股權轉讓協議,向阿里網絡轉讓所持公司3.79億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2%。

本次股權轉讓價格為17.406元/股,較前一個交易日8月31日收盤價16.01元/股溢價約8.72%,交易總價為66億元。交易完成後,蛟龍集團、喻會蛟、張小娟、上海圓鼎合計持有公司股份13.16億股,佔公司股份總數的41.65%,蛟龍集團仍為公司控股股東,喻會蛟、張小娟仍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喻會蛟、張小娟夫婦實控人地位不變,阿里方面第二大股東地位更為穩固。此前,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創投、菜鳥供應鏈分別持有圓通速遞9.89%股權、0.61%股權,為圓通速遞第二大股東。本次股權受讓完成後,阿里網絡、阿里創投及菜鳥供應鏈合計持有圓通速遞22.50%股份,仍為第二大股東。

針對本次股權轉讓事宜,圓通速遞解釋,為進一步強化公司與阿里巴巴集團之間的資本合作紐帶,促進雙方共同推進快遞物流、航空貨運、國際網絡及供應鏈、數位化技術等的協同合作和優勢互補,增強雙方全球化綜合服務能力,蛟龍集團、喻會蛟、張小娟向阿里巴巴集團內企業阿里網絡協議轉讓部分股份。

其實,具體業務合作方面,圓通速遞與阿里早已開始,涉及快件寄遞、倉儲配送、末端建設、智能IoT設備研發應用等方面。今年,圓通速遞12架全貨機參與了菜鳥全球包裹網絡運行,執飛了菜鳥前往馬來西亞、巴基斯坦等地的外貿和抗疫物資運輸。

除了阿里大舉加倉外,圓通速遞還重磅融資。公司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份,募資不超過4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的募集資金淨額將用於多功能網絡樞紐中心建設項目、運能網絡提升項目、信息系統及數據能力提升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圓通速遞定增的募投項目,市場解讀為,公司加快推進數位化轉型,進一步提升信息系統及數據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圓通速遞經營向好。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5.81億元,同比增長4.5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簡稱淨利潤)為9.71億元,同比增長12.55%。其中,二季度實現淨利潤7億元。上半年,公司業務完成量為49.36億件,同比增長29.79%,佔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的14.57%,較去年同期提升0.87個百分點。

順豐市值3851億超阿里系及京東物流

圓通速遞大舉募資、與阿里捆綁加快推進數位化轉型,與物流江湖競爭日趨激烈有關。

目前,國內物流市場已經形成三足鼎立局面。王衛掌控的順豐控股經過持續前瞻性布局,尤其是冷鏈物聯、無人機等新技術,已經隱隱有「霸主」之勢。京東集團旗下的京東物流,劉強東耗費巨大,自建的物流體系,依託京東集團,在快速崛起,其高效、快捷、全年無休,用戶滿意度較高。

起家於浙江桐廬的「四通一達」也是物流市場不容忽視的重要一方,經過多年布局,目前,幾乎盡在阿里麾下,市場稱其為阿里系。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截至目前,阿里系持有圓通速遞22.50%股權(假設股權受讓順利完成)、百世匯通33.03%股權、中通快遞8.70%股權,間接持有申通快遞14.65%股權,分別位列第二大股東、第一大股東、第二大股東、第三大股東。2019年,阿里網絡斥資46.65億元入局成為申通快遞控股股東上海德殷德潤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第二大股東,持有其49%股權。隨後,阿里又與申通股東籤署購股選擇權協議,該協議允許阿里或其指定第三方在三年之內收購申通前兩大股東所持上市公司約31.35%的股權。這意味著,此輪行權完畢後,申通快遞實控人或許會發生變化。目前,阿里尚未進行行權。

目前,阿里持有韻達的股權最少,為2%,位居第六大股東之位。

公開信息顯示,近年來,三大物流巨頭之間時常為「市場」而戰。今年8月18日,京東「封殺」申通快遞,京東開放平臺暫停與申通快遞合作,引發業內熱議。京東方面回應稱,開放平臺暫停與申通的合作是因為雙方的合同已經過期,且並未就續約達成一致。

曾經,順豐也與菜鳥網絡發生摩擦,關閉了自提櫃數據的信息、淘寶平臺的物流信息回傳。後經國家郵政局協調,才冰釋前嫌。

物流業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物流行業市場格局已經基本成型,目前處於存量博弈的激烈競爭階段。成本和效率將是勝算的關鍵。近年來,物流行業紛紛擁抱新技術,向數位化方向轉型。圓通速遞強化與阿里合作,就是加快轉型。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從市值方面看,順豐暫時處於領先地位。

截至9月1日下午收盤,順豐控股市值為3851億元。圓通速遞528億元、申通快遞255億元、韻達股份604億元。在美股上市的百世匯通、中通快遞市值分別為16.48億美元、276.48億美元。「四通一達」市值合計為3387億元(前述數據為以億元為單位,為約數)。

2019年11月,阿里巴巴出資233億元戰略增持菜鳥網絡,持股比例從51%增加至63%,按233億獲12%股權計算,菜鳥網絡估值接近2000億元。目前,京東物流估值也接近2000億元。

責編:ZB

相關焦點

  • 市值縮水670億元、「阿里系」股東減持,圓通如何自救?
    快遞江湖硝煙瀰漫,股價疲軟已久的圓通速遞正在尋求新出路。 近日,圓通速遞股價持續走低,截至10月17日收盤,報10.54元,創上市(2016年10月)以來新低;以復權價計算,目前股價較上市當天開盤價縮水七成,市值蒸發677億元。
  • 阿里66億元增持圓通,共建數字物流、國際物流
    9月1日,A股上市公司圓通速遞發布公告顯示,已經與阿里巴巴達成新一輪戰略合作,雙方共同推進快遞物流、航空貨運、國際網絡及供應鏈、信息技術等的協同合作和優勢互補,增強雙方客戶服務能力及全球化綜合服務能力。
  • 快遞江湖再起戰事!阿里一統通達系,順豐逆勢增長,京東急下沉
    從行業競爭角度看,阿里依託菜鳥網絡,通過投資通達系來整合快遞業務;順豐是先從快遞、物流業務切入,然後布局電商和新零售,而京東則在從電商延伸到物流,最後才切入快遞領域。儘管三者的模式和打法不盡相同,但圍繞快遞領域的暗戰卻從未停歇。
  • 雙11快遞江湖風急浪高:圓通韻達「打平手」、順豐淘系訂單超八成
    12日零點天貓包裹總量定格23.21億件,如何在短短幾天內送出2010年全年的快遞量,在市場競爭上愈發激烈的幾家快遞公司也暗暗較上了勁。根據快遞公司在11月12日凌晨公布的戰報,中通快遞11月1-11日總訂單量突破8.2億,總業務量突破7.6億;而韻達、圓通雙雙在11日當天攬件量突破一億件;順豐全網則在雙11當天收件量環比平日增長2.5倍,其中阿里平臺訂單攬收率高達84.4%。
  • 雙11快遞江湖風急浪高:圓通韻達打平手、順豐淘系訂單超八成
    根據快遞公司在11月12日凌晨公布的戰報,中通快遞11月1-11日總訂單量突破8.2億,總業務量突破7.6億;而韻達、圓通雙雙在11日當天攬件量突破一億件;順豐全網則在雙11當天收件量環比平日增長2.5倍,其中阿里平臺訂單攬收率高達84.4%。
  • 入股圓通、中通、申通 阿里「吃」三通,快遞格局生變?
    受此消息影響,11日開盤申通快遞直接漲停,最新價報22.48元/股,目前市值313億元。布局物流多年,「三通」及百世背靠阿里截至目前,阿里已完成對圓通、中通、申通、百世等四家快遞公司的戰略投資。最先納入阿里物流生態體系的是百世物流。這家快遞物流企業在上市之前就獲得了阿里系合計6輪融資,阿里系的股份佔比在其上市時已達29%,為第一大股東,投票權更是高達46.6%。2015年,阿里283億元入股蘇寧雲商,其中95億元用於蘇寧物流即天天快遞。隨後,阿里巴巴聯合旗下雲鋒基金投資圓通快遞,當時持股約11%。
  • 江湖風起,順豐、韻達、圓通「連臺戲」上演
    時效戰全面開打,玩家不止快遞中通韻達和順豐這輪「時效產品大秀」背後的暗戰,並非突如其來,其實早有苗頭。這苗頭又涉到其他幾個重量級玩家——9月4日,菜鳥聯合中通、韻達、圓通、申通、百世等快遞公司宣布,將啟動對「全國核心經濟圈」的快遞大提速,以此幫助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快流通。
  • 逃離圓通速遞:創始人家族半年套現70億 業務困頓高管出走
    來源:斑馬消費不到半年時間,圓通速遞創始人喻會蛟家族,就已經通過轉讓和減持,套現了接近70億元。快遞企業A股上市潮2019年就已經3年期滿,原本在減持上毫無動作的圓通,終於在一年之後走上了順豐、申通、韻達的老路。
  • 39.65億件!「雙11」快遞江湖風急浪高
    根據快遞公司在11月12日凌晨公布的戰報,中通快遞11月1~11日總訂單量突破8.2億件,總業務量突破7.6億件;而韻達、圓通雙雙在11日當天攬件量突破一億件;順豐全網則在「雙11」當天收件量環比增長2.5倍,其中阿里平臺訂單攬收率高達84.4%。
  • 港股收盤(9.2)|恆指收跌0.26% 阿里斥66億增持圓通 圓通速遞國際(0...
    今年43天的暑期檔累積觀影人次突破1.03億,總票房36.09億元,並於最近11天連續取得單日票房破億元的成績。其中,電影《八佰》票房達到20.07億元,佔比達55.6%。影視股逆市上揚,截至收盤,阿里影視(01060)漲7.08%,報1.21港元;貓眼娛樂(01896)漲2.63%,報15.6港元;IMAX中國(01970)漲1.8%,報12.46港元。
  • 極兔速遞價格戰攪動快遞江湖,行業站隊不可避免?
    此前申通和圓通都已發布類似通知。一份通知內容顯示,通知要求包括,快遞公司下屬加盟公司(含承包區)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加盟極兔網絡及承包區;攬派兩端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代理極兔速遞業務。這實際上就是幾大快遞公司聯手封殺極兔速遞。為什麼封殺極兔速遞呢?當然是因為極兔速遞對通達系快遞公司構成了威脅。
  • 中通回港敲鐘市值達2020億港元 誰是真正的「快遞之王」?
    Wind數據顯示,中通快遞當日收於238港元,上漲9.17%,市值達2020億港元。中通快遞也成為第一個同時在紐交所和港交所上市的快遞企業,更是港股物流板塊市值最大的企業。自2016年中國主要民營快遞企業「通達系」申通快遞(002468,SZ;昨日收盤價15.22元)、圓通速遞(600233,SH;昨日收盤價13.96元)、中通快遞、韻達股份(002120,SZ;昨日收盤價18.74元)和順豐控股(002352,SZ;昨日收盤價79.97元)全部登陸資本市場,開啟「二次創業」,四年間,中國快遞江湖風雲迭起。
  • 圓通速遞:拼多多件量佔30%,四個月前阿里增資成第二大股東
    1月13日消息,AI財經社獲悉,圓通速遞在互動平臺回答投資者疑問時表示,公司快遞業務以電商件為主,來自拼多多平臺的件量持續增長,目前佔比30%左右。針對投資者提出圓通自2016年以來股價跌去70%多的情況,董秘稱股價會受市場行情、大盤指數、行業競爭等影響,公司在持續推薦數位化轉型,加強核心能力建設等來提升市值。
  • 【前沿】圓通成立大數據實驗室
    近日,圓通速遞與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製造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共建「航空產業鏈與物流大數據聯合實驗室」,以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物流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熊貓財經) 阿里與歷峰斥資6億買入Farfetch可轉債京東是後者股東 11月14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團近日宣布與歷峰集團共同投資奢侈品電商平臺Farfetch(NYSE:FTCH),Farfetch的現有股東開雲集團也將增資。
  • 收評:港股恆指跌0.26% 圓通速遞國際飆升259%市值增20億-股票頻道...
    金管局在24小時內合共向市場注入121.37億港元,香港銀行體系總結餘周五進一步增加至2063.28億港元。今日恆指走勢反覆,早盤高開低走,午後窄幅震蕩走高,截至收盤,恆指跌0.26%,報25120.09點;國企指數跌0.12%,紅籌指數漲0.08%。深改委強化民辦教育公益屬性,天立教育大跌23%,成實外教育跌12%,睿見教育跌24%,楓葉教育跌18%。
  • 拒向阿里低頭,逆飛航班超南航東航總和,高大上順豐鍾情拼多多?
    順豐出現大降價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順豐營收達到了701.88億元,快遞業務量為36.56億票;韻達營收為132.87億元,快遞業務量為56.29億票;圓通速遞為115.74億元,拿到49.36億票業務量;申通快遞營收達到88.64億元,快遞業務量為35.18億票。
  • 王衛發近5億紅包,每人888元,順豐3天市值爆漲近666億;一圖看懂圓通...
    王衛為順豐每位員工發888元慰問金&順豐漲停,市值逼近4000億 8月28日,據多名順豐員工爆料稱,收到了來自順豐總裁王衛發來的888元慰問金。據了解,本次發放的慰問金是面向順豐全體員工,總金額接近5億元。
  • 新快遞江湖:阿里吃下四通 順豐京東該擔憂嗎?
    在經歷了長達十年的「廝殺」後,中國快遞行業正趨於三足鼎立之勢:1,在每年近百億元資金打造下,劉強東的京東物流網絡愈發龐大,京東快遞蓄勢待發。2,在菜鳥網絡版圖中,申通、圓通、中通,還有「親兒子」百世匯通,均被馬雲招致麾下。3,昔日的快遞龍頭順豐雖跌落神壇,營收增長不及通達系,但營收及顧客滿意度依然保持相對領先。
  • 快遞江湖戰局未定
    整個阿里系(淘寶+天貓)電子面單滲透率從年初的17%激增至70%。誰也沒料到,電子面單的這個起點,成為了物流信息化歷程的一大裡程碑,產業升級集群現象初顯,菜鳥俱樂部的數位化開始加速發展。快遞企業所遭詬病的服務質量逐年提升。科技和快遞結合之後,全行業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順豐控股:讓物流更智慧更高效 欲與網際網路科技行業同臺競技
    可是,包括王衛自己也沒想到,25年後,他會成為中國快遞界的王者,創造出一個2000億市值的快遞帝國。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的開放、快速發展為很多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機,電商等行業的興起帶動了相關服務行業風生水起,大批優秀的物流企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