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寺,譽為關中塔廟之祖,顧名思義,先有塔後有寺;法門寺前身為東漢明帝時期所建的阿育王寺,隋朝時稱「成實道場」,唐初改名「法門寺」成為皇家寺院。
法門寺在唐朝因為安置有釋迦牟尼的佛指骨真身舍利而成為佛教聖地,盛極一時;在唐朝每隔三十年都會由宮廷組織開啟地宮迎奉舍利到長安城供民眾瞻仰,是說"三十年一開,開則歲谷捻而兵戈息」,唐朝滅亡以後隨著中國政治中心的東移,法門寺也就遺落荒原,一切都成為傳說。
法門寺再一次震驚世界是在1987年,此時距離上一次地宮關閉已經過去了1113年,1987年法門寺在重修因遭遇雷電坍塌的佛塔時才發現了這個傳說中的地宮;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號稱可以窺見半個盛唐的法門寺地宮,都有哪些國寶級文物。
一、釋迦牟尼佛指骨真身舍利
在地宮中總共發現了四隻舍利寶函,有4枚舍利。其中三枚屬於「影骨」,和真身「靈骨」放置在一起是為了保護後者。「靈骨」色黃而有似骨質的顆粒分泌物,根據《物帳碑》記載,經專家鑑定,這一枚就是真身佛骨。這枚佛指骨舍利是目前全世界唯一發現的佛指舍利,是全世界佛教界的聖物,其價值無法估量。法門寺也隨著真身舍利的出土而成為佛教的勝地。
二、金銀器
在法門寺地宮中出土的金銀器多達120多件(組),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價值。據地宮出土物帳碑記載這些金銀器多為當時皇帝迎送佛骨的活動而專門定製的禮器,做工考究,多刻有鏨銘,為判斷物主、斷代提供了方便。其中還出土了許多的茶具,比如茶碾、茶碗等等,與今天日本茶道的器具幾乎完全相同,證明了日本茶道來源於中國唐代。
三、瓷器
在法門寺地宮開啟前,中國歷史學家和陶瓷專家對秘色瓷一直有各種說法和爭論,有人認為秘色指的是一種釉色的秘方,也有人認為是對一種極為少見的顏色的叫法。但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十三件秘色瓷器揭開了秘色瓷的身世之謎。為鑑定秘色瓷提供了確切的鑑定依據。
四、絲織品
唐朝是中國絲綢製品發展的一個高峰,法門寺地宮中出土的大量絲織品就是很好的佐證。這些物品多是歷代皇后所供奉的,包括女皇武則天的「武后繡裙」一件。這些絲織品由於年代久遠,氧化嚴重,大多已無法展出,只有少量的金絲織繡品能夠完整展出。
五、琉璃器具
琉璃器就是今天的玻璃器皿,在中國戰國時期就已出現琉璃器,但那時還沒有完全掌握琉璃製取技術,導致琉璃製品同金銀器一樣珍貴難得,唐朝時期,中國的琉璃加工技術受西亞波斯的影響,風格多是伊斯蘭式的。地宮中出土的的琉璃器多是盤、碟、碗等承託器皿,共有20餘件。體現了那時琉璃器的珍貴,也反映了當時中西方文化交流情況。
六、地宮《物帳碑》
這只是一通石碑,但它的價值絲毫不亞於那些金銀器、瓷器等寶貝;《衣物帳》碑,全稱《應從重真寺隨真身供養道具及恩賜金銀器物寶函等並新恩賜到金銀寶器衣物帳》碑上刻文共四十八行,滿行四十二字,共一千七百餘字,羅列著地宮裡2499件文物清單。碑文物主清楚,名稱羅列清晰,有標類注別,為研究唐代經濟、文化以及衣物器具名稱、製作工藝、紡織服飾樣式等方面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也為考古界許多爭議的斷定提供了依據,例如早在法門寺地宮之前香囊被稱為香薰或薰球,在日本和世界其他地區都有出現,法門寺地宮也出土了兩件,物帳碑明確記載為「香囊兩枚」,為這個器物名稱確定畫上了句號;類似很多不再列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