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家長常問3個問題,能知其中端倪

2021-01-16 張杰雯的寶貝日記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幼兒園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強,若家長們想通過孩子了解孩子的幼兒園生活,如果問不對,可能會大失所望。

比如問孩子「今天學了什麼呀?」,孩子只會回一句:沒學什麼。

問孩子要講究方法,問得對了,就能知曉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情況。

01寶媽好奇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奈何兒子一問三不答

九月開學,平平媽把兒子送入了公立幼兒園,平平很乖,不哭也不鬧。然而,公立幼兒園的老師不比私立的「勤快」,老師很少在群裡發孩子的日常照片和視頻,有時候消息也不會及時回,一問到孩子的情況大多也是簡單的回答「孩子挺聽話的,吃飯睡覺都很乖」。

每次平平媽問孩子「在幼兒園過得怎麼樣呀?」孩子總是睜大眼睛一愣一愣的半天答不上話,平平媽不由得擔心了起來。

特別是有一些消息說有的孩子在幼兒園裡被「虐待」,回家後也不敢告訴家人,想到這點,平平媽更是懸起了一顆心,於是,她決定想辦法探查孩子的幼兒園生活。

平平媽希望從孩子口中得到答案,便常常問孩子「今天平平在幼兒園過得怎麼樣呀?」順便腦補了兒子高興回答過得開心,並分享幼兒園趣事的畫面,沒想到平平只是回答了一句「還不錯」。

平平媽不死心,接著問:「那平平有沒有乖呀?有什麼好玩的嗎」孩子:「很乖,沒有」。

兒子言簡意賅的回答不僅沒「透露」幼兒園的生活,還讓平平媽一度懷疑人生,為啥孩子的回答總是很簡單呢?

02孩子「不會」回答很正常,大多是這兩個原因!

1.孩子沒有理解問題的意思

孩子不會回答家長的問題,第一個原因就是孩子沒有理解家長的意思。

比如家長問「過得好不好」,幼兒園的孩子還無法理解什麼是「過得好」什麼是「過得不好」,因此猶豫地含糊回答其實很正常。

因此,家長們不要一味地認為是孩子出現了什麼問題,而要反思自身問的問題孩子能不能回答得出來,問孩子問題可要詳細哦!

2.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

孩子回答問題總是「言簡意賅」,除了不理解的原因外,自身的表達能力不夠也是一個問題。

如家長問孩子「有什麼好玩的」,孩子可能覺得積木好玩,但是又因為自己不懂怎麼去表達,所以直接做出了「沒有」這樣省事的答覆。

平時家長們更要注重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讓孩子變得「愛說,愛分享」,這樣的孩子問啥都能對答如流!

03家長問3個問題,能知道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

1.今天在幼兒園裡最喜歡吃什麼菜?

「民以食為天」,家長們關心孩子的一項就是「吃得好不好」,若問孩子「都吃了什麼」,孩子的記憶力和認知能力都有限,很難回答上來。

家長們不妨留意幼兒園的菜單,或是老師在群裡發的午餐圖,問問孩子最喜歡吃什麼菜,同時列出午餐裡的菜名,供孩子選擇。

通過這個問題不僅能了解孩子的飲食情況,還能讓孩子通過回憶提高記憶能力,也能鍛鍊孩子的描述能力,為以後的寫作打下好基礎。

2.今天寶貝什麼時候最開心呀?

孩子在幼兒園過得開不開心也是家長們最想知道的,光問「今天開心嗎」,答案很有可能就是「開心或不開心」。

把這個問題再細化,問問孩子「什麼時候最開心」,和孩子一起回憶從早上到下午發生的事,讓孩子選出最開心的時刻,這也是孩子的一種分享。

家長們不僅能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還能了解孩子在園的生活,那可是一舉多得呢!

3.寶貝在幼兒園裡常和誰一起玩呀?

想要了解孩子有沒有被欺負,就要從人際關係入手啦。家長可以問問孩子的玩伴情況,從答案中推測孩子有沒有被人欺負,或是欺負別人,同時也可以順著話題引到孩子怎麼去保護自己,如何跟小朋友們交流等,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

古時「兒行千裡母擔憂」,如今娃上幼兒園父母也擔憂,孩子過得好不好除了多問孩子,還得靠家長們細心觀察哦!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娃上幼兒園時你都怎麼問孩子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這3個信號一看便知,父母要多留心
    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最焦慮的就是孩子的媽媽。總是會擔心孩子的各種不可能,比如會不會獨立上廁所、會不會被其他小朋友欺負、午睡乖不乖、老師對孩子耐不耐心等等。雖然老師經常會往群裡發視頻,但是總歸還是擔心孩子的內心感受。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這3個信號一看便知,父母要多留心!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對家長來說始終是個擔心的事情。
  • 想知道孩子在幼兒園裡過得好不好?別傻傻亂打聽,提問技巧很重要
    辦公室裡的曉麗最近壓根沒心思好好工作,自從不滿3周歲的孩子上了幼兒園託班以後,她的心就再也沒有放下來過。每天早上都要花好長時間哄著孩子上幼兒園;每天盼著念著希望老師在班級群裡發照片,只要一有動靜就用十八倍放大鏡尋找孩子的身影;害怕老師報喜不報憂,想著從孩子口問出一些話來,孩子卻總是閉口不談,要麼就直接委屈巴巴地拒絕上幼兒園
  • 李玫瑾:孩子學習好不好,幼兒園就能看出,家長注意觀察3個特點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其實這個問題在幼兒園裡就能看出來了。會讀書孩子通常有這三個特徵1、喜歡閱讀的孩子往往會讀書閱讀是學習的基礎,一個愛學習的孩子,往往從幼兒園起就會對閱讀發生濃厚興趣。
  • 老師發孩子午餐照,30秒後撤回,細心家長發現端倪:請給個解釋
    孩子自打出生之後,是在父母的懷抱中慢慢的長大的,享受著父母的愛和陪伴,可是當孩子到了3歲以後,就出現了人生的一個小轉折了,開始要融入一個新的集體,進入幼兒園的生活。 很多父母給孩子選擇幼兒園都很頭疼,而且也很焦慮,畢竟孩子那麼小,萬一在幼兒園裡得不到像家裡那麼好的照顧可怎麼辦呢?
  • 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問老師也沒用,看這三點就全明白了
    不過苗苗最近回到家表現和以前大不一樣,不像以前在老家上幼兒園的時候那麼活潑,那時候在縣城讀幼兒園上的還是小班兒,每次苗苗回到家都嘰嘰喳喳跟媽媽說話說個不停,現在回到家就喊餓,吃完飯也不太出去和小區裡的小朋友玩好像變了很多。苗苗爸爸媽媽有一些擔心,他們非常想知道苗苗在幼兒園到底過得怎麼樣。
  • 孩子寫字潦草,怎麼辦?家長掌握這三個技巧後,娃能寫得一手好字
    因為明明寫字寫得不規範,老師要求又很嚴格,寫得不好會直接在家長群裡點名批評。所以,明明寫得不好,媽媽就要求他擦掉重新寫,明明不耐煩了就會哇哇地哭起來,乾脆就不寫了。明明雖然寫的字不好,可是他學寫字的時間可不短了。明明從3歲開始上幼兒園,媽媽給他選擇的是一所私立幼兒園。從小班開始,幼兒園就開始教孩子認字、寫字。
  • 「能不能借我3萬塊?」幼兒園老師不情之請,高情商家長一口回絕
    文/好奇的萌娃控幼兒園是孩子第一次進入的集體生活,所以對於幼兒園的選擇家長都是非常謹慎的,會查看幼兒園的規模,餐飲,課程安排,老師的學歷等等,但是很少有家長考慮到老師師德這方面。而孩子的班主任是一個擁有10多年經驗的老幼師,沒想到一天老師突然在微信上跟夏夏媽媽說:「能不能借我3萬塊錢。」,看到老師借錢微信,夏夏媽媽一下子懵了,本以為是老師被盜號了,還提議提問了孩子的姓名,問其是不是被盜號了,老師回答沒有。
  • 幼兒園老師表示: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孩子,多半出自這3種家庭
    相信做家長的都能體會到,每到幼兒園開學的時候,總是免不了孩子哭哭啼啼,許多家長也對此司空見慣,覺得是正常現象。"不去,我不要上幼兒園!"當孩子上幼兒園時,有的家長就開始擔心焦慮起來,害怕孩子吃不好,受到欺負。
  • 越聰明的孩子越調皮不好帶?寶寶有這3個特徵,家長應該重視起來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比較偏向於機靈聰明,那也不一定非要要求孩子走聽話乖巧的路子。芳芳有個同事叫小劉,兒子今年五歲了,平時就是淘氣頑皮得不得了。小劉為此也是在單位裡常常「大吐苦水」,向各位「前輩」們取經,想要學點法子治一治這個「混世小魔王」。不過好多方法都試過了,小劉卻覺得並未奏效。
  • 幼兒園的分享課變攀比大會,孩子樂在其中,家長:不能給娃丟人!
    導言:好不容易把孩子送去了幼兒園,給自己的生活擠出一點放鬆空間,爸媽卻發現,還沒來得及為「分離焦慮」傷感,孩子之間的「攀比」就讓自己焦頭爛額。本來是小朋友們分享快樂的「交換」,卻變了「味道」,幼兒園成了炫富攀比的場所。到底該如何教育孩子?家長徹底犯了難。
  • 寶寶在幼兒園過得怎麼樣,家長不要追著問,看這個地方就知道
    有很多的父母自從孩子進入到幼兒園之後,都會比較擔心孩子有沒有辦法融入幼兒園生活,又或者是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於是等寶寶放學回家後,就不停詢問。但是,年齡小的孩子並不能跟父母準確說明自己過得好不好,可能在他們的認知裡,玩得開心就夠了。
  • 幼兒園大班開始教孩子寫字,作為家長,你能接受嗎?
    大班的孩子已經5歲以上了,這個時候開始教孩子寫字,作為家長我完全可以接受。我家孩子也是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園裡開始教寫字的,這一點我不但能接受,還有點小開心。1、0基礎進入一年級,是有壓力的明擺著的事情,升入一年級之後,拼音一個月左右學完,如果讓孩子完全從0基礎開始,在這樣段的時間裡完成,是高強度的。簡單的計算,別的孩子都不是問題,你家孩子還從1+1=2開始學,甚至因為以前沒寫過字,連寫個1都寫不好。
  • 孩子不願和家長分享幼兒園的事,有什麼好方法與TA溝通?
    做好與孩子聊天的準備小年齡段的孩子,語言表述能力有限,很多時候不是他們不願和你分享幼兒園的事,而是他們不知該怎麼分享。這就需要家長通過主動聊起幼兒園的活動來幫助孩子回憶並進行簡單講述。問題來了,你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安排嗎?你能叫出孩子主要玩伴的名字嗎?
  • 幼兒園過"萬聖節" 裝扮怪異恐怖家長反對(圖)
    記者 王巍/攝 萬聖節將至,本來是個「不疼不癢」的洋節,卻令很多家長叫苦。因為幼兒園要過節,家長忙著把自己的孩子打扮成法師、小鬼等各種造型。對此,有家長覺得讓孩子接觸新鮮事物挺好,但有家長卻表示許多裝飾屬於一次性用品,太過浪費,而且對給孩子過「鬼節」難以接受,幼兒園這麼做實在不妥當。
  • 孩子幼兒園回來臉上有血痕,園長:老師有問題,家長張口就要32萬
    導語: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也越來越捨得在孩子教育方面花錢。然而花錢多未必就能得到好的回報。就比如下面這位孫先生,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才剛剛三歲的孩子,學費就要3萬2一學期。這麼貴的學費究竟能不能保證孩子教育,誰也不知道!
  • 《三字經》進幼兒園,好不好?
    《三字經》進幼兒園,好不好?《三字經》進幼兒園,好不好?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每天清晨走進江西省德安縣小龍人幼兒園,都能聽到孩子們在齊刷刷地背誦著《三字經》。這家民辦幼兒園從1995年建園起就一直將《三字經》作為每天早讀的必備內容,老師每天只帶領孩子們跟讀一遍,並不講解具體含義,不過一兩個月,大多數孩子都能非常流暢地背到經文的「口所寒」處,而且日後到了小學、初中,還能熟練地背出來。    《三字經》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兒童啟蒙教材,在當今社會是否還可以當教材用,《三字經》進幼兒園,好不好?會不會有副作用?
  • 孩子掌握了小技能,方可在幼兒園「順風順水」,老師和家長都省心
    小寶寶到了3、4歲要上幼兒園,是他正式走向獨立的第一步,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時間適應,家長也跟著緊張起來。幼兒園畢竟是陌生的環境,老師不一定會像家裡人那樣對待孩子,於是娃上了幼兒園之後,家長每天腦子裡想的都是孩子在幼兒園過得怎麼樣?為了解決這一煩惱,家長在選擇幼兒園時還特意挑了帶監控的園區,就是為了隨時觀察孩子的動態。
  • 小學生冒充「家長籤字」,老師一眼看出端倪:孩子長大後是個人才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記得之前有個話題是「孩子考一百分是什麼樣的表現?」有個寶媽拍攝了自家女兒考了100之後,走進門昂首闊步,一把將書包甩在地上,然後將100分的卷子拍子啊媽媽面前讓她籤字。
  • 幼兒園過「萬聖節」 裝扮怪異恐怖家長反對(圖)
    晨報記者 王巍/攝  萬聖節將至,本來是個「不疼不癢」的洋節,卻令很多家長叫苦。因為幼兒園要過節,家長忙著把自己的孩子打扮成法師、小鬼等各種造型。對此,有家長覺得讓孩子接觸新鮮事物挺好,但有家長卻表示許多裝飾屬於一次性用品,太過浪費,而且對給孩子過「鬼節」難以接受,幼兒園這麼做實在不妥當。
  • 在法國3歲必須上幼兒園,孩子是如何適應的?其中高招值得一學
    很多家長在糾結,這孩子是3歲送幼兒園好,還是4歲送幼兒園行的時候,法國已經把義務教育提前到3歲,法國也成為歐洲義務教育起始年齡最低的國家之一。在法國有95%的家長把三歲,甚至是三歲以下的孩子送進幼兒園,那他們的孩子難道就沒有入園焦慮嗎?他們是如何適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