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報訊(記者杜建輝報導)黃堯,出身軍人世家,在部隊裡曾是一名優秀的幹部。退役11年來,她創辦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逗花劇社,先後無償為100多名貧困學生提供幫助,為巴州的教育事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黃堯在部隊從事文藝工作18年,參加的演出多到自己都數不過來,獲得的榮譽一面牆也貼不下。2008年,黃堯拒絕了戰友邀請她留在上海發展的機會,回到了出生地庫爾勒,投身到兒童戲劇教育中,立志培養下一代。
「部隊培養了我,尤其是在軍校學習戲劇表演的那幾年,使我在後來的事業上有所成就。」黃堯說,兒童戲劇教育是一種體驗式的教育,給孩子一個更加開放、自由的展示平臺,將戲劇方法與戲劇元素應用在兒童教學或社會文化活動中,可以提升兒童的綜合素質,培養兒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當年,從上海回到庫爾勒的黃堯開辦了巴州紅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一所專業的兒童戲劇教育學校——巴州逗花劇社,開始了自己的逐夢之旅。
「爸爸,今天我在學校參加彩排累了,您背著我回家吧。」5月10日,前來逗花劇社接女兒回家的周成聽到女兒親暱的話語,激動得熱淚盈眶。
「女兒快9歲了,第一次讓我背她。」周成說,女兒兩歲時被燙傷,受到了驚嚇,3歲後,女兒性格愈加內向,醫生診斷為孩子有自閉症的前兆。聽說兒童戲劇教育的特點後,周成把女兒送到了巴州逗花劇社學習。
「女兒在巴州逗花劇社學習5年了,像變了個人似的,家裡的笑聲也多了。」周成高興地說。
看著成長中的孩子,黃堯覺得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學校開辦以來,還沒有盈利。」黃堯笑言,自己開公司的目的就是為了掙錢反哺學校,至今她沒有從學校拿過一分錢的報酬。
兒童戲劇教育對於教師隊伍要求很高,教師應聘巴州逗花劇社時,黃堯會強調一句話:如果為了掙大錢請另謀高就。
4月2日,由巴州逗花劇社學員主演的兒童音樂劇《大頭魚的守望》在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七巧板欄目「快樂寶貝愛戲劇」播出後反響強烈。此前,這部兒童音樂劇還登上過中央戲劇學院實驗劇場,參加了「金畫眉」全國兒童戲劇教育成果展。
「《大頭魚的守望》以環保、和諧為主題,講述的是我們身邊的故事,歌頌新疆、讚美新疆。」黃堯說,一部劇演完,孩子們對藝術的見解力得到了提升,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意識也增強了。
「目前,巴州已有8所學校引進了兒童戲劇教育課程,這對我來說是認可,更是鼓勵。」黃堯說。
近年來,巴州逗花劇社被中央電視臺中學生頻道指定為合作單位。黃堯創作的《達西村的好日子》《愛的牽掛》等作品獲得多個獎項。
黃堯熱心社區活動,幫助社區排練節目;積極投身當地愛國主義、環境保護、先進人物紀實等題材微電影和短劇的拍攝製作;為了給孩子們提供良好的讀書環境,她拿出10萬元租場地開設「逗花書屋」。
黃堯說,自己所做的一切,就是想為家鄉的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