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6日,人民日報刊發了一篇文章,題目是《我被陳更迷住了,你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樣子真美!》。人民日報是我國最為權威的媒體,陳更的事跡能夠在人民日報刊發,這是對陳更的一種讚賞和肯定,是一種很大的榮譽。為全社會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弘揚了正能量。
用「腹有詩書氣自華」來形容陳更最為恰當,當一個人心中裝著萬卷詩書的時候,渾身上下就會散發出一種清新、典雅的迷人魅力,讓人有如沐春風的感覺,陳更就是如此。 第四季詩詞大會的比賽規則發生了改變,考察的問題更有深度,更注重文化知識的內涵。陳更知識底蘊深厚,所以才成為冠軍。
陳更能夠在詩詞大會中勝出,得益於陳更的良好心態,陳更坦言,自己是帶著參加《吐槽大會》的勇氣來參賽的,「我只是在做我喜歡的事情,不太關注輸贏,但也不能丟人。詩詞大會在進步,我也要進步,和詩詞大會一起成長。」陳更說得真好,陳更有一顆堅強的心,能夠承受各種結果,人生道路上最需要的就是堅強。陳更的成功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如果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堅持著做下去,一定會有柳暗花明的一天。一個人做事情的時候,如果太關注結果,太在意得失了,就會瞻前顧後,最終的結果往往不會太理想。陳更做到了,在萬眾矚目的賽場上,陳更舉重若輕地展現著自己的風採,回答問題的時候當仁不讓,顯示出來了一種魄力,讓人佩服。
陳更參加了四季的詩詞大會,花開四季,陳更也得到了快速的成長。其實,陳更通過參加詩詞大會得到的成長和進步是最重要的,因為冠軍是一種肯定,是對過去奮鬥的認可,但是要想走好以後的道路,最需要的還是能力,所以陳更的進步,能夠讓她更好的發展。畢竟成長是最重要的。
人們對第四季詩詞大會決賽的情景記憶猶新,參加決賽的幾位選手都實力強勁,都是信心滿滿,都有著奪冠的實力。選手鄧雅文僅有12歲,但是巨大的詩詞儲備量讓人驚嘆;清華大學航天工程師靳舒馨有大將風度,成熟穩重,讓人喜歡;具有真性情的少年選手陳瀅,雖然僅有12歲,讓人刮目相看;北京大學女博士陳更出手不凡,知識底蘊深厚;中科院女博士孫曉婧聰明伶俐,年輕有為。這些優秀選手的出場讓詩詞大會星光閃耀,讓比賽更加好看,高手之間的對決分外精彩。在這些選手中,人們最看好的選手就是陳更和小女孩鄧雅文。鄧雅文實力超強,曾經當過四期的擂主,讓人驚嘆。
在第一輪的比賽中,鄧雅文答題全對,但是因為題目過於簡單,總得分就低了一些,處在五名選手的末位,遭到了淘汰。成功需要實力,但是很多時候也需要一些運氣。鄧雅文實力強,但是比賽的時候運氣稍微差了一些,與冠軍失之交臂。鄧雅文絕對是一位少年英才,有著光明的前景,必定能夠有所作為。其實這一次她在詩詞大會上受到一些挫折,更是一件好事情。小孩子受一些挫折也是好事情,如果成長得太順利了,並不是一件好事。必要的挫折能夠讓自己更加堅強,讓抗挫折能力更強。不經歷風雨,怎麼能夠見到彩虹。
詩詞大會決賽現場的比賽是激烈而殘酷的,競爭是激烈的,讓人看的時候都為她們捏了一把汗。在第二輪的飛花令環節,選手靳舒馨被淘汰了,但是她心態特別好,還吟誦出了名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她和觀眾們告別的時候,讓人很是戀戀不捨。但是比賽就是如此的殘酷,就是淘汰一位位選手的過程。人生就是如此,必須要面對各種各樣的競爭。經過幾輪飛花令的比拼,選手陳瀅、胡豔琴都被淘汰了,最後只剩下了陳更和孫曉婧進行冠軍的爭奪。在兩位選手爭奪冠軍的比拼中,陳更不愧為一位老將,具有著滿滿的自信,以橫掃千軍的氣勢擊敗了孫曉婧,孫曉婧僅僅搶奪到了一次答題的機會,從而陳更以絕對的優勢奪冠。
陳更的奪冠,告訴人們一個道理,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要保持向前衝,不能夠退縮,不能夠停下來。主持人董卿在詩詞大會上展現了自己的風採,每一句話都說得恰到好處,說話更是妙語連珠,她對陳更給出了這樣的評價,「天道酬勤,水到渠成」。苦心人天不負,陳更的一路艱辛,陳更的付出都得到了回報,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在獲得冠軍的這個時刻,在人們用雷鳴般的掌聲對她給予肯定的時刻,陳更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了。
一路走來,陳更很不容易,陳更的成功離不開奮鬥,1992年出生的陳更,陝西鹹陽人,這裡歷史悠久,人傑地靈,陳更熱愛自己的家鄉,成為名人之後更是大力宣傳自己的家鄉。陳更是一位重感情的人,她對家鄉有著深深的眷戀。陳更學業很重,自己能夠支配的時間很少,但是陳更愛詩詞,她就抓緊一切時間來學習詩詞,她是用心在學習詩詞,有很多學習詩詞的感悟。後來陳更還將自己多年學習詩詞的感悟寫成了《幾生修得到梅花》的書,得到了很多人的熱捧。
陳更從底層成長起來,她知道生活的不容易,她知道一切都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奮鬥。高考之後她考入同濟大學,陳更愛好文學,但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就業,陳更學習了自動化專業,陳更是一位懂事的女孩子,她的心裡裝著家庭,裝著責任和親情。陳更考入北京讀博士的時候,已經擁有了光明的前途,但是陳更仍然保持著對詩詞的追求,最終成為了詩詞大會的冠軍,成功的挑戰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