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時尚體育:迎來更多「高水平隊友」

2020-12-20 青島新聞網

中國足球運動學院青島分院、國內著名電競俱樂部等15項合作落地,10名專家擔當產業發展「智庫」

青島時尚體育:迎來更多「高水平隊友」

■中國·青島時尚體育產業大會現場。

■帆船之都是青島最靚麗的城市名片之一。

■馬術成為島城市民又一項喜愛的體育項目。王雷 攝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羽 許諾 張芝萌

12月10日上午,以「體育融合時尚、產業轉型升級」為主題的2020中國·青島時尚體育產業大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拉開帷幕。本屆大會由山東省體育局、青島市政府主辦,10日召開主題會議後,11日和12日還將在城陽區舉辦山東省體育產業優質資源推介會、山東省體育產業培訓會。此次大會旨在匯聚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對青島體育產業未來發展的真知灼見,通過搭建優質體育資源的展示平臺,聚合高端賽事、資本、人才的交流合作平臺,引導更多經濟實體投資青島體育產業,壯大青島體育消費市場。

首日的主題會議上,青島市體育局與20家體育組織、企業、金融機構籤署了15項體育產業戰略合作協議,同時聘請10位專家學者、體育界人士為青島體育產業發展智庫專家。國家體育總局對青島2家體育產業項目和單位進行了授牌,山東省體育局對外發布了山東省首屆品牌體育賽事名單。受邀嘉賓就體育產業發展環境和發展方向、體育和時尚融合路徑、體育賦能國際時尚城建設等問題進行了主旨演講和交流發言。

下大單,籤署15項產業戰略合作協議

體育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優質體育資源的支撐,更需要各方形成合力。此次大會上簽署的15項體育產業戰略合作協議,為青島招徠了一大批有實力的「體育合伙人」。青島體育既引來了中國足球運動學院青島分院這樣的「金鳳凰」,又著力打造時尚體育產業發展合作平臺,同時對設立體育產業投資基金等方面的工作進行研究探索,並著手引進撞球、電競等一批世界頂尖時尚體育賽事。

在這些合作中有5項多方協議和10項雙方協議。戰略合作涉及主體廣泛,覆蓋了青島七區三市,充分調動體育行政部門服務群眾、服務體育產業的熱情;協議內容多維立體,涉及行業有金融、教育、工業網際網路、醫療、投資、賽事,全面體現體育融合的思維,拓寬了體育產業發展的廣度和深度。

由青島市體育局與北京體育大學、國家體育總局青島航海運動學校和城陽區人民政府四方共同建設、管理和運營的中國足球運動學院青島分院特別引人關注。這個分院將按照共建、共享、共贏的模式,充分整合各方資源,在培養青少年足球人才、舉辦品牌足球賽事、推動足球產業發展等方面進行合作,打造國家與地方優勢互補、共謀發展、互利共贏的體育發展樣板工程。中國足球學院青島分院與白沙灣足球基地配套設施組成的白沙灣足球基地配套綜合體項目,在今年9月29日舉行了開工儀式,規劃用地面積約18畝,建築面積約6.4萬平方米,總投資約5.76億元。

國內電競界著名的VG電子競技俱樂部,是這次籤約儀式上的主角之一。作為「王者榮耀」KPL聯賽中的頂尖戰隊,他們與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青島市體育局共同籤訂了《關於支持青島市體育產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在規劃安排體育賽事、培訓、研討交流等活動、王者榮耀戰隊註冊落戶、帶動社會資本在青島進行電子競技產業投資等方面開展合作。俱樂部創始人丁俊表示,VG之所以選擇青島,就是看中了這裡是「山東省體育產業最前沿、最年輕的城市」,俱樂部希望在未來帶動整個青島電競產業的發展。「目前來看,VG肯定要長期落戶在青島,我們會把我們的賽訓體系、青訓體系,整個管理團隊放到青島這座體育產業欣欣向榮的城市中來。」丁俊說道。

添光環,國字號體育產業基地又多兩個

作為青島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的「主攻手」,青島體育在為城市建設貢獻力量的同時,也實現了自身的高質量發展。2019年底,全市體育產業總產出628.9億元,產業增加值249.5億元,佔GDP比重達2.10%,不僅在山東省內高居榜首,在全國範圍內也位居前列。在青島這片創業者的「熱帶雨林」中,一批高素質、高成長性的本土體育企業和自主品牌賽事,逐漸成為國內標杆,為青島體育產業開闢了新的戰略高地。

在大會的國家體育總局授牌環節,山東英吉多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和「遠東杯」國際帆船拉力賽,分別獲評「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單位」和「國家體育產業示範項目」,至此,青島的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總數已達5個。

在現階段的青島體育產業中,製造業的作用舉足輕重。藉助本次大會的展示窗口,不少健身器材的研發、生產商將最先進的體育、健身器材搬到現場,智能跑步機、攀爬機、氣阻雙臂功能性訓練器等智能體育器械紛紛亮相。

在本次大會的發布環節,還發布了山東省首屆品牌體育賽事名單。本次評選自2020年6月中旬正式啟動,共有49個國際級賽事、42個國家級賽事和1140餘個賽事項目參與評選,共評出「山東省十大精品體育賽事」「山東省首屆十大自主智慧財產權體育賽事」「山東省首屆十大馬拉松賽事」「山東省首屆十大體育賽事評選特別獎」等四大獎項,青島共有「哥德杯中國」世界青少年足球賽、青島國際帆船周青島國際海洋節、嶗山100公裡國際山地越野挑戰賽、青島(萊西)2019世界休閒體育大會和第四屆「遠東杯」國際帆船拉力賽等五項賽事上榜。

頻落青島的這些重量級授牌和獎項,是對青島體育高質量發展的褒獎。青島在發展體育產業方面已經走在國內前列,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結構日趨合理、競賽表演業精彩紛呈、休閒健身業發展迅速,體育旅遊、體育健康等深入融合發展,湧現出一大批有特色、有品牌的骨幹企業,體育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搭智庫,10名專家將為青島體育發展出謀劃策

會上,青島市體育局聘請泰山體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卞志良,溫州大學教授易劍東,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電子競技研究室主任楊越,青年長江學者黃海燕,青島紫文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德才,艾伯杯中國代表拉斐爾·馬查多,中奧體育產業集團總裁劉亞群,世界休閒組織理事、歐盟—中國經理人協會主席馬忠強,信中利董事總經理王旭東,「中式八球」國際協會主席喬冰等10人為青島體育產業發展智庫專家。

在智庫專家的助推下,青島體育產業發展將延續產業大會的交流合作平臺作用,推進青島體育產業和智庫專家學者們開展常態化交流,加深日常合作。在今後產業發展中,通過邀請智庫專家座談、培訓、提供參考意見等形式合力解決青島體育產業發展中的痛點、難點,為青島體育產業發展提供持續動能。

智庫中,黃海燕和易劍東是兩位「學院派」代表人物。前者現任上海體育學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上海運動與健康產業協同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長三角體育一體化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入選「青年長江學者」、「上海市浦江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主要致力於體育產業和體育賽事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後者則從事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技術教學、科研與相關社會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體育賽事媒體服務、體育組織媒體公關。

在新興的電子競技方面,來自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電子競技研究室的楊越主任是國內知名專家,他專注於從事電子競技與電子競技產業相關理論與政策研究。基於對當代電子科技和國際體育發展動態的深刻認識,楊越也是國際與國內率先進行電子競技研究的理論學者之一。

泰山集團董事長卞志良則是企業界的傑出代表,他麾下的泰山集團是我國競技體育市場的龍頭企業,僅2016年的裡約奧運會,就有近萬件器材是「泰山製造」,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302枚金牌中,有122枚在泰山集團生產的器材上「誕生」。對於「智庫」的榮譽,卞志良十分看重,他表示要充分發揮企業的橋梁作用,「把國際國內的賽事落在青島,把國際國內的人才、培訓落在青島。讓世界體育的精品通過青島這個大平臺進入中國,也讓中國體育的精品通過青島走向世界」。

擺沙盤,主題對話颳起「頭腦風暴」

作為大會首日的「壓軸大戲」,在紫文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德才支持下,現場嘉賓就「探索時尚與體育產業融合發展路徑」「雙循環新格局下體育產業何去何從」兩大主題展開交流。

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電子競技研究室主任楊越表示,在推動體育與時尚深度融合過程中,重點是「抓住」年輕人。在他看來,當下年輕人對體育行業的注意力正在轉移,比如世界盃、NBA等體育賽事,關注者多以中年人為主,年輕人不再關注頂級體育賽事,這意味著年輕人的注意力正在發生變化,體育發展也需要根據年輕人的變化及時作出調整。

青島市委黨校教授倪慶東認為,體育與時尚融合,意味著體育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時尚體育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其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引導,比如整個時尚體育文化的塑造、引導民眾的時尚體育消費、城市體育景觀的時尚化等,如此,才能調動大眾對時尚體育的參與度。」

國版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安波將打造體育IP視為體育與時尚融合的著力點。在他看來,體育並非簡單的體育運動或體育產業,怎麼讓時尚與體育融合得更好,首先就是打造好的IP,好的IP意味著超高的流量和廣泛的傳播,可以成為大家爭先消費、模仿的對象。

泰山集團新事業中心總經理高愛東以小眾運動跑酷舉例,生動詮釋了如何做好時尚與體育的深度融合。他說,時尚體育作為體育產業的新生力量,當下還存在很多問題。他用兩組數據展現了當下中國跑酷運動的現狀,目前國內參加跑酷的愛好者只有300萬人,其中專業人員不到千分之一;跑酷賽事、活動,每年具有一定規模的不過十幾場,2020年全年只舉辦過2場。300萬愛好者對體育產業的拉動、平均消費在3000元左右,跑酷培訓和運營體系在中國的數量為零,大部分跑酷專業人員退役後只能轉行。在他看來,想要解決這些問題,關鍵在於小眾項目怎樣普及,怎樣推廣,怎樣成為更好、更廣泛的體育項目。

針對雙循環新格局下,體育產業何去何從這一主題,不少專家提出很多具有建設性的意見、觀點。

倪慶東說,在雙循環的新格局下,體育產業怎樣循環,實際上是體育產業的供給增效問題。所以,對體育產業而言一是怎麼把產品、質量提升上去,二是怎麼把體育產業生產的產品在國內市場消費掉。

安波就此議題提出五點建議,一是發揮平臺作用,用平臺做乘法,解決信息不對稱,為優質項目集聚資源;二是加速跨界融合,打造體育+產業;三是實現資本化,利用資本的邏輯和市場的力量;四是實現體育產業化,要解決好信息透明化的問題;五是優質項目的孵化、展示,打造精品項目。

高愛東說,「體育產業在雙循環下何去何從,最重要的是站在國內大循環的戰略高度上,最大化把體育消費激發出來;第二是打造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利用體育與科技融合,實現體育產業進入千家萬戶、刺激體育消費的目的。」

體育產業歷來被看作是朝陽產業、綠色產業,在人民健身意願普遍提高、對美好生活愈發嚮往的當下,承載著更大的期待和使命。大會的舉辦,讓青島理清了思路、看到了未來,通過積極探索時尚與產業融合的路徑,將讓體育產業在激發青島城市消費中大有可為。

提示:支持← →箭頭翻頁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青島時尚體育產業大會開幕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博客,微博)訊(記者 陳棟)昨日上午,2020中國·青島時尚體育產業大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開幕。本次大會以「體育融合時尚、產業轉型升級」為主題,邀請國家有關部委、國內知名專家學者、企業界代表和兄弟省市體育部門負責人相聚一堂,分享體育產業發展機遇,探索時尚和產業融合路徑,共同譜寫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 山東省首屆品牌體育賽事評選 青島五項賽事上榜
    原標題:青島時尚體育:迎來更多「高水平隊友」12月10日上午,以「體育融合時尚、產業轉型升級」為主題的2020中國·青島時尚體育產業大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拉開帷幕。本屆大會由山東省體育局、青島市政府主辦,10日召開主題會議後,11日和12日還將在城陽區舉辦山東省體育產業優質資源推介會、山東省體育產業培訓會。
  • 媒體聚焦 | 體育惠民 激活新區「時尚」基因
    近年來,新區以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打造體育強區為目標,大力建設各類體育場館,組織全民健身活動及各種比賽,吸引更多的市民參與到體育運動中,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等各項體育工作取得長足發展,體育事業讓西海岸這座城市的時尚指數飆升。本期聚焦西海岸新聞——《民生實事暖民心》體育惠民 激活新區「時尚」基因。
  • 創意滿滿,時尚連連,文旅體「熱氣騰騰」!這個冬天,青島太「撩人」了
    以文旅體為切口,以街區為特色,以惠民為宗旨,以創新為驅動,以膠東五市為大舞臺,青島營造了全方位、全天候、全產業鏈的文化、旅遊、體育體驗力場,將產業動能和消費勢能變成城市的時尚能量,為這個冬天增添無限亮色。
  • 創意滿滿,時尚連連,文旅體「熱氣騰騰」!這個冬天,青島太「撩人」了!
    以文旅體為切口,以街區為特色,以惠民為宗旨,以創新為驅動,以膠東五市為大舞臺,青島營造了全方位、全天候、全產業鏈的文化、旅遊、體育體驗力場,將產業動能和消費勢能變成城市的時尚能量,為這個冬天增添無限亮色。
  • 青島體育產業五年來發展迅猛 相關產業總產出上升到628億元
    8日,在「中國·青島時尚體育產業大會」發布會上,青島市體育局副局長譚鵬介紹了當前青島體育產業的發展狀況。他表示,青島體育產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龍頭產業發展勢頭迅猛。5年來,全市體育及相關產業總產出從469.72億元上升到628億元,體育產業增加值從159.66億元上升到249.5億元,增加值佔全市GDP比重從1.6%上升至2.12%。  譚鵬介紹,青島體育產業結構體系日趨合理。
  • 時尚青島 等你投票!2020時尚青島系列評選啟動
    、旅遊、體育、商貿、會展等資源和時尚元素,彰顯青島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化城市新風貌。 2020時尚青島評選系列將評選出時尚街區、時尚景點打卡地……13個項目、160個獎項,覆蓋青島標誌性時尚代表。 一期投票獎項針對城市不同行業的代表性地標,二期投票則面向2020年青島舉辦的重大活動。
  • 青島市體育局局長:爭取更多本地企業支持本土球隊
    市體育局會協助俱樂部優化發展環境,積極爭取政府更大的財力投入,同時爭取更多的本地企業來支持我們青島的本土球隊。車景華同時介紹,目前青島的職業球隊數量在全國排在前列,在中乙聯賽中還有青島中能、青島紅獅和中創恆泰三支青島球隊,也正在向著本賽季的新目標努力奮鬥著。
  • 您已收到時尚青島的好客邀請函
    網紅打卡地多了、夜生活豐富了、美麗海岸線更有魅力了……在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進程中,市民發現青島的時尚脈動突然加快。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推動島城形成多元文化交匯交融,成為創新思想的策源地。發展時尚產業,推動文化、旅遊、體育、休閒度假等融合發展。
  • 視頻︱樂享時尚體育!青島市市南區體育產業嘉年華舉行
    11月29日,青島市市南區體育產業嘉年華在奧帆中心國際會議中心前廣場舉行。本次活動主題為「樂享時尚體育,全民共享健康!」集合市南區體育產業資源,共建市南區體育產業開放平臺,實現互利互惠、協作共贏。本次活動由市南區人民政府主辦,市南區教育和體育局承辦,山東省體育彩票管理中心青島分中心、青島心同步文化體育產業有限公司、青島旅遊集團 、青島音樂體育廣播承辦。作為一個融合體育、創投、營銷、教育、娛樂內容的多維商業交流平臺,市南區體育產業嘉年華吸引了近30家與體育相關的企業參展及20餘家媒體匯聚於此。
  • 權威發布 | 青島大學體育學院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預調劑通知
    中國教育在線訊 青島大學體育學院為青島大學所屬二級學科性學院,坐落於青島大學浮山校區。學院始建於1991年,前身是青島師範專科學校體育系,1993年原青島大學、山東紡織工學院、青島醫學院、青島師範專科學校四校合併後改稱青島大學師範學院體育系,2013年組建青島大學體育學院,2016年學校公共體育教學部併入體育學院組建為新的青島大學體育學院。學院下設體育系、公體部、訓練競賽部、科研中心、體質測試中心,掛靠有青島大學水上運動發展中心、青島大學健美操運動發展中心。
  • 藝術讓城市更時尚!2020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九大板塊亮相
    藝術讓城市更時尚! 11月28日,2020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開啟!
  • 英語是體育老師教的?是的
    林丹、張繼科的體能師,前國腳宿茂臻的「小師弟」,青島最年輕的籃球一級裁判,前CBA青年聯賽球員,桌球專業碩士研究生,前山東女足隊員,田徑金牌教練,奧運冠軍啟蒙教練……你相信嗎?這些人都在同一所學校當體育老師。近日,早報記者走進青島海信學校,近距離接觸這個體育老師「超級天團」。你的英語是體育老師教的?曾經火遍網絡的調侃之語,在這裡成為現實。
  • 青島建設體育海上運動名城 推動奧運爭光計劃
    用一位教練員的話來說,為了備戰明年在青島舉辦的省運會,大家都「豁上了」。    上屆省運會,青島代表團在六個獎項中奪得五項第一,創造了近四屆賽會最好成績。作為明年的東道主,他們要力爭為島城競技體育繼續爭光添彩。回顧整個「十二五」時期和「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青島體育不僅在競技領域頻頻出彩,全民健身以及體育產業的發展也呈現出一派蓬勃景象,體育強市建設邁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
  • 展演加競技目不暇接 青島第十七屆沙灘體育節開幕
    11月21日上午,由青島市體育局、青島市體育總會主辦,青島青馬愛跑體育文化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年青島市第十七屆沙灘體育節在第一海水浴場正式開幕,青島市體育局黨組成員、青島市體育總會專職副主席李國利、青島青馬愛跑體育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美然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活動開幕儀式。
  • 青島體育強市...
    2020年是青島體育發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理念,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強化擔當、主動作為,圓滿完成政府工作報告和國際時尚城攻勢確定的各項任務,辦好人民滿意的體育、建設體育強市取得新的成績。
  • 山東文旅觀察丨帆船周·海洋節,青島體育名片推動膠東一體化發展
    而碧波蕩漾、白帆點點的青島,2008年作為北京奧運會帆船比賽舉辦城市,也讓世界認識了中國的「帆船之都」。時間來到2020年的今天,8月8日至16日,2020第十二屆青島國際帆船周·青島國際海洋節在青島奧林匹克帆船中心舉行,延續青島的「帆船基因」、「體育基因」,向世界展示更為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青島。
  • 「帆船之都」青島品牌賽事入選!山東省十大精品體育賽事出爐
    其中:「哥德杯中國」世界青少年足球賽、青島國際帆船周·青島國際海洋節、嶗山100公裡國際山地越野挑戰賽入選2019山東省十大精品體育賽事;青島(萊西)2019世界休閒體育大會入選最佳綜合類賽事獎,第四屆「遠東杯」國際帆船拉力賽入選最具發展潛力賽事獎。
  • 推動時尚城建設攻勢 青島第一海水浴場舉行濱海時尚健身季沙灘排球...
    半島全媒體記者 潘立超8月29日、30日在青島第一海水浴場舉行了2020年市南區「體彩杯」濱海時尚健身季——沙灘排球競賽。本次比賽由市南區全民健身領導小組主辦,市南區教育和體育局、市南區體育總會、青島國信匯泉灣管理有限公司承辦,青島樂聚排球俱樂部協辦,來自市南區各相關體育運動協會、俱樂部13支隊伍共80餘人參賽。經過兩天的激戰,男子組比賽當中石老人一隊冠軍,山海二中亞軍。女子比賽當中,中國海洋大學女隊獲得冠軍,石老人女隊獲得亞軍。
  • 青島這場藝術大秀盡顯時尚元素
    青島新聞網11月29日訊(記者 宋波鴻)29日,以「新時尚·新格局 ·新希望」為主題的2020華夏基石(青島)國際時尚產業峰會暨中意時尚對接會在青島市市南區舉辦。峰會現場,華夏基石與國內30家頭部品牌和多家義大利一二線品牌、新銳設計師共同籌謀時尚產業發展戰略,推動時尚產業的創新發展,見證了國內外時尚企業合作的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