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學者對談《善業·事業》
以佛理現場解企業家之惑
禪宗溈仰宗傳人、長沙洗心禪寺首座妙華法師 酈峰華攝
禪宗溈仰宗傳人、長沙洗心禪寺首座妙華法師 酈峰華攝
一個是站在塵世邊上,以出世的心觀照入世的情的絕妙高僧;一個是融貫東西方管理學精髓,試圖以國學為藥,解決中國企業家面臨的當下問題的管理學者。當他們安安靜靜坐下來,慢品人生種種,對談「善業。事業——《十善業道經》」,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9月20日下午,第十三期企業家國學踐行研修班上,被稱為「佛法修行最基本法」的《十善業道經》在溈仰宗傳人、國內兩大弘法高僧「南濟群北妙華」之一、長沙洗心禪寺首座妙華法師和顏愛民教授的輕鬆風趣的對談間,呈現出對於當下時代的意義。
《十善業道經》是萬物生長的大地
《十善業道經》是釋迦牟尼佛在娑竭羅(意為:鹹水海)龍宮,為龍王所宣說的經典——諸佛菩薩有一方法,能斷除一切痛苦,獲取極大利益。這個方法就是修行十善業道,即從行為上遠離殺生、偷盜、邪淫;從語言上遠離妄語(說謊)、兩舌(挑唆)、惡口(語言粗俗)、綺語(花言巧語);從思想上遠離貪慾、瞋恚、愚痴。離此十種惡業,就是修行十種善業。
「你知道了十善業,便為人生和事業樹立了坐標,哪些當為,哪些不當為一目了然。就像建一座城池,不可憑空而建,必須以大地為基礎。《十善業道經》就是『大地』』。《十善業道經》與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都屬於學了就可以拿來用的典籍。」妙華法師短短幾句話,就讓現場三百餘位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家茅塞頓開,不論是否信仰佛教,都可以從《十善業道經》中找到助力自己當下事業的正能量。
《十善業道經》,企業家的四種正確打開方式
諸事不爭
妙華法師開釋,「無諍訟心」對於當下的企業家們有著現實的意義。很多企業家在籤合同的當下就想到萬一對方之後做了不利於自己的事怎麼辦,得寫在合同裡。自己不自覺就生了諍訟心。出發點是錯的,最後哪怕爭來了勝利,自己也不會開心。在佛看來,世界是一潭水,越攪合就會越渾濁,不攪合反而清澈了。顏愛民教授則以「法師被冤枉有私生子不爭自明」的故事說明「無諍訟心,清者自清」。
遠離殺生
「要想長壽一定要杜絕殺生害命。」妙華法師開釋,「據科學家研究,當我們殺雞鴨豬狗時,我們的血液會變黑髮紫。也就是說,在你殺生的瞬間,你的身體已經在釀造毒素。殺生的同時你就在折自己的壽。」當下,很多企業家家裡有紅白喜事,喜歡殺雞宰羊,大肆鋪張,須不知,「你祝壽的行為本身就在損害你的壽命。」
好好說話
《十善業道經》中要求諸位修行者從語言上遠離妄語(說謊)、兩舌(挑唆)、惡口(語言粗俗)、綺語(花言巧語),對說話如此種種。顏愛民教授笑稱「佛要我們對自己的語言負責,要積口德,說話不可太任性。說話只要發自內心,就會聲音洪亮,中氣十足,整個人天系統會與你產生正能量的共鳴。反之,則說出來的話羸弱無力。」妙華法師則強調尤其要「離無義語」,即言不由衷的廢話,「當下,我們日常生活每天講的話,很可能有百分之九十九是廢話。對於企業家而言,客套的話、冠冕堂皇的話少說,務虛的會少開,心口不一的言論少發,免得浪費自己和別人的時間及能量。」要說中國歷史上,最不說廢話的人是老耽,一部《老子》五千言,字字珠璣,無數人窮盡一輩子都不見得讀得完。
有舍有得
「佛告訴我們,你只有曾經積德,廣行布施,才能發財。沒有積累,財富不可能立刻變現。」妙華法師開釋,「今天的人為什麼不能成為商界大亨,是因為福德積累不夠。財富歸根結底來自你內在的福德,而不是網絡上所謂的『賺錢方法』。『布施』是積累福德的方式,一如農民種地,秋天收穫了果實,還要留出種子來年春天播種,以保證來年的收成。如果只是一味狹義地『賺錢』,將財富牢牢地抓到手裡,而不捨得為未來賺錢『播下種子』,財富將不可能實現量級增長。」
對講最後,妙華法師送給在座三百餘位企業家一句箴言:「以出世的品格做入世的事業。」佛理與企業治理之道的融通之處,便都在這十二個字裡了。
顏師點評:
「十善業道經是佛學的重要經典,曾經是一個家喻戶曉的經典。妙華法師結合社會的現實情況進行解讀,講課十分精彩,我也受益匪淺。」 中南大學教授、湖南踐行國學公益基金理事長顏愛民在對講之後感慨。
十善業作為佛法修行的最基本法,無論大乘、小乘佛教都視此經為基礎教材。顏愛民教授認為,十善業道經從根本上講就是在教人行善。作為一本善書,在當今的社會風氣之下,解讀和傳播是非常有意義的。
「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湖南踐行國學公益基金會最大的特點就是強調踐行國學。作為一個公益的組織,辦班學習國學是傳播正能量,也是一個善行。顏愛民教授希望學員回去之後能繼續學習和感悟十善業,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用實際行動踐行。同時,基金會還將把國學帶進醫院、監獄等地方,讓更多的人了解國學,以實際行動踐行十善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