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一座機場:名字拆開個個都認識,合在一塊卻經常被遊客讀錯

2020-12-04 王安安旅行

王安安旅行,懂你的旅行:新疆有一座機場:名字拆開個個都認識,合在一塊卻經常被遊客讀錯

眾所周知國內的經濟發展是越來越快,現在的科技也是越來越突飛猛進了,像是在之前,人們出門遠行只能選擇火車,沒其它的可選擇性,但是,現在人們出門,能選擇的也越來越多了,如果你想追求方便就選擇高鐵,覺得速度比較慢,就可以選擇乘坐飛機,如果覺得貴,就可以選擇乘坐動車、也或者是火車。

中國的高鐵,其技術還是很發達的,不僅僅是國人,就連許多外國人在乘坐中國高鐵之後,就會為我們國家的高鐵技術而感覺到十分驚訝。在國內,飛機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交通工具,不過,飛機還沒有進入很多人的日常出行使用,飛機只是作為遠行使用的時候較多,多數人在選擇上,會首選高鐵、以及動車。

前面我們講到了飛機,在中國有一個機場的名字總是被遊客頻繁叫錯,當地人真是覺得很心塞,為何這個名字總會有人叫錯呢?難道是我們不常見的難認的生僻字嗎?也不是這樣的,因為這個字很多人都會認識,即使一些剛讀小學的小學生,卻為何很多人將這個字給讀錯了呢。

機場的名字叫做「地窩堡國際機場」,地址位於新疆烏魯木齊,據悉,該機場的人流量幾乎已經達到了2396.3萬人次左右,這是2019年的數據,這麼多人流量,足以說明,機場每年來往的遊客還是很多的。其原因,並不是機場有取一個生僻字,主要是因為,機場的名字是一個多音字。

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它是一個多音字,這個字除了念城堡的bao,之外,其實,還念pu,是的,機場的名字讀作「di-wo-pu」,但是很多人卻將它讀作為d i- wo -bao,這個事其實不稀有,當地人都知道,只有外省人才會將它讀錯。

這個機場曾經有過多次擴建,第一次擴建,當時完成了首條長約3200米寬45米的跑道、以及18米寬的平行滑行道。與此,佔地1萬平米的航站樓也建設而成了,隨即相映的通信設備、也一改完成,到1983年第一次擴建才完成,當時投資總共近7429.4萬元左右。

第二次擴建,則是新修了一條長度有3600米左右、以及寬45米的跑道,其中,飛行技術為4E等級,當時能夠容納近400人乘坐,還有修建4.5萬平方米的航站樓,包括一些附屬設施。第三次擴建投資來了24.93億元,其中,2009年驗收,能夠滿足遊客吞吐量達1635萬人次左右,其中貨郵吞吐近27.5萬噸。每年該機場的人流量還是很大的,所以,我們如果去往這裡,卻將機場的名字給讀錯就是有些尷尬了,看完相信您一定會讀了吧?歡迎收藏。

中國有座名字難念的機場:十人能有九人念錯,當地還有人提議改名

相關焦點

  • 安徽有一座尷尬的地級市:名字經常被讀錯,卻擁有2個5A級景區
    安徽有一座尷尬的地級市:名字經常被讀錯,卻擁有2個5A級景區眾所周知中國有五千年漫悠久歷史文化,中國的漢字也相對是博大精深,別說是國外的一些人學習漢字覺得很難,就連中國人都覺得漢字似乎是一輩子都學不完的,所以,經常會有一些人將漢字都給讀錯來
  • 烏魯木齊這個機場名字讀起來「彆扭」,很多遊客都讀錯了
    人們對於出門旅遊的工具也大大提高了,相對於火車、高鐵,遊客們更傾向於飛機。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聊聊烏魯木齊的這座機場,地窩堡國際機場。這是一個位於烏魯木齊西北郊的小地窩堡的民用國際機場,距離市中心16.8公裡。機場的名字是根據當地來命名的,看似簡單的名字,其實很多遊客都讀錯了。不知道大家第一眼看到這個機場名字把它讀成了什麼?
  • 中國最容易讀錯的地名,第三個大家基本都讀錯,連主持人都掉坑裡
    中國有許多地方的名字和其他城市的名字讀法是有所不同的,因此也是很複雜,我們來介紹一下中國最容易讀錯的地名,第三個大家基本都讀錯,連主持人都掉坑裡。第一個就是奓山,看清楚這個字不是爹,而是奓(zhā),大家所說的奓山街也是指它,是武漢的一個衛星城,也是武漢經濟開發區也是旁邊蔡甸區的工業基地。
  • 中國經常被念錯名字的地級市:小孩子都認識,但外地人讀對的很少
    城市在建立之後就要命名,而這個名字都是根據當地的文化特色而來,而且因為城市眾多,所以取名的時候也會注意不要重名。可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漢字在不斷的演變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偏僻字和多音字,這樣讓一些城市經常被人們念錯。
  • 安徽2個最複雜的地名,拆開都知道是什麼字,合起來就不認識了!
    眾所周知,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上下五千年的的歷史發展,使中國擁有豐富而燦爛的文化。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主要體現在中華漢字和史書典籍。漢字有著濃鬱的文化意蘊、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結。小編今天就來考考大家,看你們認不認識安徽的這兩個地方的名字,這兩個地方的名字十分複雜,拆開都知道是什麼字,合起來就不認識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首先是歙(shè)縣,因為名字的特殊而被很多人記住,也曾有人將歙字拆成合、羽、欠拆開來讀的經歷。
  • 山東這座文化古城,距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名字卻經常被遊客讀錯
    隨著四月接近尾聲,很多人已經渴望計劃自己的五一假期行程, 今年的五一假期調整後共計四天,比往年多一天,所以在這個難得的假期中很多人選擇出去旅行, 但是,去哪裡旅行會成為煩惱的根源, 在中國廣闊的領土上,所有的城市、所有的景點都有自己的魅力,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遊客觀賞。
  • 常見的花,名字經常讀錯,你認識幾種?
    花友們有沒有發現,咱們平時養的一些花,雖然好看,但是名字很難讀。有的字都不是常用的,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讀什麼好。有的還是多音字,放在花卉裡面就換成了另一種讀音。今天花花就來跟大家一塊盤點一下那些花卉種難讀的名字,花友們快來看看自己有沒有中招呢~1、酢(cù)漿草說起酢漿草,很多花友一開始將它讀成zuo漿草。其實它正確的讀音應該是和咱們平時吃的「醋」同音。酢漿草是一種球根類的花卉,每年都會長出一大片,開花也很漂亮哦。
  • 中國名字最簡單的城市,拆開來都認得,但合起來卻鮮少有人念對
    我國是一個領土面積大的國家,我國每個城市的邊遠土地都管理得恰到好處,於是成立了省市和縣的所在地等,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名字,由於名字幾乎與城市人的形象很重要,名字命名錯誤甚至可能影響到該地未來的發展。
  • 陝西有座無奈的高鐵站:名字連小學生都會寫,卻總有遊客將它讀錯
    陝西有座無奈的高鐵站:名字連小學生都會寫,卻總有遊客將它讀錯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國一直有著「基建狂魔」這樣的美譽,主要是因為國人在高鐵方面的建設,所花費的心思較多一些。今天,所講得這個就是一座具備陝西特色火車站,它是以宮殿名字命名的,但是讀音外省的朋友經常會不小心念錯的。
  • 中國名字最容易「讀錯」的5座城市,看著都認識,讀起來就讀錯
    平時看到生僻字,大多數人都會下意識地選擇自己認識的部分讀出來,就成了人們常說的「半邊字秀才」。但這也沒辦法,畢竟不是人人都是研究漢語言文學的專家,有一些已經在日常生活中不再出現的字大家不認識也無可厚非。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某些非常常見的字也有一些「隱藏讀音」呢?
  • 國內最容易讀錯的4個地名,看時一定要認真,否則會「出洋相」!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地理面積非常廣闊,大大小小擁有著將近600多座城市,由於地理位置及環境因素的差異,導致了城市與城市之間差異巨大。每一座城市都擁有著自己的特色,在名字上也是各不相同,甚至有一些城市名字顯得非常另類。
  • 河南有一個縣,名字雖然只有1個字,卻很容易讀錯
    眾所周知,河南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例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縣不僅有很多文物,還有很多古蹟。今天我們要環遊世界,和大家一起談論這個極好的古縣,我問一下有什麼樣的故事。每年春節前後,在漢南省鶴壁市濬縣的大偽山浮丘山的「兩座山」的祭典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紛紛到來,互相依偎著肩膀,這裡變成了歡樂的海。吸引八方遊客的這片土地是千年古都、疏濬縣的古都,這裡有很多古蹟,境內大運河的疏濬縣級、黎陽倉遺址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疏濬縣這個地方的觀光資源有多麼豐富?
  • 中國最難度的五大城市名字,能讀對其中三個就很牛了!你認識幾個
    中國最難度的五大城市名字,能讀對其中三個就很牛了!你認識幾個作為全球面積第三大的國家—中國,擁有著960萬平方公裡的面積。目前我國一共有633個城市,其中包括293個地級市,366個縣級市,以及4個直轄市。
  • 中國最容易被讀錯名字的城市,只因名字少了一划,外地人經常讀錯
    我們國家是世界上面積第三大的國家,人口也非常多,所以我們國家的城市有幾百個之多。那麼多的城市名字也各不一樣。有的城市起名很通俗易懂,有點城市則起的比較讓人容易念錯。今天小編要說的這座城市,如果你不仔細看的話,很容易讀錯。如果你去這個城市旅遊,讀錯名字的話,別人就要笑話你了。
  • 六安,一個容易念錯的城市,都認識卻還是讀錯
    眾所周知我國的文字很難理解, 特別是不會讀多音字的讀法, 學習中文的外國人會讀錯,有時中國本地人也經常讀錯,更別說那些外國友人,讀錯會讓人顯得十分尷尬,有些父母給孩子起名字時,就是要避免這些麻煩,以免產生不必要的誤解。
  • 一座「最有趣」的城市,名字極簡單,卻連本地人都會「讀錯」
    眾所周知,我們的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漢字讓外國遊客頭疼,許多人都不知道風景名勝區上寫的某些字符,角色有很多諧音,這很容易誤導人們,正如我們的中國人學習英語一樣,它更加笨拙,而且字符錯誤,我國有漢字,安徽有這樣的地方,他的名字確實使人感到困惑,非常有趣寫起來很容易,閱讀時容易出錯,對於遊客和當地人來說很容易,混合的地方。
  • 這6個菜名都是「生僻字」,大學生都容易讀錯,看看你認識幾個?
    就算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都沒把握說認識所有的漢字。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這6個菜名都是「生僻字」,大學生都容易讀錯,看看你認識幾個呢?1、苤(piě)藍炒肉絲,相信不少人聽都沒聽過苤藍這種蔬菜,畢竟現在的市場上種植苤藍的人少之又少,產量也是低的可憐,所以有錢也很難找到賣的地方。
  • 據說一大半中國人都搞錯了,你讀對了嗎?
    在中國,名字的重要性有多重要不用說都知道。不管是人還是物,其名稱中的內涵和意義都是非常美好的。而中國漢字經過幾千年的發展,雖然是愈發簡單,非常便於人們使用,但有些漢字結構複雜,在生活中也是很少見的,因此認識的人並不多,很容易讀錯。
  • 五個易讀錯的人名,六個易讀錯的字,常見卻不一定會讀正確
    中國的漢字現在有人估計是大概有10萬以上個,這個數字並沒有很精準的數字,漢字又被稱為是中文字、中國字和方塊字。它的定義是漢字是漢語的書寫用文字,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那麼在這個時代時代發展迅速的過程中漢字的書寫人類已經開始慢慢地退化,很多人使用電腦和手機,經常不用手寫板書寫,這樣就會導致書寫的能力嚴重退化。小編給大家總結了五個容易讀錯的人名和六個容易讀錯的字,這些字雖然都很常見,但是不一定大家都能夠讀正確。人名第一個:唐德宗李适,大家知道這個「適」這個字怎麼讀嗎?
  • 中國「最容易」念錯的城市名字,是安徽面積最大城市,90%都讀錯
    中國「最容易」念錯的城市名字,是安徽面積最大城市,90%都讀錯大家都知道我國地大物博,因此國家內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城市600餘個,並且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有的名字,不過應該是沒有人能夠將我國城市名字全部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