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裡安·布洛迪飾演胡迪尼 |
搜狐娛樂訊(來源:時光網) 胡迪尼一位幻象大師、享譽國際的脫逃藝術家,他能不可思議地從繩索、腳鐐及手銬中脫困,他同時也是以魔術方法戳穿所謂「通靈術」的反偽科學先驅。1926年這位魔術大師胡迪尼去世,他對於大眾的吸引力卻永未消褪。如今,迷你劇《胡迪尼》再現了這位魔術大師的傳奇人生,男主角阿德裡安·布洛迪也憑藉其獲得美國演員工會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2014年,美國歷史頻道播出了一部關於這位魔術大師的2集迷你劇《胡迪尼》,在9月1日首播該片第一集時,就吸引了370萬觀眾。該劇由奧斯卡影帝阿德裡安·布洛迪領銜主演,該劇也成為了2014年有線電視網最受矚目迷你劇。
據報導,哈裡·胡迪尼於1874年出生在匈牙利布達佩斯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胡迪尼4歲的時候,隨父母一同移民到美國。他在阿普爾鎮度過的他的童年時代,而當他移民到紐約之後,少年胡迪尼為法國大魔術師Jean Eugene Robert-Houdin的表演所著迷,胡迪尼甚至引用其Houdin作為其藝名,演變為胡迪尼(Houdini),並與他的弟弟Theodore開始表演一些紙牌騙術以及一些指端詭計。從此,在馬戲團或者雜耍團的工作接踵而至,他在表演中加入手銬與逃脫鎖鏈等元素,從此,胡迪尼的事業開始有明顯上升跡象,他也由此成為了19世紀後期20世紀初期收益頗豐的表演者。胡迪尼遊歷整個歐洲,甚至到達俄羅斯,他的表演功績甚至能與當時的默片明星查理·卓別林相提並論。
胡迪尼意識到,他的「逃脫術」終將會變得越來越細緻,也因此,他的想像力也從未停歇。胡迪尼在公眾面前大膽表演,他將被束縛著,倒掛在五層樓高度上,而他總能有辦法逃脫出來。1913年,他表演了最為著名的舞臺幻術——水牢脫逃術。當時他手腳被捆綁,倒懸在一口由透明玻璃和鋼鐵打造的中國式水牢中,裡面注滿了水。3分鐘過後,始終屏住呼吸的胡迪尼在眾目睽睽之下,成功逃出水牢。從此,他無可爭議地贏得了「脫逃大師」的稱號,此舉也為他帶來豐厚的利益——超過50萬美元,當時這些錢相當於現在的650萬美元。
在20世紀20年代,胡迪尼還有過一段短暫的「電影情緣」,雖然因其利潤微薄,胡迪尼放棄了電影事業,但他清晰的意識到電影與魔術有區別卻又殊途同歸,他們都是給觀眾展現某種幻術,而他的使命是為觀眾做現場演出。
據了解,胡迪尼於1926年10月31日萬聖節前夕死於因盲腸破裂而引起的腹膜炎,享年52歲。當然,對於這個魔術大師的死亡並不是沒有爭議,有人提出,在胡迪尼去世兩個星期以前,他曾經接受了一位來自麥基爾大學的拳擊學生J. Gordon Whitehead針對下腹部的打擊。長久以來胡迪尼的表演之一便是邀請一位觀眾上臺打擊他的下腹部,但是在那一次的表演當中,他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大多數的人認為是盲腸炎導致了他的死亡而非下腹部的打擊。不過因為打擊所帶來的疼痛確實有可能遮蔽了盲腸炎的疼痛,進而導致延遲就醫。隨著這位巨星的隕落,一切都已成迷,只有曾經那些讓人目不轉睛的表演在觀眾心中回味。
由烏利·艾德執導、尼古拉斯·梅耶編劇的迷你劇《胡迪尼》以書籍《Houdini: A Mind in Chains》為藍本,除了展現上述胡迪尼極具傳奇色彩的故事,還著力表現了胡迪尼與其助手、知己Jim Collins(Evan Jones飾演)以及妻子Bess(克裡斯汀·康諾利飾演)的人物關係。
影片以一種更加迂迴的方式展現了胡迪尼對其母親(Eszter Onodi)強烈的依賴。片中展現了胡迪尼從名聲大噪到從事間諜活動,後來還涉足通靈,即生者與死者之間的交流。從此,霍迪尼用他生命中最後13年的時間開始了一場與「通靈大師」們的公開較量,對於胡迪尼命運的講述也以一種較為現代的方式去表現。這部劇主要描繪胡迪尼如何在20世紀之交作為魔術師和特技表演者,從赤貧到暴富的過程,深入了霍迪尼表演的幕後生活,他的願景以及錯覺。
在迷你劇《胡迪尼》中,這位魔術大師經歷人生的磨練,走向成功的巔峰,不可否認,這部劇的成功離不開飾演胡迪尼的影星阿德裡安·布洛迪。2003年,年僅29歲的阿德裡安·布洛迪憑藉出演羅曼·波蘭斯基執導電影《鋼琴家》中的Wladyslaw Szpilman一舉奪得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演員獎,榮膺影帝頭銜。該片故事發生於二戰期間,一位天才的波蘭猶太鋼琴家(阿德裡安·布洛迪飾演),四處躲藏以免落入納粹的魔爪。他在華沙的猶太區裡飽受著飢餓的折磨和各種羞辱,整日處在死亡的威脅下。他躲過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於城市的廢墟中。幸運的是他的音樂才華感動了一名德國軍官,在軍官的冒死保護下,鋼琴家終於捱到了戰爭結束,迎來了自由的曙光。當年,阿德裡安為了詮釋該角色,刻意減重以貼近人物形象,他付出的努力也獲得了業界的肯定。
實際上,布洛迪有著豐富的表演經驗,他還曾出演伍迪·艾倫導演的經典影片《午夜巴黎》,飾演Salvador Dalí。他刻畫出這位超現實主義畫家那種略帶心酸滋味的喜悅,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他也曾在馮小剛導演的影片《一九四二》中出演,阿德裡安·布洛迪飾演美國記者白修德,第一時間奔赴戰亂饑荒中的河南省,展開調查。
儘管在《胡迪尼》這部劇中,男主角的形象沒有像《鋼琴家》那樣讓布洛迪不得不做出某些顯著的形體上的變化,但布洛迪在胡迪尼這個角色上的投入一點不亞於他出演的任何一部影片。布洛迪自己在童年時期也曾經非常迷戀於魔術,他甚至在朋友的生日派對上還表演過簡單的紙牌魔術,這對他塑造胡迪尼這個角色起了很大的幫助作用。布洛迪似乎生來就是做演員的料,他總是能將人物演繹得引人入勝,極具魅力,此次在《胡迪尼》中,他恰當地捕捉到了男主人公在表演時獨具的自信,以及胡迪尼自身的脆弱性,有一種靜謐之感。
當然,演技派的阿德裡安·布洛迪會把他的優勢帶到每一部他的任何一部作品之中。在《胡迪尼》之後,他出演了薩裡克·安德亞斯楊執導的電影《美國劫案》。此外,他還與著名影星成龍、約翰·庫薩克等人共同出演中國電影《天將雄師》。
「眼見為實」,布洛迪在《胡迪尼》中有這樣一句臺詞,而劇中人看到的,恰恰是胡迪尼偉大的幻術表演,以及這位「逃脫大師」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生。電影後半段,有一位虛偽的唯心論者曾經試圖誘惑收買他,但卻換來胡迪尼的拒絕與鄙夷。她對胡迪尼說,「等你死了之後,我們能隨心所欲的虛構你說過的話——我們能掌控你的一切。」最能贏得觀眾的可不是電影裡直擊人心的情感亮點,而是從阿德裡·安布羅迪眼神中讀出的,那深陷恐慌與痛苦的人性掙扎。他的眼神令人信服的呈現出胡迪尼卸下內心偽裝之後的真實信念,他的靈魂本色。(作者:Brent S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