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字的含義有多少?
文丨覃新菊
我們都說這很「玄」,是什麼意思呢?玄虛不靠譜?玄妙有趣?打開《現代漢語詞典》,「玄」字有三種解釋:第一,黑色:玄狐。第二,深奧:玄妙。第三,玄虛:靠不住。而打開《漢語大字典》收「玄」的義項達16條,可見,玄字在古代典籍中的含義非常豐富。而在眾多含義裡到底哪個是玄字的本義呢?這很關鍵,因為按照訓詁學的講究,要了解眾多的引申義,必須對其進行探源,畢竟是詞的源頭意義即本義決定了其意義引申的方向。
一說到詞義的探源,就不得不提及一本權威的書——許慎的《說文解字》。《說文解字》裡,許慎對「玄」的解釋是這樣的:「玄,幽遠也。黑而有赤色者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其字形為「」。可是字義與字形之間出入很大,也就相當於沒有解釋出「玄」的本義,只是選取文獻中的常用義而已。
參考文獻:《說文解字》
還有一個人一本書,很重要,就是林光義的《文源》。他是從造字的形狀去考證的,說玄字古作,「象絲形,本義為懸。釋名云:玄,懸也。如懸物在上也。懸之義為虛,故引申為玄妙空虛之外。色黯然而幽,故引申為黝黑。」後來的學者周谷城很贊同這種說法,他在《古史零證》一書裡說:「我們若把玄字解成懸字,則形音義三方面很暢通。」我們也可以看出,在音方面,玄與懸同聲同韻;在形方面,懸掛著的東西;在義方面,天謂之玄,也是一致的。由此可以看出,玄與懸之間屬於假借的手法。我們在解釋「大庸」之名的時候,也是採用這種假借的手法,說「庸」音同「祝融」的融,古庸成氏是祝融氏的後代,「庸」又通「用」,這「大」字嘛就是表示尊重,偉大的意思,由此,李康學老師在《古庸國——張家界的前世今生》裡概括出了「大庸精神」,我覺得非常了不起!
參考文獻:《文源》
由此看來,玄字的本義是懸,它的象形是懸掛著的絲線,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玄的本義是「懸絲」。
立足於此,其他相關的詞義就是由此引申而來,便構成了玄字的詞義引申系統。
因為其本義為「懸絲」,以此引申開來,就有懸掛、高掛之意。如班固《終南山賦》:「傍吐飛瀨,上挺修竹;玄泉落落,密陰沉沉。」所謂玄泉,就是瀑布。玄與懸古字相通。
懸掛、高掛,必須處於高處,高高在上,這樣,「玄」又引申為「天」。張衡《東京賦》:「祈福乎上玄,思所以為虔」。在很多經典的旁註裡,都留下有「玄,天也」。
「天」不僅高高在上,也是非常偉大的,因此,從「天」又引申出「大」的意思。而且,天和大的甲骨文造型,都是人的正面形狀,不過「天」突出了頭部,本義為頭頂,而「大」,四肢展開,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是頂天立地的宇宙精靈。這「天」與「大」是同源的。
參考文獻:《古史零證》
後來,人們為了觀測天象與日月星辰的運行,將天宇分成東南西北中,再配以五行,其中,玄武專指北方,北方又叫玄天。
再然後,基於懸掛在高處這個意象,從空間縱向上來看,又引申出「深」、「厚」的意思。屈原《九章·惜往日》:「臨沅湘之玄淵兮,遂自忍而沈流。」李賢註:「玄,猶深也。」
而「深」呢,又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引申。第一,從光亮方面來看,深之物顯得亮度不夠,一般比較暗,從而引申出「幽暗」之意。《素問》裡有「其在天為玄」,王冰註:「玄,謂玄冥,言天色高遠,尚未明也。」「幽暗」之物常常看起來有些模糊,甚至黑乎乎的,故「幽暗」引申出「赤黑色」之義,許慎《說文解字》就是選取此意,後來泛指「黑色」了。當年玄女前來助黃帝戰蚩尤的時候,就是身穿「玄狐」即黑色的狐皮衣裘。第二,從聽覺效果方面來看,深遠之物聽起來比較幽靜,從而引申出寂靜、清靜之意。《淮南子主術》:「天道玄默,無容無則。」李賢註:「玄者,幽寂之謂也。」李善註:「玄,靜也。」第三,「深」刻引申出深奧、神妙之意。《老子》:「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妙也。」而神妙深奧的東西,常常讓人們看起來是奇特的,玄虛的,不靠譜的,我們說「這事兒有點玄」,就是這意思。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全面了解「玄」字的16項詞義,由此擬出一張「玄」的字義系統圖譜」。
(覃新菊 吉首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湖南省婦女學研究會理事,張家界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直播張家界》特邀撰稿人,鬼谷子智慧網絡課程研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