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鎮清研究組揭示個體差異和景觀異質性對物種共存的影響機制

2020-12-17 中國生物技術網

物種共存和生物多樣性維持機制是生態學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當代物種共存理論將物種共存的機制歸結為形成生態位差異的穩定化機制(Stabilizing)和減少平均適合度差異的均等化機制(Equalizing)。已有研究證實了個體差異和生境異質性在決定物種間競爭結果方面的重要性,空間競爭理論的最新進展認為這是形成物種差異的主要驅動因素。然而,在景觀尺度上個體差異和生境異質性(即生境質量的差異和空間自相關)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何影響物種共存依然知之甚少。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森林動態與生態保護研究組研究員李鎮清等將具有個體差異的Beverton-Holt非空間競爭模型拓展到具有空間結構的異質景觀上,以探索物種共存的影響機制。研究發現,在具有個體差異的群落中,個體差異和生境異質性的相互作用促進物種共存,在擴散率較低時尤為明顯。而在具有空間結構的異質景觀中,斑塊質量差異和(或)空間生境自相關的增加,減少了物種間競爭能力的差異,從而允許物種在局域和區域共存。該理論研究為個體差異和生境異質性促進物種共存和多樣性維持提供了一個機制解釋。而此前的非空間模型預測個體差異會增強競爭等級,並因此加速物種排斥。這可能會低估物種之間共存的可能性,進而低估現實空間異質景觀中的生物多樣性。

該研究成果於近期發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植物所博士生陳冬東和江西師範大學研究員廖金寶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李鎮清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a, 同質景觀上,競爭敏感度(r)與種子產量(L)之間所存在的負的、上凹的非線性關係將鞏固競爭等級,導致競爭排除; b, 異質景觀改變了不同斑塊上非線性關係的強弱,通過局域擴散,個體差異可改變異質景觀中優勢物種的優勢大小,進而促進共存。

論文連結:

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pb.2019.2436

相關焦點

  • 瀋陽生態所揭示病原真菌和昆蟲對溫帶森林木本植物物種共存的重要...
    為什麼形形色色的物種能夠共同生活在一起?這背後隱藏著什麼奧秘?該問題是群落生態學的核心問題之一。早期研究發現周圍相同樹種個體越多,其後代更新和存活表現越差,這種同種之間的相互抑制為其他種定植提供了生存空間,從而促進物種共存。然而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同種「自疏」現象?
  • 版納植物園揭示沿海拔梯度的雀形目鳥類群落構建機制
    目前,結合物種、功能性狀和系統發育多樣性對鳥類群落構建機制進行的研究鮮有報導,基於系統發育或功能性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部分類群。對於具有明顯季節性物種組成變化的溫帶鳥類群落,不同季節間鳥類群落構建的主導生態過程是否會有變化,是值得探討的生態學議題。
  • 研究揭示人膀胱體細胞突變和選擇的廣泛異質性
    研究揭示人膀胱體細胞突變和選擇的廣泛異質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 23:00:10 英國惠康-桑格研究所Iigo Martincorena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人膀胱體細胞突變和選擇的廣泛異質性。
  • 北大方方研究組揭示焦慮和抑鬱群體在注意系統功能上存在差異
    北大方方研究組揭示焦慮和抑鬱群體在注意系統功能上存在差異 微信公眾號「 中國科學雜誌社」 2020-03-03 15:44
  • Nature提出腫瘤異質性和耐藥性的罪魁禍首
    腫瘤異質性是指同一種惡性腫瘤在不同患者個體間或者同一患者體內不同部位腫瘤細胞間從基因型到表型上存在的差異。這種差異發生在不同個體中可表現出不同的遺傳背景如染色體量與質的差異,不同細胞病例類型、不同臨床階段不同分化程度細胞演進的多樣性,同質腫瘤在分子水平也存在顯著差異:比如基因表達譜、網絡調控、突變譜等方面的不同。發生在同一腫瘤患者體內可表現出不同部位腫瘤細胞間的突變基因譜和生物學特性等方面的不一致,體現了惡性腫瘤在演進過程中的高度複雜性和多樣性。
  • 景觀生態學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就個體而言,基因多樣性被認為與大多數物種適合度呈正相關,當某一物種的基因多樣性消失後,就再不可能恢復了,而當基因多樣性降至某一閾值後,近交衰退導致物種「渦旋」式滅絕,則難以避免[4]。   遺傳變異與面積、生境多樣性、結構異質性、斑塊動態和幹擾等景觀特徵密切相關。人為活動導致的景觀(生境)破碎化對物種的遺傳學效應一直為保護生物學者所關注,並希望籍此找到物種的致瀕機制。
  • 多篇文章解讀腫瘤異質性的發生及研究進展
    來自美國NIH的華人學者Xin Wei Wang帶領研究團隊在單細胞水平對肝癌幹細胞的異質性進行了全面分析,揭示了肝癌遺傳異質性的重要原因。腫瘤異質性是指同一種惡性腫瘤在不同患者個體間或者同一患者體內不同部位腫瘤細胞間從基因型到表型上存在的差異。這種差異發生在不同個體中可表現出不同的遺傳背景如染色體量與質的差異,不同細胞病例類型、不同臨床階段不同分化程度細胞演進的多樣性,同質腫瘤在分子水平也存在顯著差異:比如基因表達譜、網絡調控、突變譜等方面的不同。
  • 清華航院徐志平研究組揭示細胞與石墨烯界面的能量耦合與輸運機制
    清華航院徐志平研究組揭示細胞與石墨烯界面的能量耦合與輸運機制清華新聞網9月27日電 9月23日,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工程力學系、微納米力學中心徐志平研究組題為「界面水分子層促進生物納米界面熱耗散」(Intercalated Water Layers Promote Thermal Dissipation at Bio-Nano
  • 腫瘤細胞的異質性,你了解多少?
    腫瘤異質性是指同一種惡性腫瘤在不同患者個體間或者同一患者體內不同部位腫瘤細胞間從基因型到表型上存在的差異。這種差異發生在不同個體中可表現出不同的遺傳背景如染色體量與質的差異,不同細胞病例類型、不同臨床階段不同分化程度細胞演進的多樣性,同質腫瘤在分子水平也存在顯著差異:比如基因表達譜、網絡調控、突變譜等方面的不同。
  • 生物學專家首次揭示中國漢族與日本人基因表達譜差異
    近日,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計算生物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從基因和表達譜層面,首次揭示了中國漢族與日本人在基因轉錄水平上的差異,發現在與身高、血液生化特徵、某些疾病相關的許多基因上,中國人和日本人存在顯著的表達差異。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最近出版的《醫學遺傳學雜誌》上,為闡明近緣人群之間表型差異的分子機制提供了線索。
  • 科學家揭示記憶性B細胞抗原受體基底水平信號的分子機制
    科學家揭示記憶性B細胞抗原受體基底水平信號的分子機制 2017-08-10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除了BCR外,許琛琦研究組還系統性地研究了T細胞抗原受體TCR的活化機制,也發現酸性磷脂和鈣離子可以動態調控其胞內區的結構動態性(Cell 2008
  • 研究揭示異質性骨髓基質祖細胞如何驅動骨髓纖維化
    研究揭示異質性骨髓基質祖細胞如何驅動骨髓纖維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19:51:39 荷蘭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Rebekka K.
  • 清華航院徐志平研究組揭示納米受限空間水的異常擴散機制
    清華航院徐志平研究組揭示納米受限空間水的異常擴散機制清華新聞網10月26日電  10月25日,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工程力學系、微納米力學中心徐志平研究組在《美國化學學會·納米》(ACS Nano)期刊上在線發表題為「非連續插層水的擴散解釋了氧化石墨烯薄膜內的快速質量輸運」(Non-Continuum
  • 科學家揭示紋狀體腦區在運動學習過程中的神經機制—新聞—科學網
    5月9日,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蒲慕明院士研究組在《美國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了題為《運動學習中背外側紋狀體直接通路和間接通路神經元穩定
  • 景觀生態學及相關的景觀生態學原理有哪些?
    1.景觀生態學概念  景觀生態學是研究景觀的空間結構與形態特徵對生態活動與人類活動影響的科學。它以生態學的理論框架為依託,吸收現代地理學和系統科學之所長,研究景觀的結構(空間格局)、功能(生態過程)和演化(空間動態),研究景觀和區域尺度上的資源、環境經營管理。
  • 韓斌院士研究組等揭示水稻雜種優勢遺傳機制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國家基因研究中心韓斌院士研究組、黃學輝研究組聯合中國水稻研究所楊仕華研究組在水稻雜種優勢研究中獲重要突破,今天凌晨,相關研究成果作為長篇主題論文
  • 研究揭示SARS-CoV-2的傳播異質性、動力學和可控性
    研究揭示SARS-CoV-2的傳播異質性、動力學和可控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6 11:12:04 復旦大學餘宏傑、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Cécile Viboud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出SARS-CoV-2
  • 異質性,四兩撥千斤的關鍵
    經濟學家喜歡「代表性主體」,因為這種假設簡化了模型,可以簡化了千萬名個性獨特的消費者,這種方式只要在個體行為處於平均狀態,是沒有問題的。那麼在複雜系統模型中是否也適用呢?即異質性重要麼?作者用蜜蜂來舉例。
  • 【中國科學報】研究揭示漢族人和日本人基因表達譜差異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計算生物學研究所徐書華研究組在最新研究中,首次揭示了漢族人與日本人之間在轉錄水平方面的差異,並估計了遺傳變異對人群基因表達譜差異的貢獻率。有關專家認為,該研究有助於理解基因表達與遺傳變異之間的聯繫,並為闡明近緣人群之間表型差異的分子機制提供線索。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醫學遺傳學雜誌》。
  • 研究揭示榕樹氣生根發育、性別決定和榕-蜂協同多樣化的分子機制
    榕屬植物是熱帶雨林的關鍵類群,具有極高的物種多樣性、生活型多樣性。榕屬植物和與傳粉榕小蜂有的高度專性共生關係,在探討物種形成、動植物協同進化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然而榕樹和榕小蜂高質量參考基因組信息的缺乏,嚴重製約了以上榕樹相關問題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