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達比大清真寺全名謝赫.扎耶德.本蘇爾坦.阿勒納哈揚清真寺(Sheikh Zayed Bin Sultan Nahyan Mosque),是為了紀念已故的阿聯第一位總統謝赫.扎耶德.本蘇爾坦.阿勒納哈揚(Sheikh Zayed BinSultan Nahyan)而建造的,又名謝赫扎伊德清真寺,簡稱大清真(Grand Mosque)。
它借鑑了世界上很多著名清真寺的設計,充分體現了伊斯蘭教風格,設計建築師和原材料分別來自義大利、德國、摩洛哥、土耳其、伊朗、印度、中國、希臘和阿聯本國,呈現出國際化的建設思路,於2007年12月20日竣工,是阿聯唯一對非穆斯林開放、也是世界上規模第八大的清真寺。
大清真寺佔地面積22000平方米,有82個圓形穹頂,主穹頂高85米,黃金裝飾的廊柱達1100根,最多可容納40000人同時做禱告。清真寺耗資55億美元,僅黃金就用了46噸,整個建築群由來自希臘的漢白玉包裹著,寺內地板全部採用天青石、紅瑪瑙、紫水晶、鮑魚貝等天然材料拼構而成,精美的雕刻則是中國工匠的絕妙手藝。
主殿內波斯地毯寬5627平方米,重達47噸,造價580萬美元,由1200名伊朗工人使用38噸羊毛,歷時一年半編織而成,是世界最大的手工編織地毯,令人驚嘆的是近六千平米的地毯居然沒有一處縫痕。
殿堂裡懸掛著7個在德國加工定做的鍍金黃銅水晶吊燈,價值數千萬美元,每一盞吊燈都鑲嵌著數千顆施華洛世奇水晶,其中最大的一盞在禮拜大廳的主圓頂上,是世界最大的枝形水晶吊燈。吊燈色彩由典雅的藍色過度為眩目的金色,絢麗多彩,美輪美奐。
豪氣大方地花費55億美元、動用46噸黃金建造的阿布達比大清真寺,是一座不折不扣的極盡奢華、精緻宏偉的建築,借用鐵人王進喜的話「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簡直就是「本來沒有風景,不惜投入巨資也要打造的風景」。
它靜靜地聳立在阿布達比東北部,高高的宣禮塔像垂直伸展觸摸蒼穹的臂腕,長長的迴廊仿佛穿越時空詮釋宗教與世俗的通道,流暢優美的彎形穹頂又似乎寓意人與自然和諧圓滿,潔白無暇中點綴著醒目的金黃色,雍容典雅,尊貴大氣,在阿布達比城郊沙漠與綠地的交錯處,在波斯灣畔海風與沙浪的簇擁中,在熱帶沙漠氣候灼熱的驕陽下,綻放出熠熠燦爛的光芒,仿佛演繹著天與地、生與死、虛與實之間純粹而終極的意義。
地面全部用天青石、紅瑪瑙、紫水晶、鮑魚貝等名貴的純天然材料拼構鋪砌,難怪長廊旁邊有穿制服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一旦發現有遊客想走上去,便毫不猶豫地予以勸阻。
它靜靜地聳立在阿布達比東北部,高高的宣禮塔像垂直伸展觸摸蒼穹的臂腕,長長的迴廊仿佛穿越時空詮釋宗教與世俗的通道,流暢優美的彎形穹頂又似乎寓意人與自然和諧圓滿,潔白無暇中點綴著醒目的金黃色,雍容典雅,尊貴大氣,在阿布達比城郊沙漠與綠地的交錯處,在波斯灣畔海風與沙浪的簇擁中,在熱帶沙漠氣候灼熱的驕陽下,綻放出熠熠燦爛的光芒,仿佛演繹著天與地、生與死、虛與實之間純粹而終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