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一起把時光回到2003年的今天。
2003年7月16日,周杰倫個人第四張國語專輯《葉惠美》中的首播主打《以父之名》全球首播。全亞洲超過50家電臺同步首播超過有八億人同時在線收聽。
之後每年7月16日為周杰倫日以此來表彰周杰倫對音樂界的貢獻。
八度失利後的所謂反擊金曲獎之作,從旋律到作詞,編曲到mv都足以稱為神級班底和頂尖製作。midi女聲尖叫引導的超長前奏,義大利歌劇和教父題材材相融,諷刺與現實勾勒的奇異。
作為後被歌迷視作藝術與商業完美平衡的神專首發,無愧於以父主打,以母題名。
《以父之名》中間3分40秒後連開了五槍,左輪手槍是六發子彈,還有一槍在最後留給了自己,開完這槍後曲風突變,特意去聽了一下給周杰倫跪了!
好的作品一定是先於時代的,站在頂端的人自然就要做好會被大眾審視以及多年後再次談論概念的準備。
「優秀的音樂作品,都在節奏上時而有零點幾秒的延遲,時而又快那麼一點點,聽起來似乎不合規矩。」
十七年後再聽依舊不會過時,有些歌,從前奏開始就贏了。而我們所追求的,不過是這一點點不規矩。
去年周杰倫就說:吿訴你們我為什麼很少聽別人的歌 因為我16年前寫的歌 到現在還在流行。
真的是每一首歌到現在依舊很耐聽,周杰倫說的這句話真的沒錯!
轉眼間,那個唱著《晴天》的大男孩出道20年了,為人父為人夫,不管多少個20年,你依舊是我們最初的摯愛。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時光褪去了青澀的稚嫩,歲月溫柔了你的容顏。
17年如一日,我們依舊在等著每一個周杰倫日。
致敬偶像周杰倫,致敬我們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