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業不應該遵循傳統的木桶理論,我們要補短板,只要和別人合作就可以了啊!每個企業他都在一點上突出自己的優勢,這就是飯木桶理論的本質和精髓。
就是說一隻木桶能裝多少水,最主要取決於木桶最短的那塊木板有多長,或者說這個理論經常用於團隊的領導者教育那些團隊的員工。
但是對於今天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出現快速變革的環境來說呢!很多企業不應該遵循傳統的木桶理論。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你有沒有真正的思考過,木桶理論的背後,隱藏著兩個非常錯誤的假設。他的第一個假設是你的木板是有限的,所以只能做出有限的選擇。
比如說你的團隊就這6個人,你不能任意的去招聘其他員工,也不能對員工進行替換,所以短板你早就發現了,但是你只能不斷地去幫助員工去成長,就像樂視公司他不斷的去追逐生態,彌補企業的業務短板,提升企業木桶盛水量的過程。
樂視是一個悲劇,22萬的股民都為這個悲劇而買單。樂視搞生態錯誤了?其實沒錯,但是時機不對,方法不對。
為什麼這樣說呢?
在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今天,各種生產資料可以快速的匹配,你樂視作為一個網際網路公司,應該有槓桿資產思路吧。這才是網際網路的商業本事之一,叫做槓桿資產。那什麼叫槓桿資產呢?
比如說滴滴,滴滴在剛成立的時候,沒有任何一輛屬於自己的汽車,但在北京市只要你在滴滴的平臺上做了註冊,那一開始註冊的三十萬輛私家車都可以為滴滴的客戶提供服務,那三十萬輛私家車這就是滴滴公司的槓桿資產,所以我們要補短板,不一定自己去投資,不一定自己去親歷親為,只要和別人合作就可以了呀。這就是槓桿資產的理念。
第二個隱含錯誤的假設就是木桶必須方正,就是說木桶必須正著放,這樣盛的水有多少才取決於短板。但是問題是,誰規定了木桶一定就是正著放了呢?這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新思路,反木桶理論。
反木桶理論:當你把木桶向著長板傾斜,你會發現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板。反木桶理論強調的是挖掘和培養企業的長板或個人的長板(即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就是企業和個人的核心競爭力,因為你的短板通過合作或者說槓桿資產的思想來彌補。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你的特色就是旗幟。對企業而言,憑藉其鮮明的特色,就有可能擁有自己的消費群體,佔有一定的市場額度。
那麼與傳統的木桶理論求穩的保守思想不同,反木桶理論是一種提倡彰顯特色的創新戰略,他要求企業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式,找準自己的特殊優勢。進十年來很多偉大的公司都是鮮活的反木桶理論的實踐者
比如說呢,百事可樂在中國的戰略:他們把所有的製作、渠道、發貨、物流全部都外包,只保留市場部幾個寥寥無幾的人來運營這個品牌。把這個品牌做好了,百事可樂就成功了。
淘寶,淘寶做的是什麼?淘寶只做一個交易平臺,他就像一個啞鈴一樣,連接兩端,這個兩端一邊是賣方一邊是買方,淘寶只撮合交易保證公平的交易規則就好了。
小米呢?大家都知道小米很多時候連研發都是外包的,小米只做好了粉絲互動,騰訊呢做得很好,抓住了國內近八成的網民。
你會發現每個企業他都在一點上突出自己的優勢,而不是做到面面俱到,這就是反木桶理論的本質和精髓。我們講了理論來看一看自身或者企業如何去應用這個理論呢?
一、通過差異化,尋找自身長板
比如說,沃爾瑪今天是美國乃至世界零售業的巨頭,但他的成長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創業初期,沃爾瑪面對兩個強大的競爭對手就是西爾斯和凱瑪特,這些都是零售業的巨頭,沃爾瑪就在想我的優勢在哪裡?我的優勢就是 (lower price)低價,那什麼人需要低價呢?
當然是那些小鎮青年呀。當時希爾斯凱馬特這些零售業的巨頭一直都認為超市尤其是大的超市,應該開在人口2.5萬以上的地方,因為這樣你才有消費量啊。都是沃爾瑪不這麼認為,沃爾瑪認為我的優勢是低價,所以沃爾瑪的選址應該在5000-2000人的小鎮上。這個農村包圍城鎮的策略後來你知道被誰學了呢?
那就是去年我們在美國上市的品拼多多,拼多多號稱關注的五環外市場,什麼叫五環外市場你知道吧?其實就是三四線的小鎮青年嘛。其實就是我們廣大的農村市場嘛。你應該都知道,前面有淘寶,後面有京東,拼多多怎麼辦?我只能農村包圍城市了呀。拼多多之所以能成功,就是找到了自己的長板。
二、持續創新,打造和保持長板的競爭力
在這一方面,華為就是表率。其實我一直有一個理念,就是不要去追逐風口,因為風口太快了,風颳得太快你追是追不上的。我們能做的事選好一個位置,然後站在那裡等風來。
2014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浪潮風起雲湧,大家都去追逐風口,都去玩什麼新的商業模式啊。要做風口的那頭豬,快速把自己的團隊變新。但是你知道華為在這個時候做了一件什麼事嗎?
華為把北師大李小文教授的一張圖片放在了辦公區的門口。在這張圖片中呢?李小文教授非常的樸素,穿著一雙布鞋,華為是想用這張圖片來教育所有的管理層和員工,不要去追逐風口,不要被外物所打擾。在5G到來的時代,華為成為了我們民族的驕傲。
企業如此,其實我們自身也是如此。我們在中國古代形容一個人優秀,經常說這個人「文武全才」。可是問題是大多數的人都普通人,你的精力和你的資質都是有限的,你很難做到文武兼備。
與其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補你自身的短板,還不如用時間和精力來培養你的長板,讓自己的能力能夠快速的凸顯,來增加職場競爭力。讓自己成為一專多能的人才,在今天我們經常會說要給自己貼一個標籤,演員要給自己一個人設,其實無論標籤還是人設不就是在彰顯你的長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