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扇子,究竟有何秘密?看看是誰發明的就知道了

2020-12-21 騰訊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諸葛亮的扇子,究竟有何秘密?

三國時期最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身高八尺(185左右接近190),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持羽扇。這把羽扇也跟隨了諸葛亮的一生(不得不說,真耐用)。

這把羽扇其實不是諸葛亮自己的做的,當然也不是買的,而是他的妻子黃氏送的,黃氏,根據袁闊成老先生講,應該是叫黃月英,乃是黃承彥的女兒,家住襄陽,從小就非常聰明,非常有才華。而且啊,最精通的就是理科,諸葛亮的木牛流馬其實原型就是黃月英造的,還有諸葛連弩啊等等,都是出自黃月英之手。

當時諸葛亮20多歲也沒娶媳婦,黃月英呢也20出頭沒嫁人,為啥呢?據說這位黃月英啊長得不太好看,頭髮有點黃,皮膚有點黑,而且自己很有才也看不上一般的男子。直到石廣元幫黃承彥說親,就想到了諸葛亮。

石廣元本來沒抱多大希望,因為諸葛亮那麼有才華,黃月英又確實長得不盡人意,估計這事沒戲。誰知跟諸葛亮一說,諸葛亮竟然欣然應允。原來諸葛亮早就聽說黃承彥的女兒非常有才,早就想親自上門提親。可把石廣元激動壞了,能說成一樁婚事,最起碼多活十年啊。

於是黃老爺子親自為女兒操辦婚事,而諸葛亮的羽扇,也就是黃月英送給他的定情信物。這把羽扇可真是了不得,諸葛亮一看這扇子激動壞了,那這扇子上到底有啥秘密呢?讓諸葛亮這位大神這麼高興。

扇子是用鵝毛做成,上面寫著天幹地支,陰陽八卦,甚至還寫著不少妙計,內藏好多機關呢。也難怪諸葛亮走到哪都拿著這把扇子,不僅僅是包含對妻子的感情,還因為諸葛亮一看扇子,就能破敵之策啊。

後來空城計的時候,司馬懿帶領10萬大軍馬上就要兵臨城下了,諸葛亮也是急得不得了啊,結果一看手中的羽扇,欸!有了,這不輕輕鬆鬆就退出了司馬懿的大軍。(這段沒什麼根據,莫要當真啊)

說到底啊,諸葛亮非常有才,黃月英也不比諸葛亮差多少,長相嘛就別太在意,古代講究郎才女貌,諸葛亮和黃月英是「女貌郎才」。

這裡是花村,我是小辰。

相關焦點

  • 諸葛亮的扇子是什麼做的 諸葛亮的扇子叫什麼
    諸葛亮的智慧是令人佩服甚至敬仰的,雖說沒見過真人,但是電視劇當中的諸葛亮還是能夠看得到的,其實很多細心的人會發現他無論在哪都會帶著那把羽毛扇,很多網友就對此有疑問了,這把扇子有什麼意義嗎?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日本武將打仗手裡拿把扇子是模仿諸葛亮嗎?扇子裡究竟有何秘密?
    說諸葛亮拿羽扇來自晉·裴啟《語林》。「諸葛武侯與宣王(司馬懿)在渭濱將戰,武侯乘素輿,葛巾,白羽扇,指揮三軍。」這本書其實已經失傳了。而宋刊《藝文類聚》有引用裴啟的《語林》,它說法不同:「武侯乘素輿,葛巾,毛扇,指揮三軍。」不是白羽扇,而是毛扇。   這個毛扇,是魏晉清流流行的麈尾。
  • 冷知識:誰發明了扇子?最常見的摺扇是舶來品?漫談古代扇子文化
    後來到了舜帝時期,舜為了求四方賢人,於是發明了一種五明扇,五代表了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五明扇後來也成為帝王將相的一種禮儀用具,不是普通人扇風納涼的。這把扇子共有15骨,扇骨長82釐米,兩邊的大骨上寬0.8釐米、下寬1.4釐米,扇面縱59.5釐米、橫152釐米。扇面上是朱瞻基自繪的《松下讀書圖》:畫中的文士盤腿坐在一棵古松下讀書,旁邊有溪水,有書童,看起來相當愜意。
  • 諸葛亮每次都帶有羽毛扇,不是天氣熱,扇子上刻有戰無不勝的方法
    一提到諸葛亮,大家的眼前就會出現那個,一出場就手拿著扇子坐著小車,在陣前指揮著千軍萬馬。不知道大家在看到這些的時候有沒有這樣的疑問,他拿的那個扇子上到底有什麼秘密?還是只是一把普通的扇子。所以這樣一問,大家也會感到疑惑了。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 諸葛亮的扇子是從哪裡來的,為啥他從來不離手?原來有如此妙用
    在大家的印象中,諸葛亮除了機智、才華橫溢,善於算計等特點之外,從外觀上諸葛亮最大的特點就是手中有一把不離手的扇子。在遊戲三國殺中,這把扇子還具有功能,算得上一件武器。那大家就會有疑問,諸葛亮這把的扇子的來歷是什麼,為什麼諸葛亮一直拿著它?
  • 諸葛亮為何總是拿著一把扇子?其實扇子中暗藏玄機,有特殊含義
    諸葛亮一直被視為三國的神人,他可以算天下事,正是因為他的存在,才有了蜀漢基業。諸葛亮留給人最深的印象,便是他手中的羽毛扇。這把扇子自茅廬開始就不離身,到死也拿在手上。這把扇子可不是扇涼這麼簡單,原來這扇子中暗藏玄機,有特殊含義,今天就給大家揭曉下秘密。
  • 諸葛亮為何一直拿著把扇子?其實扇子中暗藏玄機,有特殊含義
    (影視劇中的諸葛亮)相信大家都知道,諸葛亮從出現在書中情節裡的時候,便拿了一把「羽扇」,那麼這把扇子是否有特殊、是否真如大家說所的那樣擁有著神鬼莫測的神奇之術。根據書中記載在曹操大軍由水路逼境之時,諸葛亮便「施法」借來東風,一舉擊敗曹操大軍,由此奠定了後來三足鼎立的基礎,「火燒赤壁連營」(今湖北省赤壁市)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發生的大型戰役,這也標誌著中國的軍事中心以及重點不僅僅局限於黃河流域。也是在此次戰役之後,諸葛亮的「羽扇」便被傳的神乎其神,號稱能夠請來神靈助陣,於是便有了後來的「空城計」以及「連環計」等驚天計策。
  • 諸葛亮妻子家裡的背景有多大?她為何要送給諸葛亮一把扇子?
    黃月英的父親名叫黃承彥,是一位沔南名士(大概就在荊州),有一次,他和小青年諸葛亮聊天的時候喜歡上了諸葛亮,於是黃承彥就對諸葛說:誒,你不是在找媳婦嗎?我就有一個女兒,長相值得尊敬,頭髮發黃,皮膚發黑,很有才能,配你不成問題,你肯娶她嗎?諸葛亮一聽,就同意了。於是就被當時的很多人都當成笑話傳了起來。這位黃承彥是誰呢?
  • 諸葛亮的扇子是兵器嗎有什麼特殊的 羽扇綸巾是標配
    諸葛亮的扇子從不離身,以至於很多人覺得扇子才是諸葛亮的本體。諸葛亮的扇子是兵器嗎是被問的最多的問題,究竟這把羽扇有什麼特殊之處呢?   諸葛亮的扇子來歷有很多傳說   傳說一:黃月英所送 黃承彥怕有為的青年有眼不識荊山玉,故稱千金為「阿醜」。   阿醜黃月英不僅筆下滔滔,而且武藝超群,她曾就學於名師。藝成下山時,師傅贈送她鵝毛扇一把,上書「明」、「亮」二字。二字中還密密麻麻地藏著攻城略地、治國安邦的計策。   並囑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
  • 諸葛亮的扇子有什麼學問?
    扇子本是實用之物,以其輕薄而面積大,可扇風取涼。中國一向有在日常器物上施以裝飾的傳統,於是扇柄扇骨上有雕工,扇面正反上加書畫。較早的雕工書畫多由普通匠人完成,慢慢地各種有才華富想像的藝術家也來參加,扇子也就此演變成有實用功能的藝術品,使人頓生愛羨之心、寶藏之意,成為今天集藏的一大門類。羽扇:用鳥羽製成的扇子; 綸巾:古代用青絲帶做的頭巾,又名諸葛巾,為古人扎頭的常用裝飾。
  • 諸葛亮的羽毛扇到底有什麼秘密
    那麼到底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的羽毛扇到底有什麼秘密?讓他如此的愛不釋手!他這樣做既表達了他與夫人心有靈犀真摯不渝的感情,也熟練運用扇子上的謀略。
  • 諸葛亮的扇子不是羽毛做的?其中暗藏玄機!
    眾所周知諸葛亮是三國中比較擅長謀劃、機智的人,對於諸葛亮的形象最突出的一點就在於他無時無刻都拿著一把扇子。然而為什麼他總拿著這把扇子呢?諸葛亮是一位名士,他素衣綸巾,手搖羽扇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諸葛亮的扇子從何而來?在民間流傳多種說法。
  • 諸葛亮為何總是拿著一把扇子?原來扇子中暗藏玄機,有特殊含義
    導語:三國時期每一個人物都有很鮮明的性格特點和形象,關羽常年閉著眼睛而且喜歡穿青色長袍,長鬚青袍手持大刀就是他在世人面前的形象。而趙雲一直以白馬銀槍示人,憑藉著高超的武藝和膽識橫行戰場。而諸葛亮的形象則是一個纖瘦的書生,不論春夏秋冬都拿著一把扇子,羽扇綸巾就是對他最好的詮釋。
  • 為什麼諸葛亮常年拿一羽毛扇,其實有兩個原因,這個扇子不簡單
    諸葛亮的羽扇綸巾的裝扮,在正史《三國志》當中是沒有的,最早的來源當是裴啟的《語林》,《太平御覽·服用部四·扇》有引: 「《語林》曰:諸葛武侯與宣王在渭濱將戰。武侯乘素輿,葛巾、白羽扇,指揮三軍,三軍皆隨其進止。」
  • 士大夫生活窺探:扇子為何會與文人情懷掛鈎?背後有何歷史淵源
    扇子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發展至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人們最早發明的扇子,是用來遮風擋雨的一種工具,然而隨著文化的發展,扇子逐漸成為文人墨客營銷自己的一種方法。許多文人士大夫為了附庸風雅,會經常手執扇子,以表達自己獨特的性格特徵和文採。
  • 士大夫生活窺探:扇子為何會與文人情懷掛鈎?背後有何歷史淵源
    扇子主要的功能就是去除暑氣和祛熱,所以到了炎熱的夏季,每人手持一把扇子會涼快許多。但並不是所有人拿扇子都是為了涼爽,古代的士大夫一年四季,都喜歡手執扇子只為了文人風趣。一、羽扇綸巾、儒雅睿智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諸葛亮喜歡拿著扇子。
  • 為什麼諸葛亮總是拿著一把扇子?這有什麼玄機呢?看完不淡定了
    說起諸葛亮,相信每個人都能想起他那完美的形象,拿著一把扇子指點江山是多麼具有智慧的一個人物啊。劉備死了之後,諸葛亮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統治者,但是當時他並沒有取而代之,而是一心輔佐自己的小主公,其實很多人在說起這個人物的時候都非常的好奇,為什麼他總是拿著一把扇子呢?
  • 諸葛亮為何總是手持羽扇?原來扇子中暗藏玄機,有特殊含義
    諸葛亮的形象也很有特點,很少見他騎馬,大多是走路,不然就是坐輪椅給人推著走,而且不論春夏秋冬颳風下雨,手上總會拿著一把扇子。可能很多以為扇子只能拿來扇風避雨,其實背後有更大的意義。水鏡先生這句話不知道被誰傳了出去,諸葛亮聽到後暗自得意,有意無意和同窗之間炫耀。曾經有一次他和幾個同窗談天論道,說道各自的前程時諸葛亮來了興致,認為他們三人最多只能做到一郡太守,而自己卻能治國安邦。龐統等人以為是諸葛亮開玩笑也沒有過多深究,很快轉移到了別的話題。
  • 諸葛亮的扇子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從不離手?原來如此!
    蘇軾寫過一句描寫諸葛亮的詩,相信很多人都比較熟悉,那就是:「羽扇綸巾」。描寫的十分符合諸葛亮的形象,不管是名著《三國演義》裡,還是影視作品中的諸葛亮都是手持一把羽扇,顯得非常神秘。那麼到底諸葛亮的那把羽扇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從不讓羽扇離手?難道這羽扇有什麼驚人的秘密?
  • 諸葛亮為什麼總是手裡握著羽毛扇?原來隱藏著如此驚天大秘密
    在《三國演義》以及以三國為題材的戲劇和影視劇中,諸葛亮常常手持羽扇,從容談笑,即使遇到難題,也只需要輕彈羽扇就能想出辦法,乍一看,他胸中有溝壑,腹內藏著軍事謀略,可以說,在人們的心目中,羽扇成了諸葛亮的「標配」,諸葛亮為什麼總是手裡握著羽毛扇?原來隱藏著如此驚天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