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五金店,是一個大眾耳熟能詳的名詞和非常熟知的業態。據不完全統計,中國五金店門店數量超過百萬家!各類五金小店遍布大街小巷,它跟人們的生活、生產息息相關。
各類五金店之所以有這麼大的體量,跟中國改革開放這麼多年強勁的經濟發展是分不開的。各類五金店賣的東西不盡相同,規模也參差不齊,大多以夫妻店形式存在,他們售賣的品類主要屬於工業品(MRO)和建築五金、DIY五金範疇。
MRO:是英文Maintenance, Repair & Operations 的縮寫。即:Maintenance維護、Repair維修、Operation運行 。通常是指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不直接構成產品,只用於維護、維修、運行設備的物料和服務。MRO是指非生產原料性質的工業用品。
建築五金:更多指建築工程與裝修裝潢所需要用到的五金、交電、化工、機械設備等物料。
DIY五金:更多指是居家生活日常需要的五金工具、照明、水暖、廚房用具等物料。
市場規模
這幾類的市場規模,據2019年艾瑞諮詢的數據統計,超過兩萬億市場,跑道足夠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一)市場巨大
存量市場就高達兩萬億。
(二)市場品類多且複雜
小到一顆螺絲釘,大到工具機設備,SKU上千萬種。
(三)產品具備強烈的剛性需求
這些產品,機會都是各行各業尤其是第二產業必不可少的,隨時影響生產進程的必需品。
這是這種剛需特點,伴隨著中國製造的崛起,養育了一大波工業品生產廠家和五金店從業者!
實體渠道現狀
目前,市場為主的五金銷售渠道主要有代理分銷(採購聯盟、專賣店)、綜合賣場、線上MRO(第三方電商平臺)、初級連鎖經營等等。其中,線上MRO垂直電商和第三方電商平臺這兩年針對中高端客戶也嘗試發起猛攻,初步獲得資本的追逐,比如震坤行、西域等,但在客戶末端和教育客戶的成本上花費巨大,有待市場檢驗。本文重點探討佔據兩萬億市場大頭的、分散各地的實體經營形態。之所以選擇這個角度,是因為大量的需求端也是佔據在金字塔下方的廣大中小企業需求。而線下實體店對終端的需求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售後維修、前置倉、快速響應、看樣品、售前溝通導購等。
這個領域的市場,再次證明,並不是所有線上能夠完全替代線下實體。有太多的案例證明了這點。
但並不意味著線下實體不變,就能夠很好生存。線下形態有以下常見幾種:
(一)代理分銷
廠家---一級代理(批發)--二級代理(小批發)--夫妻店--客戶
這種形態最為常見,主要是以夫妻店為主,普遍學歷不高,但吃苦耐勞。相對於商超便利店、水果生鮮業、小餐飲等,五金行業的業態至少落後10年。不論是客戶,還是從業者,體驗感都不怎麼好。存在以下痛點:
1.層層分銷,意味著最終到達客戶手上價值失真
2.廠家管控手段有限,市場亂象橫生
3.假貨次品多,夫妻店和客戶難以辨別
4.價格不透明,客戶購買心底沒數,還大量存在需要議價的情況,溝通成本高昂
5.廣大從業者心態疲憊,相當困身,生活質量並不高;哪怕做得比較大的批發商,也面臨二代未必願意接班的困境,使自己的生意盤子成為雞肋
6.庫存管理失控,應收帳款多
7.濫用潛規則,疲於應付灰色應酬,身心疲憊,險象環生
8.賣場髒亂差,擁擠不堪,整體行業水平偏低,從業者感覺並不體面
9.門店銷售半徑偏窄,以坐商為主,營銷手段單一,更沒有信息化與網際網路的工具導入。
(二)大型專業市場
主要以各地五金城形態存在。
存在主要問題:
1.鋪租不菲,入場費不低,客流也遠不如從前
2.串貨嚴重
3.次品假貨難以分辨
4.發票問題都未必能妥善解決
5.從業者心態依然疲態,存在不少投機行為。五金城里面不論是從事零售的還是批發的,對行業的前景並不表示嚮往或樂觀。
(三)專賣店
主要是個別廠家想縱深渠道,同時宣傳品牌。但市場對單一品牌並不買帳。
(四)採購聯盟
主要是個別省份做了多年的批發商聯合起來尋求新的蛋糕切分,但往往因為本身利益切割就很難權衡,所以想要成功也不大現實。同時脫離不了陳舊的「批發」思維,導致並未對終端客戶創造很多實際的利益。
(五)初級連鎖
業內很多人覺得應該要像其它行業一樣,五金店應該要連鎖才對。於是很多看似門頭一樣,但實則連而不鎖,最多只能稱之為「多店模式」而已。實質上要麼依然是夫妻店,要麼是經營如履薄冰的聯營店而已(人才不好把控,容易揭竿起義,庫存太多且不準等)
誰能為客戶創造價值,誰就能分到一杯羹
由於市場龐大,誰也不能說能獨領風騷。這個市場裡面,在未來幾年,誕生1-3家頭部垂直電商,1-5家頭部連鎖品牌很正常!不管是線上的,還是線下實體,不跟緊消費潮流和習慣,不能為客戶創造價值,亦或墨守成規不求改變的,必將會被市場逐一淘汰掉。
不管以何種形態存在,底層邏輯是:到底你有沒有為客戶創造了新的價值?
連鎖新零售模式探究
最近幾年,業內諸多行家或者行業領跑者,開始關注五金機電或工業品連鎖業態的發展。對此筆者也深入進行調研和考察,跑在市場前列的「未來之星」之類的,有一定前瞻性,但他們對連鎖的理解和高門檻的設置,並不很看好。而近期市場較火的來自佛山一家「工宜佳五金機電便利店」進入了我的眼帘!
工宜佳五金機電連鎖在佛山地區已經經營12年,開始一直以直營的方式存在,依附著佛山良好的工業基礎,這個連鎖店在當地深入人心。經過多次實地考察和交流,我覺得他們有幾個「新」比較欣賞:
一是門店新潮:門店整體裝修風格新穎,進去後陳列整齊,店員專業,還有很多附加服務,比如涼茶免費供應、有咖啡廳風格的客戶驛站,明亮乾淨的洗手間向公眾開放,音樂空調,一年四季變化的裝扮等等,不管是客戶還是店員,體驗感明顯跟傳統店有區別
二是經營理念新:明碼標價,陽光銷售,假一賠十,含稅銷售,可以開增值稅發票;價格隨機跟京東天貓對比了下,還非常公道,不少還有明顯優勢;還有售後維修服務,配送服務等,如果大客戶還有顧問式客服跟進等
三是對新零售理解較為透徹:該公司負責人說:「新零售不能表面新,一切不以「數據賦能」的新零售都是耍流氓!」這個行業最難的是行業基礎差,商品多但又沒有商品數位化,這也是制約這個行業零售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我在工宜佳的超市看到了他們的努力和變革。只有商品數位化,才能通過ERP系統進行數據賦能,不論是庫存管理(安全庫存)、前臺收銀,還是數位化營銷實時落地,都離不開這項工程!這些更多需要廠商聯合,才能推動行業快速發展!這些實現了,不就解決傳統夫妻店老闆和老闆娘諸如可以脫身管理當甩手掌柜,庫存管理精準等問題嗎?
另外他們的商城也是和線下打通的,那麼O2O就不是一句空話,線上會員管理系統、充值系統、營銷系統都能落地發揮!
四是對連鎖有創新模式:「成功是系統的,失敗是片段的」這是掛在工宜佳負責人嘴上的口頭禪。他認為,真正的連鎖要符合五化:一是簡單化:要把這麼複雜的行業做得有規律且簡單,離不開多年的研究和數據的驗證。只有簡單了,能進來玩的人才多,才能推動行業發展。二是標準化:這個是行業的門檻!所有的連鎖店都離不開標準化設計。只有前面的簡單化了,才能更好地形成標準,形成標準的目的是為了更好更快地複製!所以必須統一形象,統一經營策略,統一集採,統一行動!三是系統化:沒有系統的思維和系統的落地工具,一切都是枉談,這也是這個行業很多想嘗試連鎖且屢遭失敗的核心原因之一!任何的連鎖不是某個方面的突出,他必須跟整個布局要系統化思考和落地。但不能因為前面連鎖的探尋者的失敗而否認連鎖的趨勢。四是品牌化:只有品牌化,只有大家共同維護簡單正直的經營理念,才能讓品牌有生命力,才能最終讓大家獲得更多實惠!才能讓整個連鎖有生命力的延續下去!五是數位化:未來數位化一定是各個行業變革的基礎。誰在數位化先行一步,誰必將佔得先機!
居於這幾個「新」,筆者認為工宜佳還是走在五金行業實體新零售的前列了。他們想通過連鎖規模化,然後獲得供應鏈優勢,最終讓加盟商和客戶獲得透明且可追尋的價值利益的布局,應該會在市場中獲得一席之地!當然,他們依然會面臨很多不確定的挑戰,但對於一個野心勃勃且富有戰鬥力的年輕團隊來說,這才好玩吧!這個行業需要更多這樣的新元素和新力量來加入,才能加快這個行業的發展,不是嗎?
線下實體,不求改變,不以創造客戶價值為基礎的從業者應該要引起深思了!要麼傍個大船一起學習一起分杯羹,要自己努力轉型嘗試改變……不要成為時代的淘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