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盛澤)中紡學面料產業研究院產學研戰略合作授牌儀式舉行。
10月16日,蘇州(盛澤)中紡學面料產業研究院掛牌暨產學研戰略合作授牌儀式在江蘇盛澤隆重舉行。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伏廣偉,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副理事長龔進禮,蘇州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程波,吳江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戚振宇,吳江區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薛建國,吳江區高新管委會副主任、盛澤鎮黨委副書記、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管理委員會主任趙菊觀,吳江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呂海峰,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管理辦公室主任胡偉彪。國內重點紡織服裝高校負責人及大眾和專業媒體代表出席了此次儀式。
蘇州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程波在致辭中表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必然要求,中國科協圍繞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自2014年正式啟動實施創新驅動助力工程。兩年多以來,中國科協下屬的全國學會,在企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中主動作為,在地方經濟建設升級中主動作為,取得顯著成效和積極進展。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在紡織產業集群搭建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蘇州中紡學面料產業研究院,精準對接蘇州區域的創新發展需求、推動各類創新資源有效集成,打通了科技成果轉化的新渠道,也打通了全國學會服務地方的新模式。希望蘇州中紡學面料產業研究院成立後積極幫助地方和企業開展技術攻關,增添紡織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在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裡」上發揮獨特作用,推動科技工作者把創新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產業活動,拓展社會化服務職能,更好地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
吳江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戚振宇在致辭中說,盛澤聚集了2500多家紡織企業和6000多家商貿公司,年產量超過250億米,市場交易額超過1300億元,同時擁有盛虹,恆力等千億級的企業。依靠創新加快新動能成長和傳統動能改造提升是盛澤實體經濟發展的一大特色,近年來,盛澤企業通過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企業核心競爭力明顯增強。與此同時,盛澤也通過設立產業準入門檻,逐步淘汰了高汙染、高能耗、低產出、低收益項目。當前,紡織業發展依然面臨多重困難,只有加強產品的研發力量,注重品牌建設,才能推動盛澤紡織業由量向質的加速轉變。希望通過產業研究院的建設工作,為盛澤當地的產業注入新動力,加快企業科技發展步伐。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伏廣偉指出,蘇州面料產業研究院以服務行業和盛澤地區的發展為目標,通過整合產學研資源帶動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未來產業研究院將整合國內外高校和科研單位的科研資源,注重科技成果的轉化,為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搭建創業和創新平臺,推動盛澤面料行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
現場為來自北京服裝學院、浙江理工大學、大連工業大學、東華大學、江南大學、青島大學、蘇州大學、天津工業大學、武漢紡織大學、西安工程大學、紹興文理學院、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江蘇省紡織設計院無錫分院等14家國內重點高校的負責人授予了產學研戰略合作牌匾。高校代表向記者表示,以往學校老師搞科研,有很多很好的技術和項目雪藏在學校沒有對接到市場,因為不了解那些企業有相應的需求;產業研究院擁有廣泛的企業資源和科研項目資源,經過梳理後的科研訴求將為高校和企業搭建起充分合作與互惠共贏的高效平臺,企業的技術訴求將促進高校科研人員的攻關動力,並引導研究方向更為市場化;同時,高校的科研團隊也將為企業挖掘培養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具備的高素質高層次人才。
據悉,蘇州(盛澤)中紡學面料產業研究院已與上述高校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將依託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產業研究院,在科技攻關、研發平臺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發揮各自優勢,探索產學研聯合創新機制,建立產學研長期合作關係,構建科技發展新模式。
背景連結:
為推動我國產業集群地區的轉型升級,促進中小企業沿著技術創新路徑向品牌端拓展,及時把高科技和新產品延伸至產業前沿,逐步形成新型產學研合作機制,中國紡織工程學會與重點紡織服裝產業集群聯合,籌建了一批具有產學研結合和技術創新以及資源整合功能的紡織產業研究院。
在去年的中國紡織學術年會上,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分別與江蘇吳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籌)管理委員會、福建石獅市人民政府和青島中科紡織研究院有限公司分別就合作成立蘇州面料產業研究院、石獅服裝及配飾產業研究院和青島生態纖維和紗線產業研究院籤訂了合作框架協議。
蘇州中紡學面料產業研究院由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發起成立,蘇州市科學技術協會作為主管單位,盛澤政府大力支持籌建。研究院致力於搭建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盛澤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搭建創新服務平臺,推動盛澤科技和經濟的發展。
責任編輯:許月華
Tel:010-61723967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註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網際網路,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