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風土人情「陝西楞娃」

2021-01-12 雪兒愛學問

說起陝西人,不能不提「陝西楞娃」、「陝西家娃」。

「 陝西楞娃」和「陝西家娃」都是外來語,不是陝西土語。原先有其專指,喻為愚笨、思想僵化、自我保守、沒見過世面的一些陝西後生,後來擴散開來,一提陝西娃,就立馬聯想到「陝西楞娃」或「陝西家娃」,變成了黃土地上的「土特產」。儘管經過不知多少歲月的更替,但「陝西楞娃」或「陝西家娃」的名份仍罩在不少人舊有的觀念鏡下,不時的放大,帶著一種世俗和偏見,甚至浸沐著蔑視的目光,裹含著挖苦的神情,不時的展露,難以一下子消失。

毋庸諱言,陝西人身上存在許多不足。千百年來,八百裡秦川土地肥沃,風調雨順,五穀豐收,陝西人吃不愁,穿不愁,生活富裕,不用求人,久之安於現狀,容易自我滿足。在背負蒼天、面朝黃土的勞作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世界。陝西後生身不離家,足不出鄉,在父輩的濃蔭庇護下,孤傲、任性甚至冷酷的天性在一天天驕慣著、放縱著,亦一天天膨脹著、積澱著,養成了唯我獨尊的思想。加上骨子裡遺傳著祖輩「小農意識」的因子,表現在實際生活中,一方面愛面子,花錢買大方,喜歡窮折騰;另一方面大錢掙不來,小錢看不上,貪圖清閒,不願闖蕩,更不願冒險。做事成與不成總愛先自我否定,前怕老虎後怕狼,甘願抱殘守缺。「吃不求你,穿不求你,為啥要巴結你?」陝西後生直言不諱,也不願身邊其他人「胳膊肘向外彎」,不去幹「吃的包穀糝糝操富強粉的心」的事。

一個個性格耿直,遇事不愛張揚,不喜賣弄。在判斷事情的錯對上有自己的準星,講公平,論公道,天平擺在正中央上,不願誰揉沙子,也不會通融,有時愛認死理,愛耍「二桿子」脾氣,鼻子裡見不得一點菸,你硬來,他比你還硬,不要說親戚朋友,就是天王老子都不顧及。平時在辦事與人交往中,說話粗嗓門、大腔調,言語直直的不拐彎摸角,有啥說啥,無遮無掩,遠遠聽見像與人吵架一樣。由於心裡藏不住事,一切寫在臉上,聽見好話哈哈笑,聽見批評會蹦蹦跳,話攆話中存在分歧立馬表現出來,非要爭個高低。有時與人說活,剛開始還說說笑笑,一臉燦爛;不大一會兒話不投機,當即就吵吵鬧鬧開,沒一點緩衝餘地。有時為芝麻大一點小事,肩膀上放不住一個鈕扣,覺壓的慌,立即就跳起來,臉紅青筋暴,像誰把他家饃籠子掰破了,立馬與你論理,脖子犟著像鬥架的公雞,眼晴睜的像牛眼睛一樣,一點不留情面。這就是人們常提的陝西娃動輒「生冷噌倔」的表現。

憑心而論,陝西「楞娃」不冷,「家娃」不傻。過去落後閉塞的環境中長大的陝西娃,表現出的是其率真的一面。陝西後生一代比一代能幹有本事,其長處很多。人人淳厚老實本分,對人熱心腸,肯幫人助人;性格豪爽,說話不會藏著掖著,喜歡直來直去,不作弄,與人交往一片誠心,愛講「掏心窩子」的話;辦事認真,能任辱負重,肯吃苦,捨得汗水和力體;輕意不言失敗,生活再苦再難,絕不流露半點畏懼,都會硬撐著,不願求人,有時就是天塌下來,也會表現出一種樂觀積極的心態。

印象中他從簡單的家務活到體力很重的農活,似乎什麼都幹過,也吃遍了村上每家的飯。有時沒有活幹,街房鄰居也會在飯時叫他過去吃飯。見了他第一句話就問:「吃飯了沒有?」當時還是生產隊,一年大熱天他沒褲子穿,有人把隊上用過的日本尿素袋拿來,尋人剪了條短褲給他穿。這種袋子是用化纖布做的,薄薄的,越洗越白,穿上也涼快。他穿上這種薄褲,從人前一過,儘管屁股上一邊印有「日本特產」字樣,另一邊印有「含氮量不低於46%」字樣,但他不嫌,只是覺涼快。那褲子有風無風會不停晃動,引來不少羨慕的眼光。過了幾年,村上要派人去馮家山修水庫,覺他無牽無掛,就派他去,才結束了吃百家飯的局面。後來我離開農村再沒有他的消息,直到九十年代初,聽說他在西安辦了一個飯館,生意很是紅火。前年回家,又聽說他轉行在北京搞建築,攤子很大,從村前村後領了不少人去,村裡的馬路、學校,還有祠堂,都是他無償投資修的。誰也沒想到,原先那個沒見過世面、窮得沒飯吃甚至連褲子都沒有的陝西娃,日後會發跡。據說村上像他這樣的後生目前在外當老闆、開公司的不少。從這些變化中,我們不難窺見陝西娃可敬的一面,再不能用舊的眼光看待今日陝西後生了。

生旦淨末醜,神仙老虎狗。千人千面,各不相同。我們不否認,由於歷史沉澱的太久,相對於陝西後生來講,從老先人手留傳形成的守土思想、求穩思想和生活習慣及懶散心態是難以一下子根絕的。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觀念的更新,陝西後生己改變了往日舊的形象,迅速的跟了上來,陝西「楞娃」已變為能不夠的「能娃」;陝西「家娃」也已成長為時代的「佳娃」,這「處處埋皇帝的地方」,如今盡顯風流,充滿了生機和希望

相關焦點

  • 西大洋教授寫專著介紹陝西風土人情 向世界講陝西故事
    在陝西10年間,他立足於中西方文化的特性和多樣性,以外國人的獨特視角來觀察陝西,讓世界熟知陝西,讓陝西故事走向世界。他是一個骨子裡浸淫著西方文化卻渴望了解中國文化的學者,他的學術研究,成為很多外國人了解陝西的最佳途徑。編寫專著介紹陝西風土人情西北大學6號樓,外國語學院3樓,羅賓有一間獨立的辦公室。
  • 他向世界講陝西故事 洋教授編寫專著介紹陝西風土人情
    在陝西10年間,他立足於中西方文化的特性和多樣性,以外國人的獨特視角來觀察陝西,讓世界熟知陝西,讓陝西故事走向世界。他是一個骨子裡浸淫著西方文化卻渴望了解中國文化的學者,他的學術研究,成為很多外國人了解陝西的最佳途徑。 編寫專著介紹陝西風土人情 西北大學6號樓,外國語學院3樓,羅賓有一間獨立的辦公室。
  • 陝西一個三省邊界的小鎮,風土人情三地雜糅,是「朝秦暮楚」之地
    一說到陝西,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位於我國內陸腹地,他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山西自古以來是帝王建都之地,這裡一共留下了帝王陵墓共宮79座,他被稱為「東方金字塔」,他的省會城市西安也是一個歷史名城,13朝古都沉澱了千年的歷史文化,讓西安也成為了熱門的旅遊城市,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是陝西一座擁有歷史底蘊深厚的一個小鎮,這個小鎮被譽為
  • 感受陝西風土人情 品味陝西名家著作
    陝西一直以來都是無可爭議地被認為是文學大省和文學強省。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陝西作家就繼承新中國文學精神,從現實生活中汲取養料,直面社會,思考人生,探求真理,形成了陝西文學創作特有的「陝派氣質」。今天小編就為您傾心推薦以下幾本陝派作品,伴您度過一段美好的閱讀時光。
  • 氣壯山河的「陝西冷娃」
    在孫蔚如接任了陝西政府主席後,國民革命軍第17路軍被縮編至第38軍,孫蔚如任職軍長,成為陝西省的軍政要人。孫蔚如不辱使命,憑藉自己的才能以及關係,守護住了「西安事變」的成果,等到了全民族全面抗日!在1938年3月,日軍牛導川岸兵團壓進黃河北岸的風陵渡,孫蔚如請纓出戰,並向陝西民眾與國民政府盟誓:「吾等將以血肉之軀捍衛國家,捨身家性命以抗日寇,誓與日寇血戰到底,但聞黃河水長嘯,不求馬革裹屍還」!1938年7月,蔣介石令國民革命軍第17路軍改編為31軍團,孫蔚如任職軍長,率領部隊全部離陝東渡,進軍我國晉西南抗日第一線,捍守黃河,中條山。
  • 品正宗陝菜,了解陝西風土人情–陝菜主題餐廳
    陝西烹飪文化之源運流長,影響之深廣,由此可見一斑。提起陝菜,不少人都會聯想到羊肉泡饃,岐山臊子麵,乾縣豆腐腦等小吃,那一碗碗油光鋥亮又冒著香氣的美食還沒端在你的面前,只是聞著味道,口水也會不由自主的留下來。可是,陝西地大物博,陝西美食也不只那一兩種,今天,我就要為大家介紹一家專門提供正宗陝菜的主題餐廳–玖曲紅陝菜主題餐廳,保證讓你領略三秦大地風土人情的同時,又能夠滿足你吃貨的味蕾。
  • 陝西人藝話劇《白鹿原》再次回到故土
    但在陝西人心裡,只有陝西人藝演繹的話劇《白鹿原》,才是陝西人最共情最認可,屬於陝西人自己的「仁義白鹿村」。一,咱老陝自己的故事對於老陝,《白鹿原》不需要太多解釋。他們抬眼向東邊瞧,白鹿兩家的紛爭就仿佛仍在原上繼續著。
  • 陝西風土人情和那些有趣的民俗文化
    陝西地區長而狹窄,南北高地形,中部偏低,高原,山脈,平原和盆地等各種地形。從北到南長約870公裡,從東到西寬200至500公裡。從北到南,它可以分為三個地貌區:陝北高原,關中平原和秦巴山。其中高原926萬公頃,山地741萬公頃,平原391萬公頃。主要山脈是秦嶺和大巴山。秦嶺在陝西有許多著名的山脈,如華山,太白山,中南山和驪山。
  • 【Talkiin Music】除了黑撒以外,俺們陝西娃還聽什麼歌?
    提到陝西,我們腦海中想到的第一個關鍵詞是什麼呢?在八百裡秦川大地上,有太多值得領略的風光是美景,秦始皇兵馬俑、華山、華清池?是美食,羊肉泡饃、陝西涼皮、臊子麵?是文化,陝西三大家:路遙、賈平凹、陳忠實?是民俗,關中皮影、安塞腰鼓、漢調二簧?
  • 陝西自然博物館拆了?官方:只是旁邊修地鐵,帶娃看恐龍不礙事
    近日,有網友傳出一段電視塔西側附近施工的視頻,並疑問:陝西自然博物館拆了?從這段視頻中可以看到,在西安標誌性建築電視塔大圓球旁邊,挖掘機正在塔吊配合下對一個塔式建築牆體進行作業,旁邊還站了幾位頭戴黃色安全帽的工作人員。
  • 陝西自然博物館拆了?官方:放心,只是旁邊修地鐵,帶娃看恐龍不礙事的
    近日,有網友傳出一段電視塔西側附近施工的視頻,並疑問:陝西自然博物館拆了?從這段視頻中可以看到,在西安標誌性建築電視塔大圓球旁邊,挖掘機正在塔吊配合下對一個塔式建築牆體進行作業,旁邊還站了幾位頭戴黃色安全帽的工作人員。
  • 糰子:「我的父親賈平凹」|2019「秦聲動人」——陝西話講陝西故事...
    上小學三四年級吧,老師讓我們寫一篇《我的父親》的作文,我當時很認真用力地握著鉛筆,一筆一畫戳得滿作文本的窟窿寫道:我以後也要和我父親一樣,成為一個作家,有名了,就有很多叔叔、阿姨給送香菸呀、蘋果呀,成為名人多好多好啊之類的話,結果父親看了後,和我母親各站在一旁,一邊前仰後翻地笑,一邊小心翼翼並生怕人聽見似的小聲地教導我說:「娃呀,千萬可不敢這樣寫,要不你老師會笑話哩
  • 今天開始填高考志願,給陝西考生的幾個建議
    陝西考生的綜合素質在全國來說是一流的,清北優秀畢業生率陝西籍學生連續多年位居前十;但是陝西娃選挑大學選專業的水平,在全國「特立獨行」,甚至成了網上的段子,著實應該好好琢磨、加以提高。陝西娃挑大學選專業的三個疑問一、國內部分名校今年會不會在陝西縮招?
  • 「發現陝西之美」鳳凰全媒體體會渭南風土人情
    7月4日下午,「發現陝西之美」——鳳凰全媒體渭南行主題採訪活動新聞推介會在渭南光明酒店舉行,讓媒體進一步了解渭南山水人文特色及綠色生態發展情況。  陝西省委網信辦網絡新聞協調處處長徐永兵,協調處幹部陶禹舟;鳳凰網副總吳海鵬,鳳凰網旅遊頻道主編許玥、鳳凰網陝西頻道董事長楊宏武、鳳凰網陝西頻道總編輯馬莉等鳳凰全媒體團成員,及渭南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各網絡媒體參加了新聞推介會。
  • 陝西自然博物館拆了?官方回應
    近日,有網友傳出一段電視塔西側附近施工的視頻,並疑問:陝西自然博物館拆了? 而熟悉電視塔附近的市民都知道,電視塔大圓球附近就是西安傳說中的「家長溜娃勝地」陝西自然博物館。
  • 隴東平涼慶陽方言,越聽越像陝西話
    還比喻某人身體羸弱不停掙扎,某人經歷曲折困苦,如:那個娃跌絆了這麼多年,總算成功咧。  往起然,跌倒了爬起來。平涼話中,「然」是「粘」的口語音,正確寫法是「往起粘」。如:那慫跌了個爬撲子,然咧幾哈都沒然起來。  拾到跟前,氣勢洶洶來到你面前。在平涼常見兩人吵架,張三撲勢到李四面前,李四說,你拾到跟前組撒甲,吃人家嗎?  手欠的很,意為手賤亂動別人東西。
  • 陝西方言對妻子的稱呼
    關中處於三部分中部,有某種連接和橋梁意義,所以關中方言在一定意義上代表了陝西方言。其實,上述三地的方言雖然確實有差別,但大部分均屬晉陝方言片區,相差並不算很大。雖然不熟悉陝西方言的人,會覺得三地的方言差別特別大。方言是一個地方的文化和價值觀的一種反映。陝西方言對妻子有各種稱呼,透露了陝西人的一些家庭觀念,很有意思。
  • "藍瘦香菇"不算什麼 咱大陝西方言也忒色地很
    三、陝西方言忒地很 小編帶你學起來 作為方言,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忒色(特色),小編作為陝西人,我就來給你講講陝西話。 3.場景一:宿舍中 陝西娃:餓死了!走咥泡饃起! 非陝西娃:你老是說咥,咥是啥意思? 陝西娃:咥奏是吃的意思麼,咥飯就是吃飯。
  • 貶義詞褒用,「慫」這個陝西方言的內涵太深刻了!
    「慫」還是這個「慫」——與繼平兄探討貶義詞褒用董懷祿 陝西關中方言的「慫」字在人們的生活中無處不用,在親近的人中往往用的很多例如「碎慫」就是小娃的意思。 但是,如果我們把「碎」字換成「老」字,說某一個人是「老慫」,那絕對不是對這個老人的尊敬。 為什麼同是一個「慫」字,卻此一時彼一時,這是因為修飾限制不同,它的意思就發生了變化。 有時候,說話人的口氣不同,表達的含義也有所不同。我們拍著某個人的肩膀說「你個瞎慫」,可能是套近乎,如我們手指著這個人說「你個瞎慫」,那就可能是戾罵。
  • 原來陝西方言並沒有那麼的老土
    每一個地方的方言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從小在西安生活的我,自然也有著一口流利的陝西話,不管是到了什麼地方,只要一聽到陝西話就感覺格外的親切。總有人說陝西話給人的感覺就是土包子,那是因為你還沒有真的喜歡上西安這座城市。小編今天帶你感受陝西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