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和歐陽修那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才子和才女,兩個人在北宋文學史上,那都是有著重大的影響力,特別是歐陽修,他還是當時的文壇領袖,即使是後來的蘇軾和王安石見到歐陽修,那也不得叫一聲老師。他的詩文更是一絕,同時他的詞也是清新脫俗,一首《生查子.元夕》,更是成為了描寫元宵佳節的名篇,在他之前,以及到現在,無人能夠超越這首作品,成為了描寫元宵佳節最精彩的一首詞。
當然歐陽修還寫過很多非常經典的作品,譬如他的這首《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同樣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然而這首詩,也使得很多的人爭相模仿,但是這其中模仿最為成功的當屬於李清照,她由於太喜愛這首詞中的那一句「庭院深深深幾許」,於是也在自己的詞作,直接用了這一句,但是卻寫出了新意,也不失為一首佳作。
《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宋代: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李清照的這首詞,完全是在模仿歐陽修,但是不得不說,才女就是才女,她即使是在模仿,同樣的也是寫出了新意,無論是在用詞,還是在整體的意境上,那都是不遜色於歐陽修的原作。而且李清照自己在這首詞的序言中,也明確說明了自己就是在模仿,「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其聲即舊《臨江仙》也。」,我們從這幾句中,便可以看得出來,李清照是酷愛這首詞,所以才會以這首詞為範本,從而寫下了這首同樣流芳百世的千古名作。
歐陽修的《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確實是宋詞裡,一首難得的佳作,而且寫得極為深情,也非常的生動,讀來更是朗朗上口,這也就是為什麼,便利連一代才女李清照都去模仿的原因。
那麼李清照的這首詞,也是同樣的寫得極為唯美,詞的上片,一開頭她就直接照搬了歐陽修的原作裡的句子,「庭院深深深幾許?」,這樣的一種描寫,立馬使得這首詞,顯得更為生動,也更加的優美,庭院很深很深,但是不知道到底是有多深?雲霧繚繞的樓閣門窗經常關閉,然而對於我來說,只能夠是極目眺望,只是遠遠地看到那柳樹的枝頭開始長出了新芽,梅花的樹枝上也開始冒出了花蕾,在這古秣陵城的周圍,地上的青草也開始重新煥發了生命,可是對我來說,卻是有家難回,看來我是要老死在這建康城了。
詞的下片李清照寫得更為憂愁,也更加的傷感,每當回憶起那些逝去的歲月,賞花賞月,吟酒作詩,現在想來那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可是再看看現在,人早已老了,再也不復從前了,什麼事情也做不了,可是這個世上,還有誰會可憐你的憔悴呢?即使是到了元宵佳節,再也沒有心情去賞燈,更是沒有心情去賞雪,這一切好像都與我無關了。
李清照的這首《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寫得極為生動,也非常的憂愁,儘管是模仿歐陽修的作品而寫的一首詞,但是詞人別出心裁,同樣的寫出了新意,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非常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