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廳介紹
石雕瑞獸展廳
石雕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它的創造發明是人類文明覺醒的偉大裡程碑,其精湛的技藝和異乎尋常的美令世人嘆為觀之。在徽州各地的民居住宅、祠堂、廟宇、牌坊、亭臺、塔剎、橋梁等建築上多飾以精美的石雕。尤其以秦漢時期為代表的石刻造像與古羅馬帝國藝術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石刻作為人類文化藝術最久遠的載體被世界各大博物館所追逐和珍藏。
石雕瑞獸展廳(資料圖)
石刻造像展廳
人類自產生了文化和藝術,使之傳承為最為久遠的唯一載體便是石刻。石刻造像多見於民居民宅、祠堂、廟宇、塔剎、墓室等處。 如守護陵墓的文武百官,宗教信仰中諸天諸佛,祭祀祈福之禮拜偶像,緬懷先賢的名儒義士等。雕刻特點也呈現多元化,歸結為「漢厚」、「唐闊」、「宋文」、「元劣」、「明簡」、「清繁」等特徵。石刻造像因其歷經滄桑而不腐、承載文明而不驕的藝術、文物、社會價值而成為研究文化的絕佳佐證。
石刻造像展廳(資料圖)
百匾堂展廳
「百匾堂」從千片匾額中精選出百餘幅老匾,涉及有堂匾、壽匾、科舉匾、書房匾、表彰匾、貞潔匾等近10種類型,以明清、民國時期居多。每片匾額都承載著一段獨特的歷史。其中不乏清朝大臣兩江總督尹繼善、清道光十五年一甲進士劉鐸、清末東至名人周馥等題匾。保存相對完好的有清朝大臣孫家鼐題寫的「寶婺星輝」,民國總統徐世昌題褒的「至性過人」,中華民國臨時執政段祺瑞題寫的「邵農篤祜」,曾出任安徽省省長許世英的「華堂萱慶」等精品,更有屬於徽商的金字招牌——楹聯。
百匾堂(資料圖)
古徽州門窗展廳
山清水秀的徽州居室大多以木質結構為主,在古徽州人眼裡門窗猶如天人之際的一道帷幕,它是搭起屋室主人與大千世界的一道橋梁。「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聖人的詩句之中已道出門窗的視覺盛宴。
百獅苑展廳
該展廳於2012年1月開館,集中展覽陳列該館收藏曆朝歷代的小型石獅三百多件。小獅子造型或氣勢磅礴,兇而不惡;或憨態可掬,惹人喜愛,是徽派石獅藝術的集中體現。
石獅以其靈動的氣韻、祥瑞的內涵贏得人們的喜愛。獅通「事」,寓意:事事如意。石獅被徽州人認為是守護人們吉祥和平安的瑞獸。
百獅苑(資料圖)
異地重建保護古村落群
異地古村群佔地11畝,現有異地整體搬遷保護的徽州古民居,詩源堂書院,何向宸官廳, 天眷有德門坊,古代路亭,臨水長廊等完整的徽文化展區,真實再現了徽州人們的生活情景。置身其中,仿佛又回到了古徽州。
崇善堂
原坐落在江西婺源縣思溪村的「崇善堂」,建於康熙年間,面積260平方,由張姓人家所建。崇善堂,寓意「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崇善堂第三代主任張嘉言,清乾隆恩科進士,張家世代為官,顯赫一時,為光宗耀祖不惜重金,故此宅「磚、木、石三雕」多為太獅少獅和鯉魚躍龍門,它集上馬石一隻,狀元石一套,抱鼓石一對、魚池一個、旗杆座一對、門坊石刻匾「彩雲吉慶」、天井石、馬頭牆等為一體,其木構門坊為徽州古宅的千分之一,極為罕見,是典型的徽派建築。
湧泉堂創意產業文化禮品
湧泉堂始於鹹豐六年即1865年,歷經百年滄桑,而今枯木逢春,再發新枝。我們以「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的 心態,以30多年的從業經驗將徽派文物古董資源融入當代社會形態,開發出以徽文化為核心的產業價值鏈項目。設有古董家具修復、文物陳設設計加工、古董文物賣場、徽派專題展覽設計搭建、文物藏品租賃和展出、古宅重建等。將徽州三雕、傳統家具、契約文書、古舊字畫、民俗用具等實物進行創意設計,製作出與當代生活息息相關的徽文化價值禮品,頻受推崇和收藏!
湧泉堂(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