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澄碧的時代》——又一部扶貧電影在蘭考開機

2020-12-17 中國扶貧

12月9日上午,由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宣教中心策劃,中央宣傳部精品資金扶持,中央宣傳部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聯合河南省委宣傳部、蘭考縣委共同拍攝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獻禮影片《千頃澄碧的時代》在蘭考縣焦桐廣場舉行開機儀式。

國務院扶貧辦《中國扶貧》雜誌社副社長、執行總編文煒,國務院參事室新聞顧問趙德潤,中宣部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創作部主任唐科,中央宣傳部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創作部製片人駱欣,河南省委宣傳部副巡視員馬志,河南省扶貧辦副主任方國根,河南影視製作集團總裁閆立強,河南省扶貧辦宣教處長宋技明,河南省委宣傳部電影處主任科員劉玲,開封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載飛,開封市委常委、蘭考縣委書記蔡松濤,開封市扶貧辦主任蔡建春,縣領導丁向東、朱春豔、王飛以及影片策劃王人殷、影片製片人周昀、影片導演寧敬武等主創人員出席開機儀式。

河南開封市委常委、蘭考縣委書記蔡松濤致辭

《中國扶貧》雜誌社副社長兼執行總編文煒發言

影片出品方中央宣傳部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創作部唐科發言

影片總策劃,原光明日報社副總編輯、國務院參事室新聞顧問、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趙德潤發言

河南省委宣傳部副巡視員馬志同志代表部領導發言

寧敬武導演發言

影片主人公盧靖生的扮演者演員李東學發言

影片主人公韓素雲扮演者演員伊春德發言

蘭考是焦裕祿精神的發源地。2014年,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習近平總書記將蘭考作為聯繫點,一年之中兩次到蘭考指導工作,蘭考縣委鄭重許下了「三年脫貧、七年小康」的承諾。2017年2月,蘭考一舉摘掉了「窮帽子」。新時代的蘭考,城鄉巨變,換了新顏,成為脫貧奔小康的生動見證。

據悉,該電影擬定於2020年10月17日「國家扶貧日」對外公映。

編輯校對:張瓊文

相關焦點

  • 《千頃澄碧的時代》蘭考2020
    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2020年,《千頃澄碧的時代》正式殺青,等待上映。30年後,《千頃澄碧的時代》劇組來到蘭考,將焦裕祿的故事繼續書寫——影片講述了蘭考縣各級領導,為摘掉「貧困」帽子,克服種種困難,最終實現脫貧的故事。這個看似平常的故事,導演寧敬武卻不願意按常理出牌,「這部電影力圖在傳統主旋律電影模式的基礎上往前突破一步,一方面以現代電影的真實力量寫出脫貧攻堅戰中幹部群眾的血性付出,另一方面是以改變中國命運的使命感抓住青年觀眾、激發青年觀眾參與國是!」
  • 《千頃澄碧的時代》,用光影書寫中國扶貧方法論
    1905電影網專稿多年以後,站在電影《千頃澄碧的時代》拍攝現場的導演寧敬武,除了帶給這部影片內斂、靜謐的藝術氣質外,也許他自己也不曾想到,曾經在金融行業多年的工作經驗,更是給這部講述脫貧攻堅工程的影片帶來了「金融扶貧」的元素。
  • 《千頃澄碧的時代》:繪製蘭考發展的小康長卷
    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                                           一九九〇·七·十五1905電影網訊 2014年,年輕的證監會分析師蘆靖生(李東學飾),被派到蘭考扶貧。
  • 《千頃澄碧的時代》:向世界深情講述中國扶貧故事
    30年前,李雪健主演的《焦裕祿》讓「焦裕祿精神」從蘭考傳遍大江南北;30年後,電影頻道隆重推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獻禮影片《千頃澄碧的時代》,向全世界講述中國的扶貧故事。把中國的扶貧故事講給世界聽《千頃澄碧的時代》,這個透著豪邁情懷的片名,源自一首詞:《念奴嬌·追思焦裕祿》。
  • 「焦桐」依依 千頃澄碧
    張莊村是蘭考當年最大的風沙口,也是當年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帶領廣大幹群找到防治風沙良策並首先取得成功的地方。2014年3月17日,前來蘭考縣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走進困難群眾家裡慰問,同幹部群眾親切座談。近幾年來,張莊村發揮各方面資源優勢發展旅遊業,發生了巨大變化。
  • 讀習近平《念奴嬌·追思焦裕祿》詞感懷 會它千頃澄碧
    原標題:讀習近平《念奴嬌·追思焦裕祿》詞感懷 會它千頃澄碧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廖奔   「魂飛萬裡,盼歸來,此水此山此地。」50年前,帶領貧困群眾防沙治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模範縣委書記焦裕祿魂埋蘭考沙丘。50年後,蘭考大地麥波千頃、新村錦繡、泡桐合抱、碧綠成蔭,成為焦裕祿無言的碑銘。
  • 母親河畔「千頃澄碧」
    以「綠我涓滴」匯「千頃澄碧」,讓開封在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中更加出彩。開封黃河生態廊道示範帶南起開封西湖,北至黑崗口引黃閘,西起大王廟遺址,東至柳園口,面積約3876畝,總投資13億元。其中城鄉一體化示範區段長度7.5公裡,面積約1650畝,投資5億元;黃河大堤段長13.5公裡,面積約2226畝,投資8億元。
  • 中國家書|焦桐千頃碧如洗
    您魂牽夢繞的蘭考,如今脫貧了,是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關懷下摘下了世世代代扣在咱們蘭考人頭上的那頂窮帽子,過去的風沙內澇鹽鹼變成了今天的金山銀山綠水青山,一望無盡的良田和一片片的泡桐林成為了咱們蘭考的名片……外公,轉眼間55年過去了,您的子孫們是多麼的想念您啊……您的孫輩中,如今最小的也都成家立業了。
  • 雲報頭條丨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
    白州各族幹部群眾牢記總書記囑託,以洱海保護為重點,奮力譜寫全州生態文明建設新時代華章——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名聞遐邇的「五朵金花」故鄉——大理白族自治州,蒼山十九峰橫列如屏、十八溪碧水奔騰歡歌,碧波蕩漾的洱海,青瓦白牆的民居,引來中外遊客追尋心中的詩和遠方。
  • 綠我涓滴、千頃澄碧,向著「高峰」攀登
    歌劇《盼你歸來》以焦裕祿同志的事跡為藍本,以「時代呼喚焦裕祿,人民呼喚焦裕祿」為主線,以突出「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為核心,選取焦裕祿二女兒焦守雲、黨的十八大後在蘭考做過扶貧工作的楊縣長、焦裕祿養子繼焦等幾個人物做串聯,講述他們眼中的焦裕祿,使主人公的形象豐富立體、躍然臺上。
  • 蘭考,像焦桐一樣生長(外一首)
    作者:張鮮明  我的心  是趨光的蝴蝶  追逐著2018年初秋的陽光  在蘭考的大地  和天空之間
  • 大國腳印|蘭考:一個滾燙的名字與一個被摘帽的地方
    這一問,後來被稱為「蘭考之問」。蘭考,這片出了名的「精神高地」,何時走出「經濟窪地」?精神富有的蘭考縣為什麼戴著一頂「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這樣的疑問,沉重地橫在每一個蘭考人心頭。就在這一年,蘭考作出了「三年脫貧、七年小康」的鄭重承諾。很快,蘭考縣委以脫貧攻堅統攬發展全局,創新扶貧工作方式,探索出一條特色脫貧之路。幹部駐村,俯下身子真扶貧。
  • 扶貧電影《馬屯書記》開機
    本報訊(記者 石英傑 通訊員 西繼光)10月20日上午,扶貧電影《馬屯書記》在保定順平縣蒲興莊園隆重舉行開機儀式,這部反映駐村扶貧幹部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影片,將把當地鮮活的脫貧攻堅故事搬上銀幕。據悉,攝製組將緊鑼密鼓開展一個月的拍攝,然後轉入後期製作階段。
  • 「詩詞薈萃」念奴嬌·脫貧蘭考憶焦公
    念奴嬌·脫貧蘭考憶焦公詩詞薈萃★★★★★念奴嬌·脫貧蘭考憶焦公王改正又回蘭考,對家山,眺望平蕪天地。解困扶貧,百年宏願,九曲柔腸系。桑田蔥鬱,故鄉洋溢清氣。嵩嶽千仞凌空,君魂永在,此心潔誠洗。傾盡了胸中熱血,都向蒼生流去。無數公僕,為民福祉,滿滿真情意。憑高懷遠,一輪明月如碧。
  • 扶貧題材電影《大河向東流》在沁源縣開機
    9月4日,扶貧題材電影《大河向東流》開機,新聞發布會在沁源縣景鳳鄉舉行。《大河向東流》是山西導演李珈西的第四部作品,是由山西珈西娛樂影業有限公司出品,市扶貧辦、沁源縣委宣傳部,以及沁源縣景鳳鄉黨委、政府協助拍攝的一部扶貧題材的農村喜劇電影。
  • 電影《山桃花》在汾西縣開機
    5月11日,汾西縣師家溝景區,一部以《山桃花》為名的扶貧題材電影在此舉行開機儀式。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朝旗,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汾西縣委書記任天順,山西影視集團董事長高曉江,山西電影製片廠廠長王劍出席開機儀式並揭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