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的莫裡遜組都有哪些大型食肉恐龍?

2020-12-15 科學獵奇

莫裡遜組的大型肉食恐龍有哪些?

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就要了解一下「莫裡遜組」。莫裡遜組是侏羅紀晚期的一個地質層的名稱,它的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在美國科羅多洲的莫裡遜,生物學家Arthur Lakes首次發現該地質年代化石的地方,因此得名。

莫裡遜組的涵蓋範圍超過了150萬平方公裡,以美國的懷俄明與科羅拉多為中心,輻射到了加拿大的薩克基萬、亞伯達。該地質層中的巖石以砂泥巖和石灰巖為主。

因此,要弄清莫裡遜組有哪些大型的食肉恐龍,就要從侏羅紀晚期而且出土與北美洲的化石中尋找了。

上圖為:莫裡遜組的三種大型恐龍,第一種為迷惑龍,第二種為巴洛龍,第三種為梁龍

莫裡遜組的食肉恐龍們

由於莫裡遜組是整個美洲出土恐龍化石最多的地質層,所以,無論是食草恐龍還是食肉恐龍的種類都有很多,下面我們就簡單的挑幾種有代表性的說一下。

01 蠻龍

蠻龍是侏羅紀時期最強的食肉恐龍,也是侏羅紀食物鏈最頂端的動物,而且蠻龍的體型龐大,平均身長有12米,體重平均也有8噸左右,因此蠻龍又被稱為「侏羅紀暴龍」。

蠻龍生活在距今約1.5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它的化石在美國、葡萄牙、南非、坦尚尼亞、中國都有分布,而在美國分布的蠻龍就恰恰是莫裡遜組中的。

因此,蠻龍不但是莫裡遜組的食肉恐龍,而且是最強的存在。

02 異特龍

異特龍是北美莫裡遜組中數量最多的肉食恐龍之一,當然它也是生存在距今約1.5億年前侏羅紀晚期的大型食肉恐龍。在眾多的異特龍化石中,最大者體長9.7米,體重約有3.6噸。

從形態上看,異特龍與暴龍非常相似,不同的是它的眼睛上方有角冠,而且在頭骨上有兩個大洞,生物學家分析,它的兩個大洞大幅度的減輕頭部給身體帶來的負擔。

作為一種大型的食肉恐龍,異特龍的主要食物以其他大型草食性恐龍為主,比如迷惑龍、劍龍等等。

(異特龍頭骨化石)

03 角鼻龍

角鼻龍也是莫裡遜組中常見的一種大型食肉恐龍,但是它的體型比起異特龍來要小一些,從已發現的化石看,角鼻龍的體長約在5米左右,體重平均在500公斤左右。

從外觀上看,它與其他的食肉恐龍區別不大,但是相比而言,它的牙齒更加的鋒利,在鼻子上方長有一個角,這也是它命名的主要原因。而且角鼻龍的尾巴長且扁平,與鱷魚的尾巴非常接近。因此,生物學推斷,它可能也是一種半水生的恐龍,而且在淺水區以偷襲其他恐龍以及水裡的魚類為食。

而這種推斷恰好也解釋了,為什麼角鼻龍體型比異特龍這種大型食肉恐龍小,還能在同一區域生存的原因-生態位不同。

總結

以上三種恐龍是侏羅紀晚期體型最大的食肉恐龍,而且它們在莫裡遜組的地質層中都有被發現。總的來說,在恐龍時代,從侏羅紀晚期開始,食肉恐龍的體型才真正的開始變大,到了白堊紀,大型恐龍比比皆是。像角鼻龍這種體型的恐龍,放在白堊紀最多算一種中型的食肉恐龍,但是在侏羅紀晚期,它勉強能夠算得上大型食肉恐龍。

相關焦點

  • 像霸王龍一樣大的食肉恐龍生活在侏羅紀時期的澳大利亞
    古生物學家已經分析了昆士蘭州南部11個地點的151至1.65億年前的恐龍足跡,其中大多數產生了大型(長30至50釐米)和非常大型(長於50釐米)的獸腳類恐龍足跡,包括澳大利亞最大的食肉恐龍足跡(長79釐米)。
  • 侏羅紀最恐怖的食肉恐龍,比一輛公共汽車還要大!
    侏羅紀最恐怖的食肉恐龍,比一輛公共汽車還要大!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誰是侏羅紀最強大的肉食恐龍?相信看過以往所寫的文章的朋友們一定會毫不猶豫的說出蠻龍的名字。Willis Stovall)就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發現了一些大型獸腳類恐龍的化石。大約10年之後,斯託維爾將這些化石命名為巨食蜥龍(Saurophagus maximus),屬名來自兩個希臘詞的組合,即「sauro(蜥蜴)」與「phagein(以……為食)」,種名「maximu」的含義為「最大的」。
  • 最強十大食肉恐龍,霸王龍居然被完爆?!
    最強十大食肉恐龍,霸王龍居然被完爆?!從最近被科學家發現的巨型食肉恐龍的化石上來看,霸王龍的「恐龍之王」的位置受到了極大的挑戰,竟然有比暴龍更大、更可怕的食肉恐龍。下面我們就來根據最新考古探索給恐龍界的十位食肉恐龍老大們做個排名。
  • 同樣都是恐龍稱霸,侏羅紀和白堊紀環境有什麼區別?
    侏羅紀和白堊紀都是地質年代中的一個時間段,其中侏羅紀是中生代的第二個記,開始於2億130萬年前,到1億4500萬年前(略有誤差),共持續了5360萬年。白堊紀是中生代的最後一個紀,開始於1億45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略有誤差),共持續了8000萬年。
  • 《侏羅紀世界2》中可能出現的恐龍,最後一個完爆霸王龍
    《侏羅紀世界2》故事依然發生在《侏羅紀世界1》的主題公園中,距離上次恐龍襲擊人類已經4年了。歐文時刻想著自己養大的迅猛龍布魯。在公園裡,他們一路上遇到很多的恐龍。那麼在《侏羅紀世界2》中將會出現哪些恐龍呢?
  • 這些大傢伙你都造嗎? 《侏羅紀世界》恐龍大科普
    是不是有點兒小激動呢?     既然是「侏羅紀公園」,恐龍自然是公園的主角,那麼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次公園裡又給我們安排了哪些恐龍一起玩耍,哪些是老朋友,哪些是新夥伴,哪些我們只能敬而遠之……而《侏羅紀世界》裡的迅猛龍甚至還能被人類馴服,也是有點兒誇張過頭了。儘管第一部裡的迅猛龍最終敗給了霸王龍,不過此次迅猛龍、霸王龍與惡魔暴龍的終極大戰倒是頗有幾分「一雪前恥」的意味。
  • 重慶主城區發現侏羅紀早期肉食恐龍證據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6月1日發布消息稱,2019年3月由攀巖愛好者在重慶主城區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附近發現的一堆「雞爪印」,經組織相關古生物學專家團隊初步鑑定為誕生於一億九千萬年前的下侏羅統珍珠衝組獸腳類恐龍足跡群。
  • 《侏羅紀世界》恐龍百科圖鑑
    電影一改由人鑽入行頭扮演恐龍或者用縮微模型逐幀拍攝等簡陋的方式,由特效大師斯坦·溫斯頓所負責的恐龍遠景動態特效CG恐龍和近景等比例模型交替的拍攝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覺感受。霸王龍的怒吼,迅猛龍的輕捷,數百似雞龍在草原上馳騁的場面令人嘆為觀止。    《侏羅紀公園》第一部當時並未引進,但隨後兩部都在國內公映且造成了轟動效應,並隨即掀起了「恐龍熱」。
  • 侏羅紀世界2恐龍種類有哪些? 侏羅紀世界2帶你重圓「恐龍夢」
    侏羅紀世界2恐龍種類有哪些? 侏羅紀世界2帶你重圓「恐龍夢」時間:2018-06-20 16: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侏羅紀世界2恐龍種類有哪些? 侏羅紀世界2帶你重圓恐龍夢 侏羅紀世界2這就上映了,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經去影院一睹為歡了呢?這部片子有很多的恐龍。
  • 《侏羅紀世界2》敢於面對霸王龍的恐龍,網友:打漁的棘龍
    《侏羅紀世界2》敢於面對霸王龍的恐龍,T-Rex從結束暴虐龍的肆虐之後便沒有了什麼像樣的對手,一直潛水的滄龍也構不成什麼威脅,倒是第二部的食肉牛龍不識趣地從暴龍口中奪食。《侏羅紀世界2》擁有著寬厚上下頜的霸王龍咬合力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強大,T-Rex擁有著健碩的頜骨肌肉,纖薄的皮膚還有龐大的後足,可以看出這隻白堊紀的陸地強者其實是爆發型的食肉恐龍。
  • 《侏羅紀世界2》恐龍種類大盤點,第七個是龍中哈士奇
    大家都知道,《侏羅紀世界2》今天在中國大陸上映,該影片作為《侏羅紀世界》的續集,主要講述了在侏羅紀世界主題公園及豪華度假村被失控的恐龍們催後四年後,那布拉爾島已經被人類遺棄,島上倖存的恐龍們在島上肆意生活,而島上的休眠火山開始甦醒活躍,此時歐文(克裡斯·帕拉特飾)與克萊爾(布萊斯·
  • 《侏羅紀世界進化》基礎恐龍實力排行
    導 讀《侏羅紀世界進化》無論是肉食還是草食恐龍,都是有攻擊力這一屬性的,各位玩家知道每種恐龍的戰鬥力能在遊戲中排第幾麼?
  • 侏羅紀大型肉食恐龍「出沒」重慶中心城區 當時它正在「小跑」
    近日,研究的最新成果以科研論文發表於英國知名SCI期刊《歷史生物學》上,研究確認了該恐龍足跡為卡巖塔足跡,距今約一億九千萬年,且可以歸入其模式種,霍氏卡巖塔足跡,為亞洲保存最好的侏羅紀卡巖塔足跡群。據了解,該足跡群位於兩個相距大約3米的石英砂巖表面,共有46個三趾型獸腳類足跡。
  • 侏羅紀世界2,恐龍種類盤點,數量達歷屆之最,中國冥河龍重磅登場
    美國環球影業公司出品的科幻冒險電影《侏羅紀世界2》已經重磅登錄各大院線,很多觀眾已經率先到電影院裡領會震撼特效了,很多人最好奇的就是侏羅紀世界2有哪些恐龍出場,據悉,第二部中恐龍種類很是繁多。這次《侏羅紀世界2》的恐龍總數量,比前四部《侏羅紀》系列加起來還多。已知的恐龍包括:霸王龍、猛禽、重瑪瑙、鼠尾草、角鼻龍、滄龍、食肉牛龍(Carnotaurus),重爪龍(Baryonyx),中國角龍(Sinoceratops)、異特龍(Allosaurus)及冥河龍(Stygimoloch)。當然還有基因變異的狂盜龍。
  • 《侏羅紀世界2》上映在即 科普恐龍中的十強者 第一名完爆霸王龍
    我們大多數人認知恐龍都以為生活在6500萬年前的霸王龍是有史以來最大最兇猛的陸地食肉恐龍>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達我們對億萬年以前的恐龍世界有了更為全面的了解霸王龍的「恐龍之王」的位置受到了極大的挑戰下面我們就給大家科普下恐龍中的十強者(主要依據體長、重量、咬合力為依據)
  • 侏羅紀世界中的九種恐龍,你最喜歡的會是哪一隻
    恐龍作為中生時期的陸地霸主,他們隨著時間的變化,慢慢進化成不同的種類,有的小巧可愛,有的兇殘龐大,但是他們都是隨著環境的變化,他們就像達爾文進化論描述的一樣適者生存,有溫順的草食者和兇暴的肉食者,還有葷素都吃的雜食性恐龍
  • 美泰再曝17種新恐龍,《侏羅紀世界》劇集或出現帝王鱷魚、鯊齒龍
    美泰(Mattel)出的恐龍模型大家應該都知道,不少人應該也有收集,在前段時間SDCC上美泰在展會上整了個侏羅紀模型系列的展臺,在其中展示了未來即將出品的新的《侏羅紀》系列的恐龍模型,其中有17個新的物種將會出現在他們名為「原始攻擊」的新主題模型中。主創並沒有在會上真正揭示具體是哪17個物種,不過從剪影中還是隱約能夠辨認出一些特殊的物種。
  • 鱗片上有感覺器官 食肉恐龍或用尾巴來釣魚
    德國侏羅紀時期小型食肉恐龍重建圖。箭頭所指的是位於尾巴下部鱗片上的感覺器官。圖片來源: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  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古科學研究中心的菲爾·貝爾博士10月7日在《當代生物學》發表論文稱,他們通過研究來自德國的侏羅紀時期一隻年幼恐龍化石,發現這隻約1.55億年前的食肉恐龍的皮膚擁有感覺器官。  這隻恐龍化石從鼻子到尾巴都保存完好,包括鱗狀皮膚和其他軟組織的殘骸。
  • 《侏羅紀世界》恐龍百科圖鑑 掠食者、滄龍、微角龍 都能認識嗎...
    到了《侏羅紀世界》中,中棘龍終於登場。中棘龍是也棘龍屬,但與棘背龍完全不是一個類型,中棘龍體型較小,是一種中型食肉恐龍。重爪龍時期:白堊紀晚期身高:3.5米體長:10米體重:2噸戰鬥指數:6     棘龍家族的第三位成員,另一種大型食肉恐龍,巨大的前肢與修長的顎骨,與似鱷龍極為相似,但比後者要小一些。
  • 美國達拉斯舉辦「侏羅紀探索」大型恐龍展
    12月8日,在美國達拉斯市「侏羅紀探索」恐龍展上,一對母子觀看恐龍模型。 大型恐龍展「侏羅紀探索」12月6日至8日在美國達拉斯市舉行,展出超過80隻恐龍及同時代動物的等比例模型。  12月8日,在美國達拉斯市「侏羅紀探索」恐龍展上,一名小女孩騎在恐龍模型上玩耍。 新華社發(田丹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