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玉石愛好者喜歡找商家要證書。首先得表揚他們,這是一個很好的習慣。但是,告訴大家一個事實,證書很多時候也是靠不住的。
證明真假的東西都是假的,這個世界還會好嗎?
證書作假 為虎作倀
鑑定證書造假,熟悉玉石圈子的人可能並不會感到奇怪,可以說已經是個產業鏈了。一張假的翡翠鑑定證書只要幾塊錢,但卻可能騙你幾十萬!假證書外表可以做的跟真的並無二致,官網、二維碼等等一應俱全。
有離譜的鑑定證書是A4列印的,正如一個段子說的,大姐你用假錢也就算了,你不能自己畫一個。
你以為沒人上當嗎?曾經還真有人向琢藝軒的公眾號裡面發圖片,說自己花了十萬買了個天外隕石。鑑定證書就是山東某專家手寫的。
當然這樣的造假算少數,大多數「鑑定證書」足以亂真。
另外,可以查詢的也可能是假證書,請先查證機構是否是正規機構。如果是,還要看上面的網站是否是該機構官網。要知道人家為了騙你什麼方法都有,咱們自己難道怕麻煩就不一步步查證嗎?
野雞鑑定機構
另外,有很多所謂鑑定機構其實是野雞單位,,我們在看證書的時候要看是否有有「CMA」、「CAL」或「CNAL」的標誌。
第一個標記CMA,是國家法律對檢測檢驗機構的基本要求。同時具有CMA、CAL、CNAL三個標誌的珠寶翡翠檢測檢驗機構,在目前有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中國地大武漢珠寶玉石檢測中心、地礦部上海中心實驗室寶玉石檢測中心、雲南省珠寶玉石飾品質量監督檢驗所等單位。
沒有資質的機構,只要膽子大,什麼證書都敢開。比如說下面這個野雞機構,就有點石成金的能力。
含金量微乎其微,檢測機構卻出具證書。所謂的「沙金」項鍊,根本不含任何黃金成分。在央視的暗訪調查裡,在梅隴鎮上,「沙金」產品究竟含不含金、含多少金,都是由這樣的檢測機構說了算。
所以證書也要看機構夠不夠硬,野雞機構的證書不能當真。
其實玉石圈對證書的態度也很模稜兩可。目前來說,還很難達到玉友們的期望,比如說對產地沒有說明。很多人更認可大師的收藏證書,是因為大師有自己的信譽做背書。因此比鑑定證書更可靠。
但同樣的網絡上大師落款只值20塊不能再多,而仿製的大師收藏證書也就花個彩印的錢。玉石愛好者在購買玉石前,先要看東西是否對,再去奔大師的名頭。
內行看東西,外行看證書,普通消費者難以練就專業鑑定師的火眼金睛,這也讓珠寶專屬的鑑定證書成了外行人的「定心丸」。如果證書也開始有貓膩,玉友們一定要多學習,自己掌握一定的常識,少花冤枉錢,少受冤枉氣。
看完記得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