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合影 |
大唐六駿-西安新城區後宰門小學 |
搜狐娛樂訊 2013年8月4日,金碧輝煌的維也納金色大廳再次響起來自東方的聲音,第九屆文化中國·維也納金色大廳青少年文藝晚會由來自世界8個國家的青少年在金色大廳為奧地利人民又一次獻上了一臺高品位、高水準的藝術盛宴。
本臺晚會是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會、奧地利中國文化經濟促進會、中國民族音樂促進會、中國國際友好交流促進會、中國科學與藝術學會主辦,北京中科藝教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承辦,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星光基金資助的。晚會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得到了奧地利駐華大使館和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的大力支持,同時也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關注及各省市教育單位的支持與協助。出發前國家領導人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顧秀蓮、著名音樂教育家金鐵霖先生出席了隆重的送行儀式。
晚會以東北育才雙語小學的一曲熱鬧歡快的管樂合奏《北京喜訊到邊塞》拉開了序幕,激情飛揚的旋律勾勒出邊寨人民聽聞喜訊後的狂歡場景,表達了中國人民的喜悅心情和濃鬱的生活氣息。來自「彩雲之南」雲南的雲南玉溪市第一小學的同學們則以一曲器樂合奏《五聲神韻》徵服了在場的所有觀眾。《五聲神韻》是中國民歌精粹交響管樂合奏,它將五首風格迥異卻極具民族特色的民歌代表作集中展現,使人如飲美酒,酣暢淋漓而久久不能忘懷。溫州第二中學帶來極具中國特色的民樂合奏《羽調》,蘊含著中華民族豐厚歷史文化積澱,充分體現出中國民樂語彙多樣性,令觀眾們拍手稱讚。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濱湖路小學演奏的中國家喻戶曉的《山歌好比春江水》融入了廣西獨有的獨弦琴、天琴樂器元素,還加入童聲演唱,使熟悉的旋律增添新的魅力及童真童趣,曲調輕快活潑,聽後令人感覺神清氣爽。海南笑笑提琴培訓中心和浙江耀平提琴工作室的小提琴合奏《茉莉花》、上海小熒星藝術團的獨唱《茉莉花》、以及石家莊外國語小學的童聲合唱《茉莉花》,以三種完全不同的藝術形式,全新演繹了享譽中外的名曲《茉莉花》,帶給觀眾不同的聽覺享受,也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做出了新的嘗試。西安育英小學的合唱《好大一棵樹》和《太陽出來啦》旋律優美,令在場許多觀眾都忍不住輕聲跟唱。西安新城區後宰門小學表演的民族打擊樂《大唐六駿》生動展現了唐太宗李世民策馬揚鞭的颯爽英姿,以激昂的鼓點和唐朝軍士的著裝帶觀眾捕尋中國盛唐遺風。貴州錦源芭蕾舞團的《真情傳遞》以優美的舞姿表達了豐富的內心情感。江蘇泰興張斌琴箏藝術工作室的同學們,用中國傳統樂器古箏合奏一曲《銀杏之歌》,無論是演奏形式還是演奏內容都傳達出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厚底蘊。來自深圳市瀚雅文化傳播的同學們則用西方樂器大提琴,演奏了《泰薩裡尼奏鳴曲第四樂章》,表達了中國青少年對西方古典音樂極強的理解力和精準的把握力。日本大學生的《拉網小調》鋼琴獨奏和奧地利女聲獨唱讓在場所有觀眾領略到了他們多彩的醇厚韻味。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以合唱的形式演繹了《大地飛歌》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作為壓軸曲目別有一種韻味,也讓整個維也納金色大廳成了歡樂的海洋。晚會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氣氛中圓滿落幕。
作為中國青少年藝術對外交流的一個重要窗口,「文化中國·維也納金色大廳青少年文藝晚會」已成功舉辦八屆,先後有5000多位中國優秀青少年登上了金色大廳的舞臺,這不僅成為中國青少年向世界展示才華的舞臺,也成為中國青少年「走出去」傳播中華文化,感受異域文化風採,拓寬視野,提升藝術素養,通過舞臺和觀眾的激勵來提高自己、鍛鍊自己的絕佳機會。這不僅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成果在世界知名藝術殿堂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中國青少年的藝術教育和社會教育成果的一次展示。活動得到了國家領導人、社會各界人士、新聞媒體的大力支持。國務院原副總理鄒家華、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顧秀蓮分別為此活動題詞,周鐵農、陳昌智、成思危、顧秀蓮、張懷西、布赫等6位國家領導人還親自多次出席啟程儀式。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白淑湘以及金鐵霖、姜昆、蔣大為等專家學者也多次出席啟程儀式。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主持人董浩叔叔曾多次參加維也納金色大廳文藝晚會的演出並出任主持。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先後派出記者進行全程跟蹤報導。
「文化中國」作為重要的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品牌,憑藉其連續兩次在聯合國總部、兩次在雪梨歌劇院、八次在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的傑出表現,以及實力的品牌、責任的品味、專業的品質、創造的品格,在國內外享有極高的聲譽。本次維也納金色大廳文藝晚會是中國優秀青少年第九次攜原創音樂舞蹈作品赴金色大廳演出、參觀學習,為促進中國青少年對外文化藝術交流事業持續和諧地發展,對外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