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電影《春來怒江》上線,以小見大講好扶貧故事

2020-12-04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11月27日,由姚慶濤導演、昃文江編劇,來喜、李勤勤、範明等主演的電影《春來怒江》在愛奇藝上線。影片講述了第一書記宋春來下派到獨龍江鄉馬坡村,在帶領大夥實現集體脫貧後,又幫助返貧戶龍雪蓮成功脫貧,實現鄉村振興,全村一起喜迎美好生活的故事。

作為一部聚焦當下鄉村振興重大主題,反映雲南獨龍族脫貧攻堅奔小康的影片,《春來怒江》成功列入中宣部2020年宣傳思想工作要點重要影片,已入選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精品網絡視聽節目創作展播作品、國家廣電總局2019網絡視聽節目精品創作傳播工程重點扶持作品、國家廣電總局重大題材網絡影視劇項目庫首批入庫項目。

曾經創作了現象級網絡電影《毛驢上樹》的編劇昃文江,此番再度操刀《春來怒江》。在他看來,「只有植根於扶貧一線生活,才能講好中國扶貧故事」。而獨龍族2018年就實現了全族脫貧,選取怎樣的一個切入點,成了影片創作初期最大的難題。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思考,他確立了幫助返貧戶重新脫貧這樣一個切入角度,以細膩的筆觸,講述三代扶貧幹部紮根基層,揮灑汗水與青春的奮鬥故事。接受採訪時昃文江感慨:「我覺得面對艱苦,笑著面對;面對困難,笑著克服,這才是多數農村百姓與基層工作者的真實狀態」。

曾主演《沂蒙》《紅高粱》等作品的演員來喜,在《春來怒江》中成功塑造了第一書記宋春來的形象。因為剛剛演過《遍地書香》中的第一書記,他接到劇組邀約後一度想回絕這個角色,然而看到劇本扉頁裡寫著「獨龍族一步跨千年」這句話時,他動心了。一步跨千年,僅是5個字,但個中艱難可想而知。《春來怒江》最珍貴的一點是,它敢於直面脫貧攻堅中的真實困境。

11月23日下午,貴州省宣布全省貧困縣全部脫貧。至此,我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人類歷史創舉,一步跨千年。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節點,《春來怒江》以第一書記的視角呈現脫貧攻堅第一線的真實切面,精準地捕捉到時代脈動,從而成就一部生機盎然的主旋律電影。

作為網絡電影內容創新的探索者,淘夢始終致力於打造積極向上、有時代影響力的優質影視作品,淘夢創始人&CEO陰超表示:「淘夢始終堅持與時代共振,致力於打造兼具思想價值、社會價值和經濟效益的優秀作品,《春來怒江》聚焦鄉村振興,用紮實故事傳遞人間真情,為網絡電影精品化之路助力。」

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編輯 徐美琳 校對 盧茜

相關焦點

  • 《春來怒江》:根植一線扶貧生活,講好中國鄉村故事
    電影《春來怒江》,就是一部描繪獨龍江鄉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影片。在這片寫滿悽美故事的獨龍秘境中,經由幾代扶貧幹部的努力,刻下一躍千年的歷史印記,成為中國扶貧史上的一大奇蹟。影片由姚慶濤導演、昃文江編劇,來喜、李勤勤、範明、白凱南、楊清文、黃詩佳等主演。
  • 網絡電影《春來怒江》上線,來喜範明白凱南演繹獨龍族「一步跨千年」
    近日在愛奇藝獨家上線的《春來怒江》,正是一部描繪雲南貢山縣獨龍江鄉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影片。《春來怒江》由姚慶濤導演、昃文江編劇,來喜、李勤勤、範明、白凱南、楊清文、黃詩佳等主演,影片講述了第一書記宋春來下派到獨龍江鄉馬坡村,在帶領大夥實現集體脫貧後,又幫助返貧戶龍雪蓮成功脫貧,實現鄉村振興,全村一起喜迎美好生活的故事。
  • 《春來怒江》講述獨龍族脫貧故事
    《春來怒江》劇照   出品方供圖祖國西南邊陲山高谷深、偏遠幽僻之地,生活著9個「直過民族」。2020年11月14日,雲南省全省9個「直過民族」全部實現整族脫貧,迎來了新的歷史性跨越。近日在愛奇藝獨家上線的影片《春來怒江》,深情描繪了雲南獨龍族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現實。編劇昃文江經過長時間的思考,確立了扶貧幹部幫助返貧戶重新脫貧的切入角度。他以細膩的筆觸,講述了三代扶貧幹部紮根基層,揮灑汗水與青春的奮鬥故事。曾主演《沂蒙》《紅高粱》等作品的演員來喜,在《春來怒江》中塑造了第一書記宋春來的形象。
  • 網絡電影越來越正,「主旋律」能為市場帶來哪些新風向?
    近兩年,隨著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建黨100周年等重大國家歷史節點的出現,主旋律與現實主義題材成為影視作品最大輸出口。去年開始,無論是院線還是平臺都有大量的該類型作品上線,從《戰狼2》《紅海行動》到《我和我的祖國》《奪冠》,從《毛驢上樹》《大地震》到《春來怒江》《中國飛俠》。在電影市場裡,不論是政策引導,還是平臺加持,主旋律與現實主義題材掀起的風潮已勢不可擋。
  • 《春來怒江》定檔11月22日 吹響獨龍江的鄉村振興集結號
    《春來怒江》由山東衛視傳媒、雲南金彩視界影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淘夢網絡、北京曉曉未來文化傳媒等聯合出品電影《春來怒江》,將於11月22日登陸愛奇藝全網首映。導演姚慶濤、編劇昃文江,來喜、李勤勤、範明、白凱南等主演。
  • 講述獨龍族脫貧故事
    《春來怒江》劇照 出品方供圖祖國西南邊陲山高谷深、偏遠幽僻之地,生活著9個「直過民族」。2020年11月14日,雲南省全省9個「直過民族」全部實現整族脫貧,迎來了新的歷史性跨越。近日在愛奇藝獨家上線的影片《春來怒江》,深情描繪了雲南獨龍族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現實。編劇昃文江經過長時間的思考,確立了扶貧幹部幫助返貧戶重新脫貧的切入角度。他以細膩的筆觸,講述了三代扶貧幹部紮根基層,揮灑汗水與青春的奮鬥故事。曾主演《沂蒙》《紅高粱》等作品的演員來喜,在《春來怒江》中塑造了第一書記宋春來的形象。
  • 十餘部主旋律網絡電影待映,繼續呈現飄紅趨勢
    伴隨著網絡電影升級,其主流化的價值傳達,也成為當下網絡電影的必然走向,諸如《毛驢上樹2倔驢搬家》《中國飛俠》《狙擊手》《奇襲·地道戰》等主旋律網絡電影受到觀眾青睞追捧。日前,又一批主旋律題材網絡電影定檔、開機或啟動。
  • 董冬冬:講好故事 做好看的主旋律電影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原標題:長影節「金鹿獎」評委董冬冬:講好每一代的故事 做好看的主旋律電影今天(9月5日)晚上,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開幕,總臺央視記者在開幕前獨家特約本次「金鹿獎」評委之一董冬冬進行訪談
  • 《春來怒江》緬甸開機 黃詩佳顛覆形象塑造鄉村少女
    網易娛樂6月30日報導 近日,扶貧電影《春來怒江》在緬甸邊境的雲南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開機。95後實力小花黃詩佳在劇中顛覆甜美形象,詮釋質樸的龍族山村少女阿水。在影片中,黃詩佳與李勤勤、範明等戲骨藝術家前輩合作,共同打造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作品。當前,影片正在緬甸邊境熱拍中。而由黃詩佳擔任女一號紅姐的文藝電影《北方無故人》,當前也已經完成拍攝。年僅21歲的黃詩佳,首次出演5歲孩子的母親,引發觀眾對電影的期待。
  • 2019主旋律影片放異彩 用商業電影講好中國故事
    原標題:2019主旋律影片放異彩國家電影局近日發布數據,2019年中國電影總票房642.66億元,同比增長5.4%;國產電影總票房411.75億元,同比增長8.65%。據介紹,在2019年國產影片中,主旋律影片精品迭出,創造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 【縱橫談】山西省扶貧辦主任劉志傑:講好扶貧故事 凝聚攻堅力量
    【縱橫談】山西省扶貧辦主任劉志傑:講好扶貧故事 凝聚攻堅力量 2020-12-15 16: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奇襲·地道戰》盡顯大片品質 領跑網絡電影「主旋律」賽道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馮雪):2020年上半年,網絡電影迎來了快速發展。據云合數據,在上半年上線的390部網絡電影中,有37部票房分帳破千萬,創網絡電影歷史之最。7月20日,電影院迎來全面復工,隨著院線電影的復甦,網絡電影結束了「流量紅利」期,迎來了新的挑戰。進入八月,「主旋律」成為網絡電影市場新的關鍵詞。
  • 《半條棉被》:以小見大的長徵故事
    文丨李楚芃《半條棉被》這部電影故事發生在長徵初期,通過聚焦四名堅韌勇敢的女性,以小見大刻畫了軍民間的情誼和紅軍長徵精神。電影開篇就回溯並重現了紅軍從江西出髮長徵的景象,用一床被子引出長徵紅軍群像裡的女主角——野戰醫院的護士董秀雲。她精湛的醫術、無畏的勇氣、果敢的行動力和出眾的領導力,在片頭十幾分鐘的時段裡被刻畫得生動感人。作為女主角,董秀雲不僅是長徵時代不怕犧牲的先進女戰士形象,在當下也同樣具有時代意義——新時代的獨立女性精神。
  • 講好中國扶貧故事 《我來自北京》項目4部好片來襲
    作為北京市廣播電視局「講好中國扶貧故事——北京網絡視聽節目創作計劃」的扶持項目之一,扶貧主題系列網絡電影《我來自北京》講述了首都青年幹部前往祖國各地幫助村民脫貧致富、打造社會主義新農村,在扶貧工作中實現自我價值的動人故事
  • 星辰文藝丨張迪 劉庫:主旋律電影的多元化表達 ——評電影《絕密...
    近些年來,主旋律電影呈現迅猛發展之勢,主旋律電影的創作也成為電影界討論的熱點話題。如何創作一部藝術性和思想性相統一的主旋律電影已經成為考驗創作者功力的一大標準。電影《絕密工程》以其以小見大的敘事方式、多樣化的人物塑造方式以及真實有力的視聽表達為觀眾貢獻了一場視聽盛宴,做到了藝術性和思想性的雙重統一。
  • 細膩故事、實力陣容、黃金班底,《山海情》開拓主旋律劇 新疆土
    《山海情》通過影視作品對閩寧鎮建設的戲劇化、故事化表達,以小見大地展現社東西優勢互補的社會大扶貧格局,向全面脫貧攻堅的勝利收官獻禮,也向鄉村振興的新徵程獻禮。對於影視劇市場而言,剛剛進入的新年註定是一個主旋律作品爆發的年份。
  • 講好扶貧故事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新華社北京4月22日電(記者 侯雪靜)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夏更生在22日召開的2020年全國扶貧宣傳工作會議上表示,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扶貧宣傳工作要緊扣決戰決勝主題,把握全面收官特徵,生動講好我國扶貧脫貧故事,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 藝起前行|民族歌劇《扶貧路上》:以小見大闡釋「人民至上」
    海報設計 吳思敏「蝴蝶啊空中飛,身輕力不虧,年年引得東風到,歲歲與春歸……」民族歌劇《扶貧路上》最後一幕,當《蝴蝶飛》的主題曲被女主角扮演者王麗達再度唱起,悠揚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聲,讓在場的觀眾無不被觸動,很多人忍不住流下眼淚。10月24日、10月25日,民族歌劇《扶貧路上》作為「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作品在上海大劇院演出。
  • 武義故事搬上大熒幕了!年輕人喜歡的主旋律電影,你會去影院看嗎?
    為了打造好這部電影,主創團隊提前兩年就開始了走訪和採風。他們採訪了脫貧辦主任、村主任、村民,實地考察了解情況,聽他們講述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和經驗。武義縣曾經是浙江省8個貧困縣和26個欠發達地區之一,1993年卻在全國率先探索走出了一條以「整體搬遷、異地安置」為主要方法的下山脫貧新路徑,已成功將世世代代居住在深山裡423個自然村搬遷到山下,5萬多名貧困農民脫貧致富。
  • 我和我的祖國:雖然故事短板很多,但依然是超出預期的主旋律最佳
    相反,作為三部獻禮電影裡主旋律最濃厚的《我和我的祖國》,卻獲得了超出預期的成績。不僅在票房上領先其他兩部電影,而且在豆瓣上的口碑也是出乎意料的好。自上映到現在過去了這麼久,豆瓣評分從開始的8.2降到了現在的7.9,但這並不是電影口碑的下降,而是影迷評分漸趨於合理(開始評分大多是激情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