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寫真:簡體字圖書銷售在臺灣逆勢成長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臺北12月14日電 題:簡體字圖書銷售在臺灣逆勢成長

中新社記者 路梅

第四屆大陸優秀圖書臺灣高校巡迴展正在臺北舉辦,內容豐富、品類齊全的簡體字圖書在臺灣受到歡迎,經營簡體字書籍的書店在臺灣蕭條的實體書店群體中逆勢成長。

重慶南路是臺北市著名的書店街,上世紀70年代全盛期曾密集開設逾百家書店。隨著時代變遷,臺灣實體書店日漸蕭條,知名書店關店的消息時有耳聞;重慶南路上也只剩十餘家書店,其中3家是天龍書店簡體字書專營店,老字號三民書局則闢出一層樓的空間出售簡體字書,還有一些書店櫥窗裡,簡體字書擺放在顯眼位置。

天龍書店老闆沈榮裕在重慶南路開店已16年,從最初1家店面到現在4家,其中3家分別銷售不同類別的簡體字書:一家人文社科類,一家中醫、美術、童書類,一家理工、商業,計算機類;臺中所設分店靠近一所中醫藥大學,來自大陸的中醫藥書籍格外熱銷。

沈老闆告訴來訪的中新社記者,明年他還要把簡體字書店開到高雄。

「大陸圖書品種多、印刷精美、價格實惠,我有許多客人整箱整箱地買回去,也讀也收藏。」沈榮裕發現,除了歷史典籍齊全,大陸圖書緊跟社會發展步伐,內容更新快、信息海量,也吸引了越來越年輕的讀者群體,「媽媽們都超愛大陸出版的繪本,太漂亮了,買回去小孩子也喜歡。」

16年來,沈榮裕售出的簡體字書至少有六七百萬本。今年6月天龍書店引進浙江新華書店信息管理系統,可隨時檢索60多萬種大陸在庫圖書信息,結合高效物流配送,簡體字書銷量得以大幅提升。「通過電腦系統對銷售進行大數據分析,研究讀者屬性、會員喜好,推薦給目標讀者喜歡的書,我再也不用揣測該進什麼書,進貨更精準,現在每周至少進兩三百箱書。」他連連感嘆,「大陸的大數據分析實力太強了。」

周末傍晚時分,天龍書店人來人往。一位正在選書的郭先生告訴記者,他是歷史老師,出於教學和研究需要,經常購買大陸出版的文史哲類書籍。「大陸出書快、量大,外國圖書很快就會翻譯出版,現在臺灣做不到。」

沈榮裕還擔任臺灣兩岸出版交流協會理事長,天龍書店承辦首屆大陸優秀圖書臺灣高校巡迴展,已連續舉辦4年。今年的展覽涵蓋大陸200多家出版機構,近1000個品種,在淡江大學、高雄師範大學、僑光科技大學及30餘家校園書店巡迴展出。

沈榮裕說:「簡體字書造福了臺灣讀者,也造福了我們書店,我會繼續堅持做下去。」(完)

相關焦點

  • 大陸簡體字圖書在臺灣
    近年來大陸簡體字圖書在臺灣的銷售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長。2004年大陸銷往臺灣的簡體字書為600萬冊,總額約1.2億元人民幣,在臺灣銷售金額近2億元人民幣。目前,全臺灣有大約40家大陸圖書進口商,銷售網點逾200家,臺北地區佔到70%以上,另30%在中南部。
  • 臺灣圖書出版業者:簡體字版書未衝擊臺灣出版業
    ,臺灣出版業者表示,大陸簡體字版圖書進口臺灣後,對臺灣出版業者並沒有發生衝擊,臺灣出版業也沒有因為大陸圖書的進口而呈現明顯的衰退現象。   臺灣有關部門於去年七月八日公布開放大陸圖書進口銷售
  • 簡體字圖書在臺灣走紅(兩岸聚焦)
    本報記者 吳亞明攝  曾幾何時,臺灣人對大陸使用簡體字還頗有微詞,現如今,許多臺灣人有意識地認識簡體字,有臺灣高校甚至開設簡體字課程,而大陸原版的簡體字書籍,也越來越受島內讀者歡迎,創造了不一樣的「臺灣奇蹟」。簡體字風行臺灣,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最主要的恐怕還是像臺灣媒體所說的,是因為大陸綜合實力不斷上升。
  • 還說臺灣不用「簡體字」?這個觀念已經Out了!
    近年來,臺灣島內圖書市場欲振乏力,但簡體書卻受到越來越多臺灣老百姓的喜愛。在我國,大陸使用的是簡體漢字,而臺灣使用的是繁體漢字,那為什麼簡體書在臺灣會越發受到追捧呢?作為臺北人記憶中的「書店街」,重慶南路曾經是臺灣當之無愧的文化地標。
  • 牽手臺灣公司 浙江新華書店推動簡體字圖書在臺銷售
    原標題:浙江新華書店「牽手」臺灣天龍圖書 推動簡體字圖書在臺銷售24日,臺灣天龍圖書公司與浙江省新華書店集團在臺北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宣布,位於臺北、臺中的4家天龍書店均將掛牌浙江省新華書店集團連鎖店,並使用浙江新華的連鎖店信息管理系統對簡體圖書進行管理。據介紹,消費者通過這套系統可以查詢到大陸幾乎所有簡體圖書新書信息,實時檢索到60多萬種在庫圖書信息。
  • 簡體字逐漸打敗繁體字 臺灣島內興起"簡體字風"
    近日在廈門舉行的第三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大陸出口圖書到臺灣達5000多萬元,預計未來5到10年內,大陸簡體字圖書在臺灣的銷量將有高達10倍以上的增長空間。簡體字書籍在臺灣的熱銷可謂簡體字風行臺灣的一個側影。近年來,隨著兩岸交流的不斷增加,簡體字在臺灣大行其道。
  • 簡體字風行臺灣
    因為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開始接受簡體字,認識簡體字,並且從簡體字裡面獲得越來越多的信息、知識和機會。隨著對簡體字了解的增多,很多臺灣民眾發現,大陸用簡化字確實簡捷方便,能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像「塵」、「滅」這類簡化字造得很高明,幾乎可與物質元素氧、氮媲美,甚至連反對使用簡體字的人也不自覺地模仿運用起來。
  • 簡體字書在臺灣熱銷(臺海瞭望)
    簡體之風:拉近距離  問津堂、若水堂、萬卷樓……這些名稱裡散發出濃濃中國味兒的臺灣書店,專賣大陸出版的簡體字書刊。大陸圖書專賣店悄然在臺灣出現,始於10多年前,現在已發展到70多家。臺灣簡體字書籍的進口數量也從原先一年16萬冊,增加到現在每年600萬冊。
  • 港刊:簡體字書籍衝擊臺灣書市
    香港《亞洲周刊》5月1日一期刊登童清峰撰寫的文章:簡體字書衝擊臺灣書市。摘要如下:  隨著兩岸交流熱絡,中國大陸簡體字版書也在臺灣水漲船高。如今簡體書成為公開的書市,在臺灣的大學校園附近專賣店隨處林立。
  • 臺灣兩岸出版交流協會負責人:大陸簡體字書籍在臺銷量漸長
    臺灣兩岸出版交流協會理事長、天龍文創出版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沈榮裕當日在臺北介紹,簡體字書籍在臺銷量增長非常快,尤其是各類考試的工具書、兒童繪本等受到學生家長們的歡迎。圖為圖書展舉辦地、臺北專賣簡體字書籍的天龍書店。
  • 大陸簡體字書籍臺灣熱賣 學者:臺民眾希望了解大陸
    主持人:在本期節目錄製之前,我們委託了臺灣東森電視臺為我們拍攝一個短片,首先來通過這個短片來了解一下,目前大陸簡體字書籍在臺灣銷售的一個概況。  小片1:  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臺灣鬆綁兩岸圖書的流通限制後,在臺灣的簡體書種類越來越多,銷量也越來越好,因此也對臺灣的出版業帶來不小的震憾,簡體書市場在臺灣有怎什麼樣的優勢,目標客層有哪些,請看以下的分析報導。  臺灣簡體書市場開放三年以來,成長速度從原先的16萬冊。到現在每年有600萬冊的進口量可以說是非常快速。閱讀民眾的年齡層也漸漸普及。
  • 兩岸將合作在臺建設首個大陸簡體字圖書物流中心
    新華網廈門7月30日電(記者餘瑛瑞)一個面積為1500平方米、專營大陸簡體字圖書的物流中心建設計劃將於年內在臺北啟動。這一項目將是臺灣首個大陸簡體字圖書物流中心。  這項計劃由廈門對外圖書交流中心與臺灣問津堂書局聯手共同實施完成。
  • 臺灣書店業者:大陸圖書令臺灣讀者獲益良多
    新華社臺北12月14日電(記者查文曄 吳濟海)第四屆大陸優秀圖書臺灣高校巡迴展日前在臺北舉行。大陸200多家出版機構、近1000個品種的圖書在臺灣淡江大學、高雄中山大學、高雄師範大學、僑光科技大學等高校及校園書店巡迴展出。臺灣書店業人士表示,大陸圖書很受歡迎,令臺灣讀者獲益良多。
  • 臺灣人喜歡簡體字
    曾幾何時,臺灣人對大陸使用簡體字還頗有微詞,如今簡體字卻在臺灣大行其道。大陸原版的簡體字書籍更是越來越受到島內民眾的歡迎。繁簡之間,已經看出兩岸形勢的變遷。  在島內政治禁錮的年代,繁體字、簡體字可是涉及意識形態和中華文化正統的大事,不僅不能使用簡體字,連文字橫排都是禁忌。
  • 兩岸交流新亮點 簡體字書臺灣受追捧
    過往大陸對臺灣使用簡體字還頗有微辭,如今大陸原版的簡體字書籍在臺灣則是大行其道。繁簡之間已經看出兩岸形勢的變遷。由臺灣和大陸書商合作成立的上海書店,位於臺北鬧市,是臺灣規模最大的中文簡體字書店。從中外經典名著,傳統文化典籍到小孩子用的鋼琴琴譜都頗受歡迎。價格便宜是一個因素,內容精採更為重要。
  • 臺灣學生開始辨識簡體字
    華夏經緯網4月1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隨著來自大陸的簡體字書籍不斷增加,辨識簡體字逐漸成為臺灣學生的一種學習需要。日前,臺北大學歷史系學會舉辦了一場認字比賽,目的是要參賽者通過辨識繁體字和簡體字來提高讀寫能力。 臺北大學歷史系教師蔣義斌、中文系教師李翠瑛都認為,從學術的立場而言,引進簡體字書刊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不能一味閉關自守,應讓學術歸學術。
  • 首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優秀圖書臺灣巡展在臺北開幕
    人民網臺北12月1日電(記者馮學知)12月1日下午,首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優秀圖書臺灣巡展在臺北市天龍書局開展,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和臺灣部分圖書出版機構的代表參加了當天的開展活動。
  • 在臺灣,我們這樣開簡體字書店
    如果在圖書陳列時能考慮到這些規律,那對你的銷售將大為有利。  促銷策略  圖書銷售形象地說,暢銷書是批售賣場的酒水飲料,常銷書是批售賣場的基本主食,動銷書是批售賣場的花式菜餚,滯銷書是批售賣場的殘羹剩菜,庫存書是批售賣場的佐餐配料。簡體字書批售賣場的業務工作就是做好這5種書的管理,其核心是抓住這5種書的類型。批售賣場對暢銷書並無太大的主動權,關鍵在供貨方。常銷書的原則是不斷貨。
  • 大陸優秀圖書 臺灣高校巡迴展舉行
    本報臺北專電 (駐臺記者 劉深魁 文/圖) 近日,第四屆大陸優秀圖書臺灣高校巡迴展舉行(右圖)。大陸200多家出版機構近1000個品種的圖書在臺灣淡江大學、臺灣中山大學、高雄師範大學、僑光科技大學等高校及校園書店巡迴展出,受到高校師生一致好評。
  • 大陸優秀圖書走進臺灣高校
    陳曉星攝 在文言文被臺灣極端人士污衊為「傳播中國封建思想」的鼓譟下,臺灣高中語文課的文言文佔比下降到35%,但在臺北知名書街重慶南路賣書將近40年的書店老闆沈榮裕說:「附近高中的學生到我的店裡來買書,一套《紅樓夢》或《三國演義》,臺幣上千塊都會買,臺灣的學生對古典文學、詩詞很喜歡。我的中文簡體字書店從一家開到現在的3家,說明大陸出版的書籍很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