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徐笛薇 何利權 韓曉彤 實習生 劉登輝
2017-09-21 17:13 來源:澎湃新聞
9月21日,「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正式公布。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梳理發現,在9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有6所高校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進入「雙一流」建設的學科名單。
這6所高校分別是: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
其中,陝西師範大學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加有(自定)標示,意為該學科是根據「雙一流」建設專家委員會建議,由高校自主確定;而其他5校則均為根據「雙一流」建設專家委員會確定的標準而認定的學科。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科(簡稱「中文系」)分屬人文學部,前身是京師大學堂中國文學門。學校官方網站顯示,1910年分科大學開辦,該校中國文學門正式成立,1919年改稱中國文學系。40年後,北大中文系語言、文學、古文獻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目前,北京大學中文系共設5個本科專業,分別是:中國文學、漢語語言學、古典文獻學、應用語言學(中文信息處理)、外國留學生漢語言文學。
同在首都的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至今也已有100餘年的歷史,積澱深厚。其前身中國語言文學系創建於1902年。魯迅、錢玄同、劉半農、黎錦熙、沈從文等人與該學院頗有淵源。
北師大文學院的特點為「體量龐大、辦學層次多元」。據官方資料顯示,現學院有在職教師110餘人,各類學生總數超過3000人。該院也是全國首批建立的兩個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之一。2012年,該學院校友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次年,莫言出任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主任,著名作家賈平凹擔任首任駐校作家、著名詩人歐陽江河擔任首任駐校詩人。
名單中的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科隸屬於中文系。目前該系(含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在編的教職工共92人,其中教授33人(博士生導師27人)。
而前身為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的南京大學文學院是該校歷史最悠久的系科之一,也是該校學術力量最強的系科之一。
南京大學文學院的歷史可追溯到1902年建立的三江師範學堂和1888年美國基督教會在南京建立的匯文書院。1914年在兩江師範學堂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正式設置中國語言文學系,這是我國近現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建立的中文系之一。90餘年來一批國學大師和著名學者如李瑞清、黃侃、吳梅、方光燾等先後在該院任教。
與國內同類學科相比,華中師範大學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也具有自身的特色和優勢。其前身也可追溯到1909年私立文華大學中國文學系。
該校網站介紹,學校以邢福義教授為代表的漢語言文字學為國家重點學科,漢語語法研究在國內處於頂尖位置,在國際上也具有良好聲譽。以該學科為核心,華中師大於1999年建立了國內第一個語言學系。目前,學校除了擁有一支老中青結合的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之外,現代漢語語法、文學批評、現當代文學、民間文學等學科和研究方向也在全國具有領先地位。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雙一流,中國語言文學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