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興安盟歷史事件及遺址美麗富饒的興安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居多數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這裡歷史發展悠久,有哪些著名的歷史事件及遺址呢?一起來看一看吧。
金界壕遺址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界壕又稱金長城、兀朮長城,在《金史》中,對金長城這項工程記載有界壕、壕塹、濠塹、壕壘、垣壘、壘塹、壕障、濠牆、界牆、邊堡等十餘種稱謂。始建於金太宗天會年間,從公元1123年開始修建,直到1198年前後才最終成形,是規模宏大的古代軍事防禦工程。
古城遺址金代古城遺址興安盟境內現已發現遼金時代的古城遺址近50處,其中科右前旗近30處。這些古城遺址的形狀有長方形、正方形和環圓形,一般都有馬面和角樓,城牆由土包石或夯土修築。少數較大的城址又分東西或南北兩座。
吐列毛杜古城遺址金代烏古敵烈統軍司吐列毛杜古城遺址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是金代遺址,是溝通內蒙古高原與松嫩平原的交通要道。吐列毛杜古城分東西兩座。西城呈長方形,周長為2382米,有角樓、馬面、水井遺蹟,出土陶瓷片、銅錢及鐵器等文物。東城為長方形,周長1410米,是金代界壕防禦體系。
中村事件九一八事變的藉口之一《中村事件》系1931年6月,日軍參謀部大尉中村震太郎,到中國東北從事間諜活動,6月26日被當地駐防的中國屯墾軍第三團所部拘獲,由於間諜罪證確鑿無疑,團長關玉衡遂下令將中村等人處死而引發的事件。
烏蘭夫辦公舊址紅色文化遺址烏蘭夫辦公舊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興安北路東側,始建於1936年,原是一座日本神社。舊址佔地面積1000m2,建築面積402.91m2。1947年2月至1949年11月,烏蘭夫曾在此辦公。作者:zhanglingli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