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堂法治課,有「典」有意思!

2020-12-11 澎湃新聞

這堂法治課,有「典」有意思!

2020-12-05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民法典跟青少年有什麼密切關係?

民法典如何保護青少年免受校園欺凌?

2020年12月4日

是我國第七個「國家憲法日」,

一堂《我們的民法典》法治課

在珠海市第四中學精彩開講,

香洲法院民事審判二庭法官石淼

為該校500多名初二、初三

學生和老師講課,

以生動的案例和平實的釋法,

讓青少年深入認識民法典,

從小樹立法治觀念,提升法治素養,

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

民法典是一部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法是為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等制定的法律,2020年10月17日第二次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將於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石淼法官將民法典與未成年人保護法相結合,講解了限制民事行為能力與監護,校園欺凌與網絡欺凌的預防,自甘風險與學校、教育機構責任等內容,為師生們奉上了青少年權益保護視角的民法典課堂。

現場,精彩多多!

「如果初二學生小明未經父母同意,網購了一部最新款手機,他的父母可以要求網站退款嗎?」

石淼法官以同學們身邊熟知的日常生活為例子,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向同學們解釋了「民事法律行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等法律概念。

「廣西柳州某小學曾發生這樣一個事件:小學生胡某與劉某發生口角,胡某被飛踹倒地,劉某和其他三名學生輪流毆打胡某,其中一名學生還將點燃的鞭炮塞進胡某口袋。遇到校園欺凌的時候,應該怎麼辦?」

石淼法官又從學校角度,分析了防控校園欺凌的學校職責,讓同學們明白,遭遇校園欺凌不能隱忍,要及時尋求學校和家長的幫助。

一個個貼近未成年人日常生活的事例,

讓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

也對民法典有了初步認知,

大家都積極參與互動,

課堂上氣氛活躍。

看看同學們滿滿當當的筆記

肯定收穫不少!

當天,

石淼法官受聘為

珠海市第四中學法制副校長。

「今天在他們內心深處埋下一顆民法的種子,明天就有可能開出一朵嬌豔的花朵。我相信這次法治課會讓民法典在同學們中入腦入心、生根開花。」石淼法官說。

2020年憲法宣傳周前後,

香洲法院幹警們現身於各個

形式多樣的普法宣傳現場,

為法治代言,

播撒全民學法守法用法的種子。

2020年12月4日

香洲法院立案庭、研究室幹警參加香洲區「12·4」國家憲法日專項法治宣傳活動。

2020年12月1日

香洲法院高新人民法庭幹警參加區雙打領導小組舉辦的「深化智慧財產權保護」主題宣傳活動。

2020年11月30日、

12月1日、12月3日

香洲法院民二庭法官石淼分別前往珠海公交集團、珠海市九洲中學、珠海市第十中學開展「我們的民法典」系列宣講活動。

2020年11月26日

香洲法院民一庭(家少庭)法官程仁姬參加珠海電臺FM95.1《法治香洲》欄目錄製,介紹香洲法院反家暴工作。

△右二為程仁姬法官

2020年11月25日

香洲法院刑庭法官彭帥參加珠海電臺FM95.1《法治香洲》欄目錄製,介紹香洲法院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

△左二為彭帥法官

我們每一個人從出生開始,

就離不開法律。

想知法、懂法、用法,

那就請繼續關注

香洲法院的精彩活動!

撰稿:梁倩雯 林碧娜

原標題:《這堂法治課,有「典」有意思!》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檢察長走進課堂講授民法典,這堂法治課有料又實用!
    10月19日下午,龍門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餘振宏來到龍門縣永漢中學,受聘擔任該校法治副校長,並為同學們講授了首堂法治課。簡潔而莊重的聘任儀式結束後,餘振宏檢察長為該校200餘名學生帶來一堂既充實又歡樂的法治課,向同學們播撒「法治種子」、傳遞法治信仰。
  • 製作畫報、談心……檢察官和「小小法治導航員」帶來不尋常的法治課
    現在,作為『小小法治導航員』我更有責任從校規校紀甚至法律等方面幫助同學們。」在上午最後一節課,王敬敬把「小小法治導航員」叫到了一起,為大家進行專門培訓。這次培訓和以往的法治課完全不同,王敬敬沒有講授更多的法律知識,而是著重講解著法律的意義和與他人交流過程中的技巧。「這種方式還處於摸索階段,我們需要摸索,孩子們也需要摸索。
  • 量身定製《民法典》法治課,深圳南山「典」亮少年成長路
    為進一步增強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識,營造良好的法治校園環境,深圳市南山區司法局聯合南山區教育局、前海港灣小學開展了一場主題為「學好民法典,護航人生路」的系列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現場有近百名師生一起聆聽民法典講座,這堂為青少年量身定製的民法典校園法治課,以幽默詼諧的語言、生動的案例,為青少年講述「網絡打賞退不退?」「AI變臉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校園放學踢球受傷賠不賠?」等與青少年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故事,講座深入淺出,現場設置的互動環節更讓青少年們踴躍答題、積極思考,收穫了師生們的一致好評。
  • 第一堂民法典直播課來啦!用法治護航少年的你!
    第一堂民法典直播課來啦!用法治護航少年的你!南山法院法官崔婷婷來到深圳市南頭中學校園直播間為全校近3000名師生送上了新年的第一場普法直播課法官姐姐,對於學習法律專業,您有什麼建議呢?
  • 江北小學教育集團月亮灣校區:聽故事、演小品,這堂隊課有「典」意思
    江北小學教育集團月亮灣校區:聽故事、演小品,這堂隊課有「典」意思源稿: |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09日 15:27:00 | 作者:朱俊瑤 | 編輯:董之震  「7歲的小灰灰用手機看直播,一時衝動用紅太狼的手機給主播打賞8萬元,紅太狼知道後,想追回打賞的錢可以嗎
  • 靈山檢察:這堂法治課讓同學們收穫滿滿...
    靈山檢察:這堂法治課讓同學們收穫滿滿......12月17日下午,靈山縣人民檢察院、靈山縣教育局走進靈山縣煙墩鎮茅針小學開展以「禁毒防艾、防性侵、反校園暴力」為主題的法治宣傳教育課。
  • 吳檢動態‖遭遇性侵害、校園欺凌怎麼辦——檢察官給孩子們上法治課
    在第七個國家憲法日、第三個憲法宣傳周之際,吳忠市檢察院第七檢察部檢察官蔡靜到同心縣張家塬鄉回民小學為該校全體師生講解了預防性侵害、拒絕校園欺凌法治課學校校長和老師們表示,這堂法治課進一步增強了孩子們的法制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讓法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 民法典怎樣保護「少年的你」?——聽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
    民法典怎樣保護「少年的你」?民法典的實施,對未成年人的生活與成長會帶來哪些影響?9月4日,作為北京市第二中學法治副校長,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為該校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開學第一課」。民法典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有了具體規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成了法律規則。再有浪費行為,可就是「違法」了。民法典引導人們堅守公平正義。老人倒地扶不扶?民法典告訴你,要扶!民法典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 春暉四方,法潤師德:阜陽市「民法典第一課」進校園活動開始
    作為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的頒布和實施有其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斷幫助青少年明確法律底線、強化規則意識、提升法治素養,阜陽市「民法典第一課」活動從組織各中小學校教師集體學法開始。
  • 天津鐵檢院「開學法治第一課」開講啦!
    天津鐵檢院「開學法治第一課」開講啦!近日,天津鐵路運輸檢察院第二檢察部(未檢辦)檢察官走進天津市扶輪中學,為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開學法治第一課」。
  • 談岑學區:《民法典》進校園 主題班會課受歡迎
    有哪些跟我們小學生有關的法律法規?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9月28日,華中小學12位班主任為學生們帶來了一部人生寶典。為做好對青少年學生的《民法典》普法宣傳教育,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引導青少年學生爭做知法、懂法、守法的新時代好少年,該校政教處組織各班開展了「擁抱民法典,走進法治新時代」主題班會活動。
  • 有「典」厲害!廣寧縣首屆「法治杯」青少年學習《民法典》知識競賽...
    有「典」厲害!廣寧縣首屆「法治杯」青少年學習《民法典》知識競賽炫目登場!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市委、縣委深化《憲法》《民法典》學習宣傳教育工作要求,增強我縣中小學生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結合廣東省第二屆法治文化節,打造我縣法治文化品牌,近日,由縣普法辦主辦,團縣委、縣教育局協辦,縣第一小學承辦的2020年廣寧縣首屆
  • 大中小學同講一節法治課
    本報訊(記者 武文娟)今天是第七個「12·4國家憲法日」,中國政法大學、北京二中、史家小學於昨天啟動青少年法治教育和思政課一體化共建基地,未來三校將通過「同上一節課」、共同備課等形式共同探討大中小學法治一體化教育。
  • 有意義有意思,是思政課的「正確打開方式」|長江評論
    長江日報評論員 華智超近日,部編版《道德與法治》新教材「全覆蓋」,義務教育階段的武漢伢都用上了新版思政課教材。在一些人印象中,思政課可能枯燥。但近兩年,思政課變了。從過去的《思想品德》到《品德與生活(社會)》再到最新版《道德與法治》,教材變了,由名稱到內容,指向清晰,回到了立德樹人這個根本。道德與法治,有個人層面的道德,譬如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這些內容針對性很強。
  • 民法典是傳承法治文明的重要載體
    提要  作為中國「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無疑是人類法治文明進程中的一件重大「傳承物」,它不僅是對人類社會法治文化和法治文明有選擇的記憶和留存,更是超越歷史邏輯對當下法治實踐的時代表達。民法典一方面超越了傳統陳述方式,體現出自身價值對歷史的超越;另一方面植根於傳統法治文明又超越了傳統法治文明,表明人類法律智慧是沒有極限的。
  • 國家憲法日 大中小學同講一節法治課
    12月3日,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史家小學、北京二中正式籤約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和思政課一體化共建基地」。史家小學和二中聘請法大教師為中小學兼職教師,法大則聘請史家老師為研究生實踐導師。籤約儀式上,北京二中用視頻展示了中學教師和法大教授雙師講授法治課,以「寵物犬撞人致死」的真實案例切入,生動講授和解讀《民法典》相關內容。史家小學教師王丹則在現場與法大研究生共同展示了法治課《法治暢談》。對於這種創新的教學形式,王丹說:「法大教師和研究生在法律的表述上非常專業和嚴謹,而小學教師更擅長把法律條文轉化為兒童化的語言。
  • 民法典,熱詞背後的法治力量
    這是新中國法治進程中激動人心的一刻,它連接過去、指向未來——  2020年5月28日下午,北京,人民大會堂,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會場頓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在全面依法治國的新時代,新中國幾代人的夙願終得實現,一部真正屬於中國人民的民法典由此誕生。
  • 56個民法典法治文化陣地「典」亮寧波大地(一)
    為全面推進民法典貫徹落實,切實做好民法典的學習宣傳和實施工作,寧波各地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有亮點、有規模、有內容、有質效的民法典法治文化陣地,各級民法典公園、廣場、長廊如點點繁星遍布寧波大地,「典」亮市民的美好生活。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56個民法典法治文化陣地。
  • 【「薪火」巾幗學堂】第十一課·編撰民法典的歷程
    第十一課編撰民法典的歷程宣講人:鄔豔麗編纂民法典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確定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立法任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設部署總的看,經過多年來努力,我國民事立法是富有成效的,逐步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民事法律規範體系,民事司法實踐積累了豐富經驗,民事法律服務取得顯著進步,民法理論研究也達到較高水平,全社會民事法治觀念普遍增強,為編纂民法典奠定了較好的制度基礎、實踐基礎、理論基礎和社會基礎。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斷發展和全面依法治國深入推進,人民群眾和社會各方面對編纂和出臺民法典寄予很大的期盼。
  • 【《民法典》學習】第一講丨楊宗科:《民法典》在法治體系中的邏輯...
    【《民法典》學習】第一講丨楊宗科:《民法典》在法治體系中的邏輯地位 2020-06-09 04: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