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建交40周年:從「邊緣」走向「中心」

2020-12-11 人民網

原標題:中德建交40周年:從「邊緣」走向「中心」

  1972年10月11日,中國外交部長姬鵬飛和聯邦德國外長瓦爾特·謝爾在北京分別代表兩國政府正式籤署中德建交公報,由此迎來了新中國建國以來與西方國家建交的第三次熱潮,同時,也拉開了我國與西方國家關係全面正常化的序幕。

  在過去的40年裡,描述中國與聯邦德國的關係呈現了這樣的軌跡:最初從謹慎小心接觸開始,1978年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後開始積極主動,上世紀末中國通過引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 加入世貿組織後逐漸融入國際經貿體系,本世紀初在和平崛起的基礎上開啟文化外交……,兩國關係的發展既有風調雨順之時,也有摩擦風雨之季,目前,在「四十而不惑」之際,通過雙方多年的共同努力,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

以深入廣泛的「戰略夥伴關係」為合作框架

  中國與聯邦德國關係的快速發展,與源遠流長的中德往來及兩國始終自強不息的努力密不可分 早在明末清初,中德便已有民間的文化和經貿來往。1861年,清政府與德國正式建交後不久,這個歐洲中央之國因在德法戰爭中獲勝並使國家統一,在華夏大地被冠以「有德」和「有志」之名,成為中國首次現代化運動中洋務派人士極力推崇的學習楷模。然而,19世紀末已成為當時世界科教中心的德國實行殖民擴張政策,在20世紀上半葉先後兩次挑起世界大戰,使得中德關係極度緊張甚至中斷。二戰後兩國遭受分裂,1949年成立的新中國初期僅與同屬社會主義陣營的民主德國建立了外交關係,與聯邦德國的關係因其「西傾」外交和堅持「哈爾斯坦主義」,直到1971年中國成功重返聯合國並與美國開啟「桌球外交」後,有鑑於勃蘭特政府試圖通過「新東方政策」來改善與東歐國家的關係,並提升自身的國際地位以及為「經濟奇蹟」後的聯邦德國經濟開闢國際市場,也有鑑於當時中蘇分歧公開化及中國與民主德國關係的疏遠,才開始有了轉機

  建交至今,兩國關係先後經歷了小心慎重接觸、快速發展、短暫冷卻、再度恢復與發展、反思轉變,至現在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六大發展階段。1975年,新上任的聯邦總理施密特首次來華訪問,與毛澤東和鄧小平進行會晤。嗣後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兩國高層開始頻繁互訪,並先後籤署了一系列雙邊協議。當時急起直追的中國被西方國家視為社會主義國家中改革開放的成功範例,一度被聯邦德國稱為「天然同盟者」。在科爾執政的16年期間,雙邊關係雖然因1989年北京政治風波及1996年聯邦議會出臺「改善西藏人權狀況」決議兩度遭受巨大波折,但總體仍然得到大踏步的發展。1993年,科爾政府首次提出了以中國為中心的新亞洲政策。

  如果說鄧小平時代推動了中德關係的逐步開展,那麼,上世紀末以來兩國關係在新一代領導人的推進下,則是更上了一層樓。上世紀九十年代後,德國對華政策轉向以西方價值觀為導向,對於中國人權、法制和民族等問題予以更加關注,並時而加以幹涉和指責。然而,德國政府始終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並對二戰和國家分裂進行深刻反思,通過積極推動歐洲一體化來促進歐洲各國的和平共處與合作,為中國的持續穩定發展樹立了榜樣,由此也使得中德先後於1999年和2000年決定開啟人權對話和法治國家對話,並在大力促進經貿合作的基礎上,有鑑於國際格局的變化,於2004年5月在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框架下建立起「具有全球責任的夥伴關係」。2010年又升格為「戰略夥伴關係」。

  近年來,兩國政府不僅積極促進雙邊關係,同時也更加注重在國際舞臺上的合作。雙方領導人通過聯大、亞歐會議、中歐論壇、八國集團和20國峰會等平臺及熱線電話,就雙邊關係頻繁交換意見,並就應對金融危機、氣候變化、打擊恐怖主義、地區和平穩定、消除貧困等全球性問題加強溝通和協調立場。2006年以來,兩國現任總理先後六次互訪,開創了歷屆政府最為頻繁互訪之篇章,並使兩國關係從默克爾上任初期因過度強調價值觀外交及「達賴事件」陷入低谷後再度轉向務實與深化。與此同時,兩國議會的合作與交流也於2005年起開始機制化。2011年6月,雙方在已有逾40個雙邊對話機制的基礎上又創建了中德政府籌商,為具體及時和有效地規劃與落實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搭建了更為夯實的基礎。

相關焦點

  • 慶中泰建交40周年 中國名家書畫展亮相曼谷
    慶中泰建交40周年 中國名家書畫展亮相曼谷 2015年10月28日 15:03 來源:新華網
  • 雲南民族民間藝術亮相馬來西亞 共慶中馬建交40周年
    雲南民族民間藝術亮相馬來西亞 共慶中馬建交40周年 2014-09-16 16:21:3940周年,增進兩國人民友誼,促進文化交流,雲南省中華文化促進會訪問團16日赴馬來西亞進行為期十餘天的文化訪問。
  • 於沛:從世界舞臺邊緣走向中心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65年來,中國走了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取得了前人沒有取得的輝煌成就。作為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中國正滿懷信心地融入、影響並改變著世界,中國道路極大地豐富了人類文明發展模式。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經歷著歷史性的深刻變化,當今中國正走向世界舞臺中心。
  • 中國與馬來西亞建交40周年慶祝大會在北京舉行
    中國與馬來西亞建交40周年慶祝大會在北京舉行李克強和納吉布共同出席大會並發表講話>    5月31日,中國與馬來西亞建立外交關係40周年慶祝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40年前中馬關係這棵纖纖小樹如今已長成參天大樹,枝繁葉茂。    李克強表示,昨天習近平主席同納吉布總理舉行了富有成果的會見。此訪期間,兩國還將籤署建交40周年聯合公報,對未來加強中馬各層級交往和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作出規劃。
  • 不畏浮雲遮望眼——寫在中美建交40周年之際
    新華社北京1月3日電題:不畏浮雲遮望眼——寫在中美建交40周年之際新華社記者鄭明達 伍嶽「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對國與國之間關係而言,亦是如此。建交之時,中美雙邊貨物貿易額只有不足25億美元,到2017年這一數字已經達到5837億美元,是1979年的233倍。40年來,中美兩國已經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
  • 中國秘魯兩國領導人互致賀電慶祝兩國建交40周年
    新華社北京11月2日電  國家主席胡錦濤2日與秘魯共和國總統烏馬拉互致賀電,熱烈慶祝中秘建交40周年。    胡錦濤在賀電中說,秘魯是最早同新中國建交的拉美國家之一。建交40年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國政治互信不斷加深,務實合作成果豐碩,人文交流蓬勃發展,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密切協調與配合。
  • 寶安有了中德(歐)產業示範園
    在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之際,2020年12月3日,中德(歐)產業示範園開園儀式在深圳寶安西鄉隆重舉行。寶安區委書記姚任,區領導孟錦錦、梁敏華與中外嘉賓200餘人出席開園慶典。
  • 「VR中國」中哥建交40周年·哥倫比亞全國繪畫大賽作品中國高校...
    12月13日,由中國駐哥倫比亞大使館、哥倫比亞文化部、「VR中國」共同主辦的「VR中國」中哥建交40周年·哥倫比亞全國繪畫大賽作品中國高校巡展(西安站)開幕式在西安音樂學院舉行。隨後,與會嘉賓代表們共同按下啟動球,標誌著「VR中國」中哥建交40周年·哥倫比亞全國繪畫大賽作品中國高校巡展西安站正式啟動。  開幕式現場,播放了由西安音樂學院教師用中國器樂演奏的哥倫比亞歌曲《MI PUEBLO NATAL(我的家鄉)》視頻,引起觀眾的熱烈掌聲。
  • 保利中德藝術節開幕,八大藝術名校在北京開大師課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2019年正值北京與柏林兩個城市友好建交25周年,由保利藝術教育舉辦的「北京柏林友好城市建交25周年-保利中德藝術節」7月22日正式開幕並持續至7月26日,保利藝術教育將攜手北京大學藝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國音樂學院、北京舞蹈學院、德國柏林藝術大學、德國柏林國家芭蕾舞蹈學校
  • 「中德人文交流的理論與實踐國際研討會:文化對話之變遷——中國與...
    >關鍵詞:人文交流;中國;同濟大學;文化交流;教授;德國;研究中心;記者查建國;發言;文化關係 內容摘要: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查建國仝薇)近日,同濟大學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德國對外文化關係研究所主辦,同濟大學中德校園、同濟大學中德學院協辦的「中德人文交流的理論與實踐國際研討會
  • 世界知識出版社新書《中德之間》首發式在京舉行
    2019年9月6日上午,《中德之間》首發式在京舉行。本書作者、駐德國大使館前政務參贊羅國文,世界知識出版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汪琴,中國前駐蒲隆地大使馮志軍,中國前駐法國總領事陳啟元,中國前駐慕尼黑副總領事王錫庭、中國社科院德國研究會會長顧俊禮,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德國中心主任楊解樸女士等一百多名各界人士出席了活動。世界知識出版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汪琴代表出版方對該書出版表示了祝賀。
  • 中哥建交40周年·哥倫比亞全國繪畫大賽作品中國高校巡展在西安開幕
    與會嘉賓代表啟動繪畫大賽作品中國高校(西安站)巡展(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央廣網西安12月14日消息(記者雷愷)12月13日,由中國駐哥倫比亞大使館、哥倫比亞文化部、「VR中國」共同主辦的「VR中國」中哥建交40周年·哥倫比亞全國繪畫大賽作品中國高校巡展
  • 王書平畫展賀中加建交40年
    王書平畫展賀中加建交40年     本報訊(鍾青)正值中加建交40周年之際,中國著名畫家王書平作品展於10月8日下午(當地時間)在加拿大溫哥華亞洲文化中心開幕。
  • 駐波札那大使鄭竹強在慶祝中博建交40周年招待會上的致辭
    很榮幸邀請到各位參加今晚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波札那共和國建交40周年招待會。40年前,在1975年的1月6日,中國和波札那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這為兩國之間的友誼與合作揭開了新的篇章。在這個非常時刻,我想藉此機會向所有為中博建交和奠定兩國友誼做出貢獻的人士,尤其是波札那開國總統——塞雷茨·卡馬爵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 泰中建交44周年暨泰中藝術家聯合會成立20周年慶典活動將在曼谷舉辦
    國際在線消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李敏):為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由泰中藝術家聯合會、泰中經濟貿易交流中心主辦的「泰中建交44周年暨泰中藝術家聯合會及泰中經濟貿易交流中心成立20周年慶典活動」新聞發布會於
  • ...薛主任出席《「攜手並進 繼往開來」新中建交三十周年紀念畫冊...
    動態 | 薛主任出席《「攜手並進 繼往開來」新中建交三十周年紀念畫冊》 在新發行上海慶典 2020-12-08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德國歷史博物館與柏林中國文化中心加強合作
    2011年9月,科赫擔任德國歷史博物館館長,上世紀八十年代他曾作為考古學家在中德文物保護合作框架下在陝西西安工作過6年,期間參與過唐代陵墓和法門寺等文物保護項目。科赫先生愉快地回憶起當年在華工作期間的美好歲月,由衷地表達了每次訪華時對中國經濟、文化建設飛速發展的欽佩之情。
  • 第2輪中德外長級戰略對話12月7日在德國柏林舉行
    中德兩國保持發展,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不斷上升,雙方應把握國際形勢及兩國未來發展呈現的難得機遇,繼續推動兩國戰略夥伴關係長期穩定發展。兩國建交近40年的歷史經驗表明,兩國領導人直接、密切的聯繫對兩國關係起著重要的引領作用,在涉及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大問題上應互相理解和支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是兩國關係發展的基礎,共同利益是促進兩國合作的重要動力。
  • 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美國)參與組織的中美建交40周年峰會在舊金山...
    美國舊金山時間8月24日,中美建交40周年回顧與展望高峰論壇在舊金山灣區伯靈格姆市舉行。來自中美兩國500多位政商學界領袖和精英共赴盛會,以「並肩遠航」為主題回顧中美關係走過的40年,並展望中美兩國未來發展。
  • 清華大學拉美中心舉辦慶祝中智建交50周年系列網絡研討會
    新華社聖地牙哥12月14日電(記者尹南 張笑然)為慶祝中智建交50周年,位於智利首都聖地牙哥的清華大學拉美中心14日至18日與智利大學、智利天主教大學共同舉辦系列網絡交流研討會活動。14日,中國駐智利大使館臨時代辦周儀在出席活動開幕式時說,自1970年建交以來,中智關係取得長足發展,始終走在中拉關係前列。高校合作對促進兩國關係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兩國青年搭建了相互交流學習的平臺,必將給兩國未來合作打造新亮點、增添新動力、開闢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