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十屆環太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10月10日在無錫濱湖開啟新徵程。來自世界各地的職業車手將在太湖之濱再度上演「高速的騎行與壯觀的衝刺」。
連續辦賽十屆,無錫以及太湖之濱的城市憑藉優美的自然風光、獨特的地域文化享譽國內外。而高效成熟的辦賽水平,市場化運作模式也已經成為環太湖自行車賽的重要標誌。「我們希望能夠結合當地優美風光打造自行車最美賽道,讓運動員們在競技挑戰自我的同時,將太湖沿線美景盡收眼底。帶動自行車產業與全民騎行氛圍的同時,也能帶動辦賽城市的知名度、美譽度,展示城市風採。」江蘇省體育產業集團副總經理宗睿潔表示。
的確如此,經過十年的精心培育與打造,環太湖賽不論是賽事組織還是賽事保障等方面都在日趨完善和成熟,每屆環太湖賽,組委會都會在隊伍選擇、賽道設計、群眾參與等方面創新發展,力爭展現出不一樣的精彩
由於地勢相對平坦,環太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不設山路賽段,因此以速度見長,十分有利於衝刺選手。正如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主席沈金康所提到的,平路賽段的考驗不但適合衝刺型選手,考驗團隊實力,而且也被場地自行車中長距離車手所鍾愛,「環太湖賽所具備的優勢,對於提升自行車運動員的耐力、團隊配合等方面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深受職業車隊的喜愛。」宗睿潔介紹說,今年環太湖賽事共有21支車隊參賽,包含8支洲際職業隊、12支洲際隊以及1支地區隊,其中5支洲際職業隊參加過環法、環西、環意三大賽事,應該說,參賽車隊的數量及質量均位居全國同類環賽前列。
與其同時,作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工程體育板塊的紐帶項目,環太湖賽在辦賽十年間成為深度融合長三角區域體育+文化+旅遊+生態的平臺。「對於辦賽城市來說,環太湖賽所到之處,不僅為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宣傳平臺,而且城市硬體設施的配套、景觀美化等基礎設施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此外當地的民俗風情、人文景觀等方面也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進行了全方位地呈現,各地的『金色名片』也因此更加靚麗。」宗睿潔介紹,組委會每一年在賽道設計上都會進行精心的設計和籌備,曾經與環太湖攜手五年的「竹海」宜興今年再次回歸,證明賽事強大的生命力與吸引力。宗睿潔表示,環太湖賽作為跨區域合作的典範賽事,積極響應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未來還將持續與沿線各城市聯手打造賽事,並積極與更多的城市溝通,進一步擴大版圖,讓更多的城市享受到環太湖賽的紅利,促進長三角區域的協調發展。
環太湖賽作為國際體育賽事,所作出的貢獻不僅僅只表現在高水平的競技體育較量、展示城市風採等方面上,在如何深挖國際體育賽事內涵、架起與群眾溝通的橋梁上,組委會可謂是下了大功夫。「每年我們都會根據群眾需求,舉行大眾騎行、文藝表演以及面向公眾的主題活動和公益活動等,這些活動都是以體驗為主,宗旨是激發群眾對體育的熱愛,提升全民參與度,讓更多的群眾零距離感受國際大賽的魅力,促進全民健身的發展。」宗睿潔表示。 (王向娜 弓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