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汛情地圖:16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 暴雨從今夜起再度加強

2020-12-19 環球網

本文轉自【中國天氣網】;

中國天氣網訊 昨天(7月20日)8時32分,淮河王家壩閘時隔13年再度開啟閘門,向蒙窪蓄洪區分洪。近期,受持續強降雨影響,淮河幹支流水位全面上漲,淮河防災應急響應已經提升至I級。未來一周淮河還將迎來2次強降雨過程,防汛態勢嚴峻。中國天氣網獨家推出淮河流域汛情地圖,解讀未來強降雨落區,看哪裡防汛壓力將加大?

長江流域水位還未退下,隨著主雨帶北抬,淮河流域汛情也開始告急。7月10日以來,淮河以南山區普降大暴雨,史灌河、淠河局部特大暴雨,流域面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4倍。據水利部消息:受降雨影響,淮河上中遊幹流及支流史河、潢河、白鷺河等16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淮河上遊王家壩水文站17日22時48分漲至27.50米,發生淮河2020年第1號洪水。

王家壩開閘分洪後,目前淮河上中遊幹流水位有所回落,但仍處於高位運行。截至21日早晨08時,淮河上中遊幹流踅子集至淮南、臨淮關河段超警戒水位0.30~4.76米,其中王家壩至南照集、汪集至臨淮崗河段超保證水位0.15~2.26米。

中央氣象臺預計,今天至23日,淮河流域還將經歷一次強降雨過程,降雨最強時段出現在今天夜間到明天,河南中南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河南局部地區有大暴雨。

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表示,未來三天,強降雨區集中在淮河幹流北岸,面雨量達到85~130毫米,支流渦河、澮河面雨量有70~110毫米,與幹流洪水疊加,淮河幹流水位有繼續上漲的氣象風險。另外,沂涑泗等地區也將有90~110毫米降雨,未來有出現超警水位的氣象風險。

淮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7月20日11時30分繼續發布淮河王家壩河段洪水紅色預警,升級發布正陽關河段洪水橙色預警。提醒河南信陽、駐馬店,安徽蚌埠、淮南、滁州、阜陽、六安,江蘇淮安等沿淮地區有關單位及社會公眾密切關注雨水情變化,加強防範、及時避險。(策劃:馮瑋 設計:任成英 數據支持:胡嘯 審核:張方麗 劉文靜 劉紅欣)

相關焦點

  • 淮河汛情地圖出爐!16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 暴雨從今夜起再度加強
    中國天氣網訊 昨天(7月20日)8時32分,淮河王家壩閘時隔13年再度開啟閘門,向蒙窪蓄洪區分洪。近期,受持續強降雨影響,淮河幹支流水位全面上漲,淮河防災應急響應已經提升至I級。未來一周淮河還將迎來2次強降雨過程,防汛態勢嚴峻。
  • 今年首個暴雨橙色預警發布!上百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咱老家咋樣了?
    本文轉自【新華社】;這個夏天 多地降水量破紀錄 河流超警、水情嚴峻 少數地方高考也受到了影響 (圖/龍慶) 受降雨影響 截至7月1日12時 已有304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較常年同期偏多 特別是進入6月份以來 全國共計277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 每經11點丨水利部:全國433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33條河流發生超歷史...
    每經編輯:周宇翔1丨水利部:全國433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 33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13日在吹風會上介紹,6月以來,我國南方地區暴雨洪水集中頻繁發生,部分地區洪澇災害嚴重全國共有43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09條河流發生超保洪水,33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長江、黃河上遊、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太湖先後發生1號洪水。目前,長江幹流監利以下河段及洞庭湖、鄱陽湖和太湖水位仍處於超警狀態。其餘大江大河水勢平穩。
  • 汛情地圖:太湖或現超保證水位 長江中遊水位將復漲
    中國天氣網獨家推出長江流域汛情地圖,詳解強降雨落區,看哪裡防汛要再次迎來考驗。昨天,長江流域部分地區雨勢較強,部分河流出現洪水。監測顯示,四川、重慶、安徽、浙江等地16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超警幅度0.07至2.71米,其中四川、重慶、安徽等地8條河流發生超保洪水,安徽牛屯河出現超歷史洪水。
  • 全國共有43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全國433條河流發生超警河水】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7月13日上午舉行,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應急管理部、水利部和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防汛抗旱有關情況。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在吹風會上介紹:6月以來,我國南方地區暴雨洪水集中頻繁發生,部分地區洪澇災害嚴重。
  • 全國上百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 龍王廟都被淹了
    這個夏天,多地降水量破紀錄,河流超警、水情嚴峻,少數地方高考也受到了影響。國家防總將防汛Ⅳ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中央氣象臺發布了今年首個暴雨橙色預警。監測數據顯示,安徽、湖北、浙江、重慶4省市,累計降雨量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安徽、湖北2省的平均降雨量已超過500毫米。
  • 2019年8月全國共有241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央廣網北京9月6日消息 據水利部統計,8月份,全國面平均降水量105.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3%,有241條河流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72條河流發生超保證水位洪水,21條河流發生超歷史記錄洪水。而與此同時,華北南部、江淮、黃淮以及西南南部地區出現階段性較重旱情。
  • 25條河流超警!這波降雨太猛 湖北等4省遭遇「潑水式」降雨
    目前,全國25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明後天雖然本輪強降雨強度將有所減弱,但上述四省市以及江蘇、江西、湖南等地仍有大到暴雨,當地需加強防範。渝鄂豫皖現大暴雨 25條河流水位超警昨天,我國的主雨帶位於四川東部、重慶、河南南部、安徽、江蘇南部、上海到浙江北部,其中重慶南部、湖北西南部和北部、河南東南部和安徽西北部出現了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
  • 長江流域汛情地圖出爐 一圖看清未來哪裡防汛形勢最嚴峻
    中國天氣網訊 漢口超警、九江超警、鄱陽湖告急……長江流域汛情牽動人心。目前,長江中下遊水位緩退,但是今天(14日)至16日,新一輪強降雨來襲,今天早上中斷了僅一天的暴雨預警再次上線。中國天氣網獨家推出長江流域汛情地圖,詳解強降雨落區,看哪裡防汛要再次迎來考驗。
  • 長江太湖淮河流域降雨持續 水利部針對性部署防禦
    光明日報北京7月10日電 記者陳晨從水利部獲悉,受近日長江中下遊、太湖流域強降雨及上遊來水影響,長江中下遊幹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持續上漲,四川、重慶、安徽、浙江等11省(區、市)130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重慶烏江支流諸佛江、湖北富水、安徽皖河、浙江錢塘江等22條河流超保,江西昌江、安徽水陽江等
  • 午間要聞|全國433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銀保監會醞釀財險公司差異化...
    事件關注【6月以來全國433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 33條發生超歷史洪水】據中新網消息,7月13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介紹,6月以來,我國南方地區暴雨洪水集中頻繁發生,部分地區洪澇災害嚴重。全國共有43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09條河流發生超保洪水,33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長江、黃河上遊、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太湖先後發生1號洪水。目前,長江幹流監利以下河段及洞庭湖、鄱陽湖和太湖水位仍處於超警狀態。其餘大江大河水勢平穩。
  • 南方42條河流洪水超警 黃淮大部現旱情(圖)
    洪曉東攝(人民圖片) 旱澇兩重天南方42條河流洪水超警強降雨帶將與長江流域走向一致,同時黃淮大部乾旱少雨本報北京6月24日電(記者陳仁澤、劉毅、賀林平)記者從國家防總獲悉:6月22日以來,我國江南、華南出現了一次較強降雨過程,受強降雨影響
  • 中國212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鄱陽湖各水文站全線告急
    近期南方多省河流水位暴漲,全國212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72條河流超保證水位,19條河流達到歷史最高水位。昨天(12日)的全國水情信息顯示:長江幹流的10個水文站水位超警,鄱陽湖、洞庭湖水位超警。在太湖流域,到昨天(12日),太湖水位連續第15天超過警戒水位。
  • 部分中小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 防汛抓「大」亦要防「小」
    新華社北京7月9日電 題:部分中小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 防汛抓「大」亦要防「小」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湖北府澴河水位超警戒、安徽橫江百年古橋被衝毀、江西昌江上遊幹流及支流發生超歷史洪水……受持續強降雨影響,入汛以來,南方不少河流尤其是中小河流水位超警戒,部分甚至出現險情。
  • 水利部:淮河水系可能出現明顯洪水過程
    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記者胡璐)據水利部最新預測,淮河水系可能出現明顯洪水過程。水利部要求各地有針對性安排部署洪水防禦工作。  水利部預計,受其影響,淮河水系可能出現明顯洪水過程,其中淮南山區的史灌河、淠河可能超警,淮河上遊幹流可能出現接近警戒水位洪水。長江幹流及沿江支流、太湖及周邊河網將出現明顯漲水,其中貴州赤水河,重慶烏江、綦江,湖北清江、鄂東四水,安徽巢湖、滁河、青弋江、水陽江,江西贛江、信江、撫河,江蘇秦淮河等河流可能發生超警以上洪水,暴雨區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較大洪水。
  • 人民日報:繃緊弦 保安瀾 汛期將形成5個主要多雨區,流域發生大洪水...
    入汛以來,珠江流域已有20多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珠江水利委員會對洪水預報、調度方案制定、調度決策、水利工程運用等多個環節提前演練,為迎大汛做好準備。  5月1日太湖流域進入汛期,今年以來流域累計降水量354毫米,較常年同期略偏多。在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調度下,太浦河、望虞河已排出太湖水14.11億立方米,相當於太湖0.60米蓄水量,為防禦可能的大洪水騰出了庫容。
  • 長江流域汛情地圖出爐 一圖帶你看清未來哪裡防汛形勢最嚴峻
    目前水位仍超警戒3.01米……新一輪強降雨今夜開始加強防汛依然不能放鬆警惕一圖了解長江中下遊汛情情況▼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提醒,本輪降雨過程主雨帶重新回到長江流域其中,長江下遊累計雨量會在100毫米以上,太湖流域雨勢相對較強,水位會有比較明顯的上漲,目前太湖仍處於超警狀態,需注意加強防範。此外,長江上遊宜昌以上的區域累計降雨量也較大,四川等境內的河流水量匯集,對三峽庫區會形成一定的壓力,也需注意防範。長江中遊降水相對較弱,洞庭湖、鄱陽湖流域防汛壓力稍減。
  • 視點| 衛星帶你看,是什麼守護淮河安瀾?
    淮河防汛難在哪兒?特殊的地貌再加上複雜的水系,是淮河防汛的難點所在。鼓鍾將將,淮水湯湯。淮河全長1000公裡,位於長江與黃河之間,大大小小數百條支流水系匯入,造就了覆蓋寬廣的淮河流域。每年一到汛期,幹支流洪水相遇,淮河沿線極易長期處於高水位狀態。
  • 梅雨不停大汛就來 長江中下遊或發"區域性較大洪水"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最新會商認為,今年主汛期長江中下遊可能發生區域性較大洪水。進入汛期以來,長江中下遊地區強降雨頻發,導致多條河流發生洪水。據統計,6月15日以來,珠江、太湖和淮河均發生編號洪水,其中西江幹流、淮河幹流和太湖相繼超警。有197條河流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較2000年以來同期偏多57條,其中33條河流發生超保證水位洪水,12條河流發生超歷史紀錄特大洪水,4條河流發生超50年一遇特大洪水。國家防總會商認為,長江中下遊可能發生區域性較大洪水,且有可能出現上遊洪水與中下遊洪水遭遇的流域性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