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1月16日訊(記者 李立宇 通訊員 陳文婕 文/圖)11月15日,福建省連橫文化研究院隆重舉行「福建省對臺交流基地」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教學實踐基地」揭牌儀式。
當天下午,包括臺盟中央原常務副主席、全國臺聯原會長、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汪毅夫,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臺灣研究中心主任孫亞夫等在內的全國、省、市、區各級領導,以及在廈大參加「臺灣史研究新視界」學術研討會的所有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場簡約而隆重的揭牌儀式。
福建省連橫文化研究院自2014年12月成立以來,依託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等高校、科研單位的力量,與臺灣的中國書法學會等書畫界朋友密切配合,連續多年在海峽兩岸舉辦以弘揚連橫先生愛國精神為主題的活動,如紀念連橫先生誕辰140周年系列活動、紀念《臺灣通史》出版100周年系列活動等,都在兩岸引起不俗反響。
福建省連橫文化研究院已成為密切廈臺關係、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提高兩岸書畫界交流層次及團結兩岸宗親「心靈契合」的重要平臺。2019年12月,經省臺港澳辦批准,在福建省連橫文化研究院設立「福建省對臺交流基地」。2020年11月,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又將福建省連橫文化研究院增列為教學實踐基地。
會上,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通過視頻形式,作了熱情洋溢的致辭。在向在座與不在座的好朋友們送上祝福的同時,連戰祝這次大會取得成功。據其介紹,他的祖父連橫先生,一生的志業是在於維繫、維護中華文化在臺灣的永續發展,所強調的就是民族的意識和中華文化的精神。從年輕時候開始,連橫先生就注重臺灣歷史的收集、整理,所以最後完成了巨著《臺灣通史》。
隨後,「福建省對臺交流基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教學實踐基地」在各位領導及嘉賓的共同見證下,正式揭牌。
會後,福建省連橫文化研究院院長連心豪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兩岸無論是歷史,還是血肉,都是連在一起的。在這邊,有這麼兩個基地,我相信,有一些官方不便推動的,民間能更草根、更接地氣地去推動,這是我們的優勢。比如,像福建省連橫文化研究院就經常借用連氏宗親聯誼會的形式跟臺灣的宗親進行對接,跟連戰主席及連辦都有熱線聯繫。」
連心豪還說:「藉助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學術力量的支持,福建省連橫文化研究院著重從連橫的生平、思想,以及他的著作《臺灣通史》等方面開展學術研究。另外,福建省連橫文化研究院下面還有一個書畫院,跟臺灣的書畫界有良好的互動。今年疫情期間,我們也組織臺灣、大陸的書畫家來寫聯、寫詩,以及書法作品,已經舉辦了兩期。像這樣的事情,我們還可以做很多。」
以上4張參觀圖片由集美區提供
據悉,本次活動由廈門市集美區人民政府、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指導,福建省連橫文化研究院主辦。
相關背景:
福建省連橫文化研究院
福建省連橫文化研究院是一個非營利性、公益性、開放型的民間學術研究和文化交流機構,主要研究臺灣愛國先賢、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的祖父連橫先生的生平歷史及其思想、弘揚其愛國主義精神,並依託兩岸連氏宗親聯誼會、兩岸書法家協會等民間組織力量,深化兩岸民間文化交流合作,不斷增強臺灣同胞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與祖國的認同感。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
該中心是根據教育部、財政部提出的「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和習近平總書記「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新型智庫」的講話精神,由廈門大學牽頭髮起,復旦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福建師範大學共同建立的國家級智庫。協創中心與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共建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平潭分院;與海滄區政府共建行業標準協同創新中心實踐平臺;與臺灣經濟研究院、臺灣大學大陸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建「兩岸經濟一體化」等協同創新研究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