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兒童齊唱「小蘋果」 成人歌曲流行兒歌不知所蹤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少年兒童齊唱「小蘋果」 成人歌曲流行兒歌不知所蹤

2014-12-03 13:37:48來源:中國廣播網作者:責任編輯:李歡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最近記者調查發現孩子們稱自己最喜歡的歌曲是《小蘋果》、《愛情買賣》、《最炫民族風》還有《爸爸去哪兒》,這其中大部分都是成人的流行歌曲。

  日前幼兒園都在唱什麼歌成為網上家長們熱議的話題,記者調查發現,教唱流行歌曲,網絡歌曲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孩子們最喜歡的歌有《小蘋果》《愛情買賣》《最炫民族風》、《爸爸去哪兒》、《我的歌聲裡》在河南濮陽某私立幼兒園外,記者見到了正在接兒子的楊女士,她告訴記者自從《小蘋果》這首歌風靡網絡之後,4歲多的兒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學會了,正跟孩子媽媽交談,4歲多的楊揚小朋友就唱起了這首歌。

  "我會唱這個,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就像天邊最美的…"

  看看國外的小朋友都喜歡什麼歌,是不是也會把成人歌曲,甚至網絡的流行曲當成兒童來學習,全球華語廣播網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介紹,澳大利亞的幼兒園阿姨不允許教小朋友唱成人流行音樂的,也不會播放成人音樂的MTV。

  胡方:我老婆實際上就是一位澳大利亞的幼兒園教師,平時在幼兒園裡,她會負責給孩子們放一些兒童可以適合聽的歌曲,偶爾有時候放一些大人們的歌曲,也是出於跳舞的目的。讓孩子們聽著音樂蹦蹦跳跳的,但是絕對不會去教他們去唱,比如說前幾年江南STYLE特別流行的時候,幼兒園的孩子們也受到影響,在幼兒園裡老師在那跳騎馬舞。於是幼兒園老師也沒轍,只能領著孩子一起跳。但是在播放音樂的時候,他們會特別的注意,把sexy lady歌詞去掉,所以孩子們只會在那不停的跳著騎馬舞,其他的就不會唱了。

  兒歌並不一定「非流行」,澳洲有不少小孩子的流行天團,專門針對小孩子製作流行音樂。

  胡方:澳大利亞的孩子實際上不愁沒有歌聽,因為除了傳統的這個兒歌以外,澳大利亞還有一些本土的兒童歌曲天團,這些澳大利亞的幼兒流行天團的影響力甚至比很多成年的流行樂隊還要大的多。成立於1991年的,The Wiggles樂隊成員原本是澳大利亞大學一些攻讀學前教育的學生。為了完成大學裡邊的這個課程作業,他們湊在一起是製作了這個兒童音樂專輯,結果陰差陽錯一炮走紅。從此他們就踏上了這個兒童音樂巨星之旅,並且維持了20多年而長盛不衰。他們的歌曲融合了很多現代流行音樂的元素,但是歌詞卻非常適合低齡兒童演唱。而樂隊成員平時的公眾形象也總是穿著黃黃綠綠的這個標誌性的服裝,非常具有卡通特色,所以受到了很多孩子的喜歡。而他們的一些周邊延伸的像是玩具、書報等等的,也是非常的熱銷。所以在澳大利亞有這樣的流行兒童樂團的存在,家長們不用太擔心孩子們會去聽一些成人的流行歌曲,但是對於孩子們來說,他們有自己的星可以追,有自己喜歡的歌可以唱,沒有必要去唱那些繞口又聽不懂的成人歌曲了。

  國內小朋友哼唱《鳳凰傳奇》和《小蘋果》,有時候也是一種無奈,如果你去國內音像店,會發現不少兒歌唱片都是海外舶來品,全球華語廣播網法國觀察員魏偉瓊說了自己的親身感受:

  魏偉瓊:法國的兒歌多的可以用海量來形容,除了傳統的童謠搖籃曲,還不斷的有新創作的兒歌,家長和學校老師的選擇空間非常大,小朋友就唱屬於他們自己的歌都唱不完,市面上可以選購到的兒歌、讀物、CD、DVD、音像製品也是極為豐富。都是圖文並茂、非常精美,而且兒歌的重複率還不高,我給我女兒買了6套兒歌,其中只有幾首是有重複的,兒童配上插話的有聲書,最近在法國很流行,小朋友可以邊聽歌邊看圖,父母老師還可以把歌詞當詩歌來念給小朋友聽,而那種邊唱邊玩的情景互動式兒歌是小朋友們在學校裡學的最多的,因此,在法國不管男女老少幾乎人人都會哼唱一串的兒歌,法國人問,我有沒有給你孩子唱中國的兒童,我說很少,因為好聽的不太多。這真的非常遺憾,我很希望能有多一些可以傳唱的兒歌。

  再來看看日本,日本兒歌的數量眾多,全球華語廣播網日本觀察員黃學清介紹,幼稚園的日本小孩不會唱成人歌曲,也是因為他們的選擇很多。

  黃學清:在日本因為電視廣播的影響,一些小孩子也會模仿大人唱歌,但是幼兒園小學裡是不教大人的歌曲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日本有很多膾炙人口的兒童歌曲,而且其中不少是孩子們的父母,甚至祖父祖母輩的人小時候唱過的,比如所有孩子都會唱的幼兒歌曲《大象》,是1948年作曲的,小狗警察是1960年作曲的一直流傳至今。這些童謠的旋律都很明快,歌詞單純有趣,比如小狗警察唱的是一隻小狗警察遇到了迷路的小貓,他問了小鳥、問了小烏鴉,大家都不知道小貓的家在哪裡,小狗不知如何是好。除了日本的童謠,幼兒園還教孩子們國外的優秀兒童歌曲,比如鈴兒小叮噹,現在動漫裡的歌曲也非常吸引孩子們,傳統的童謠在家庭裡比以前唱的少了,但是幼兒園教的還基本上都是傳統的童謠,政府對兒童歌曲的創作一直是很鼓勵的,比如在稅法上,錄音製品的分類如果是屬於童謠類,可以免除物品稅。

相關焦點

  • 兒童與兒歌
    「兒童音樂是成人群體對兒童進行教育,使之由自然人變成社會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兒童音樂是中國音樂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在兒童音樂中,聲樂體裁具有比成人更為重要的意義,因為生理發展的限制,嬰幼兒難以具備成熟演奏樂器的能力,但自牙牙學語開始,兒童就可以運用自身的聲帶進行歌唱活動,因此在兒童音樂文化中,特別是早期兒童音樂文化中兒童歌曲佔有主要的地位。
  • 兒歌飄在春風裡
    「歌曲對孩子的成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別的藝術形式所無法取代的。從用戶體驗來說,我希望詞曲作者能創作更多比較簡單、能在演唱中感受到純粹快樂、符合孩子生長發育的歌曲。」蔣小涵說。潘振聲曾說,一首好兒歌往往能深刻影響一個人的一生,甚至一代人的成長。而一首好的兒童歌曲應該運用兒童語言,不能做作。
  • 這麼多年,為何沒一首兒歌唱響
    有業內專家表示,近年來能夠廣為傳唱的經典兒歌找不出一首,多數少年兒童的日常歌單被美日韓流行音樂,甚至國內網絡流行音樂所取代。多久沒有一首值得傳唱的經典兒歌了?這不僅成為全民美育潮流下新的學校與家庭之問,更觸發了關於當下中國兒童歌曲創作斷層與失語之痛的社會問題與文化問題。
  • 這麼多年,為何沒一首兒歌唱響?
    六一兒童節後,關於兒童音樂作品創作及現狀的討論再次熱鬧起來。有業內專家表示,近年來能夠廣為傳唱的經典兒歌找不出一首,多數少年兒童的日常歌單被美日韓流行音樂,甚至國內網絡流行音樂所取代。多久沒有一首值得傳唱的經典兒歌了?
  • 兒童歌曲緣何唱不響
    怎樣才能給孩子們創作出更多的讓他們愛聽愛唱的歌曲,這其中不僅有詞曲作家的責任,也有社會方方面面的責任。 前不久,記者在南京市瑞金路上看到,一群小學生在放學的路上唱時下流行的歌曲,男生對著女生高唱《對面的女孩看過來》,然後發出陣陣笑聲。天真稚嫩的面孔與成人的流行歌曲顯得相當不協調,於是記者便問其中一個學生為什麼不唱兒童歌曲,他回答說:「老師課堂上教的,歌詞太老套,唱了也不好聽!
  • 飛鶴奶粉X《毛毛鎮》你的孩子需要的「新兒歌」來了
    四年前,美國娛樂公司Pinkfong在YouTube上傳了一首兒歌《Baby Shark》,到2019年,這首歌衝進Billboard排行榜後一炮而紅,至今播放量已經有75億。不僅如此,它還打破邊界,紅到在美國職業棒球聯賽賽場上被觀眾齊唱,紅到成為黎巴嫩平民示威時的集結號。一個萬億規模的超級市場正在被兒童音樂打開。
  • 要給兒童歌曲創作更多的關注
    要想讓孩子有更多優秀兒歌可唱,除了鼓勵創作者創作出高質量的歌曲,全社會還應該創造出孕育兒童歌曲的文化土壤,讓好的兒童歌曲創作和傳唱有平臺,有市場。  兒童節的歡笑聲已漸漸散去,然而人們關注兒童歌曲的熱度依舊不減。
  • 六一兒童節歌曲:有關兒童節的兒歌有哪些
    >六一兒童節歌曲:有關兒童節的兒歌有哪些2016-05-19 10:30:4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下面我來給您介紹一下關於六一兒童節的兒歌有哪些,因為年齡不同,所以要求也不一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我們的田野——兒童歌曲  2、少年少年祖國的春天——兒童歌曲  3、快樂的節日——兒童歌曲  4、歌聲與微笑——兒童歌曲  5、幸福拍手歌——兒童歌曲  6、種太陽——兒童歌曲  7、
  • 為什麼今天的孩子還在唱幾十年前的兒歌
    這幾首經典兒童歌曲,分別誕生於1963年、1984年、1992年。幾十年過去了,大家還在唱。3月21日是春分,還是「世界兒歌日」。1976年,在比利時可諾克兩年一度的國際詩歌會上,將春天到來的第一天確立為「世界兒歌日」。今年的這一天,「嘹亮童聲·唱響未來」新時代兒童歌曲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研討會開始前,會場循環播放著這些經典兒歌,最「年輕」的也已經是上世紀90年代的作品。
  • 歌曲《雨花石》背後不得不說的故事,兒歌徵服成人的世界
    歌曲《雨花石》其實是一首不折不扣的兒歌,是1978年出品的抗戰影片《紅紅的雨花石》的主題曲,由龔耀年作曲,肖仁和徐家察填詞。由李雨兒和石頭演唱的《雨花石》收錄於李雨兒2010年發布的首張專輯《夢飛翔》,近年來突然竄紅,風靡全網,這首歌正是出自兒歌《雨花石》,由著名音樂人胡力在原曲的基礎上從新編曲,打造出的成人男女對唱版。
  • 叮咚,你的孩子需要的「新兒歌」來了!
    文/李念雪一個萬億規模的超級市場正在被兒童音樂打開。四年前,美國娛樂公司Pinkfong在YouTube上傳了一首兒歌《Baby Shark》,到2019年,這首歌衝進Billboard排行榜後一炮而紅,至今播放量已經有75億。不僅如此,它還打破邊界,紅到在美國職業棒球聯賽賽場上被觀眾齊唱,紅到成為黎巴嫩平民示威時的集結號。
  • 兒歌童謠少人問津 桂林孩子流行「灰色童謠」(圖)
    究竟是現在的兒歌少了?還是兒童的需求發生了變化?日前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因為流行所以喜歡  唱兒歌是兒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娛樂、教育活動,但兒童不唱兒童歌現象已經越來越普遍。5月29日上午11時30分,記者途經樂群路,看到六名小學生唱著時下流行的歌曲,男孩子對著女孩子高唱《愛我還是他》,發出陣陣笑聲。
  • 「灰色兒歌」流行校園 帶暴力甚至色情傾向(圖)
    全國少工委和成長網曾對部分少年兒童做過專題調查,28%的孩子在小學四年級以前就開始唱流行歌曲、哼帶暴力甚至色情傾向的兒歌;平常喜歡哼唱灰色兒歌的孩子佔56%,73%的孩子認為灰色兒歌「好耍、搞笑、順口」。市場:新兒歌不足一成記者在重慶市購書中心了解到,整個中心關於兒歌的書籍很少。
  • 迎接春天,今天的孩子唱什麼兒歌?
    迎接春天,今天的孩子唱什麼兒歌?  新華社北京3月21日電 題:迎接春天,今天的孩子唱什麼兒歌?  新華社記者  曾經唱著兒歌長大的「70後」「80後」,卻很少能聽到自己的孩子哼唱新的兒歌。偶爾聽到的,或許是街頭流行的成人歌曲,或者是給篡改得面目全非的傳統兒歌。
  • 中國兒歌的春天在哪裡?
    這位創作過《一分錢》《春天在哪裡》等多首經典兒歌的作曲家,這位為孩子們唱歌滿口「情愛」而憂心忡忡的老人,沒有等到他晚年創作的《56個民族新兒歌》出版,就遺憾地離開了人世。在成人流行歌曲的衝擊下,中國兒歌的春天在哪裡?一說起兒童歌曲,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小燕子》《讓我們蕩起雙槳》《媽媽的吻》《童年》《小螺號》《小草》等。這些膾炙人口的兒歌,曾哺育了幾代中國少年兒童的成長。
  • 太合音樂助力《古詩童韻》 讓兒童古詩詞音樂流行起來
    兒童古詩詞音樂作品《古詩童韻》系列合輯在太合音樂集團的戰略支持下,於六一檔期重磅登陸全球各大數位音樂平臺,獲得音樂界、文化界、教育界人士的一致好評。該系列合輯由太合音樂集團負責宣傳、發行,由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趙季平擔任藝術顧問、著名作曲家趙麟領銜創作,從中小學課本中遴選出適合譜曲的古詩詞,譜成適合兒童學習、傳唱的優美動聽歌曲。這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精粹的傳承和光大,更是近十餘年來中國兒童音樂發展的標杆性事件。
  • 為什麼膾炙人口、傳唱度高的當代兒童歌曲少了?
    9歲女孩的媽媽藍琳道出了自己的擔心:「這種風靡網絡的神曲節奏『魔性』、旋律洗腦,配有動感十足、簡單易學的舞蹈動作,卻往往藝術水準欠奉,審美格調不高,甚至包含成人話題和值得商榷的價值理念。在這種泛娛樂化作品的長久薰陶之下,孩子的審美品位令人擔憂。」2.是什麼改變了孩子們的「歌聲與微笑」兒歌的曲調、內容、情感與大多數的成人音樂有很大差異。
  • 太合音樂助力《古詩童韻》,讓兒童古詩詞音樂流行起來
    該系列合輯由太合音樂集團負責宣傳、發行,由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趙季平擔任藝術顧問、著名作曲家趙麟領銜創作,從中小學課本中遴選出適合譜曲的古詩詞,譜成適合兒童學習、傳唱的優美動聽歌曲。  這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精粹的傳承和光大,更是近十餘年來中國兒童音樂發展的標杆性事件。  目前,《古詩童韻》音樂合輯已全網發行系列一、系列二兩大部分,收錄了《蒹葭》、《如夢令》、《使至塞上》、《江南》、《蟬》、《觀滄海》等14首傳世古詩詞。  其中,《蟬》有兩個版本,傳統版將歌曲與戲曲元素相融合,富有中國古典美。
  • 今天是世界兒歌日 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兒歌
    這個時期,許多港臺歌手的歌如雨後春筍般流行在大陸地區,這時期的兒歌卻沒有新的突破,孩子們只能在兒歌缺乏的情況下,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各種流行歌上面。「當年最喜歡就是《小虎隊》的歌,他們的《蝴蝶飛呀》《水手》等許多經典歌曲,歌詞早已耳熟於心,直到現在都還記得非常清楚。」
  • 不能讓孩子們「沒有兒歌唱情歌」
    這樣的一幅春日圖景,無疑十分養眼,然而到了現實中,其他元素可能都有,卻唯獨缺了適合孩子們傳唱的兒歌。在「00後」「10後」孩子們嘴裡唱出來的,要麼是諸如《春天在哪裡》《讓我們蕩起雙槳》這些創作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然後被他們的父母在小時候就反覆傳唱的「老兒歌」,要麼就是一些成人愛情歌曲,而這些充滿「郎情妾意,你儂我儂」的成人歌曲用孩子稚嫩的童聲唱出來,不是動聽,而是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