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報紙版面改革 推進媒體融合發展

2020-11-22 人民網

原標題:深化報紙版面改革 推進媒體融合發展

  閩西日報社以辦成愛看耐看黨報、打造新型主流媒體、培育現代傳媒集團為目標,堅持內容為王,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堅持綱目並舉,提高傳播力、擴大引導力;堅持開放辦報,增強影響力、彰顯公信力。不斷深化報紙版面改革,著力做強《要聞》版,辦活專副刊,加快新媒體建設,推進媒體融合發展。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龍巖地處福建西部,俗稱閩西,是原中央蘇區核心區,著名的「古田會議」和「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就在這裡召開。面對傳播陣地多元化、傳播手段移動化、受眾需求多樣化、媒體融合加速化特點,閩西日報社堅持「黨報立社」「移動優先」戰略,傳承閩西紅色基因,深化報紙版面改革,著力做強《要聞》版,辦活專副刊,加快新媒體建設,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積極為「再上新臺階、建設新龍巖」營造良好輿論氛圍,進一步提高了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

  堅持內容為王,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奏響時代最強音

  近幾年,閩西日報先後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等為重點,及時刊載新華社等中央媒體重要稿件。2017年全年以迎接、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工作主線,在報、網、微、端等媒體平臺推出一系列欄目,形成濃厚的宣傳氛圍。會前及時刊載新華社等中央媒體「黨的十八大以來歷史性變革系列述評」等報導上百篇,《砥礪奮進的五年》《喜迎十九大》等專欄以周均3至4次的頻率組織系列報導;會中及時轉載中央媒體有關報導,組織「十九大特別報導」專版36個,推出《十九大時光》欄目26期;會後策劃開設《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熱潮》專欄,組織「走進新時代,建設新龍巖」「學習十九大,龍巖怎麼幹」等主題採訪活動。今年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主線,著力辦好《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欄目,推動新思想在龍巖深入人心,成為時代最強音。

  聚焦龍巖新實踐

  閩西日報緊扣「三大戰役」「雙培育行動計劃」「補齊民生短板」「高質量加速度發展」「全面從嚴治黨」等龍巖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推出《再上新臺階 建設新龍巖》等10多個重點欄目,策劃組織系列主題報導、成就報導、典型報導和深度報導,高頻率、強聲勢開展宣傳。推出《開放龍巖》言論欄目,統一以「巖聲」署名,刊發《新理念新動力新輝煌》《堅持龍巖自信》等重要言論,起到了輿論引領作用。

  彈好閩西「民生曲」

  閩西日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更加聚焦基層、聚焦群眾、聚焦項目、聚焦企業,宣傳「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理念。《要聞》版《熱點關注》欄目策劃了 「華龍社區棚戶區改造」等上百個民生熱點話題;新增的《民生》版以每周3次的頻率推出,通過《民生熱點》《冷暖你知》等欄目及時回應百姓關切;《三農》《經濟》《法治》《生活專刊》等版面也從柴米油鹽、就業就學、醫療保障等不同角度加強策劃宣傳。加大典型報導力度,策劃了長汀水土流失治理、武平林業體制改革等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工作經驗報導,採寫了「斷臂鐵人」蘭林金、緝毒衛士塗太陽等基層先進黨員的感人事跡。

  堅持綱目並舉,提高傳播力、擴大引導力

  整合欄目

  2016年,閩西日報改版整合《社會新聞》版,增設《深讀》版和《民生》版,《職場》版改為《創業》版,《法治園地》《校園內外》等版面名稱統一改為《法治》《教育》等更加簡明的名稱,在定位、內容上作了調整。2017年改版時對專副刊版面適當調整,進一步明晰版面定位,合理設置欄目,著力做優做精。龍巖是原中央蘇區核心區,閩西日報社從2017年3月起推出《紅土》版,選登紅土緬懷、革命故事、紅色記憶,傳承閩西紅色基因。為了提高讀者黏度,8月開始,《教育》版縮減校園動態報導,聚焦「教與學」;《生活專刊》整合《聚焦》《社區》版,開設《隨手拍》版面;整合《理論與實踐》《觀點論點》為《求實》版。

  美化版面

  瘦報出版,耳目一新。自2017年元旦起,閩西日報以較為流行的瘦報幅面出版,既美觀又便於閱讀;將每周五的4開16版的《生活專刊》恢復為大報,對開4個版出版。整齊劃一、耳目一新,強化圖片運用,受到廣泛好評。

  創新報頭,改進報眉。在2016年版面改革時,新報頭加上二維碼,報頭和報眉增加新聞報料電話,形成報紙新的視覺識別。在2017年改革報頭設計時,二維碼細分為APP、微信和廣告等。報頭一般居左設置,在重大節慶和長假期間可居中設置。

  美化版式,莊重大方。在2016年版面改革時,專刊副刊和專版多使用自由版式,標題字體做到莊重大方、大小粗細搭配合理,強化版面語言。去年春節期間,《要聞》版以《春節·(團圓、堅守、年味、新風、期盼等)》為主打欄目,清新亮麗,得到了《福建新聞評議》的通報表揚。

  改進文風

  加強和規範領導活動報導。自去年開始,有關龍巖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活動的報導,大多控制在百字以內並以「簡明新聞」的方式見報。

  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抓住龍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契機,開設《曝光臺》等欄目,強化輿論監督。《登高視線》欄目先後關注了火車站站前廣場等題材,龍巖市領導多次批示,取得較好的監督實效。

  加強和改進報導方式。善於運用「講故事」傳播方式,提高宣傳效果,重點講好閩西紅色故事、客家故事和建設新龍巖的創業故事等。

  堅持開放辦報,增強影響力、彰顯公信力

  鮮明黨性

  閩西日報社堅持黨管媒體原則,落實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發揮報社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作用,秉承「鮮明黨性、閩西特色」辦報宗旨,牢牢把握方向導向。將報紙版面改革列入每年實施的「十二項重點項目」,強化新聞報導策劃,強化「三審三校」等採編制度落實,把握時度效,增強黨報權威性、公信力。開展「潛規則」「庸懶散拖」「不作為」等專項集中整治,進一步改變作風。通過組織「尋訪紅色交通線」等「走轉改」活動,一批「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文章脫穎而出。

  融合發展

  報社將「閩西新聞網微信」提升為「閩西日報微信」,推出「新龍巖」APP,建設戶外電子閱報欄、室內電子閱報屏,構建了以報紙為龍頭,由報、網、微(微信、微博)、端、欄、屏等多種宣傳陣地組成的互聯互通互融的新聞矩陣。建立了向新媒體供稿機制,成立融媒體工作室,新媒體影響力不斷增強,去年10月份代表龍巖市參加全省微博閱讀量和轉發量的競速獲得第一名。面對突發事件、熱點事件,報紙版面報導嚴謹充分,新聞網、微信號及時推送,保證權威主流聲音及時傳播發布。特別是市政府網上公共服務平臺「e龍巖」開通後,精心策劃製作了一批融文、圖、視為一體的新媒體產品,在「e龍巖」平臺、報社新媒體平臺發布,受到市領導和讀者好評。

  效果凸顯

  閩西日報社的辦報質量得到省委書記于偉國和時任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高翔等領導的充分肯定。發行量由2015年的6.5萬份提高到目前的6.9萬多份。報社還承辦了龍巖市委政法委等部門微信公眾號,由市委宣傳部牽頭,整合報社、廣播電臺、電視臺三家主流媒體力量建立的龍巖全媒體新聞中心也由報社具體承建。2016年,在全國紙媒廣告收入下降的大環境下,閩西日報逆勢增長11.3%,總收入增長12.4%,收支對抵後實現扭虧為盈;2017年,報社總收入增長7.3%,收支結餘增長33%。被福建省委宣傳部評為2017年全省「新春走基層」活動先進集體,被省報協評為2014~2016年度報紙印刷質量管理先進單位,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成績突出單位。

  (作者系中共福建龍巖市委宣傳部部務會議成員,閩西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相關焦點

  • 在媒體融合中彰顯地市級報紙副刊的特色
    摘 要:《安康日報》副刊多年的不斷探索和創新證明,充分發揮媒體相互融合的作用,走出一條新媒體環境下的嶄新道路,讓地市級報紙副刊成為先進文化的引領者、良好社會風尚的倡導者、文風創新的助推者。
  • 解放軍報社社長李秀寶:奮力推進軍事媒體深度融合發展
    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集聚行業智慧和經驗,更好地推動全國主流媒體融合發展,人民日報社和深圳市委、市政府連續三年舉辦「媒體融合發展論壇」。本次論壇的主題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解放軍報社社長李秀寶發表主旨演講,與大家分享奮力推進軍事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新實踐、新成果——◇ 軍事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是一個政治命題
  • 論報紙版面編輯的創新意識
    一、報紙版面編輯存在的問題  版面是報紙最直觀的呈現,決定了讀者對媒體的第一印象及整體感觀。紙媒發展至今,已經相當成熟,甚至有觀點指出報紙已經進入了衰落期,會被網際網路取代。但是報紙具有網絡媒體不可替代的優勢,比如報紙的信息「白紙黑字」真實呈現,不虛假,更可靠,更有深度。
  • 推進深度融合發展 不斷提升黨媒傳播力
    原標題:推進深度融合發展 不斷提升黨媒傳播力   廊坊日報社通過內容、渠道、市場、機構融合和技術驅動,建成了8大類28個媒體發布終端,形成了「以中央廚房為樞紐,以紙媒傳播為基礎,以網絡傳播和新媒體系列傳播為兩翼,以室內外媒體傳播為補充」的傳播格局,打造了強大的媒體矩陣,提升了傳播力。
  • 用辯證思維推動報刊版面改革創新
    特別是在微博、微信、客戶端等自媒體幾何級湧現、傳統媒體受眾和精英「大量流失」的情況下,軍隊報刊只有正視現實、揚長避短、主動作為,運用辯證思維推進報刊改革,不斷創新版面、改進文風,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好作品,才能力挽「頹勢」,讓報刊越辦越好看,越辦越出彩,更好地適應改革強軍大勢和媒體發展趨勢。
  • 國家電網公司深化「兩網融合」推進改革攻堅
    國家電網公司深化「兩網融合」推進改革攻堅 來源: 國家電網網站      日期:20.01.14  深化「兩網融合」 推進改革攻堅  公司印發《關於全面深化改革奮力攻堅突破的意見》  日前,公司印發2020年1號文件《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關於全面深化改革奮力攻堅突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入踐行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發展要求,緊緊圍繞「三型兩網、世界一流」戰略目標,以打造「兩網融合」業務新體系為主軸,奮力推進「三大改革攻堅」(混合所有制改革、集團管理體制變革、電力市場建設
  • 江西省新餘市:分級分類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
    全面推進縣區媒體機構融合、市級媒體內部融合,與省級媒體達成技術平臺融合,與中央級媒體和新浪微博、騰訊微信等進行傳播平臺融合,致力於建成區域性媒體融合發展生態圈。  一是縣級媒體機構融合,致力打造技術先進、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現代傳播體系。一是整合機構。縣區成立改革領導小組,以兩辦名義出臺《新聞媒體融合發展改革工作方案》,整合分布在不同部門的電視、廣播、網站、報紙、微博、微信等媒體資源,成立融媒體中心。
  • 「微生態」下的報紙版面設計
    「注意力」具體反映著報紙的競爭力,決定著報紙的興衰存亡。報紙能否在「三步五秒」之內吸引受眾眼球決定了各家媒體的前途命運。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帶來了社交媒體的大發展大繁榮。微博、微信時代的到來,既給報紙媒體帶來了巨大挑戰又帶來了無限機遇。
  • 媒介融合形勢下中國報紙版式設計的發展和走向
    新興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媒介融合成為未來趨勢,而媒介的大融合使人們對新聞的消費需求發生巨大變化,單一的刻板消費形式逐漸退居幕後,新媒介帶來的新消費形式開始走向臺前。人們對新聞的多樣化需求使傳統媒介感到生存的壓力,變革是唯一的出路。
  • 中國傳統元素與報紙版面設計
    原標題:中國傳統元素與報紙版面設計 版面設計是報紙風格的象徵,是報紙的門面。利用中國傳統元素美化報紙版面,是設計創新方式之一。中國傳統元素的運用,主要包括書法藝術、傳統色彩、中國畫中的留白等表現手法,在版面創新的同時,還能傳承民族文化,值得提倡。
  • 【報紙版面】報紙版面術語 報紙版面設計 報紙排版常識
    【報紙版面】報紙版面術語 報紙版面設計 報紙排版常識 報紙版面術語 1、版面 一張報紙一個版的幅面,是報紙規格的稱呼,它是以印刷用紙的全張幅面為計算單位的。一張全開紙(109.2cm×78.7cm)能切成多少張,叫做多少開,全張紙幅面的二分之一叫對開,報紙也叫對開四個版;全張紙幅面的四分之一叫四開,報紙也叫四開四個版,目前也出現了一些幅面不規則的報紙版面,如寬幅、窄幅報紙等。版面是各類稿件在報紙上編排布局的整體產物,是讀者第一接觸的對象。
  • 「厚報」時代的報紙版面設計
    如何使可讀性信息不至於淹沒在大量的報紙版面中,是報紙版面設計工作者必須探索的問題。版面設計作為報紙信息傳播中的重要一環,其設計的水平高低,直接關係到其信息是否能有效地傳播。總結以上這些報紙版式改革的經驗,有四個必須遵守的原則:一、個性化原則個性化的設計是版面設計的目標之一,是突出版面風格品位,吸引受眾的主要手段。打破前人設計傳統,在排版設計中多一點個性而少一些共性,多一點獨創性而少一點一般性,突出個性、品位和理念才能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 美編談報紙視覺:把新媒體融合進紙媒
    現在很多紙媒都在嘗試把報紙從平面向多媒體轉變,我們也是正處於把新媒體融合進紙媒的嘗試過程中。"  版式設計貴在創新。趙斌解釋說,《新京報》無論是在版式設計還是製圖繪表等方面都在嘗試創新手段,利用新媒體的優勢開拓更廣闊的平臺。"我們也正在接觸交互式設計方向,力求把報紙做得更活、更吸引人。"
  • 報紙版面設計 報紙版面選稿
    這主要表現在版面設計缺乏明確和穩定的風格定位,容易受市場因素的幹擾,如一些機關報受晚報、都市報影響較大,脫離自己的性質和功能,盲目仿效一些在市場上比較走紅的報紙的版面,東施效顰,結果導致內容與形式的不吻合,甚至於媚俗,有損嚴肅報紙的權威性和可信性。也有一些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報紙近年來頻繁模仿別家報紙的版式設計,報紙形象塑造沒有明確的指向,版面的隨意性說明報紙還處於很不成熟的階段。
  • 報紙版面設計的快意人生
    ▲張浩在深圳大學講述報紙版面背後的故事。 【深圳商報訊】(記者 劉娥 文/圖)當你拿到一份報紙時,可能會被它的頭版創意突然吸引,驚奇、錯愕,或者會心一笑。不過你知道報紙版面背後的故事嗎?它的創意是如何產生的?近日,東莞日報社編委、東莞報業傳媒集團視覺總監、美編之家創始人張浩在深圳大學開講,他以《從你的全視界路過》為題,講述報紙版面背後的故事。
  • 王斌訪談(上篇):推進出版業深度媒體融合時不我待
    中宏網記者 康書源 攝  隨著網際網路和信息技術裂變式發展,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成為出版傳媒界必須面對的深刻革命。置身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傳統出版業如何把握數位化發展新機遇,打造產業新業態,開創發展新格局亟待前瞻之策。  日前,中信出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斌就相關話題接受本網專訪。
  • 【深圳】2015媒體融合發展論壇舉行 "網際網路+"探融合發展
    8月19日,「2015媒體融合發展論壇」在深圳舉行。來自中央和國家相關部委、地方宣傳部門的負責人和中央及地方媒體代表、網際網路領域企業界人士、知名專家學者等,圍繞如何加快推進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交融思想智慧,凝聚發展共識,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
  • 廣電總局最新加快推進廣播電視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意見來了!
    關於加快推進廣播電視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推動全媒體時代媒體深度融合,事關廣播電視高質量創新性發展,事關壯大主流輿論,事關國家長治久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各級廣播電視機構積極落實,媒體融合取得重要進展。為加快推進廣播電視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 融為一體 合而為一 新疆推進媒體融合發展初見成效
    這款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牽頭統籌、新疆日報社(新疆報業傳媒集團)傾力打造的「新聞+政務服務商務」綜合客戶端,影響力日漸增大,標誌著我區媒體融合發展工作持續向前邁進。 黨的十九大以來,自治區各級媒體按照中央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全面落實自治區黨委工作要求,積極投身媒體融合發展,探索在內容、渠道、技術、經營、管理等多方面深度融合,初見成效。
  • 新形勢下報紙版面視覺創新的定位分析
    色彩自身存在對人類情緒影響的隱形要素,設計者必須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能夠適當把握敏感色彩的強調尺度,並且依靠綜合版面的優化功能進行整體處理。人們心煩氣躁的時候,運用粉色最能調節緊張的結構效應,可以運用其作為整個報紙版面的背景顏色,注意深淺度的融合,並且灌注一定特色的文字編排形式,加上適當的紀實照片參考,這就使得類似經濟類的新聞,能夠減緩一些不必的緊張感,促進讀者開朗的心情和態度,意識得到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