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郗運紅
8月8日,北山書院開館儀式暨「北山意象」張志民師生作品 展在陽信縣水落坡鎮盛世古韻文化園舉辦。北山書院開館收到了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李翔,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楊文森等著名 藝術家以及北京、濟南、濱州知名書畫家和張志民先生學生、弟 子及徒孫祝賀作品二百餘幅。
山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姬德君、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山 東省美術家協會原主席、山東藝術學院原院長、山東省書畫學會 會長張志民、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秘書長張宜、中共 陽信縣委書記欒興剛為北山書院揭牌。
陽信縣委書記欒興剛致歡迎詞,他說,張志民先生心繫故土 、熱愛家鄉,不僅在陽信設立教學基地和張大石頭驛棧,還匯聚 優秀助教團隊,開辦張志民工作室國畫研修班,為陽信和魯北各 縣培養了一大批美術教育和創作人才。北山書院的落成揭牌,既 是張志民先生心初心守望、情駐家鄉的又一盛舉,必將帶動慕名 求學者滿懷赤誠潛心問道,進而培養出具有藝術前瞻性和創造力 的美術精英,產生具有重要藝術影響力的聚集效應,發揚光大「 北山精神」,走出一條根植傳統、追隨時代的嶄新道路。祝願北 山書院秉持「北山精神」,打造「北山精品」,樹立「北山品牌 」,塑造「北山靈魂」,走出一條中國山水畫作的北山之路,譜 寫出無愧於時代的華彩樂章。
「今天跟同門師兄弟來到恩師張志民的家鄉,一起尋找先生 藝術的根脈,尋找先生家鄉沃土的營養,對我們也是個很好的學 習機會。」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秘書長張宜說,同時 他也對北山書院開館送上祝賀。
「北山書院在水落坡揭牌有深層的文化意義,我們陽信沒有 山,『北山』就是我們山水畫家內心渴望的山。作為北方人,北 方的地方,心中的山就是『北山』。它也代表北方人豪放、有擔 當的性格,是精神的山、心中的山,更理想化、有浪漫精神的符 號。」張志民先生說。
他還介紹,書院不單純是畫院,是一個文化的符號,是集藝 術教育、文人聚會、創作研究、收藏的職能,是讀書、講學、做 學問之地。越是純粹的畫家,越是提倡文化的厚重性。北山書院 承擔著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育英才的重擔。
「『水落坡』名字本身富有人民純粹的情節,更接地氣,更 有人情味,更與人民、大眾情感融合在一起,非常親切。」張志 民說。在老家陽信成立北山書院,首先會培養當地的書畫家,甚 至將來也可以培養詩人、文學作者、武術家、中醫等專業,請專 家來做客講壇。向嶽麓書院這樣著名的書院學習,形成新時期新 時代的書院的特點和模式。
據了解,北山書院(陽信)是張志民先生提出並命名,體現 了他多年以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凝聚了他眷戀故土情懷,情 系家鄉文化旅遊事業,書院設立於水落坡盛世古韻文化園中,總 面積約2500㎡,該書院主要致力於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為社會提 供書畫創作展覽、書畫研修、國學研學、非遺傳承和創意設計制 作的公益教育研學文化項目。
在「北山意象」張志民師生作品展上,展出了張志民先生的 學生王義軍、張宜、孫文韜、魏梅峰等多位學生作品,他們的作 品題材不同、各有千秋,畫法、觀念、知識修養、藝術實踐都各 不相同,看點多多。
張志民,男,號張大石頭,1956年出生於山東省陽信縣, 1983年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同年留校任教。1985年深造於中國 美術學院(浙美)山水畫高研班。山東藝術學院原院長、教授、 研究生導師,山東省政協常委,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 家協會中國畫藝學會副會長,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國家畫 院張志民工作室導師。2000年山水畫作品獲「聯合國55周年世界 和平美展」金獎,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教育者」大 獎。2002年作品《風雨孔府》參加「世界文化遺產在中國」大型 畫展。多件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