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到底應不應該「踢出」高考?俞敏洪的解釋,令人信服

2020-12-05 贏在高中

前兩天,我寫了一篇把英語「踢出」主科,變成選修科目的文章,引發了很大的爭議,很多人誤認為我主張廢除高考考英語,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我從來沒有說英語不重要,只是現在的英語教育,存在很大問題,人為造成很大的不公平現象。

中國宇華教育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光宇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科目,把中小學生的英語必修課改為選修課。他曾經算了這麼一筆帳:

小學生大約每天要花1小時學英語,初中生1.5小時,高中生2小時。從小學三年級到高三畢業,每個學生至少要在學英語上花費5292.5個小時

儘管花費這麼多時間,但是我國的青少年英語教育效果並不理想,大量學生在經過了10年以上英語學習之後,依然無法熟練使用英語交流,也無法閱讀英文書籍和文獻。

其實,這只是時間的投入,金錢的投入,也是非常大的負擔!現在很多城裡的孩子,從幼兒園就開始上雙語幼兒園,小學又要花高額的培訓費上英語特長班,如果有外教的特長班,價格更是高昂,一般工薪家庭承受很大的經濟壓力,但是在當今的這種環境下,你不投入就不行,因為英語這門學科,思維含量要求不高,提高成績,靠投入,包括時間和金錢的投入。

對於人大代表的這種提議,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表示:我覺得取消英語考試這個建議有點倉促,甚至比較魯莽!

這個說法,很多人肯定又要指責俞敏洪是商人,在為利益辯護,但是實際上,俞敏洪的認識高度還是非常高的,建議也不錯,他的幾點理由,我覺著非常有道理。

第一、英語是走向世界的工具

雖然我們的英語教育存在很大問題,導致大量「啞巴英語」、「聾子英語」的存在,但是這只是我們英語教育存在的問題,而不是英語本身存在的問題。

在當今世界聯繫越來越密切的情況下,如果不學習使用最廣泛的英語,這無異於「閉關鎖國」,不利於國家發展。

雖然我們國家發展很快,科技也有了明顯的提升,但是不可否認,許多領域仍處於追趕者的地位。在這些領域,專業資料也多為外文,缺乏外語基本功,等於自縛手腳,放棄學習,所以,層次越高,越覺著英語重要,這是有道理的。

第二、高考不考英語,損失最大的是窮人家的孩子

這個聽起來似乎很奇葩,但是卻非常有道理,因為只要高考不考英語,窮人家的孩子基本上不會在英語上進行投資,而富人家的孩子,依然會通過社會機構培訓英語。在《2016年中國館少兒英語學習現狀白皮書》中,「英語是必備語言工具」是家長讓孩子學英語的最主要原因,而為了升學和考試而學英語的重要性僅排在第三。

不同的認識,造成了不同的結果!窮人家的孩子,不學英語,以後就會失去大量的機會,就等於把這些機會拱手讓給別人。如果想得到這些機會,就要到社會培訓機構,通過高昂的培訓費用,來補習英語,這難道不是損失嗎?

第三、高考英語,造成教育不公平,可以降低英語難度

城裡的孩子,學校的英語老師水平較高,他們還要花錢到培訓機構,學習更好的英語;而有的農村孩子,甚至連英語老師都沒有,英語教學,靠大學生支教,這樣不公平的起跑線,到了高考這個終點,卻需要通過「一把尺子」衡量,這明顯是非常不公平的。

我們學校有走讀校區和寄宿制校區,走讀校區的學生全部來自城裡,寄宿制校區的學生,多數來自農村,老師是三年進行輪換,從結果看,同一批教師帶英語課,最後高考英語還是有明顯的差距的,城裡的孩子,英語普通考120分以上,140分以上的也不少,而農村孩子,能考120分以上就不錯了。

不僅如此,聽力和口語的差距也是非常大的,口語雖然不納入高考成績,但是這些學生,羞於開口說英語,因為一開口,就是家鄉味十足,所以他們的英語,不喜歡開口,不喜歡背誦,筆試自然也不會好,而聽力的差距,也很難通過自己的努力趕上。

所以,英語在高考作為主科存在,人為製造了不公平,農村的孩子,數理化可以通過做題來提升,英語卻很難趕上,所以有些數理化成績很好的學生,最後都栽在英語上了。

因此,俞敏洪認為,英語作為高考主科,造成了競爭的不公平,從這個意義上看,英語應該降低難度,而不是取消。

但是,事與願違,現在的英語,越考越靈活,越考越難,所以差距,越來越大了。

解決這個問題,你認為是降低英語難度好,還是降低英語總分好?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高考零分的蔣多多太蠢,痛批英語的鄭強太聰明,新東方的俞敏洪呢
    看過他演講的視頻,鄭強教授真的只是說我們太過誇大了英語的作用,耗費了太多的時間精力去學習英語而已,並沒有說要把英語踢出高考。但是,不管要不要把英語踢出高考,關於英語在高考中的地位,還是引起了熱議。關於英語在高考中的地位合不合理,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討論過,這篇文章我想討論另一個問題,就是面對高考合不合理這個問題的時候,人們做出的回應。比如河南高考交白卷的零分女孩蔣多多,鄭州大學教授鄭強,以及新東方學校創始人俞敏洪。他們有些什麼故事呢?我們簡單來看一下。蔣多多,2006年河南省南陽市八中應屆高中畢業生。
  • 浙大教授鄭強:建議把英語踢出高考,浪費中國年輕人的大好時光
    英語要踢出高考?新東方俞敏洪和鄭強教授觀點相斥,大家支持誰 推薦語:英語並不是中國人的母語,但是中國相當重視英語,英語的地位一直和數學,語文並駕齊驅。
  • 要不要將英語「踢出」高考?教育部這樣回應,家長:早該如此
    素質教育的普及開始一直到現在,關於英語的爭論從未停止下來過。陣營分成兩派,一派反對將英語「踢出」高考主科,代表人物是俞敏洪,他認為英語被「踢出」高考,受害最大的是窮人家的孩子,因為這些孩子需要更多花更多的錢去上培訓班。
  • 俞敏洪:建議高考英語難度比重「雙下降」
    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建議高考英語難度比重「雙下降」教育均衡要做到多校間資源雙向流動 俞敏洪表示,中國教育面臨的最大問題還是教育均衡的問題。他舉例,北京、上海等地區教育資源明顯非常集中,但邊遠地區教育資源非常匱乏。
  • 要把英語「踢出」高考?浙大教授鄭強的觀點,引來全網掌聲贊同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際地位越來越高,「將英語踢出高考」的呼聲越來越強。面對這一現象,很多專家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對於這個爭議性很大的問題,專家學者基於不同的思考,主要分為兩派,分別為以俞敏洪為首的反對派和以蘇強為首的支持派。
  • 高考科目應不應該剔除英語?浙大鄭強教授:過度追求英語是不自信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英語作為三大主科之一,一直是重點學科。平時學生都花了很多時間來學習,不過很多人還是學不好。正因為這樣,大家經常會討論,高考科目應不應該剔除英語,或者是降低分值。支持學英語和支持取消的,各有各的理由。
  • 浙大教授鄭強懟「英語」,人大代表痛惜這5292小時,俞敏洪反對
    鑑於以上原因,鄭強教授呼籲,將英語踢出高考科目,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學習自己喜歡的課程。但鄭強教授和李光宇也並未否定英語的重要性,他們都認為,就國家而言,沒有外語就沒有我們今天的成就,現在是地球村時代,不重視英語學習是不可想像的。但再重要也不是這個學法,全民學英語時代應該終結了。
  • 要把英語「踢出」高考?浙大教授鄭強的觀點,引來全網掌聲陣陣
    當英語從當初的初中開始學,逐步向到小學、幼兒園、甚至學前教育攻陷的這些年,面對英語被吹成了:英語只應天上有,人間哪有誰個來比。俗話說得好,「英語被放大到越來越高的位置」之後,終於有那麼些人,感覺有點不對勁了,終於發出了:英語真的是萬能的嗎?
  • 英語不可能被「踢出高考」,如果是短板,孩子應如何突破重圍?
    有很多孩子和家長在問,那在考試中能不能取消英語學科呢? 鄭強教授的「英語觀」 上段時間鄭強教授的英語觀念火遍網絡,甚至有很多網友斷章取義的理解成鄭強教授「建議將英語踢出高考範圍」。
  • 英語應不應該退出高考?也許成為選修課會更好!
    其實在李光宇建議之前就已經有取消英語的呼聲,李光宇發言之後的這些年也從沒有停止過。對於這件事,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表示:「高考取消英語,損失最大的是窮人家的孩子」。理由是越有錢的家庭越有條件校外學習,而貧困家庭的孩子沒有條件可能學不起。
  • 「將英語踢出高考」:是何意思?又是什麼理由?
    「職稱英語」的錯誤在於一刀切,並非一切都錯。在有的專業是對的,在有的專業是錯的,到底哪個專業是對、哪個專業是錯,專業問題交給專家去決定,這是科學的。一些專業從來用不著英語,甚至根本與外語絕緣,自然應該將英語踢出職稱評定條件,一些專業與國外交流密切,英語也應該是一個條件。因事制宜是最合理的。
  • 鄭強否定「過度」學英語,俞敏洪「反對」,網友:屁股決定腦袋
    關於英語學習的問題,這些年來一直成為社會爭議的焦點。尤其像高考和研究生考試這樣的國家級重大考試,到底該不該把英語從考試當中「踢出」去,或者降低英語考試的權重,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都表達出自己的觀點。 去年,一個網紅大V花千芳提出了「學英語無用論」的觀點。
  • 理性看待英語學習,不應以「踢出」高考為噱頭,文盲才不學英語
    而一句英語耗費我國學生20年寶貴時間,也被網友過分解讀為他贊成把英語「踢出」高考,我認真地觀看鄭強教授的講座,我沒有發現鄭強教授有一句將英語「踢出」高考的言論,那麼面對英語學習,我們應該怎麼看待?英語只是一種工具英語,它只是個一種溝通工具,語言作為信息傳輸的媒介,其本質不算知識,所以鄭強會在講座中炮轟,文盲才會說「不會英語的是文盲」。新時代有這麼個定義: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利用工具獲取知識的人。
  • 日本高考將取消英語,我們要抄日本的「作業」嗎?俞敏洪:不贊成
    「日本的高考即將取消英語,而我們中國的英語卻一年來兩次大考——中考和高考,英語都是必考的主科。這麼多年來,英語到底在扮演怎樣的角色呢?」有人問。英語扮演的角色,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它的工具性。英語從來都只是國人與外國人交流的一種工具罷了。日本高考將取消英語——從今年的4月開始,日本將不再有英語科目的考試。日本這樣做,我們要抄日本的「作業」嗎?關於是否取消英語科目的考試,贊成的人大有人在,但反對的人估計也不在少數,比如俞敏洪就不贊成取消英語:「如果高考取消英語,損失最大的必定是窮人家的孩子。」
  • 高考英語踢出「主科」還是取消?專家建議後者,教育部的回應絕了
    從幼兒園學英語開始到大學英語四級,學英語的時間少說也有20來年,到走向社會參加工作後,大約有95%以上的學生只能說一口「啞巴英語」,中國人聽不懂,外國人也聽不懂。並且,很時間沒與英語打交道,出不了幾年時間,會將辛辛苦苦學了幾十年的英語七七八八還給英語老師。高考英語踢出主科地位還是取消呢?
  • 中國是否應該把英語踢出高考?讓學生學習英語,其重要性在哪?
    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認為要把英語踢出高考,覺得英語是別的國家的語言,怎麼可以在我們國家最重要的考試中,佔據如此重要的位置。那麼中國是否應該把英語提出高考?讓學生學習英語,其重要性在哪?
  • 鄭強高考英語29分考上浙大,如今被傳建議高考踢出英語別再被騙了
    對於高考,英語是不少偏科學霸頭疼的一件事情,因為英語分數並不好提升,不像數學或者物理化學等科目,只要自己熟悉透了內容可以做到舉一反三的學習方式,在高考中可以比較容易一些拿到高分
  • 高考英語比重下降 俞敏洪:城鄉差距影響教育公平
    央廣網北京5月26日消息(記者溫飛)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有人說,當英語成為從幼兒園到博士後的噩夢時,英語不得不改。這不,在近期的高考制度改革中,就首先拿「過熱」的英語科目「開刀」了。英語所佔高考比重在下降,而從2017開始,英語不再是高考的必考科目。  有不少人認為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 新東方俞敏洪對話北大秦春華:高考志願應該這樣選擇
    家長和孩子應該分別扮演怎樣的角色?隨著2020年高考的結束,廣大考生和家長接下來最關心的就是高考志願填報了。「高考志願填報其實跟高考一樣重要。高考分數的高低決定了我們到什麼檔次的大學去學習。但是填報志願這件事情,可能就決定了我們未來的工作選擇和人生發展道路。」
  • 教育部針對是否將英語「踢出」高考,作出回應,學生:早該如此
    所以很多人都呼籲,將英語「踢出」高考考試科目的隊伍。 為了提高英語成績,很多學生會把一半以上的學習時間都花在了學習英語上面,甚至一些對語言不敏感的學生,還要通過補課的方式來學習英語,學習英語課可以說是費時費力,因此很多學生和家長都建議把英語科目從高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