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蔬源: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樹立傳承發展中醫藥文化的志向和理想

2020-12-20 上蔬源

國家衛計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攜手教育部門大力推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進課堂、進教材。

中醫藥文化進中小學課堂,涉及四個重要環節,即教學目的、教學主體、教學過程、教學評價,中小學中醫藥文化知識教材必須服務於上述四個環節。具體而言,即是確保編寫目的服務於教學目的,編寫內容服務於教學主體,編寫體例服務於教學過程,編寫體系服務於教學評價。要做到「四個確保」,就必須在中小學中醫藥文化知識教材的編寫過程中處理好十個關係。

第一,中醫藥文化進課堂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關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活水源泉。中醫藥凝聚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它深深紮根於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充分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價值內核,是傳承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第二,文化認同與知識傳授的關係。我們要樹立對中醫藥學的正確而全面的認識,即是要正確認識中醫藥的文化屬性和科學屬性,在中醫藥文化進課堂的過程中,要注重中小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的雙重培養,兩者不可偏廢。

第三,中醫藥文化進課堂與中小學教育發展現狀的關係。目前,教育部將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外負擔作為一項重中之重的任務,以校外治理規範、校內提質增效為重點,切實提高學校育人能力和水平,更好地發展素質教育。

第四,中醫藥文化進課堂與中小學生身心成長的關係。中醫藥文化進課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服務於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服務於基礎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服務於廣大基礎教育工作者和中小學生家長。事實上,所謂「推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進課堂,依賴的是傳播者與受眾的雙向力量,只有解決了受眾的需求,這個推動才可以獲得全方位的可持續發展。

第五,中醫藥文化進課堂與健康教育教師隊伍的關係。中醫藥文化知識課程的教師隊伍問題,是制約中醫藥文化進校園、進課堂的重要因素。要解決教師隊伍建設問題,首先要解決的是中醫藥文化自覺自信和中醫藥文化知識素養問題。只有授課老師做到了「識中醫」「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才能充分保障和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

第六,系統性和必要性的關係。中醫藥文化博大精深,知識面廣、系統性強,涉及文化常識、價值觀念、經典著作、基本理念、診療思維、方劑、中藥、養生保健等諸多方面。在中醫藥文化知識教材的編寫過程中,要堅持一個基本原則,即抓住必要性而不囿於系統性。要根據中小學生的知識結構、思維特點和身心需求,依據必要性、可及性、實用性3個維度,來把握好內容的取捨。既要保證中醫藥文化的基本要素、基本內容、基本知識有所體現,又要充分適應中小學教學的需求。

第七,規範性和通俗性的關係。中醫藥文化進課堂,要充分體現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要求。總的原則是要採用中學生能夠接受和喜愛的語言編寫,傳播規範性、科學性的知識。規範性指要組織中醫藥領域和中小學教育領域的專家團隊,對中醫藥文化知識教材進行反覆的嚴格把關和審核。通俗性則要在三個結合上做文章、下功夫,即要充分結合現代生產生活方式,要充分結合當下中小學生對健康和傳統文化的興趣需求,要充分結合中小學生的日常生活需求。

第八,傳承與創新的關係。傳承發展中醫藥文化,首先重在傳承,重在對我國數千年的原創性醫學經驗成果的認識與傳承。因此,中醫藥文化知識教材要做的不是內容的創新,而是選取合理的內容,在表述形式和教學方法上來實現創新和突破。尤其要充分關注到多媒體、融媒體時代,傳統教育教學方式所面臨的挑戰。因此,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要加強與中小學專家團隊的溝通,必要時可以深入中小學進行調研,充分聽取對於編寫體例的意見,在把握住基本內容的基礎上,做好形式和方法的創新。

第九,中學與小學之間的關係。正如中醫藥文化知識教材的編寫,要堅持以中小學生的需求為導向,那麼中醫藥文化課程的教學評價也要堅持以需求是否滿足為導向。中學與小學是個體兩個跨越性的發展階段,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兩者的區別體現在,無論認知能力、思維方式、情感特點、社會能力、行為方式等各個方面,都呈現出對人才培養本質需求的差異。而兩者的聯繫又體現在知識結構的銜接、思維方式的發展以及價值觀念的形塑等多種層面。

第十,課程考核與結果運用的關係。中醫藥文化知識課程如何考核,是一個關注、討論了多年的問題,不同省市對於這一問題的處理也有不同的方式。對於中醫藥文化知識課程的考核和結果運用,要充分考慮「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的初心和歸宿,要避免一刀切、指標化等操之過急的心理。可以嘗試採取多維考核評價機制,圍繞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測評、中小學生體質測評以及教學管理者、家長及其他社會層面的反饋評價等多個方面,進行彈性考核。

「上蔬源」智慧植物生態系統研發出:小型的智慧家庭農場系列、中型的都市森林系列、大型的都市農場系列等創新性產品,適用於校園、家庭、社區、賓館、寫字樓、商場、都市農莊、現代農業示範園等不同場景,助力中醫藥文化進校園。

相關焦點

  • 中醫藥文化進校園
    當日,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織裡鎮晟舍小學的學生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中醫藥文化課。湖州市吳興區人民醫院中醫科的醫生向學生介紹中醫的發展脈絡、展示穴位圖、針灸拔罐等中醫傳統療法,科普常見中草藥的生長狀況和種植技術,學生們通過觀察藥材、尋找穴位、體驗煮藥的方式更直觀地了解了中醫藥知識。
  • 重視中醫藥文化傳承與發展
    中醫藥具有不可替代的臨床價值、市場價值和科技價值。中醫、西醫自成體系,各有優勢,要堅持中西醫並重,相互借鑑,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中醫國寶是需要挖掘的,中醫文化是需要傳承和發展的。 建議: 一、推動中醫藥文化薪火相傳,從青少年教育做起。讓中醫藥科普走進中小學課堂,寫進中小學《生命科學》教科書。
  • 廣州市中醫藥文化進校園,100所試點學校啟動
    中國教育在線訊 10月31日上午,由廣州市教育局主辦的廣州市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啟動儀式在廣州市天河外國語學校隆重舉行。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廣州市教育局、廣州市衛生健康委相關領導、廣州中醫藥大學王省良校長、國醫大師周岱翰教授、廣東中醫藥博物館藍韶清館長、100所試點學校代表參加本次活動。
  • 江門:讓中醫藥文化「進校園」
    江門:讓中醫藥文化「進校園」金羊網  作者:陳卓棟 江宣 江衛健 譚耀廣  2020-12-01 江門市計劃把中醫藥文化貫穿市民教育始終
  • 中醫藥傳承進校園 讓孩子們感受傳統醫藥文化魅力
    中醫藥傳承進校園 讓孩子們感受傳統醫藥文化魅力   鄞州區中醫藥公益項目志願者近日走進百丈街道中山社區「四點鐘學校」,開展「中醫藥傳承進校園」活動。志願者拿來中藥材、搗藥罐、藥秤、艾灸等中醫藥用品,讓孩子們直觀感受傳統醫藥文化的魅力。
  • 全國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現場會暨蘭溪第四屆張山雷中醫藥文化節開幕
    12月11日,全國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現場會暨蘭溪第四屆張山雷中醫藥文化節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中醫藥行業、教育界專家學者和嘉賓齊聚「江南藥都」蘭溪,共商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推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工作深入開展,加快「康養蘭溪」建設步伐。
  • 中醫藥文化進校園 國醫館裡「玩」中醫
    四川文明網成都訊(羅園)空氣中飄散著中藥材獨有的清香,遠處是孩子們清脆的歡笑聲,日前,由省中醫藥局、武侯區教育局主辦的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在「四川省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成都市錦裡小學舉行,孩子們通過辨別中醫藥材、製作中藥香囊等形式感受中醫藥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 鞍山道小學召開「中醫藥文化進校園」主題活動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明確要求,鞍山道小學於2020年12月9日聯合天津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共同開展「弘揚傳統中醫國粹 促進學生健康發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主題活動。
  • 全國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現場會暨蘭溪第四屆張山雷中醫藥文化節順利...
    12月10日,由《中國中醫藥報》社有限公司、中華中醫藥學會、蘭谿市人民政府主辦、蘭谿市衛生健康局(蘭谿市中醫藥管理局)、蘭谿市教育局承辦、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省中醫藥學會、蘭谿市中醫藥學會、蘭谿市中醫院協辦的,活動主題為「抗疫有岐黃 傳承自少年」的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現場會暨蘭溪第四屆張山雷中醫藥文化節拉開帷幕
  • 中醫藥文化進校園 學生們背歌訣學推拿
    中華孝道是美德,文化傳承要從小,中醫請進校園內,學以致用我自豪!」12月2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樹小學的校園中醫文化館裡,孩子們一邊跟著成都市青羊區中醫醫院的張醫生背誦這首《學習推拿歌》,一邊互相用自己學會的手法為同學們推拿。據悉,12月21日-22日,2018年全國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工作座談會暨「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成都站)活動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
  • 蘭溪舉辦師資培訓班 推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
    2018-03-29 14:49 |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林玉潔3月29月,蘭谿市衛計局和教育局聯合主辦《中醫藥與健康》師資培訓班,來自蘭谿市中醫院的10多位專家對240多位基層醫院醫護人員和中小學教師,進行知識培訓,為全面鋪開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工作夯實基礎
  • 長春中醫藥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巡禮
    長春中醫藥大學黨委宣傳部負責同志說:「本次活動的目的是吸引更多的社會各界朋友走進我們校園,感受我校的發展變化,同時體驗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藉此激發民眾學習、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為做好本次活動,學校多個部門,數百名師生放棄五一假期休息,投入到活動中來。」來參加活動的市民李女士說:「我是通過微信了解到這次活動的。正趕上五一小長假,老早我就來到了學校。
  • 傳承弘揚中醫藥文化 創新發展中醫藥事業
    鍾劍波  本報記者 陳建 黃珠慧子 文/圖  中醫藥文化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繼承和弘揚中醫藥文化意義重大。為推進上饒市中醫藥事業產業傳承創新發展,11月16日,上饒市中醫藥大會在德興市召開,同時,上饒市中醫藥文化周、贛東北中醫藥交易大市場在德興市開市啟動。活動圍繞「傳承弘揚、創新發展」主題進行。
  • 杜衛委員:傳承和弘揚傳統中醫藥文化
    【代表委員手記】   作者:杜衛(全國政協委員、杭州師範大學原校長)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十分及時,也十分必要。中醫藥振興發展離不開中醫藥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 堅定傳承發展中醫藥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中醫藥工作發表重要講話,把中醫藥放在中華文明傳承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來審視,放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歷史進程中來謀劃部署,緊緊圍繞怎麼看中醫藥、發展什麼樣的中醫藥、怎樣發展中醫藥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精闢闡釋了中醫藥的歷史地位、獨特優勢、科學內涵、文化內核和時代價值,深刻闡明了中醫藥的發展方向、發展道路、發展要求,
  • 共商中醫藥文化傳承與發展 全國各地嘉賓齊聚江南藥都蘭溪
    參觀種滿各種藥材的「百草園」,現場與學生共同參與「火眼金睛識草藥」、猜燈謎活動,品嘗孩子們製作的藥膳……昨天(12月10日)下午,參加「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現場會暨蘭溪第四屆張山雷中醫藥文化節」的全國各地中醫藥行業人士、教育界人士、企業代表等80餘名嘉賓走進蘭谿市行知小學,實地了解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情況,並對蘭溪傳承中醫藥文化的做法及成效讚不絕口
  • 孫鋒:傳承好中醫藥文化瑰寶 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肖寒)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為中華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貢獻,中醫藥學在實踐層面強調養生、「治未病」,這一理念早已深深融入了國人的日常生活。但與此同時,傳承發展什麼、怎樣傳承發展、如何發揚光大中醫藥文化和產業這些問題也擺在繼承者面前。
  • 傳承千年中醫藥文化精髓
    》記者 趙新樂(左一)    中醫藥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而書籍的出版發行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如何更好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也是出版業界關注的話題。那麼,中醫藥文化受到歡迎的原因是什麼呢?    「現在越來越多的中醫藥知識和中醫藥題材作品被大眾廣泛接受,一方面是因為中醫藥有歷經千年的文化屬性,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是因為中醫能夠帶來實實在在的療效。正因如此,中醫藥才歷經幾千年傳承而不衰,並隨著新技術的發展而愈加煥發出新的魅力。」卓坤利分享了他的看法。
  • 《中醫藥文化》系列教材發布 以教育傳承文化
    「學習中醫藥文化不僅是青少年理解中國的一種方式,而且可以提升青少年的生活品質、生命品質。」陳海東認為,中醫藥文化進教材不僅可以豐富中小學生的知識體系、強化中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而且可以增強學生獲得感,是一次響應時代呼喚的舉措。
  • 廈門湖裡區開啟「中醫藥知識進校園 」活動
    廈門湖裡區開啟「中醫藥知識進校園 」活動東南網12月1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少蓉 通訊員 朱春雷)12月1日,湖裡區首個「中醫藥知識進校園」系列活動啟動。中醫專家為孩子們講授中醫文化故事和中醫健康知識,讓孩子們感受到祖國傳統文化的深厚與魅力。活動由湖裡區政協醫衛界別、湖裡區婦幼保健院、湖裡區第二實驗小學共同舉辦。